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以取悦他人为处世原则的人应该并不罕见,甚至我们自己也可能在某些程度上体现出这种倾向。
以我的邻居A哥为例。他在我们单元楼里是公认的老好人。每当有人遇到困难,寻求他的帮助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甚至对于自己无法直接完成的事情,他也会动用人脉关系尽力协助解决。
有一次,小区里评选文明单元楼,楼长不知从何处得知A哥在广告公司工作,便在业主群里找A哥,希望他能帮忙制作宣传物料。面对这个请求,A哥面露难色地表示最近公司事务繁忙,可能无法胜任。楼长没有再回应,而群里的一些人也表示理解。原本以为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但令人意外的是,两天后,A哥竟然在群里分享了物料方案供大家选择。楼长看到后非常高兴,还在一旁打趣。后来我才从其他邻居那里听说,那些物料最终竟然是A哥自己出钱制作的。
过了一段时间,我在电梯里遇到了A哥,他正在接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他妻子愤怒的声音,质问他为什么明明答应了要去补度蜜月,却又突然说有工作要做。A哥小心翼翼地解释着,说是领导交代的任务实在推不了。然而,他的妻子难以接受这个解释,大声怒斥道:“假都请好了,怎么还有走不了的道理?”说完这些后,她便愤怒地挂断了电话。
A哥叹了口气,尴尬地朝我笑了笑,他的脸红到了脖子根。
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A哥的主导行为模式是顺从。面对邻居的请求,即使并非举手之劳,他也会尽力满足,甚至不惜自掏腰包,以维护其老好人的形象。他害怕被邻居视为不近人情,因此总是选择顺从。同样,在面对领导的要求时,即使这与他对妻子的承诺相冲突,他也难以拒绝。他害怕拒绝领导会让自己被视为没有价值的下属,因此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顺从。
这种不敢或难以拒绝的人格特质,往往源于个体的不自信和对被认可的渴望。他们害怕拒绝会让自己显得没有用或不合群,因此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满足他人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家人往往成为他们认为可以相对委屈的一部分。
当我们深入探讨这类人容易被操纵的原因时,会发现这种行为模式的践行者无异于为操纵者提供了一顿丰盛的大餐。生活中的“A哥”们面对不想答应的请求时,总是难以说出拒绝的话。无论是面对同事、朋友还是家人,这个“不”字总是难以启齿。
这种情况在讨好型人格的人身上尤为常见,他们往往难以拒绝别人的请求。
同样,这种心态也存在于一些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些父母难以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因为他们害怕孩子的泪水和尖叫,仿佛这些反应是对他们不称职的控诉。这种无法耐受内疚感的父母往往会答应孩子的要求,即使明知这些要求是无理的。而孩子则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如何操纵父母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拒绝”这件事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它会让他们感到内疚和难以自洽。然而长期有求必应会让他们陷入一种“服从”的困境中。一旦他们试图说“不”,就会让人感到异样。久而久之,连他们自己也觉得“服从”是唯一的选择了。
从本质上来说,害怕拒绝是不自信的表现,是对自己能产生社会价值抱有疑虑,认为自己需要依靠讨好、牺牲和委屈来获得别人的认可。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害怕拒绝实际上也是在回避有可能出现的冲突与对抗。然而习惯行为会强化心理行为模式,你的每一次顺从都会强化自己难以拒绝的习惯,每一次的无法拒绝都会让害怕拒绝的情绪更加顽固。
至此,你那种如牛皮癣般难以摆脱的、对拒绝的深深恐惧,已经将你塑造成了一个毫无界限与防线的人;而你下意识地顺从,无异于将自己主动送上了操纵者的砧板。
那些老练的操纵者会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你牢牢掌控,并对你的自愿屈服暗自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