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楠在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考中进士。按当时的社会风气,由进士入翰林院是最荣耀的出仕途径。李化楠一生中很大的遗憾便是未能入翰林。而且,只选用他当咸安宫教习——这是考中进士的人认为的很差劲的差使。
什么是咸安宫教习呢?
按照清朝制度,官学选用教习来专门教育旗人子弟。官学主要有:“宗学”、“觉罗学”(清太祖之父显祖的直系子孙称宗室,用黄带;显祖之旁系子孙称觉罗,用红带)、“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等。
官学里面有汉教习、满教习。隶籍内务府旗人的曹雪芹据说就在官学之一的“宗学”——为造就皇室本族的人才而设立——里当过差。
咸安宫官学是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的,由内务府管理,选内务府三旗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俊秀学习满汉书。汉教习用进士或举人,居住咸安宫任教。三年期满,分别等第,进士以主事、知县用,举人以知县、教职用。
李化楠被选作咸安宫教习,但他没有去任职,而是“不就而归”了。推其原因,一则是“惭愧銮坡非我有”,以未点翰林而抱憾,再则内务府的旗人子弟是不好“熔铸”的。来自西蜀鄙邑的他,顿然产生“不如归去”之感,于是他拂袖归田,回到民风古朴的故乡田园,课子授徒。
岁月如流,转瞬便是十年。
乾隆十六年(1751年)春,李化楠得到吏部发来的公文,要他到北京“投供点卯”,轮班应选。出仕做官的机会来了。
令李化楠欣慰的是,儿子李调元已长大成人,满了十七岁,风姿翩翩,玉树临风。这些天,因要和父亲分别,李调元有些黯然神伤。
当时出川赴京,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由成都坐船经嘉定(今乐山)、叙府(今宜宾)、重庆出三峡过湖北北上;一条出剑阁,走栈道,逾秦岭,经陕西北上。李化楠选择了后一条陆路。
一个春意阑珊的日子,李调元步行几十里送父亲去绵州(今绵阳)。这是个乍晴乍阴的上午,时而春和日丽,时而阴云密布,如轻雾般又飘来霏微的春雨。
眼界所及处,像画家五颜六色的调色板:远山苍翠如黛,近处绿野如茵。田畦里,麦穗吐青,衬以一片片耀金灼目的油菜花。逶迤古道边有翠柳、夭桃、白李,还有含苞时纯红、开繁时变淡、花落呈纯白色、“白白红红一树春”的杏花。紫燕双双,口衔花泥,呢喃垒巢,益显出勃勃生机。
李化楠被故乡的田园美景引得内心一阵阵颤动。他回头对李调元说:“古人云:‘不学诗,无以言。’对此阳春烟景,儿可诵一首诗,或前人佳句,或自己沉吟,也不负此春光啊!”他平日要求子侄学习诗赋,今天想借此测试测试。
“前人每留佳句,使孩儿常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慨。这山野春色,明代诗人已有一首写景状物的好诗了。”
“明代谁的好诗?”
“沈明臣的一首竹枝词:‘青黄梅气暖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鸠声里雨如烟。’”李调元朗声长吟道。
“果然不错。诗中有画,生趣盎然。”
父子俩沿途看景谈诗,颇不寂寞。不知不觉间,已过了绵州古城,来到涪江渡口。这涪江青碧如黛,运载繁忙,“层迭青峦,通松(潘)龙(安)于一线;往来画舫,集吴楚之千帆”。在等候仆人去交涉渡船,搬运行囊、书箱之际,父子俩在江边的一座茅亭内小憩。这儿是送别之地,李化楠向儿子嘱咐道:
“你在家要协助老师,把弟弟们的功课教好。当兄长的更要以身作则。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男儿当自强啊!现今有一些风气不够好,世家子弟以为可以花银子开捐,买一个生员(秀才)资格,因而不肯认真读书,腹中空空,心术不正。你弟兄千万不可沾染上这种纨绔习气。如果你在家乡不能考中生员,就不要到我的任所来相见。我也决不会拿银子给你买银雀帽顶,给你开捐!”
“儿谨遵庭训。”李调元立起身来恭敬地回答。
“老爷,请上渡船。”仆人禀告后,走过来搀扶主人走向船头。
绵州送别,江亭赠言,激励着李调元发奋攻读。几个月之后,他考中了秀才,入了泮,取得了三年一次参加省城乡试考取举人的资格。于是他兴致勃勃地买舟东下,出三峡、泛长江,到父亲的任所浙江余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