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无好处思维价值论意义
——价值串味与纯粹价值论

人的行为动力主要来源于他的价值追求,但价值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高深的哲学问题。德国思想家舍勒对价值 问题曾经作了深入研究,并对价值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人的价值观各不相同,比如说,一笔巨款在中国古代文人那里或许并不看重,在文革时期不仅不重要,而且可能成为祸害自己和家人的“定时炸弹”,人们避之唯恐不及,而在今天的“市场社会”,有些人可能为了争取这笔巨款而不择手段,甚至无所不用其极,现实生活中那些要钱不要脸甚至要钱不要命的人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同样的东西的价值的“变数”很大,其中,绝大部分主流价值都是社会赋予的,特别是对普通大众而言,更是如此。这些价值相对于个体而言,是外在强加或被动接受的,与个体的真实需要对照,很可能只是“伪价值”,而实现这些价值所获得的满足和幸福就是“伪幸福”,因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本真价值就显得特别重要。

世界上有没有根本的永恒的普世的价值?一种价值成立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这是本节要探讨的主题之一。首先,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一般动物而言的,因此,弄明白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什么对人、人类和人类社会最重要,就是寻找根本价值的基本前提。“人是天生的文化动物”,这是举世公认的共识,由此可以推导出,文化价值具有根本性与普世性意义。而人类的基本追求就是美满、和谐的幸福生活,因此,“人的生活的确立”和人类幸福生活就是我们确定价值原则的重要依据。

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与价值串味。在当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及其工具理性普遍流行的时代,金钱的多少几乎成为评价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唯一标准,要想获得他人尊重,唯有占有更多金钱。社会上最活跃最有权势而呼风唤雨的人,基本上都是有钱人,这就是马克思说的“货币拜物教”特征。我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学马克思的相关理论时似乎只有隔靴搔痒的认识,而没有感同身受的感觉,因为那时候中国还没进入“市场化”时代,而今天却感受深刻而真切,因为我们所受到的资本冲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现实生活中的“欲望干渴症”“成功精神症”“生存恐惧症”普遍流行。社会风气江河日下,道德堕落一泻千里,让人唏嘘不已。

无好处思维并不是要求大家不考虑金钱收入,而是说不要完全只盯着钱做事。一,用心把事情(事业、使命)做好是前提,金钱或其他报酬是做好事情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二,不要把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比尊严、比生命还重要。退一步说,如果你真心信仰金钱,那么,你也得弄明白,你为什么会秉持如此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盲目崇拜。三,经济基础就是基础,不能本末倒置。四脚朝天,人头落地。唯利是图,尊严全无,人就不再是人了。

“货币拜物教”者把一分钱看得比车轮还大。一分钱本来就只是一分钱,不会放大也不缩小。把金钱的价值无限放大,相对而言,人自身的价值就无限缩小。不少人还自以为金钱可以把自身的价值无限推高,而事实上,人的价值就是人的价值,钱的价值就是钱的价值。世界上的事情,如果都可以转化为买卖关系,那么,所有的事情就变得简单,量力而行、量钱而行就可以了。有钱就多买一点,少钱就少买一点,没钱就不买了,可是,很多事情是转化不过来的,比如说情感、文化艺术、心中的信仰、正义与良知,如此等等,道理很简单,因为人还是人,不是简单而浅薄的经济动物。

“价值串味”主要是指一种本来很纯粹的价值(如文化、感情、艺术等)被穿插了功利价值,是工具理性在价值系统中的侵略与“殖民”。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价值串味,有时候很难把握其纯粹性。如爱情加入了友情,亲情加入了爱情,爱情中的文化因素考虑,或爱情之中加入恩情,加入感激之情,一方因为另一方的钟情而感动的慈悲之情,一方为了得到对方保护而获得安全感的依赖之情,不忍心伤害对方体现出来的同情心,因为宗教信仰的限制而无情毁灭真正的爱情,如此等等,都是“价值串味”的表现。

在很多缺乏信仰的现实主义者那里,许多人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好处”)的工具,工作的好坏以收入的多少为标准,工作本身就没什么价值可言了,本来兴趣盎然的工作,却因为收入不高而变得索然无味甚至放弃。所以,很多事情本身的价值一旦被工具主义偷梁换柱,原来的价值就偷换了。就像冰箱里放着的茶叶,经常被其他菜味“串味”,拿出来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味道了。该事物本身具有的自足性和纯粹性价值被利益鱼目混珠地搅和了。在当今社会,唯利是图的功利主义思维“雾霾”就像空气一样渗透在每一个角落里,随时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窜出来。当我们作价值选择时,利害算计和利益权衡的思维习惯会随时随地地干扰我们客观、公正、纯粹的价值判断,这种对诸如友情、亲情和爱情,或对文化、教育、艺术、道德、审美等珍贵精神生活资源的污染与破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的纯粹性和生存质量。比如有些人写书为迎合读者以便出名,或者为了赚更多的钱,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就不会是自己的真实思想和肺腑之言,串味了,甚至因此而成为清汤寡水,没味了。

要找到属于人的和属于自己的价值,必先剔除那些不属于人和不属于自己的“伪价值”,即对已有价值的价值解构或价值消解,或者说先清空原有的各种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殖民化”的外来价值,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本真自我,再进一步通过本真自我(灵魂自我)直接把握属于自己的本真价值和价值追求。

价值消解是一个超越与归真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去伪存真(这里说的真主要不是真理之真,而是本真自我及其本真价值)的过程。价值判断不同于事实判断,价值消解之后,原来认定的价值就得到减弱或不再是什么价值了,但价值消解不是不要价值了,而是消解原有价值,社会价值,重新发现属于自己并且是真正需要的本真价值,西方有一种说法叫“价值澄清”,即通过各种各样的价值比较,最终做出自己的综合判断和选择。然而,不管如何选择,不管如何“重估一切价值”,都离不开一个出发点和根本点——价值选择、价值感受和价值评价的主体。

价值重估的前提是把原有的所有价值清空归零,即对以往和现有的各种价值观进行批判和解构,然后以新的主体和理念作重新的评估、选择和创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这个价值主体是蒙着厚厚一层尘埃的主体,还是一尘不染的晶莹剔透的主体,是凭借经验和理性算计作出价值判断的主体,还是直接以灵魂把握的主体。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价值解构和“去蔽”是否彻底。对价值的认识和对其他事物的认识一样,作为一种认识论的方法论,不仅要填满,即增长知识,满腹经纶,更重要的是要清空,即要“虚其心”的“为道之学”,并因此找回了本真的自我,开启了自己的灵魂,这是基本前提或者说必要环节。

道家讲“坐忘”,佛教谈“虚空”,目的是清空内心,进入“澄明”,清除本真自我的遮蔽物,开启灵魂,释放灵气,创造幸福。佛教说的四大皆空,明心见性,立地成佛,道出了其中的真义。与认识论意义上的“以物观物”一样,体会和感受事物的本真价值,“忘我”地进入(或回到)价值对象本身,直接把握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判断一个人对价值的判断和感受是不是“被殖民”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你是价值尺度的被规定者还是自主规定者。后者是由没有规定性且没有价值倾向的“道”所生成,并由道所化生的本真自我即灵魂自我(而不是被规定被异化的社会我)做出自己发自内心的选择和决定。厘清了价值的来源,就可以轻松而清晰地判断价值的本真性和合理性(合人道人性)。

从价值来源及其价值体系而言,本书把价值理论分为四类,即实用价值论、社会价值论、神圣价值论和纯粹价值论。实用价值论以一般动物存在的需要为尺度,体现在人这里便是满足衣食住行基本生理需要的实用价值。社会价值论是指由一个社会所引导的主导价值。有什么样的社会(尤其是其中的意识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及其价值导向 (详见“生存方式”研究系列之三《趁我们还活着》第一章)。神圣价值论,是指在一个最高价值(神圣价值)原则下的价值推导和认定,如各种宗教。譬如,西方清教徒对职业价值的认定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就直接受其宗教信仰的影响。他们虔诚地相信,所有的工作都是上帝赋予的,因此都有该工作本身的价值(和中国的“理一分殊”类似),而且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价值。自己从事这一工作也是上帝安排的,做好这份工作就是对上帝负责。如果自己偷工减料,虽然没人看见,但上帝一直在看,所以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把上帝交给自己的神圣工作做好,这也是促成他们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的主要原因。

“纯粹价值论”类似于马克思·韦伯说的价值理性。这则“砍柴跳水”的故事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价值理性和价值自足的道理:一个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则故事可以说明很多道理,但至少也说明了任何事物都具有价值的自足性和纯粹性。砍柴有砍柴的价值,挑水有挑水的价值。价值不宜混杂,不能在砍柴时惦记挑水,而应该保持该事物本身价值的纯粹性。同理,爱情有爱情的纯粹价值,不要在谈恋爱的时候想到对方的身份地位、家庭背景、银行存款、知识学历等等,混杂了就很可能被异化了,最终不是谈恋爱,而是做买卖。

任何事情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具有天然的纯粹性和价值自足性。纯粹价值论在道家和宋明理学中得到了理论上的论证。作为万物之母的至高无上的“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理一分殊”),因此,每一事物都包含着至高无上、完美完善的“道”,也因此具有了至高无上、自足圆满的价值。不求所得,但求无失,具足圆满,无需增加,也不用减少,更不能偷梁换柱地把价值本身“异化”为手段或工具(如所谓的商品“附加值”)。只有价值挖掘,价值发现,价值的自我创造(创造本身就是人之为人的标志,就是人的最高价值体现)和价值扩充,不存在价值缺失,当然也就不存在外来补充或附加。这就是不同于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的纯粹“价值理性”。正如单纯的小孩子,不管玩什么,都把它当作一个世界来玩,因此也可以玩出一个“世界”来。

有关“发烧友”的问题,在他们这个圈子,他们发烧的对象就是自己的最爱,就是最具价值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爱好及其价值具有纯粹性,除非某人是被他人忽悠而喜欢的,或者因为该对象有利可图而喜欢。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另外一番道理,对发烧友来说具有最高价值的东西,在那些非发烧友心里,或许什么都不是。比如说,我酷爱盆景,但对许多农民来说,把这些树头当柴火还嫌不好用,没有那些直溜溜的木头用起来方便。推而广之,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时代认定的某种主流价值,或许在另外一个国家或另一个时代却被认为一文不值,甚至可能是负价值。唐朝和现在的汤加对女性的审美观都是以肥为美,但在许多现代人眼里却不以为然。这除了说明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之外,同样也说明,大部分价值(尤其是其中被当局推崇和主导的核心价值)都是社会性、时代性、区域性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也未必具有根本意义(未能把握价值的本质),而纯粹价值论就是一种把握价值本质的一种方法。

纯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在“空境”(无我)基础上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意识,是本真自我(灵魂自我)的显现。“纯粹”不仅包含着单纯与执着,更重要的是,对道的自觉领悟,对对象的绝对认可、爱护与尊重。在纯真之人的心目中,这种偏爱的对象是至高无上的对象,是神圣而弥足珍贵的,是重要而不得怠慢的,就如自己珍爱的孩子,又如敬爱神圣的上帝。达此境界者,职业是圣职,爱好是冰清玉洁、晶莹剔透的仙女,只有尽心的投入,没有贪心的索取。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纯粹自我还是价值的纯粹性,都应该作程度性理解,很难有完全纯粹的自我,即使我们把能考虑到的知识、偏见、欲望、理念等等都考虑进去了,有些习惯性、时代性观念或许早就渗透进了自我之中。比如说,当我们面对审美对象的时候,可以力求做到没有杂念,但有些观念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成为了我们审美观的一部分。如果你生活在唐朝,或者出生在汤加,一看到丰满肥胖的女人就喜欢,而在今天的许多人眼里,则很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评价结果,而要认识这些渗透在骨子里或潜意识里的观念是有很大难度的,当然也就很难被悬置和清理。

任何事物都有他的“道”和“理”,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他自身的魅力和美,都是一片天地,一个世界。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正表述了其中的本质。这也就是每一事物的“价值自足性”,也就是说,每一事物本身都是圆满、完整且完美的,因此,也都是一样的,具有绝对的平等性。

在当今时代,许多人都追求“优秀”“完美”,但笔者更看重的是人生与价值的纯粹性。优秀未必纯粹,纯粹未必优秀。优秀是一个时代概念,与大众评价直接相关。纯粹是一个超越时代的终极化概念,与天然纯真的人性直接相关。坚持“唯好处思维”的人舍不得放弃任何一点好处,哪怕是蝇头小利也害怕丧失而锱铢必较。他们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不惜代价地拿这个证那个证,拿这个奖那个奖,且美其名曰“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全面的贪得无厌。无视自己兴趣爱好,没有纯粹的基本理念,自己的兴趣爱好、创造潜能、生命倾向、人生使命等等都被无所不在的“好处”掩盖和篡改。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康毅滨说,不少中国的学生成绩优异,证书很多,但是,他们“不清楚为什么要来普林斯顿,或者过分要求完美,不敢展示真实的自己。”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不顾或者忽视本真的自己和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与兴趣,一味地迎合社会、盲目追求“完美”(社会需要这样的“完美”)也有美中不足之处。 i6rT5L1izY1omxOhw/1AV56v1GoLVuizn4iZHPKlNMHmEOzUd8cgewJZmg0X4xO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