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隋唐至清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科举考试为止,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历代有诸多学子参与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级考试。其中,殿试高中第一名者,便称为状元。殿试题型经过了一个从策问到诗赋,再由诗赋转回策问的变化过程,文体也经历了从骈文到律赋、律诗,再到散文的变化过程。北宋时期,在王安石变法以后,废除了诗、赋、论三题,取而代之的是重视现实的时务策论。朝廷通过殿试策问,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简策问难,征求对答,用来考察应试者的学术水平和对国家政务的理解能力。
状元殿试卷的内容博古通今,包罗万象。其中有对历史典故、时事政务,甚至是天文、地理等自然知识的见解。但其形制决定了它侧重于政事的特征,展现了对当时政治的关注,对儒家传统之学的研究。文章中多是对历代兴衰经验、教训的解析,对社会上一些不公之事的无情揭露等,字里行间充溢着中国古代优秀士子的报国热情和满腔豪气。尤其是在国家艰难时刻,某些状元的殿试卷,更是慷慨陈词,不乏治国、安邦的良策,体现了他们的卓绝才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历代状元的殿试卷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一部凝结了政治智慧和爱国为民思想的历史教科书。
书中收录了26位状元的文章,通过篇章开篇的人物小传,考查他们的生平,可以了解到不是每一位状元都非常辉煌、官运亨通。因为命题作文和平时的写作有所不同,在考场上所写的作文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并且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所以通过对状元殿试卷的研读,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人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功底,具备相当的文章才华和经史造诣,从中得到启发。文后附文学常识,总结文章中出现过的文学基础知识,希冀读者可以开拓思维、培养情感,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本书精选历代状元文章,汇编成集,将繁体字化为简体字,异体字改为通行简化字,补充标点符号进行断句,方便读者阅读。因为时间间隔越远,辑录内容的难度就越大。唐宋时期留存的资料较少,明清保存的较为完整,获取较容易。因此书中选取的篇目亦有所区别。编者希望能通过这小部分的文章,来反映中国科举制度的概貌,以便读者阅读欣赏。由于编者能力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还望专家、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