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Web 3.0:可拥有的互联网新经济

Web 3.0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旨在创建一个更加开放和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这种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使用户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更是内容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在Web 3.0中,用户通过区块链技术直接控制个人数据和资产,这与现行的Web 2.0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主要由中心化的服务提供商控制数据和用户交互。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Web 3.0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逐渐重塑着我们对数字世界的理解和想象。

“Web 3.0”这一术语最早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它开启了互联网发展的新纪元,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方向。如表1-1所示,Web 1.0时代的网络活动仅限于静态网页的展示;Web 2.0时代,我们目睹了谷歌、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集中化平台的崛起;Web 3.0时代则提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愿景——打破这种中心化的控制模式。在Web 3.0的框架下,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起来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在线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平台和应用程序不再由少数巨头控制,而由所有用户共同拥有并维护。用户通过参与服务的开发和维护,获得相应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表1-1 Web发展历程对比

为了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伍德不仅提出了Web 3.0的概念,还创建了Web 3.0基金会,致力于支持“去中心化”技术项目的发展。他领导的Parity Technologies公司专注于为Web 3.0构建区块链基础设施(如Polkadot等项目),为去中心化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伍德在近期访谈中,从Web 3.0的提出者和实践者的角度,深入讨论了Web 3.0的核心价值和未来发展蓝图。他坚信,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拓展,Web 3.0将成为数字世界的新基石,引领人类社会走向更加公平、透明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Web 3.0的蓝图:构建去中心化的数字未来

Web 3.0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正在重塑我们对数字世界的认知和想象。它建立在区块链、智能合约、加密技术和去中心化存储等创新技术之上,旨在打造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安全、自主的网络新生态。Web 3.0的愿景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迭代,更是对数字经济、社会治理、文化传播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和重构。

去中心化:重塑数字世界的权力结构

去中心化是Web 3.0的核心特征,它通过分布式的网络架构和共识机制,实现了对中心化权威的削弱和对用户自主权的赋能。在Web 3.0的世界里,每个用户都是平等的节点,无须依赖中心化的机构或平台,就能自由地创建、存储、交换和管理自己的数字资产和数据。这种去中心化的设计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隐私保护和决策自由。

去中心化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打破数据和财富的垄断,实现价值的重新分配。在Web 2.0时代,少数科技巨头通过中心化的平台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和流量,形成了数字经济的寡头格局;而在Web 3.0的框架下,用户可以通过加密技术和经济激励机制,直接参与数据和价值的创造和交换,从而获得更加公平的收益分配。这种去中心化的经济模式,将极大地激发个人和社区的创造力,推动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

智能合约:编码信任,重构商业逻辑

智能合约是Web 3.0的一项关键技术,它通过将合约条款转化为自动执行的代码,实现了对传统商业逻辑的重构和优化。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运行,一旦达成并完成部署,就无法被篡改或撤销,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信任机制。这种“代码即法律”的特性,不仅提高了合约执行的效率和透明度,也降低了欺诈和违约的风险。

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从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到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例如,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贷款、交易、保险等金融服务,无需中介机构的参与,从而降低了成本和风险;在版权保护方面,智能合约可以帮助创作者实现内容的自动授权和收费,保障了创作者的权益。随着智能合约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涌现出来,重塑我们的商业和社会运作方式。

隐私与安全:用技术守护数字主权

在Web 3.0的世界里,隐私和安全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每个用户的基本权利。通过加密技术和去中心化存储,Web 3.0为用户的数据主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用户可以自主控制自己的数字身份和数据资产,无须担心隐私泄露或数据滥用。同时,去中心化的网络架构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避免了单点故障和外部攻击。

Web 3.0的隐私和安全保护,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对数字权利的一种倡导和践行。在数据成为新的“石油”的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维护数据主权,是数字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这种“以隐私为本、以安全为基础”的设计理念,必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Web 3.0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手段赋予用户对自己数据的控制权,重塑数字世界的权力格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在金融领域,Web 3.0通过DeFi彻底改变了我们对金融服务的认知。用户可以直接在区块链上开展加密货币交易、借贷等业务,无须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中介。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成本。

· 在艺术和媒体领域,非同质化通证(non fungible token,NFT)的兴起为艺术家和创作者提供了新的经济模式。艺术作品和数字内容可以作为NFT在区块链上买卖,从而确保了版权的归属和交易的透明性。这使得创作者能直接从其作品中获利,无须经过第三方平台。

·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区块链技术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减少了欺诈和错误,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

应用与挑战:通向未来之路

Web 3.0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涵盖金融、社交、游戏、艺术等各个领域。DeFi、NFT、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AO)等新兴概念和模式,正在重塑传统行业的边界和想象力。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开发者正在投身于Web 3.0的生态建设,探索未来互联网的无限可能。

然而,Web 3.0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技术的复杂性和可用性问题。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区块链和加密技术的门槛较高,设计出更加友好、易用的用户界面、提供更人性化的交互体验,是Web 3.0得以大规模普及的关键。其次是监管和法律问题。去中心化的特性与现有的法律框架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如何在保护创新的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最后,Web 3.0的去中心化网络也面临着新的安全挑战,能否防范和应对智能合约漏洞、51%攻击等风险,需要开发者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尽管挑战重重,但Web 3.0所代表的技术创新和价值理念,正在为数字时代开启新的想象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生态的日益成熟,Web 3.0有望成为塑造未来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核心动力。

Web 3.0的底层逻辑解析:记账方式的重构

在人类文明的悠久历程中,文字记载已有超过5 000年的历史,而记账方法的演进也经历了三次显著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人类社会的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早的记账形式,即单式记账,其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3 500年,在苏美尔地区出土的泥板上记录了早期的账目,这种记账方式仅涉及收入和支出的记录。进入14世纪,意大利的地中海北部城邦因海洋贸易的兴起而催生了记账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复式记账法出现了。海洋贸易的复杂性,包括合伙经营、借贷关系和税收处理,要求记账方法必须更加精细和全面,而单式记账法已无法满足这些需求。记账方法的进一步革新发生在数字时代,特别是自2009年比特币的诞生以来,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应运而生。这种记账方式不仅记录了数字资产和网络资产的价值,而且是人类适应数字化生活方式的产物。《数字化生存》( Being Digital )一书预见了人类社会数字化迁徙的趋势,分布式账本技术正是为适应这一趋势而诞生的。

记账方法是经济交易的基石,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它对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例如,复式记账法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基石;在分布式记账体系中,记账方法、账户体系和记账单位构成三个基本层次;随着Web 3.0时代的到来,账户体系由传统的银行账户转变为加密账户,记账单位也由法定货币(以下简称“法币”)转变为数字货币。

在Web 3.0的背景下,资本和金融的运作模式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加密资本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2017年的首次币发行(initial coin offering,ICO)到当前讨论的证券型通证发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STO)、首次交易所发行(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IEO)及RWA和稳定币发行等,这些都是加密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

区块链技术作为Web 3.0的基石,其核心原理是分布式账本技术。与传统记账方法相比,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透明且不可篡改的记录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和交易由全节点共同验证,并通过加密方式在每个节点上得以保存,这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Web 3.0的创新应当从边缘开始,逐渐向核心领域扩展,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Web 3.0的创新发展应从数字原生演化至数字孪生,这标志着颠覆性创新的起点。同时,真正的创新应当满足人类的本能需求,而非简单地模仿现有产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此外,Web 3.0的创新应依赖公开透明的全球账本来构建匹配新价值的商业模式。最后,随着Web 3.0的发展,我们需要开发出类似于互联网时代的“浏览器”和“图形操作系统”的终端友好工具,未来这些工具可能成为基于自然语言的操作系统,以促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Web 3.0的应用创新及经济模型详解

区块链应用的经济模型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经济模型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样的区块链基础设施,通常采用单一通证经济模型,因为它们是基础协议的体现。然而,当应用协议被开发出来时,它们可以设计出比基础协议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经济模型和工具。

经济模型主要分为功能型通证、证券型通证和NFT。功能型通证代表使用权的通证化,证券型通证是所有权的通证化,NFT则代表数字商品和数字服务的通证化。Web 3.0的应用创新可以利用这三种通证中的一个、两个或全部来构建其经济模型,从而创造出比技术协议本身更多、更大的创新空间。Web 3.0应用创新的共融互通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传统金融与Crypto金融之间的桥梁不仅是Web 3.0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其应用创新的结果。目前,至少有5种桥梁正在帮助传统金融市场和Web 3.0金融市场/Crypto金融市场实现互通,共同构成了面向未来10年的Web 3.0应用创新的整体框架。这些桥梁包括:

· 加密资产交易所交易基金

这为传统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投资加密资产的途径。

· 法币稳定币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开始推出合法合规的法币稳定币,这有助于稳定加密货币市场。

· STO

合规合法的通证化股权,为传统金融市场与加密市场的连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RWA

中国香港汇丰银行将黄金通证化:美国贝莱德将美国国债基金通证化,这些都是实物资产通证化的实例,有助于建立传统金融与Crypto金融之间的桥梁。

· 持牌交易所

合规、受监管的交易所是传统金融与加密市场互通的关键。它们不仅提供加密资产的投资和交易服务,还提供法币与数字货币的兑换服务。例如,在Coinbase这样的平台上,大量的稳定币USDC是通过交易平台发行的,这不仅促进了加密资产的投资和交易,还实现了法币与数字货币之间的兑换。 gvdCEQPiR448L6/EanP1pwf+I6fY9Ba9cg72cqJm16n35KOBRfAY4i8iP5FNpJ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