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接待了一位来访者。他向我倾诉,觉得自己被同事伤害了。事情的起因是,同事会把自己用不完的东西送给他,这让他感到自己被轻视了。看着他失落的表情,我询问他,同事在赠送之前是否征求过他的意见。他沉思片刻后回答,确实征求过,但当同事询问他是否需要时,他因不好意思拒绝而接受了。
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种情况若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或许并不会引发被冒犯的感觉。那么,为何我的这位来访者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呢?这主要源于他的敏感情绪和深藏的自卑感。
通过深入了解,我发现他对负面情绪的感知非常敏锐。
首先,他不敢拒绝同事的询问,担心会让同事感到尴尬,因此选择了顺从。
其次,即使在收到半新的物品后感到受伤,他依然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唯恐同事因此而不快。
最后,他对接受二手物品持消极态度,认为这并非出于同事的真心,而是对他的一种轻视。
他的这种害怕得罪人的心态和自卑感,恰恰容易被操纵者所利用。因为这类人往往习惯于顺从,而他们的自卑感则会使他们在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后,以极大的努力去回报对方的善意。
让我们通过几个情景来进一步探究过度敏感的人群的日常思维模式:
情景1
我总是害怕别人生气。
每当察觉到他人的不满或怒气,我就会立刻反思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为了避免潜在的冲突,我甚至会主动去做那些我并不喜欢的事情。我认为,这样可以减少矛盾,维持和谐。
情景2
对于他人的请求,我总是难以拒绝。
我害怕一旦拒绝,会让对方感到尴尬或冒犯。
这种想法让我心存愧疚,更担心因此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导致他们不再与我交往。
情景3
有时,我会遭遇到一些冒犯行为,如过分的玩笑或身体接触。
尽管内心感到不适,但我往往选择保持沉默。
我担心,如果表达出来,别人会认为我反应过度、小题大做。
情景4
在与亲近的人相处时,如果我付出了努力但他们还不满足,我会生气。
然而,在面对不太熟悉的人时,即使内心感到不快,我也会选择隐忍。
上述4个情景均展现了个体以他人的行为认知标准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导原则。这些人在面对消极、不愉快或压力性的情绪刺激时,会表现出过度强烈的反应。由于对对方预期意志的过度关注,他们往往会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先规避掉所有可能触及的雷区行为。
认知行为治疗学家大卫·伯恩斯提出的“情绪恐惧症”概念,正描述了这种对外来负面情绪过度或非理性的恐惧。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情绪易感性”或“情绪过敏”,它可能导致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小事感到过度焦虑、压力或不安。为了避免冲突、争吵、愤怒和对抗,这些人甚至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在操纵者眼中,这种对冲突的恐惧成为控制他人的有力工具。只需稍加恐吓,被操纵者就可能会自主地完成操纵者想要他们做的工作。操纵者只需提高音量,暗示自己已处于愤怒的边缘,随时可能爆发。
至此,被操纵者可能已经在心中构建出操纵者愤怒的场景,为了避免冲突或操纵者怒火的蔓延,他们可能会在操纵者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就屈服于操纵者,顺从操纵者的意愿。
然而,矛盾的是,尽管被操纵者通过讨好和逃避获得了暂时的安宁,但他们却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反而会因此感到沮丧。心理学上认为,沮丧情绪实际上是对自我愤怒的一种表现。有些人试图完全避免负面情绪,无论是来自他人的还是自我的,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负面情绪并非全然坏的,过度避免或掩盖它的存在反而可能是不健康的。换句话说,无底线地顺从所带来的和平并不是关系良好的证明,避免冲突的本质其实是忽视问题,纵容沟通障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