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李调元的父亲由浙江余姚知县改任秀水知县。
秀水县,因秀水得名。秀水源出南湖,北入运河。秀水县与嘉兴县同城而治,明清两代,两县同为嘉兴府治所在地。这情形很像当时的成都府下辖成都县、华阳县,一府二县同城而治;只不过成都又兼省治所在地罢了。
秋天,李调元应四川乡试,不第,于是乘船沿岷江入长江,再游江南,省视父母亲。拜浙江名士徐君玮、查梧冈为师。他到得正是时候,有幸拜识以词翰受知于皇帝的两位“儒臣老辈”——钱陈群(号香树)和沈德潜(号归愚)。
钱陈群是浙江嘉兴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乾隆初,迁内阁学士。乾隆七年(1742年),任刑部侍郎。乾隆十七年(1752年),钱陈群年六十七岁,以病乞归。沈德潜是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时年已六十七岁,被乾隆皇帝称为“江南老名士”。官至礼部侍郎。乾隆十四年(1749年)休致(退休)。这两位优游林下的老名士常相过从。
钱、沈受乾隆皇帝殊恩,以后特诏入京参与“香山九老会”。乾隆皇帝南巡时,几次接见二老,“往复酬答,君臣若师友”。乾隆皇帝赐沈德潜诗,云:“清时旧寒士,吴下老诗翁。近稿经商榷,相知见始终。”南巡时又赐钱、沈二老诗,曰:“二仙仍此候河滨,三载相暌意更亲。郭泰李膺一烟舫,沈期钱起两诗人。”沈德潜终年九十七岁,谥文悫;钱陈群终年八十九岁,谥文端。
李调元来秀水的时候,正逢着乾隆皇帝又一次南巡。秀水为全浙门户,浙江巡抚杨廷璋见李化楠办事干练,委任李化楠办“头站大营盘”,准备接驾。李化楠日夜运筹,竭尽心力。李调元初来时匆匆见过父亲,由父亲带他到钱陈群府拜见一代儒臣;此后,三个多月父子再未见过面。这三个多月,李化楠督率工匠在城北洼地上起造了园亭溪流,栽花植草,建成了一座园林。
这三个多月,李调元常到钱府领教。原来,钱陈群初见李调元一面,因见他言辞慷慨、举止洒脱、亮拔不群,便暗地器重这个来自西蜀的年轻人。
第二次见面,钱陈群出了一道咏物诗题——《春蚕作茧》,有意试一试李调元的才华。
李调元看过诗题,沉思片刻,便伏案挥笔字斟句酌地撰写了一首五言古诗。钱陈群接过诗笺看后,点了点头,并提起朱笔,在颔联上加了密密的朱圈。这两句是:
不梭还自织,
非弹却成圆。
钱陈群说:“诗也者,发于志而实感于物者也。咏物一体,穷物之情,尽物之态,诗学之要,莫先于咏物,然后因物赋兴、托物抒情……”他心里暗想:“观此联,孺子可教也。”于是命李调元受业门下,授以作诗的方法、技巧。果然,“名下无虚士”。李调元经过老诗人的点化启沃,心领神会,诗文大有长进。
接驾的日期渐渐近了。江南老名士沈德潜也来到秀水。二老诗酒唱和,游宴于李化楠新建的园林里。
钱陈群写下了一首和沈德潜《山居杂吟》的诗:
吴下诗名大,声华圣主闻。
衔恩归故里,闭户阐微文。
每结樵渔侣,闲随湖海云。
石公山畔路,烟月欲平分。
李调元把这首好诗抄录下来。本欲与二老更多地盘桓请教,偏遇父亲调署平湖令,不久,因祖母逝世、父亲丁忧,李调元和父母亲便即速启程回川。
李化楠带着儿子来拜辞老师。钱陈群勉励李调元努力奋进,语重心长地说:“尔是峨眉秀!”
李调元依依难舍地拜辞了老师。别了,风光旖旎的嘉兴;别了,人文荟萃的江南。两度南游,使李调元得与一代名儒交接,周览东南形胜和六朝金粉之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毫端蕴秀抒灵气,搜尽名山奇句出,这番阅历,对李调元的前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