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读老子》,说出古今多少学老者的困惑与思索。
老子岂止是智者,更是圣者,他既然告诫我们“知者不言,言者不智”,为什么却又留给我们“五千言”?这不自相矛盾吗?
难道“五千言”的字里行间,还藏着什么慎言、隐言、不言之意?
记得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列子·周穆王》) :
有位燕国人,生在北方的燕国,却是在南方的楚国长大。他长期生活在楚国,从来没见过燕国是个什么样子。
到了老年,这位燕国人决定落叶归根,回到故土燕国去。
路过晋国时,同行的人与他恶作剧,骗他说:“快瞧,这就是燕国的都城!”
“瞧,你就是出生在这片里社小区!”
“瞧,那就是你的先人住过的祖屋!”
“瞧,你的祖先的墓地!”
这位燕国人信以为真,越听越激动,最后情不自禁,痛哭不止。
同行的人实在忍不住,哈哈大笑,说:“算了罢,我刚才都是在骗你玩儿呢,这里是晋国呀。”
燕国人连忙止住泪,很惭愧,心里不是滋味。
等到大家终于回到燕国,亲眼见到了故乡的一切,这位燕国人反而不那么激动和悲痛了。
哦,故乡的一切,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学了多年“老子”,目睹过太多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也有过燕人那种“愀然”“喟然”“涓然”“释然”的经历,好在东摸西撞,终于走进“燕国”的国都,从“道”中悟出老子的思维模式,从“德”中悟出老子的行为准则。
《老子·35》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什么是“大象”?“大象”就是“大道”之“象”,就是客观的“大一之道”在主观世界的“法象”。
若要天下归往、和谐太平,国家就要有正确的治国大法,社会就要有正确的道德总则,全民上下就要有正确的思维模式。
没有正确的思维模式,何来正确的行为准则?
走遍山山水水,阅尽人间百态,人人心中,似乎都有自己归往的“老子”,都有自己心执的“大道之‘象’”。
这里,也讲一讲我们心中的“老子”。
这个“老子”,一是指“老子”其人其事;二是指《老子》这部经典,以及“老子”名下的各种“老子之言”;三是指老子学说的“大一之道”,以及由“大一之道”理论核心所引领的中国古代哲学群体。
至于有关《老子》经文的详细解读,则另见拙著《显隐〈老子〉》。
古人说:“刚日读史,柔日读经。”《显隐〈老子〉》侧重读经,强调学术论证,学术性强;本书则侧重读史,强调史料挖掘,可读性强,写作风格手法各有不同,互为补充。
一部经典著作流传至今,必有其历史脉络可循,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时间提供的光谱顺序,以历史事件为节点、以人物关系为话题,信马由缰,走到哪儿说到哪儿,顺其自然,而且,重点的内容还要多视角、多重复、多强调,不怕啰唆,也许,不失为一种既清晰又明快的叙述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