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生命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寻觅最佳活法,追求幸福人生,是“生存方式”研究的宗旨。探寻“归家之路”,营造精神家园,乃“幸福生活原理” 的核心。就人生而言,思路决定出路,观念主宰现实。想法决定活法,使命决定格局。就世界而言,世界如何取决于人类意识如何,而最根本的是人类的创造力发挥得如何,因为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创造的结果。
生命只此一次,倘若方向有误,道路出错,则人生越努力,命运越悲惨。到了生命终点,面对人生残局,纵使神仙下凡,仍然回天无力。吾等凡间平俗之辈,终有“盖棺定论”之时。方是时也,回眸一生,倘若“活成一则笑话”,一台机器,则死不瞑目。正如西方哲人所言,“爬到梯子顶端,方知梯子靠错了墙”。爬到别人家(追随偶像,模仿他人),而自己的精神家园却可望不可即了。精神终身流浪,灵魂无家可归。人生的孤魂野鬼,生命的啼笑皆非。
我是谁?我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我做主,但要做自己生活和生命的主人,须有自己的人生信仰和精神支柱,须有你独特的思想、生存理念、精神家园和人生轨道。
人异于动物者,在于精神意识。我异于他人者,在于独特思想和生存理念。思想乃人之为人的标志,我的思想我做主,属“为己之学” 范畴,笔者称之为“思想小农”——思想的自产自销和自给自足,自觉、自立而自得其乐。依靠别人的“思想施舍”过日子,是精神上的乞讨生活,这不是学人应有的生活方式。马克思说:“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故“人的生活的确立”,须先有个人思想的确立,否则,就难免在文化上成为他人的附属品,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凡自己缺乏理智,仅能感应别人的理智的,就可以成为而且确实成为别人的财产(用品),这种人就天然是奴隶。”
任何思想都只能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别人,更不可强加于人。爱自由乃人之天性,自主选择是天赋人权,神圣而不可侵犯。试图用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这不礼貌,也不人道,因为这会妨碍他人的自由选择和健康成长。
我非追求不朽之人,也无水平作别人的“思想家”,我喜欢的别人未必都喜欢,但我同时也相信,我喜欢的肯定也会有人喜欢,毕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用灵魂直接把握的“幸福生活原理”,不管古今中外,都能沟通,皆可共鸣。人类之为“类”,自有其相对一致性,否则,人际之间就无需交流也无法交流,生活共同体也无法建立。就此而言,一个人的独特思想可以得到他人认同,并因此找到人生知音。正如一串灯泡,一线连接,电源开启,则不约而同地“闪闪发亮”。把美好的理念与人分享是一种特殊的快乐,“独乐乐”总不如“与人乐乐” 快乐。其次,生活理念也有高下优劣之分,否则人生道路就无从选择也无需选择,人生境界就无法提高也无需提高。不分美丑,不知好歹,不是人类的本色。
笔者研究、体验和感悟“生存方式”三十载,天天活着,天天琢磨。有所体悟,记录成册。因此,本书并非刻意研究的学术之作,而是日常感悟的生命之歌,并非写出来,而是“活出来”的,是人生体验和生命“内证”的结果。感悟生命价值,即为笔者的日常生活,字里行间注入本人的性情与灵魂。伴随着生命的脉动,生活的跌宕,精神随之起伏与升华。人生旅途,跋山涉水,喜怒哀乐,演绎其中。正如马克思所言,“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 ,我的生活也直接成为我的人生哲学。我的生活即我的工作对象、研究对象和创作对象,并最终成为我的人生作品。我的思想和为人,我的灵魂和创新,在我创作的对象中,直接而直观地展现出来,并在此对象中直观自己——这就是我!
把日子过好,然后把“好的生活”说好写好(生存方式研究),即过生活、说生活和写生活,这就是我的人生,也是我的使命。这样想,这样说,这样写,这样活,不折不扣,一以贯之,也是一种“知行合一”。对于一位主张“偷着乐”而不喜欢“看着好”的人而言,本来说不说、写不写都无所谓,但作为一位研究和讲授“人生哲学”的学者来说,“偷着乐”似乎有点自私,有点不负责任,因此还得写生活,说生活,而且“表达生命”本来就是人的需要。这就是《生存方式》这一套书的由来。
正如每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每人也都可以有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无论读书还是写书,都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生活的生长。对于人学或人文科学而言,授课写书,无非就是思想的外现,生命的延展,是人生感悟的自由表达。表述于课堂,公诸于大众。或者连接成篇,集撰成文,求教于方家,交代于来者。有时是点点滴滴的婆婆妈妈,有时是海阔天空的自说自话;有时是深入浅出的家长里短,有时是娓娓道来的哲理箴言,但无论如何,都是生命之体验,肺腑之心声。
立足自言自语之说,不为一时一世之用。倘若不适合中国,可望眼世界,通达人类。倘若不适合当下,可仰望星空,走向永恒。倘若命运不济,则伴随生命消逝,让这些文字默默汇入缥缈而浩瀚的文化历史长河之中,流向远方,流向下一个一千年。
关于人生和人生哲学问题,有人说,不思考还好,越是思考就越是迷惑,越是思考就越没意义,就越绝望,所以还是不思考的好,这就是世界上绝大部分人的生存状态,这叫盲目生存。盲目生存约等于行尸走肉。对人生哲学问题,本人思考了一辈子(因为这是本人自设的终身课题),不仅没有越想越迷惑,反而越来越清晰和明确,不仅没有导致绝望的结果,而是相反,在一步一步地超脱、升华,并一步一步地走向幸福。比如说,实现了从功利主义的普通生活到“走向田园”的天人合一的诗意生存,又从走向田园到山顶花园的生活升华,实现了从“俗境”到“空境”,又从“空境”到“纯境”,再从“纯境”到“化境”的一次次飞跃。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当旁人进入老年感到人生仓促与无奈时,笔者却突然发现,“我的生命才刚刚开始”。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苟日新,日日新”是生活的一种极高境界。做一个不重复别人也不能被别人重复的人,过上不重复自己过去的“又日新”的美好生活。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你会发现,你的每一天不仅是开心的,而且常有奇迹发生。
曾有人质问我,你谈“道”自己是否得道?你言“境界”自己是否进入高境界?俗话说得好,未吃过猪肉未必没见过猪跑,未能“得道”却可以关注和研究得道之人和他们的思想。没有孔子的水平,老子的境界,未必就不能研究和探讨他们的思想。分析圣贤的思想,本来也是学者本分。笔者作为大学老师,自己不做官经商也不会做官经商,却培养了不少做官经商的人才,同理,自己未“得道”没“境界”同样可以培养出“得道”或高境界的学生,这同样是老师的本分。
关于人生四重境界问题在第二本书稿《精神超越的美感》的第一章有比较详细的论述,由于这本书多次提到人生“化境”,加上本书四章内容大部分也都是围绕着“四重境界”展开的,因此,有必要提前作一些概要性的介绍,便于读者理解相关的内容。
大概十年前,在修改本课题最后一部分“走向田园”时,感觉“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田园心境”还是意犹未尽。正如俗话所说,“耐劳碌易,安闲散难”。若无充满魅力的内容来充实,闲适就可能变成闲散,偶尔也觉无聊,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心中不知不觉冒出了“山顶花园”和“人生化境”两个概念。为了相对完整地论述人生境界问题,就借鉴了佛教的相关思想,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即俗境、空境、纯境和化境。虽然与佛教的境界思想有所不同,但也是一个理解境界的特殊角度和切入口,而且对于像我这样的世俗之人而言,可能会更好理解、把握和践行。
“看山是山”的俗境。 这就是我们普通世俗之人的普遍状态,即用我们被社会和时代所同化了的世俗感官和理性去认知和理解世界,因此,俗境也可以说是一种困境——被欲望、情感、琐事、观念、焦虑、坎坷、形态化了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等所困。这种状态下所认知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表象世界,有明显的虚假性,即使自以为很真诚很真实,其实也是“假透了”(被洗脑)的“真”,是自己全然不知却是全面的假。
“看山不是山”的空境。 通过本书第一章“无好处思维”之价值消解和“去相”“去规定性”的性质解构,一件既没有价值也没有性质的东西,在我们心里就约等于不存在,故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无物”并非真的没有物,而是可以没有物。理解“空境”的关键是,不要误以为是物质的消解,而只是价值和性质在我们心里的消解,是在彻底的价值消解和性质解构情况下(“空无”)万事万物的无意义状态和无性质状态。美女不是美女,帅哥不是帅哥,都只是一个人,因此,无需耿耿于怀。长官不是长官,富豪不是富豪,都是人而已,一律平等,因此,无需羡慕嫉妒恨。在“空境”的状态下看问题,你会发现以前孜孜以求或梦寐以求的东西只是个笑话。空境是进一步上升到“纯境”的必要环节,故千万不可“执空”,否则就很有可能陷入另一种危险——捅破了天,找不到北。或者像尼采所说的那样,“看破红尘——这是巨大的疲劳和一切创造者的末日”。
“看山还是山”的纯境 。纯境是在空境状态下本真自我即灵魂自我的自然呈现,并以本真之“新我”之纯粹眼光,观察和对待与原来完全不一样的崭新世界,这就是新我新气象,真人真生活的“现象学还原”。万事万物因本真自我的出现而回归到了原有状态,自然而然地呈现“道”在其中的价值和性质(理一分殊),都具有平等的价值自足性,故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本书第二章“尚灵魂思维”探讨开启灵魂状态下的价值观、认识论、生存论的特殊意义。纯境之山不同于俗境之山,因为纯境经过了空境的洗礼,在纯境下的认识、判断及其生存状态与俗境下戴着有色眼镜“自以为是”的判断及生存方式有着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看山看到水”的化境 。看山看到水,看水悟到山。山中自有水,水上必有山。山水一幅画,作品不分家。山顶有花园,花园在山顶。艺术即人生,人生即艺术。宇宙就是一幅神秘莫测、美轮美奂的不可分割的艺术品。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体现了人在山水中,山水在心里的“化境”状态。
“化境”的主体是包容宇宙、化生万物的“道心”。心之于道,感而遂通。灵魂思维可以把握事物本质,可以创造新事物。从更高远的角度说,灵魂更可以感悟“道”的博大、神秘和神圣,这就是“道心”的特质。“道”和“道心”是“空无”,但不是空洞无物或一无所有,和“零”不一样,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是创造万物、化生万物、包容万物却不主宰万物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而不是具有规定和性质的“存在者”)。
化境当然需要把握根本(惟使命思维),需要统筹兼顾的综合思维,但这只是理性思维的范畴,而化境是非理性的,更多地归属于超越感性和理性之上的灵魂思维范畴,是不思考的思考,不把握的把握。化境超越了执于一域而不顾其余的狭隘性,超越“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的局限性。化境下的现实生活处处体现出云淡风轻、气定神闲的精神状态,不管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泰然自若,应对自如。从方法论上说,化境是跳出一域的高维思维,“敏于之间,成于之上,上之又上,以至于‘无’”,这是世俗所谓的统筹兼顾的综合思维或大全思维难望其项背的。在生存方式理论中,“化境”的人生境界、“山顶花园”的生存状态和“成于之上”的方法论是在高远状态下一以贯之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