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一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的行动指南

王毅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也是文明之基。人类文明与水的关系密不可分,依水而居,自古是人类生存的执念。人类因水而兴,也因水而治。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到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再到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水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孕育了人类的古老文明,又承载着古文明消亡和人类治水经验的积累,不断塑造着人水关系的历史演变。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特别是近现代人口大规模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我们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规模不断上升,使得涉水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蔓延、水生态失衡、水灾害肆虐等挑战十分严峻,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常态化,正在推动我们的涉水家园发生深刻变化。这些问题不仅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许多不可逆的损害,也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如何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寻求平衡,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古老而又崭新的挑战。

面对这些难题,我们需要在更高水平上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这意味着要超越传统的发展模式,从线性思维转向可持续的系统思维。作为全球著名的理论家和思考者,杰里米·里夫金先生的新著《蓝色水星球》,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旁征博引的知识画面、深刻的洞察力与振聋发聩的未来预判,不仅提出了对人类文明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更是在呼吁一场全球性的思想与行动革命,并力图将理念引领与寻找实践案例完美结合,是理论与现实交互作用的又一部杰作。

在这本书中,里夫金先生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念,例如从资本主义向“水本主义”的范式转型,强调适应性与韧性的价值取向,促进蓝色地球家园的和谐共生。这些理念要转化为行动,首先必须在社会各界形成广泛的思想共鸣。这要求我们跨越学科、文化和国界的藩篱,通过教育、媒体、政策对话等途径,普及和深化对水圈再野化、生态资本、生物圈政治与生物区治理等概念的认知,让政策制定者、企业、公众以及科技工作者都能够理解和思考这些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当大多数人对问题的严重性有共同的认识,对解决路径有共同的期待,变革的动能才能汇聚成强大的合力。

理论的价值还在于指导实践。该书中提及的许多新趋势,诸如气候变化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冲击、“瞬时社会”的出现、水圈再野化的洞察、水本主义的兴起等,就给我们提供了变革的动力。该书从海绵城市、生态洼地与雨水公园、绿色屋顶、分布式水资源管理、太阳能海水淡化、“慢水”运动等方面给出了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从而验证转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些案例不仅证明了理念的实践性,也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激发全球范围内更多的创新和集体行动,形成正向反馈循环,推动全球向更可持续和系统韧性的方向转型和发展。

实际上,里夫金先生提出的许多治水理念,如“水本主义”“生物圈政治”,与中国的传统治水智慧和现代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深度共鸣,共同呼唤人类回归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里夫金先生倡导的对水的重新认识,转向“水本主义”范式的思想,与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的道德哲学理念不谋而合。他提出的“生物区治理”、重新评估“水-能源-粮食”关系链、强调生态资本的重要性,实际上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流域综合管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异曲同工,同样是推进系统治理,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全球水治理提供新的综合行动框架。

尽管里夫金先生提及的普遍意义上的人类治水转型十分重要,但治水并不存在统一的模式。里夫金先生在书中提出的“水利文明”的崩溃也是值得商榷的。中国人口众多、布局稠密、水患频发。在传统社会,治水与治国始终紧密相连,治水关系到民族生存和国家兴亡。管子有云: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因此,中国的传统社会又被称为“水利社会”,更确切的表达应该是“治水社会”。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治水历史,不仅塑造了传统农耕社会的治水政治结构,使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历久弥新,而且,从大禹治水传说中“疏而不堵”的治水思想,到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设施“因势利导”的利用方式,历经数千年,至今仍然造福子孙。这些无不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治水智慧与历史文化的传承。

在现代社会,水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实践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中国一直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全球水治理的行动派,在生态文明建设之初就提出要转变执政理念,突出“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的治水思路,强调要“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引领新时代中国河流保护治理方向,开启了中国治水新实践。与此同时,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水治理进程,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水治理与水保障能力,对促进“全球南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有目共睹。因此,水利文明也可以顺应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通过渐进的创造性的转型变革,在发展中不断解决问题。这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选择。正像该书中提到的,通过分散化、智能化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可以减少对大型集中式水利基础设施的依赖,提高新型“水利设施”的系统韧性和可持续性。

《蓝色水星球》不仅是一部关于水资源管理的著作,为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指明方向,也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面前采取行动、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行动指南。里夫金先生在该书中提出的许多理念,与其之前出版的著作一脉相承、融会贯通。之前我们看到的里夫金的《全球绿色新政》《零边际成本社会》《韧性时代》 等作品,要求我们构建能够快速响应、自我修复的社会经济体系,更多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这些完全可以在水治理领域充分应用。这样的策略有助于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条件。当然,这种范式的转型,对世界各地的治水者和变革者来说也会形成重大冲击和挑战。

杰里米·里夫金先生邀我作序,我倍感荣幸。作为认识多年的良师益友,每次向先生请教学习,或是同先生沟通交流、对话碰撞,抑或聆听先生充满激情的演讲,对我来说都是思想的盛宴,能充分感受到他深刻的思维、睿智的话语、宽广的视野和大师的风范。记得20世纪80年代,当我首次阅读先生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中译本时,就被书中的变革思想所感染,顿生敬仰之情。想不到20多年后,可以结识先生、与先生无间对谈,并能为先生的新书作序,深感荣幸之至。就此,我也希望每个读到本书的人,都可以从中汲取养分、受到启发、引起反思,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2024年7月18日 lO9IbqHIa/CA6LDOu6N/MleNx/cLPdt47yZb60avrQH+xiNkeAzz0zObKKsiWXG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