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老子传》的“老子八段”,说了些什么

关于老子的“列传”内容大体分为八段,段段都有曲笔和疑问。

第一段是这么说的:“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意思是,有位尊称“老子”的老先生,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氏,担任周王室的史官,负责管理守藏室。

这是一段文牍档案味很浓的史料。

司马迁为我们介绍了第一位史官“老子”,也叫“李耳”或“李聃”,“老子”是对他的尊称,按现在的说法,“老子者”就是“这位尊敬的老先生”。

第二段是孔子前往周王室,拜见老子,向老子讨教有关“礼”的学问。孔子侃侃而谈。

老子仔细听完后说:“你所说的这些,都是古人讲的古礼,你知道如何借鉴吗?

“古人为‘士’,有两条路可走:得其时,则入世;不得其时,则出世。

“我听说,道德高深的人,无论走哪条路、干什么职业,都能做到心胸若虚,容貌若愚。

“要想做事,先学做人。你还年轻气盛,一定要先学会在气、欲、色、志四个方面努力磨炼自己;世人容易犯的坏毛病,比如骄气、多欲、态色、淫志,对你的进步都没有好处。

“我就先告诉你这些吧。”

孔子拜别归去,对弟子们说:“我本来自以为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可是今天拜见老子,老子就像一条神龙,让我不知所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比老子,还差得远呢。”

司马迁为我们介绍的第二位史官“老子”,住在周王城,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年纪要稍长于孔子。

这位“老子”的身份,司马迁虽然没有明说,既然是孔子“问礼于老子”,应该也是周王室的史官,对“礼”颇有研究。《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内容稍有不同。

那么,这位“老子”与第一段的“老子”李耳,是同一个人吗?

这是关键问题之一。

第三段是全篇的关键段落。

司马迁记载了一位“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的“道德家”老子,界定了这位老子的工作与研究成果。正是这位老子,著作了“道德五千言”。

那么,这位“修道德”的老子,究竟是前面两位中的哪一位,抑或是第三位?

这是关键问题之二。

第四段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老莱子与老子是同一个人吗?既然用“或曰”二字,所以肯定不是。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就明确说:孔子就学严事,“于周则老子”,“于楚,老莱子”。

既然不是同一个人,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在这里还要提及老莱子呢?

第五段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盖”“或言”的意思已经告诉你,这些只不过是传说而已。

这是在年龄问题上司马迁使出的障眼法,究竟哪位“老子”是长寿之人,让你自己去猜。

第六段说:“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这是司马迁为我们介绍的疑似史官“老子”,资料源于《史记》,很可能是“秦史”。

司马迁直言一位周太史儋的事迹,第一次既委婉又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李耳恐怕是与孔子死了129年之后的周太史儋有关,或者就是周太史儋吧?“李聃”就是“李儋”吧?

究竟谁是“老子”?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老子,隐君子也”。

第七段说:“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这应该是“因家于齐”的李解家族提供的族谱。

然而,据《元和姓纂》记载,李耳的曾孙李昙有两个儿子,是李崇与李玑。李崇的后代居陇西,李广是李崇的八代孙。李玑的后代居赵郡。

李解家族究竟与哪一支有关?或者本来就是居于魏国的第三支,抑或居于齐国的第四支?

第八段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以“《老子》学”与“儒学”相对应,为什么?

以“李耳”之名作结,为什么?

总之,以上八段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资料的“碎片化”。

究竟有几位“老子”?

司马迁至少描述了三个半,“李耳老子”“孔问老子”“道德家老子”,还有一位疑似“老子”,就是周太史儋。

究竟哪些“老子”是同一位“老子”?

究竟哪位“老子”是司马迁心目中的“隐君子”,是《老子》的作者?

司马迁的心里虽说自有一把尺,却采取了资料罗列式的写法,有选择地提供各位“老子”明确的时间及人物参照点,让后人自行判断。

由此可见,司马迁汲取了“李陵事件”的惨痛教训,避祸手段相当高明。

下面,就用司马迁提供的各种模块,试着去拼拼图。 pKZClHa8MrWlKWDPjmZYaWYQU304p2/7fwqnAtKndgLYNnuW0+i7XAikpAKj7p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