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夺魁与路遇

李调元来到冰封雪盖的北国。

那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严冬。虽然天寒,李调元年轻的心却是火热的。乡试高中后,他踌躇满志,切盼着春闱连捷。

关于李调元入京的史实,现有资料记载不多。可是,在四川民间却有种种有关李调元入京的传说。

传说中较为生动的是,“会馆夺魁”与“路遇刘举人”。

据说,李调元和入京的四川举子,投住京师宣武门附近新修缮的四川会馆。馆址原是明末秦良玉的府第,但于鼎革之际,秦宅饱经沧桑,楼馆残破,几欲坍塌,数年前,被四川京师同乡会接收来改建为四川会馆。经过工匠的培修,气象一新:复又楼阁崔巍,厅堂轩敞,雕梁画栋,飞翠流丹。

李调元一行到来之际,恰遇着会馆新成,在征集对联。因之,馆前聚集着许多四川籍京官、商人,同来观瞻和应征。可是,会首们有一件揪心的事:正厅廊柱上缺少一副压坐的好楹联——应征联语虽多,但均显平庸,未见出类拔萃的佳品。京师乃文人荟萃之地,各省会馆莫不在联语上争奇斗胜,显露文采,为乡土增色。对联是雅俗共赏、老幼咸宜的俗文学作品,好的对联要不了几天便会传遍北京,吸引许多人来观赏流连。对会馆,这是很风光的事。

李调元挤到贴征联草稿的墙壁前,看一副,摇摇头,看二副,叹叹气,或嫌气魄不足,或嫌文采欠佳。先还是低言细评,渐次就激昂起来,评头论足,旁若无人。

这血气方刚的青年人的疏狂,惹恼了几位小京官。其中一位蓄着八字胡的老者冷笑着问李调元:“听你口气,目中无人,定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哟!说得好不如做得巧,这案上有现成的纸笔墨砚,请你一挥大笔,请呀。”

围观的人注视着李调元,心想:“这一‘军’,要‘将’得你原形毕露。”

李调元淡淡一笑,走向书案,运笔濡墨间,触动灵机,文思泉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先写成上联: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围观的人,目光随着李调元的笔移动,被引回到阔别经年的遥远的故乡,惹起深深的乡愁,又唤起对天府山水的深切怀念。人们禁不住啧啧称赞,低声叫好。

“写下联,快写下联。”李调元听到善意的、期待的催促。

钟灵毓秀的故乡,群星璀璨的蜀中先贤,浮现在李调元的脑际。但看他笔走龙蛇书下联: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下联极写四川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复以“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作结,表明巴蜀文化后继有人,涌来京师献策,要在文坛和科第上占领一席之地。婉约的情思,打动了周围的人,包括那几位小京官。人们异口同声地叫起好来。

会首舒开紧蹙的眉,欢呼道:“这副对联中奖了。”于是,执事们捧出彩缎和纹银,奖励这个英俊青年。

几位老者鼓励李调元:“今天你在会馆夺魁,来春会试,定会出人头地。”

我们再来看一下“路遇刘举人”的传说——

李调元会馆夺魁后,仍发奋攻读,冬去春来,已届考试前夕。

在一片赞誉声中,年轻的李调元不禁飘飘然起来,自以为平地春雷,必将鱼跃龙门,名登金榜之首。

阳春三月的一天下午,同乡们为四川举子祝酒,祝他们今科高中,对李调元更是勉慰有加,频频敬上状元红美酒取个吉利。

李调元喝醉了,云里雾里,目空一切。酒阑人散,已是傍晚。归途中,他叫书童朱贵在灯烛铺里买了个灯笼,且专挑那书有“状元及第”四字的灯笼——这是店家迎合各省举子而特制的,价钱昂贵。醇谨的举子,多不敢购买;狂放的举子,则借此招摇过市。若有两人都举此灯笼,相互路遇,必有一番责难。

李调元醉游京城,时值华灯初放,街上人如潮涌,尤以各省举人为多。人们争看自命不凡的、书童持着“状元及第”灯笼引路的李调元。来到珠市街口,迎面又来了一个狂放的举子,他的书童也打着“状元及第”的灯笼。

状元只有一个,一林不藏二虎。

来人操着江南口音,厉声责问:“尔是何人,敢用此灯?”这举人也只有二十多岁,走路偏偏倒倒,满口酒气。

“这灯,你用得,我也用得。”

看热闹的人愈围愈多。

“快快通上姓名。你敢与我论文属对否?”

“论文属对,这有何难。问我姓氏,你听:骑犀牛,过函谷,老子李。”李调元先发制人,借通姓氏的机会,用李老君的典故,出了上联,自称老子,自以为占了便宜。

围观者哄然大笑,都以为对方要被难住。

江南举子祖宗有灵,亦有现成典故。但见他傲然睨视人群,朗声对就下联:“斩白蛇,起大泽,高祖刘。”

晦气,偏遇着刘邦的后代。李调元自知遇见高手,当即把灯笼扯了,让在道旁,讨了个没趣,遇上了对头。他感到此科恐要栽倒在刘举人手下。

考试的结果,姓刘的江南才子、李调元和另外一位贡士同时进入了前三名。于是,由皇帝御试,决定谁为状元、榜眼、探花。

御试于深更半夜在保和殿举行。乾隆皇帝出的试题是一副绝联的上联:半夜二更半。

首尾两个半字,一夜五更,半夜恰好是二更半——嵌有巧妙的数字游戏。

李调元原本想到了下联,已写在纸上,侧目见刘举人仍在苦思中,不免有自得之色,挑衅地瞥了对头一眼。凑巧与刘举人目光相遇。刘举人额上汗流,心内一悸。经这一激,却将刘举人灵感激起,挥笔书就下联,先呈御案。李调元一时轻敌,第二个交卷。

乾隆皇帝将二人的卷纸一看,所撰一模一样——因为是“绝对”,只有“中秋八月中”作为下联,才工稳熨帖:中秋,八月十五日;十五居每月之中间。而且,中对半,天衣无缝。

因为刘举人先交卷钦点状元及第,李调元屈居第二名榜眼。

后面一个传说,含有对恃才傲物者的警诫,思想意义是积极的,但它的真实性却有问题。

首先,李调元并未中过第二名榜眼,他科考成绩最好的是癸未科会试第二名。按清制,会试之后要殿试第一甲第二名方称榜眼。

其次,殿试题系出策论和试帖诗,不会单单只出对联。以对联作考试题,恰是民间传说的特点。

再次,李调元一共参加了三次会试,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科、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万寿恩科和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这三科的状元、榜眼、探花和传胪(二甲进士第一名俗称传胪)、会元(会试第一名)都没有自称“高祖之后”的刘姓者。

试查上述三科殿试、会试首选姓名如次:

庚辰科,状元毕沅(江苏)、榜眼诸重光(浙江)、探花王文治(江苏),传胪曹文植(安徽),会元王中孚(山东);

辛巳科,状元王杰(陕西)、榜眼胡高望(浙江)、探花赵翼(江苏),传胪蒋雍植(安徽)、会元陈步瀛(江苏);

癸未科,状元秦大成(江苏)、榜眼沈初(浙江)、探花韦谦恒(安徽),传胪董诰(浙江),会元孙效曾(浙江)。

综上所述,“会馆夺魁”当系李调元逸事,而“路遇刘举人”缺乏史实依据,乃是作为谈资的穿凿附会的传说。

李调元参加会试的情况,将在下一节里作介绍。 r5y42iRWs3cU+hQtqdp9MlISS1DoU6MM9jo4tE6L/wbpLWAn8J9TqhBLQGdwvcs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