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对孔子的启示 (《左传·昭公十七年》《孔子家语》)

公元前524年的秋天,郯国的国君到鲁国朝见,鲁昭公盛情宴请郯子。

宴席上,鲁昭公向郯子求教,问道:“古代的少皞氏,为什么要用鸟的名字命名百官呢?”

郯子回答说:“少皞氏是我的祖先,这件事我清楚。”

于是,郯子仔细讲解了古代官制的来龙去脉。

孔子那时才27岁,听说后立刻求见郯子,向他学习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学问。

后来,孔子对人感叹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我听说,本来属于王室掌握的官学典籍,一旦流散,并不会消亡,在四方边远小国那里还可以学到。看来,这话还是可信的。”

孔子这里所说的“学”,主要指的就是教育。

孔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感慨,说明了什么?时代发展,世代交替,从来都是天下大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学在官守,私门无书。官舍、官学、官书、教官、贵族子弟,构成唯一的国家文化教育体系。

周平王即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70年,周朝国都由镐 (陕西西安西南) 东迁到洛邑 (河南洛阳) ,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由于种种原因,东周王室需要依赖诸侯国的保护,同时,周王室又先后发生了多起争夺王位的事件,“子颓之乱”“子突之乱”“子朝之乱”,以致周天子的王权不断衰落。

私家势力逐渐壮大,政治权力结构重心转移,“天子失官”“政在私门”,王室、公室陆续失其官守,导致中央王朝专属的中华文化一次又一次大扩散。

大扩散的结果,就是周王室的一些文化官吏失去世袭的职守,不断流落到社会各地寻找各自新的归宿,成为历史上第一批专靠教授文化知识糊口的在野“儒士”,促使私学的兴起。开办私学,正是他们的优选手段之一。

同时,原本专有的文书典籍也大量流散,造成学术上的朝野多元化,为文化学术向民间扩展提供了条件与空间。

从此,由特定官吏世袭职守而独有的图书典籍,不再为官家所垄断,民间终于可以接触到史家的经典古籍,开始有了拥有权和解释权。

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府到民间,从“学在官守,私门无书”到“政入私家,学在四夷”,再到“礼失而求诸野” (《汉书·艺文志》) ,后人称之为“文化下移”或“学术下移”。

“学”“书”“师”,从此再也不是官学的专利,“官有其器,而民无器”“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既然意识到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已是大势所趋,孔子最终退出仕途,专心开办私学,成为一名职业教育家。

有人说,私学始于孔子。其实不然,在他之前,私学就已经兴起了。

比如,“子产不毁乡校”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被选入中学课文。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542年。这所乡校公学,已经具备了私学的性质、特征与功能。

孔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办私学的?

考证《左传》中的两则史料可以判断,孔子授徒讲学,应该是在其30岁左右,“三十而立”,正当其时。

其一,公元前521年,有位名叫琴张 (琴牢) 的人,准备参加好朋友宗鲁的吊唁活动,被孔子所阻止 (《左传·昭公二十年》) 。据《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与《孟子·尽心下》记载,琴张是孔子的弟子,很可能这时已进入孔子的私学学习,当时孔子应该是30岁。

其二,当年,鲁国的司空孟僖子 (?—公元前518年) 随同鲁昭公出访楚国,一路上,所到各国都不能用“礼”来处理外交事务。孟僖子深以为耻,于是发奋向懂“礼”的人学习“周礼”。

到了公元前518年,孟僖子临死时,嘱咐他的儿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一定要师事“达人”孔子,侍从学“礼”。 (《左传·昭公七年》《史记·孔子世家》)

由此可见,孔子设教授徒,33岁时就被称为“达人”,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声誉和成就。

孔子开办私学,他的学生,在朝在野的、各行各业的都有,用他的话说,就是“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孔子使用的教材,采取的是官方的经典与教材。这些经典与教材,浩如烟海、内容庞杂。

孔子主要从六种古代经典文书,也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中,选取、整理、批注了部分文章,写出讲义和心得,教授给学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教学体系和教学风格,用他的话说,就是“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论语·述而》) 。这些讲义,后世最终升格,成为供后人修习的“素王”之经典。

这六种古代经典文书,后人称之为“六经”,其中需要多说一句的是“春秋”。

一般认为,《春秋》是鲁国的史书,由史官撰写。其实,按《墨子》所说,各诸侯国的史书,都叫做《春秋》。

《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惧,作《春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后人所谓《春秋》是孔子所著作,是对《孟子》的“作”与“成”字义的误读。作,意为治也,修治之义。成,意为定也,删定之义。

当时所谓的“孔子之学”,还只是“教学”之学,而非“学问”之学、“学术”之学、“学派”之学。

由于孔子开办私学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对中国教育的贡献最多,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因而也就最具代表性。

“私学”教什么?谁来教?谁来学?在哪儿教?在哪儿学?都是新时代的新课题。

当时的国学与私学,如同今天的大学,只是官办、民办之分,作为教材的“书”,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且教师也是可以兼职的。

有人说,“战国前无私书”,武断了些,需要提供佐证。

公元前549年,孔丘才3岁,朝野就已经有了“三立”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公元前549年,正是处在正统的礼乐开始松动崩坏的时间段,所以说,“三立”之中的“立言”之说,应该既有职务行为之“言”,也一定出现了私家之代“言”。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先有一个准备过程与草创阶段。

官学所培养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于是,私学应运而生,最终形成私学盛行、学术百家争鸣的局面。

私书的产生,很可能首先是由公书 (官书) 流传、转换身份而来,其次才是私家新著。

最早的私书,大都是对公书的解读与注说,依附于公书而存在。

正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所说,“说在宋人之解《书》,与梁人之读《记》也。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

至于最终成为一家之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私书,也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有官学,则必有官书、官师相互配套;有私学,则必有私书、私师相互配套。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合乎常理的判断:在对国家体制 (“礼”制) 有着严格界定的时代,私学与私书的存在、确切说是合法存在,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时的政治土壤不会允许私学与私书的生存;只有到了“礼崩乐坏”的革新时代,才给了私学与私书兴起的机缘。

在公学与私学、公书与私书之间,必定会有一个“公器私用”的过渡阶段。

就是说,作为“公器”之一的“公书”,逐渐从史官的手中转移到臣下、四夷,甚至学士先生们的手中,为“私”所用,否则,历史的光谱就要缺失一条。

本来属于王室秘府、少为外界所知的老聃之“言”,正是出现于这个阶段,应该就在这些下移的“公书”“秘书”之中。

总之,“政入私门”,直接导致权力的分散与转移,进而导致人才的需求与集中。“学术下移”,直接导致文化的扩散,进而导致文化的普及。

“政入私门”与“学术下移”的结果,使得用人原则从“亲亲”到“贤贤”的转变,顺理成章;而官学与私学、官书与私书相辅相成,正符合老子学说“二而一”的“大一之道”,终于成就了中华民族人才资源的第一次大爆发、思想个性的第一次大解放、文化知识的第一次大爆炸,为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精英治国之路提供了范本与途径。

以上这些事例,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老子》的几组相对确切的时空坐标,逻辑链合理、连贯。 oIEbMhHOp+nHsWS1xPkX4bh3IjQvcyhGT15F/EkjwFERvQAtzvp2sbtgWy8qled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