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九、扁舟下长江

由于父亲被任命为浙江余姚县知县,时年二十岁的李调元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腊月侍奉祖母赵太孺人、继母吴太恭人、弟谭元由水路乘船至浙江余姚县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儒生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必由之路。李调元一家在青山绿水中航行,他在《舟中》中写道:“扁舟一叶轻,蒙蒙晚烟里。白鸟溯江飞,时时点秋水。”诗中描写出眼前景物,抒发旅途的愉快。木船沿涪江而下,经三台、射洪、遂宁、潼南,至合川划入嘉陵江,再至重庆朝天门汇入滚滚长江。

李调元以惊异和喜悦的心情,描写了泛舟的情趣。他在《早发涪江》中摹绘了一幅风景画:

清江滴空翠,晓晚浑不辨。

月光水面微,树色烟中见。

舟人贵早起,开舵迅如箭。

晨兴未盥沐,先戒束棕荐。

不敢遽开蓬,但闻桨声溅。

奔浪听渐远,倏若已后殿。

……

有过乘木船长途旅行经历的读者,可由此诗引起共鸣,唤起美好的回忆,并领悟到李调元那颗在山水间欢跃的心和师法自然的灵感。

山城重庆,万商云集,是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埠。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没有亲友,李调元感到落寞,提笔写下《渝州登朝天城楼》:

五鼓城楼画角催,

四山云雾黯然开。

三江蜀艇随风下,

万里吴船卷雪来。

剩有小舟来卖酒,

更无诗客共衔杯。

少年壮志无人识,

袖手寒天寂寞回。

好一个“袖手寒天寂寞回”,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与烟火万家的重庆城区大异其趣的,是长峡中的巫山县,李调元写了一首《巫山县》:

小小巫山县,云峰密似麻。

天宽才一线,地仄控三巴。

瀑挂山山树,溪流处处花。

瞿塘天下险,莫再说褒斜。

李调元还拜谒过夔州(今重庆奉节)的杜甫陵祠,题诗中有“一朝诗史为唐作,万丈文光向蜀留”(《谒杜少陵祠》)的佳句。过湖北秭归,有感于屈原的忠贞爱国,“欲赋《怀沙》泪已流”(《归州谒三闾大夫庙》)。荆州雄关,赤壁烟云,鄱阳湖风涛,无不令他发思古之幽情。

文章得山川之助,雄奇的三峡险峰骇浪、古哲遗迹,开阔了李调元的心胸。发为吟咏,比之少年塾中诸作,意境更深远,笔力更遒劲。

航行千山万水,一叶扁舟泊在了石头城下。六朝金粉,江上古都,牵动诗人的诗情,李调元写下了不同凡响的《金陵怀古》:

大江划断两边天,

几度临江意黯然。

折屐至今思谢傅,

投鞭终古笑苻坚。

雪消水榭闻吹笛,

日落新林有渡船。

试问从前赋词客,

谁能写尽六朝烟。

从南京下行,扁舟自镇江附近折入大运河向南行进。

终于,舟泊在浙江省会杭州,漫漫旅程即将结束。李调元漫游西湖,不禁想起南宋偏安小朝廷,写下了《金陵怀古》的姊妹篇——《钱塘怀古》:

宋家事业已全销,

漫把余杭说故朝。

江上只应寒月照,

湖边偏见暮云绕。

王师不抵黄龙府,

帝子空余白马潮。

日落诸陵何处是,

冬青树老雨潇潇。

万里水程,使李调元在实地考察中阅读到一部生动的历史:秦楚交锋、蜀汉遗迹、三国风云……对照熟读过的经史古文,两相映照,领悟益深。同时,李调元亲近大自然,途中千变万化的田野、丛林、碧波、奔涛、苍山、长峡、小镇、雄关……无不给他美的感受,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他善于观察、体察入微,从而捕捉到稍纵即逝的诗的意象。

风驱樯橹,来到宁波。宁波,位于甬江两大源流——姚江与奉化江的汇合处,唐宋以来便是我国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烟波万里,洋船进出。这是一座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城市。来自内陆山川的李调元,以惊喜的目光欣赏它,以敬仰的墨笔礼赞它,写下这首《登宁波城楼》:

雉堞凌云脚下开,

鲸波带日岛边回。

江中船出海中去,

洋外帆从天外来。

地近东溟先见日,

云垂南浦忽闻雷。

不知何处蓬莱是,

遏看沧海贝阙开。

李化楠任县令的余姚县,位于宁波府与绍兴府之间的姚江之滨。李调元下车伊始,便拜识了塾师俞经,一位鄞县秀才,并与之结下深厚的友谊。 oJ97haOHdWc7DyU7Z3Jr08sU1NyrBvmBpzby/jcuFWSXRaVrMDzc5EZ8VosP489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