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羽

关羽为何是红脸

关羽为何是红脸,这好像不需要讨论吧?

《三国演义》中,对于关羽的相貌是这样描写的。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重枣”,重,表示程度深。枣,比喻红色。

《三国志》只是描述“羽美须髯”,即关羽的胡子比较漂亮。

《归田琐记·关西故事》中说,关羽少年时常常惹祸,父母将其锁在后花园中。

一日关羽开窗而出,见一老者哭泣。

问之,才得知县令的舅爷强抢老者的已有婚约之女。

关羽义愤填膺,冲到县衙将县官及其舅爷杀死,然后亡命天涯。

途中,关羽在河边洗脸时,发现脸变成了枣红色。

关羽的故乡解州有个传说。

关羽年少时本是青脸大汉,并无胡须。

19 岁时,关羽杀了当地恶霸,逃出家门。

官兵抓捕关羽时,一位神母将自己的头发变成关羽的胡须,并让关羽打破自己的鼻子,用鼻血染红脸色,关羽成功地躲避了追杀。

但学术界认为,关羽是宋朝时候变红的,因为那时候民间艺人用彩墨化妆,以寓褒贬。

红脸关公为“正貌”,褒扬他的“忠义”。

红色乃吉祥色,人们确认忠义的关公是红脸,代代相传至今。

关羽的武器是什么?

看了标题,可能有些看官又要迷糊了,不是青龙偃月刀吗?有什么好问的?

非也非也,《三国演义》中,关羽确实手持青龙偃月刀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华夏、名噪一时。

然而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全文没有提到一个刀字,也没有提及关羽使用什么兵器。

唐代的人们还认为关羽用剑。

有一首诗句是称赞“壮缪侯”的:

将军禀天姿,义勇冠今昔。

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

“壮缪侯”就是关羽,为啥不说一刀万人敌?

宋代宋徽宗加封关羽为武安王。

有一首诗叫武安王赞:气盖世,勇而强。万众中,刺颜良。

刺,应该不是刀的动作。

到了元代,戏剧中的关羽已经开始用刀了。

《三国志平话》中关羽也是用刀,参与了三英战吕布。

到了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给关羽用上了青龙偃月刀。

那么关羽真正的兵器是什么呢?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许多学者认为,关羽用的是矛或者戟之类的兵器。

《古今刀剑录》记载: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敌”。及羽败,羽惜刀,投之水中。

这刀应该是短刀,不是长刀。

很可能关羽用长矛,配短刀。

论关羽的好色问题

看到这个标题,肯定有人说,关二哥绝对不是好色之徒。

诸如关羽义薄云天,护送二位嫂子投降曹操之时,曹操为了让关羽难堪,只给了他们一间房子住,看你关羽如何应对?

结果,关羽手持大刀在外守夜,次日毫无倦色。

曹操知道后,非常佩服。

孟德为了笼络云长,又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外加 10 个美女。

但关羽都没有动心,云长将美女当丫鬟,侍奉二位嫂子。

曹操知道后,愈加佩服。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关羽是英雄,所以,应该不会那么好“过”。

我们这次来翻翻旧账,就知道关羽是否真正好色了。

刘备在被吕布夺了徐州后,又失去了根据地,只好前去投靠曹操,后来曹操分了点兵给刘备,让其牵制敌军,自己亲率大军进攻徐州。

当时,吕布抵挡不住曹军排山倒海的攻势,逃往下邳的同时,派了一个叫秦宜禄的人去袁术那里讨援兵。

哪知道那个秦宜禄被袁术看中,强行要他娶汉王朝的宗室女子,而他的妻子杜氏当时还留在下邳。

于是,关羽在围城的时候就请求曹操说:那秦宜禄帮吕布讨救兵,实在不是好鸟,为了对他进行惩罚,大军破城以后,希望将他的妻子杜氏赐给自己,这种事情,丞相做实在会被人戳脊梁骨,关某愿意代劳。曹操非常高兴,便答应了。

谁知道,后来城要破的时候,关羽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曹操请求。

要说曹操不好色,那他以后也不会发兵江东要“揽二乔于东南兮”了。

孟德就起了疑心,怀疑那杜氏是个绝色佳人。

曹操偷偷吩咐手下,城破之后先将那杜氏先带来让自己看看,好看就留下,不好看,就给关羽。

曹操这一看之下,发现她果然是个绝色美女,立时便据为己有。

据说,那杜氏在城被围的时候已经是个孕妇了。

但不知道是大腹便便还是小腹隆起。

想一下这个MM能够让关羽这一勇将着迷,还让一贯有爱才之名的曹操不惜毁诺食言,足见那杜氏美貌不但非同小可,应该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倾国倾城的佳人(可惜,《三国演义》没有细说,世人不太了解)。

失荆州

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不是的,从一开始,关羽就连出昏招。

拒绝了东吴的和亲,就是破坏了“东和孙权”的战略。

再说,孙权一国之主的儿子,凭啥配不上关羽的女儿?如果选择嫁女,东吴将帮助抗曹,荆州安如泰山。

先锋糜芳、傅士仁出征前不慎烧了军帐,就应该让其戴罪立功,而不是发配守城并威胁得胜后再处置,后续夺命催粮导致两将被迫投敌。

攻下襄阳后,已经挫败魏国战略,应该见好就收,不应既要还要,继续孤军攻樊城。

轻敌冒进,身为主将,老是冲在前方,且不穿盔甲,手臂连续中了两箭。

主帅中了毒箭,就应该撤兵休养,不能动怒,死于非命的孙策、英年早逝的周瑜就是前车之鉴。

自高自大,骄傲自满,东吴陆逊一份卑辞的书信,就大喜中计,撤走荆州大部人马。

用人不察,用了软骨头潘浚守荆州城,而不用赵累。

东吴袭取荆州后,关羽应该斩杀使者,封锁消息,急速用骑兵夺取荆州,而不是派遣使者前去问询,蜀国将士得知家属无恙,立即军无战心。

失道寡助,上庸的刘封、孟达不发救兵,导致断了最后一条生路。

困守麦城,奔西川有大路、小路,如果往大路走,反而可以逃出生天。

殊不知,当年曹操兵少也是走的华容道。

“纵有埋伏,我何惧哉”,然而精疲力竭,兵少将寡,难以回天。

从战略、战术、用人、心理,全部一塌糊涂,荆州安得不失也?

注:本文主要对《三国演义》进行分析。

为何只能关羽守荆州

刘备帐下猛将如云,为何留关羽守荆州而不是其他人?

(一)是刘备的意思

刘备在西蜀遭到张任围攻时,派关平来报信。

关平乃关羽之子,正史中是亲儿子,演义中是义子,但无论如何都是儿子。

刘备已经表明了让关羽守荆州。

(二)关羽有威慑力

关羽对曹操有恩,曹操应该不会主动进攻。

《三国演义》中,关羽曾经去过东吴,席间震慑过周瑜。

东吴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也不敢捋虎须。

关羽是蜀国的二号人物,假节钺,单独率兵经验丰富,荆州兵将也服从调遣。

(三)其他人不合适

张飞经常喝酒误事,荆州是刘备的命根子当然不敢给。

赵云之前主要是当警卫团长,缺乏独当一面的班底和经验。

黄忠、魏延当时还都在西川,其他的偏将更加拿不出手。

关羽有班底,文臣武将俱全,综合考虑,只能留关羽守荆州。

谁帮关羽刮骨疗毒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关羽攻打樊城时中了毒箭。

有幸遇到华佗,在没有实施麻醉的情况下刮骨疗毒,而且关羽毫无痛苦之色。

全程饮酒吃肉,谈笑下棋,举止自若。

手术后手臂伸缩如初,毫无痛楚,真乃天神也。

然而根据史书记载,刮骨疗毒的医生并不是华佗。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曾经被流箭所伤,每到阴雨季节就会疼痛。

医师说箭头有毒,毒气入骨,应该刮骨去毒方可痊愈。

关羽就让医生医治。

关公吃肉喝酒,谈笑自若。

可见刮骨疗毒确有其事,但并没有明确记载医生就是华佗。

《三国志》魏书中,也没有记载华佗医治关羽的事迹。

根据《三国志》记载,曹冲死于建安十三年。

当时曹操就挺后悔杀了华佗。

建安十三年是公元 208 年,也是赤壁之战的那一年。

关羽攻打襄樊是建安二十四年。

公元 208 年死去的华佗,怎么会给 219 年的关羽刮骨疗毒呢?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让华佗慕名而来,为关羽免费治疗。

一方面是为了衬托华佗的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另一方面烘托关羽的仁德忠义之名远播天下,受人敬仰。

多了三万人,关羽为何还输?

襄樊之战,荆州兵凭空多了三万人,为什么关羽还是打了败仗?

关羽水淹七军,俘虏了三万魏军,是导致襄樊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要有三点:

(一)导致军粮不足

多了三万张嘴要养活,饿死了可是会影响关羽的英明。

关羽出征前,千算万算,可真没有算到这三万人的军粮。

(二)导致兵力不足

三万俘虏,至少得派几千名士兵看管,亏大了。

不但没有增加力量,反而耗费了兵力。

(三)导致东吴有了借口

为了养活俘虏,动用了东吴湘关的军粮,东吴就有了动手的理由。

这么多俘虏,杀又杀不得,放又放不得。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关羽可以分散至各营,慢慢消化为己用。

然时间紧迫,确实人算不如天算。

关羽为何全军溃散

关羽平时爱兵如子,为何襄樊战役后期士卒会溃散?

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吕蒙的攻心

吕蒙攻下荆州后,秋毫无犯,善待军属,按时发放粮米,有病的给予治疗。

军属在敌人手里,将士很不安。

(二)关羽的麻痹

关羽没有一鼓作气去夺城,而是派出使者询问吕蒙,吕蒙善待使者好吃好喝,还让使者带了一车家书。

得知家属无恙,导致许多将领军无战心,纷纷溜号。

(三)士卒的慌乱

前军被打败,后路被切断,东吴又在招降,好像投降也没啥事。

关羽的 3 万余人瞬间只剩下 300 人,差点成为光杆司令。

就剩这么点人,关羽彻底失去了翻盘的可能性。

关羽有赤兔马,为何未能逃走

襄樊之战中,关羽虽然败退,但有赤兔马的关羽为何未能突出重围?

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赤兔马老了

吕布死时是 199 年,关羽是 220 年被杀的。

都过去了 21 年,要知道马的平均寿命才 35 年,老马能够识途,不擅长跑步。

(二)关羽发福了

关羽镇守荆州有几年没有作战,长期不作战身体就容易增重,自己不灵活,赤兔马的负担就大。

关羽身材高大,之前投降曹操的时候,马匹就被自己骑瘦了。

曹操看不下去,就送了赤兔马。

(三)走的小路

小路早有埋伏。

疲惫之身、士气不振、气力不足,怎能敌得过潘璋、马忠大军的以逸待劳?

何况还有多道绊马索?

如果你是关羽,你准备如何逃出生天?

为何关羽不降孙权

襄樊之战后期,关羽被东吴擒获,但为何关羽不投降?

关羽曾经投降过曹操,为何不能投降孙权(假投降)?

《三国演义》中,关羽当年降曹时,提了三个条件。

(一)降汉不降曹;

(二)不能打扰二位嫂子,每月按时供应银米;

(三)一旦得知刘皇叔下落,当即告辞。

孙权根本不具备这三个条件。

孙权本来就是非法割据,孙夫人也被孙权骗回了江东,刘皇叔就在西川。

如果要提条件:

(一)投降大汉,不投降孙权;

(二)送回孙夫人;

(三)吐出荆州,立马放人。

孙权冒着背信弃义的风险,这不白忙活一场吗?

关羽不可能提,孙权也不可能答应。

况且,关羽自从周瑜、鲁肃死后,就认为江东就剩一群鼠辈,怎能向他们求饶?

关羽为何不自杀

襄樊战役结束后,关羽被擒斩,为何关羽不自杀而免受屈辱?

关羽认为孙权不会杀他,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身份问题

关羽是蜀汉二号人物,前将军、假节钺,正统。

东吴的孙权只是封建割据的头子,名不正言不顺。

况且双方还是盟友关系,孙权没有道理。

(二)利益问题

活着的关羽对东吴更有利,孙权可以凭关羽向蜀汉要地、要粮。

刘备不敢不给,双方还可以讨价还价。

孙权可以留着这张牌。

(三)现实问题

如果关羽被杀,蜀汉肯定要拼死报复东吴。

无论胜败都将实力大损,孙权应该不会这么短视。

关羽想保持有用之身,再来一个捉放孙(子),谁知孙权不按照常理出牌。

“中箭虎”关云长

熟悉《水浒》的人应该知道,108 将都有一个绰号。诸如:“及时雨”宋江、“入云龙”公孙胜、“花和尚”鲁智深、“母大虫”顾大嫂等等。

不过也有名实不符的,诸如:云里金刚宋万(送饭)、摸着天杜迁(赌钱),都是名字很牛叉,实际上只会搞“百叶结”,没啥“花露水”。

也有一个人例外,完全是自嘲自讽式的,他叫“中箭虎”丁得孙。名字很有意思,“丁得孙”,人丁添孙子了。绰号不咋地,叫“王老虎”、“下山虎”、“桃江虎”、“爬山虎”、“小壁虎”都可以,干嘛叫“中箭虎”撒?

果然,不久就应验了。

丁得孙在征讨方腊时,不知咋的,在山路草中被毒蛇咬了脚,毒气入腹而死,108 将里死得最窝囊。

虽然,丁得孙绰号叫“中箭虎”,其实没有中过箭。

而三国的关云长虽然威震华夏,封为五虎上将之首,却是名副其实的“中箭虎”,中了箭的老虎,一般结局不会太好。

第一箭

话说关公知道刘备在河北,便“挂印封金”,向黄河渡口进发。

一路过关斩将,来到洛阳。

洛阳太守召集部下商议,部下孟坦说:“关羽勇猛,不可硬战。待他到时,小将引兵和他交锋,佯败诱他来追,公可用暗箭射之。若关某坠马,即擒解许都,必得重赏。”

关羽叫关之后,孟坦持双刀迎战,战不三合,孟拨回马便走。

关公随后赶来,孟坦只指望引诱关公,不想关公骑的是赤兔马,如风驰电掣,早已赶上,只一刀,砍为两段。

不料韩福闪在门首尽力放了一箭,恰似流星赶月,正射中关羽左臂。

关羽也不吭声,用牙齿拔出箭,血流不住,关羽也不管了,纵马冲向韩福,韩福一看不妙,逃也来不及,被关羽手起刀落,带头连肩,斩于马下。

这一箭之仇报得真快!

第二箭

关羽镇守荆州之后,奉命出兵攻打樊城。魏国的曹仁向曹操求救,于是,曹操派出了于禁、庞德率领的援军。

庞德扛着棺材和关羽对阵,两将对垒,大刀对大刀。庞德见关羽刀法精湛,决心用拖刀计。

但是,由于关羽马快,根本无法施展拖刀计。

庞德就拿出弓,虚晃一下,关羽急忙躲避,发现是虚招。

关羽继续追杀,庞德装着又射了一箭,关羽又躲,发现还是没有箭,以为庞德不会射箭,放心赶去。

第三次,庞德拉满弓,一箭射出,正中关羽左臂(上述剧情纯属照抄黄忠,其实庞德就射了一箭)。

庞德见关羽受伤,欣喜若狂,纵马追来。不料,却响起了鸣金声。庞德虽然愤怒,但也只能执行。

战场上如果鸣金不退,立斩!

原来是主将于禁见庞德射中了关羽,怕庞德立大功,灭了自己威风,故意鸣金。

关羽虽然受伤,好在箭射得不深,回营后拔出箭头,用金疮药敷好,十天就痊愈了。

关羽见敌援军屯于低处,就采用水攻,“水淹七军”,生擒庞德斩首。

这次的一箭之仇报复得也挺快的!

而救了关羽一命的于禁,关羽也没有杀他,扔在了牢房吃饭。

第三箭

灭了魏国援军之后,关羽亲率兵马围攻樊城,被守军望见。

曹仁见关羽没有穿盔甲就敢来叫骂,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曹仁急招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

关羽见势不妙,急忙勒马返回,但右臂上中一弩箭,翻身落马,被众将救回。

这一次伤非同小可,原来箭头有剧毒,而且入骨,右臂青肿,不能活动。

神医华佗赶来“刮骨疗毒”,并嘱托要安心休养百日方可痊愈。

可关羽不肯退军,也忽视了吴国对荆州的偷袭,结果丢失了根据地,正面也被徐晃率领的大军所击溃,只好败走麦城。

曹仁活了 54 岁,是病死的。

最后的一箭之仇,竟然没能报到!

注:本文从《三国演义》进行分析。

单刀赴会的真相

关羽的单刀赴会,是云长一生的高光时刻之一,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刘备借了荆州以后,说取了西川就还。

取了西川以后,刘备借故不还,孙权大怒,带兵攻打,刘备也率兵增援,两军对垒,剑拔弩张。

刘备和孙权一时半会也不敢把局势弄僵,一贯主张孙刘联盟的鲁肃更不愿反目成仇,提议与关羽进行会谈,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单刀会。

《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主角,只带了十几个人,周仓扛着宝刀,席间关羽拉着鲁肃叙旧,久久不肯放手。

吴军的伏兵怕伤了鲁肃,不敢动弹,关羽成了正面英雄,鲁肃成了唯唯诺诺的人物。

但根据《三国志》记载,其实是双方各自带兵相见,兵马停在 500步以外,只有鲁肃和关羽等数人会谈。

《蜀书·关羽传》中没有记载关羽单刀赴会,《三国志·吴书》却记载鲁肃去见关羽,而不是关羽来见鲁肃。

所谓的单刀不仅仅是指关羽的刀,而是指将帅随身佩戴的刀剑,与会将领人手一把,并非关羽所独有。

罗贯中说关刀一把,也是为了突出关羽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

鲁肃和关羽相会,鲁肃义正词严、有理有据,指责刘备言而无信,关羽一开始还强词夺理,后来竟然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由于罗贯中老师拥刘、反曹、贬孙的宗旨,《三国演义》中鲁肃被塑造成了一个忠厚的长者,掩盖了他卓越的谋略、眼光、勇气。

是谁斩了华雄

三国中是谁斩了华雄,难道不是关羽吗?

《三国演义》第五回中,华雄杀败联军的小将俞涉、上将潘凤,气焰嚣张。

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都没来,一筹莫展。

(《三国演义》第六回,颜良、文丑来了,但华雄已经被剁了。)

关羽主动请缨,曹操叫人斟热酒一杯,关羽提刀上马斩了华雄,回来时其酒尚温。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威震乾坤第一功的温酒斩华雄。

然而斩杀华雄的其实不是关羽,而是罗贯中的移花接木。

公元 190 年,关东州郡起兵攻打董卓。

公孙瓒并未出动,正忙着对付乌桓。

所以,刘关张三人也不可能过来凑数了。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刘关张 191 年才投奔公孙瓒。

根本不可能和公孙瓒在 190 年攻打董卓。

那么华雄到底是谁杀的呢?

根据《三国志》记载,是孙坚杀的。

“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孙坚是孙策和孙权的老爹,被封为破虏将军,时称孙破虏,武力超群、临危不乱。

董卓见孙坚勇猛,派人前来求和。

孙坚不仅严词拒绝,还派兵追击,把董卓赶出洛阳。

孙坚的英武,丝毫不逊色当时任何一位豪杰。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先写华雄打败了孙坚,又杀了孙坚的大将祖茂。

华雄前来叫阵,又连杀俞涉、潘凤。

让关羽斩杀华雄,大大地提高了关羽的神勇威武。

书中并未描写关羽和华雄如何厮杀,而是用了侧面描写。

鼓声大震,喊声大举,关羽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轻松之间就斩杀了华雄。

强中还有强中手,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一山更比一山高!

(罗贯中大怒:原文我是这样写的吗?) 1la1iuNSdrablL5V1/imrURY5gzWLUPH6rszU0fePds4850jqJt0HrViLE0VHyi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