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原始文化与科技

一、仰韶文化

1920年,在河南省西北部的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一种原始文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画有花纹的彩色陶器。依照考古学上的惯例,往往是以最先发现的遗址所在地来命名,所以这种文化就被称作“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目前所知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较早的一种文化。它的年代约是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一带,包括陕西的关中、山西南部和河南大部分地区。它西面可到达甘肃洮河流域,东面到河北中部,北面到内蒙古南端,南面到汉水上游。遗址一般都在靠近河流的黄土台地上。

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兴盛繁荣的时代,已经有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在各遗址的发掘中就发现了粟、黍、高粱和芥菜、白菜籽等。氏族中人聚族而居,有公共的墓地,村落里的居室大小、内部陈设、墓地的安葬仪式和随葬品,各遗址都大致相同。

仰韶文化内涵丰富,有大量磨制的石器工具发掘出来,在临潼姜寨遗址还发现了黄铜片,是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铜质用品。但最能集中表现仰韶文化特征的是彩色陶器,发掘出的主要陶器类型是手工制作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泥质陶上有彩绘,一般是在陶器外壁上部用黑彩绘出几何图案或者植物和动物花纹。夹砂陶器上则大都拍印着粗的或细的绳纹。陶器的形制也多种多样,有盆、钵、斜沿罐、细颈瓶、深腹瓮、平底碗、小口尖底瓶等,还有少量的釜、鼎和灶。以彩陶为特征,仰韶文化又叫彩陶文化,陶器上的纹彩颜色标志着人的生命愈来愈色彩缤纷了。

仰韶文化彩陶盆

约公元前5000—公元前4500年的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早期代表。遗址出土了丰富的陶器,形状多姿多彩:直口弧形平底或圆底钵、卷唇斜弧腹或折腹圜底盆、平唇浅腹平底盆、直口尖底瓶、蒜头细颈壶、侈口鼓腹平底罐、短唇钦口直腰或鼓腹小平底瓮等。这些陶器上绘画着简单朴素而颇有意趣的纹饰,有本色的绳纹、弦纹、线纹、指甲纹、锥刺纹等,也有红底黑彩和红彩的动物纹、植物枝叶纹以及几何图案纹。鱼、羊、鹿、蛙、人的脸,栩栩如生;三角、圆点、折波……耐人寻味。特别是双人鱼面纹,更是优美奇特,已经富有抽象和象征的倾向,是半坡文化中独特的审美特征。

半坡出土的陶器中有一种陶甑,分上下两层,中间有气孔相通,下边起釜的作用,上边起蒸屉的作用。这说明半坡人已懂得利用蒸汽了。半坡人制作的尖底瓶,小口、大腹、尖底,打水时可自行歪倒灌满,巧妙地利用了重心的原理。陶器上的纹饰告诉人们,半坡人已懂得计数,并有了等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人类向文明又前进了一大步。

半坡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磨制的石斧、石镰,以及蚌镰和陶镰,还发现有窖藏的粟(即谷子),在一个小陶罐中还存放着一些菜籽。这些东西是在一个可以居住四五百人的村庄遗址中发现的。这座居住区的中心有一座大型房子,大房子四周分布有几十座中小型房子,小房屋之外有一条深宽五六米的壕沟围绕着,形成一个完整的氏族村落。村庄遗址中除屋室外还有窖穴和栅栏,屋中还放置有许多盆盆罐罐。这种种迹象表明,半坡的原始居民们已在这里长期定居,人口已比较兴旺,有计划的种植经济早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还可以用考古学家的一个统计数字来表明:经历了一百六七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遗址,目前被发现的只有60多处;而只经历了几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先民遗址,目前被发现的多达6000多处。不言而喻,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已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了。

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等,也都很有特点。半坡的房屋,居住面和墙壁都是用草泥抹成,有一个方形门槛,两侧围起小墙,横在门道和屋室间,屋中有1—6根柱子,屋当中则有一个灶坑。在房子中间,则夹杂分布着窖穴,窖穴的直径一般在1米左右。

二、河姆渡文化

1976年,考古学家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发现了一种新的原始文化——河姆渡文化。它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其年代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遗址共分4层:第三四层和一二层分别代表其发展的早、晚期。早期:约公元前5000—公元前4000年,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器形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等。晚期:约公元前4000—公元前3300年,夹砂红陶和红灰陶占绝对优势,器形有鼎、落地式两足异形鬶等。

河姆渡文化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其遗址第四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有的地方堆积着0.2—0.5米厚交互混杂的稻谷、稻壳、稻秆和稻叶。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绝无仅有的,经过科学鉴定,主要属于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它与马家浜文化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稻谷,年代均在公元前5000年,是迄今中国最早的稻谷实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水稻。河姆渡文化的农具除石斧等石质工具外,最有特色的是大量使用骨耜。骨耜是一种翻土工具,它们用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此外,遗址中出土了成堆的橡子、菱角、酸枣、菌类、藻类、葫芦等植物遗存,反映了当时采集业已较发达。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发达,有耜、镞、鱼镖、哨、锥、匕、锯形器等器物,磨制精细,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图案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堪称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发达的木作工艺是河姆渡文化手工业的又一特色,已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了较先进的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在第三层出土的一件木质漆碗,瓜棱形圈足,外表涂有红色涂料,微显光泽,经鉴定与马王堆汉墓出土漆皮相似,为生漆,这是迄今中国最早的漆器。

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河姆渡出土大量野生动物遗骨,有哺乳类、爬行类、鸟类、鱼类和软体动物共40多件,其中鹿科动物最多,仅鹿角即有400多件,其他像淡水鱼在遗址中到处可见,生活在沼泽地的鸟、鱼等动物骸骨亦较常见,这些东西是当时主要的狩猎、捕捞对象,使用的渔猎工具有骨镞、木矛、骨哨、石丸、陶球等。

河姆渡文化的主要建筑形式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在遗址各层都发现了与这种建筑有关的圆桩、方桩、板桩、梁、柱、木板等木构件,共达数千件。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发现的为最早,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式房屋有着明显区别。

河姆渡文化的早期遗存与马家浜文化罗家角类型年代相当,陶器中的六角形口沿的盘盆类和弧敛口双耳钵等形制相接近,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而河姆渡文化晚期则分别与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大体同时,马家浜类型的素面腰沿釜,在河姆渡文化晚期偶有所见,而河姆渡文化晚期富有特色的垂囊式,在马家浜类型中也有个别发现。河姆渡文化晚期可能受到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的强烈影响。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发达的新石器文化,比同时期的黄河流域毫不逊色,其中某些文化因素,如夹炭黑陶中的鼎、豆、壶为代表的礼器组合,水稻的栽培,为以后的商、周文化所吸收,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薮,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截然不同。

三、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泰山周围地区,延及山东中南部和江苏淮北一带。年代约为公元前4300—公元前2500年,发展成山东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约在公元前4300—公元前3500年,以刘林、王因遗址为代表。中期约在公元前3500—公元前2800年,以大汶口墓地早、中期墓为代表。晚期约在公元前2800—公元前2500年,以大汶口晚期墓为代表。

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种植适合黄河流域的耐旱作物粟。农业生产工具有石铲、鹿角锄等,木质农具如耒、耜等已经出现。三里河遗址中发现了贮藏的窖穴,表明当时已有较多的剩余粮食,农业经济达到较高水平。

大汶口文化的饲养业比较发达,饲养猪、狗、牛、羊、鸡等动物,渔猎经济仍然占有一定的比重,骨镞、角质鱼镖、网坠等遗物表明当时居民在进行狩猎和捕鱼。当时还出现了一种大汶口文化特有的獐牙刃勾状器,鹿角为柄,可用来捕鱼和切割,为多用途复合工具,是大汶口文化的代表之一。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制作工艺在不断发展。早期以红陶为主,形状简单,还有火候不足造成的一器多色的现象。中期盛行灰陶,陶制品的种类明显增加。晚期则以黑皮陶为主,陶胎为棕红色,少量为纯黑陶。轮制技术的广泛使用,使陶器制作获得长足的进展。晚期出现了快轮制陶工艺,用一种新的制陶原料,产生一种质地坚硬,胎薄而均匀,色泽明快的白色、黄色、粉红色陶器,统称为“白陶”。大汶口文化制陶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为薄胎高柄杯,造型优美,色泽鲜亮,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为一体,成为龙山时代蛋壳黑陶的祖先。制石、制玉、制骨等手工业在大汶口文化中也都比较发达。

大汶口文化的房屋有圆形半地穴式,屋顶为木质的原始梁架结构,屋顶呈圆锥形。还有方形平地起建式,墙基挖沟槽,沟内填黄土立木柱砌建而成。当时的房屋大多结构简单,面积不大,为小家庭式住屋。

大汶口文化早期已是母系氏族制度的尾声,而中期和晚期,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了。这时私有制已在氏族公社经济中萌芽,出现富有家族与贫困家族。这种社会状况可以从大汶口的墓葬中得到证实。

在大汶口墓葬中,明显地分成大墓和小墓群。大墓中,死者往往使用几十根原木横竖咬合,叠成“井”字形棺椁,随葬有大批财物。其他大汶口文化墓葬中也是这样。有的随葬陶器多达120多件,远远超过死者生前的实际生活需要。有的还随葬有镂花象牙筒、鳄鱼鳞板、玉铲、宝贝、龟甲等珍奇物品,以显示其生前的富有。可是其他许多小墓却只挖有能容得下尸体的小坑,除一具白骨之外,别无他物。这表明,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原始社会已经逐渐走向解体。

四、龙山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是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中部、东部和江苏省的淮北地区,时间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

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典型象征。这些陶器采用轮制技术,造型中规中矩,壁很薄,同时很均匀,陶器表面多素面磨光,有各种花纹和附饰,最常见的有画纹、弦纹、竹节纹、镂孔、盲鼻和乳钉等。器型则以袋足器、三足器和圈足器等最发达。最珍贵的陶器是蛋壳黑陶和灰陶制品,器壁仅仅厚0.5厘米,还有镂孔和纤细画纹的美丽装饰。这种陶器达到了中国古代制陶史的巅峰。

最典型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是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那里出土的陶器有碗、杯、豆、罐、瓮、三足盘等,都是精良的黑陶和灰陶制品。其中的蛋壳陶,是用10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烧成,像上了一层黑漆,又光又亮,是稀世珍品。

而河南陕县三里桥遗址则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类型,也是仰韶文化王湾三期类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该遗址出土的陶器表现了不同类型文化的彼此过渡和互相影响。王湾遗址从下到上,地层分为三期:王湾一期是仰韶文化,王湾二期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过渡时期,王湾三期是河南龙山文化王湾三期类型。

龙山文化陶器

河南龙山文化的白营遗址中有早、中、晚三期的房基。早期是9座半地穴房基,中期是8座房基,分半地穴和地面建筑两种,晚期是46座地面建筑房基,已经是中国早期的土坯房屋。从出土的各种工具来看,那时人们已经对房屋涂抹和打磨白灰。遗址上还发现了一口深达11米的水井,口大底小,圆角方形,井壁上有46层用木棍凿榫交叉扣合成的井字形木架。这是迄今为止中原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的水井。白营遗址出土的陶器,早、中、晚三期都有,其中晚期的一件高圈足盘,上面刻着两个裸体人像,圆圆的脸盘,伸着臂,露着乳,是原始线刻的珍贵艺术品,体现着原始先民的丰富智慧。

能够取代仰韶文化的是在大约公元前2600年以后,晋陕一带的龙山文化。山西龙山文化以约公元前2500—公元前1900年的陶寺遗址为代表,陕西龙山文化则以约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年的客省庄遗址为代表。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陶寺村南,于1978年至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进行发掘。遗址面积有6000平方米,发现了小型地面、半地穴式和窑洞三种形式的住房和1000多座氏族墓葬,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木器和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有很发达的磨制石器,如三象犁形器、石铲、石斧、石刀、石镰等,此外还有骨铲、双齿木耒等工具,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较为发达。陶器多数是黑陶,器表多有彩绘,纹饰有龙纹、变纹、动物纹、圆点纹、涡纹等。陶器中以彩绘蟠龙图形盘最具特色,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蟠龙图案。彩绘陶器和彩绘木器构成了陶寺龙山文化的两大特色。出土的一件小铜铃,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金属乐器,也是最早的一件用复合范铸造的金属器,标志着生产领域中冶炼金属业的重大进步。

陶寺墓地说明了陶寺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已经分化。在陶寺墓地发掘的1000多座墓葬中,大型墓仅有9座,墓主都是男性,使用木棺,内撒朱砂,随葬品多达100—200件,有彩绘陶器、彩绘木(漆)器、成套玉器和石器等,还有整只猪骨架。中型墓较多,也使用木棺,随葬品有成组陶器、玉器和少量彩绘木器,或者有几副至几十副不等的猪下颚骨。小型墓最多,墓坑窄小,除少数有骨笄等小件随葬品外,绝大多数没有任何器物。由此可见,当时极少数首领人物执掌大权,独占龙盘、石磬、鼍鼓等重要礼器,私有财产十分丰富,此外,陶寺人已经使用了木器和玉器,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审美意识。在陶寺遗址上发掘的龙山文化的1000多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朽木和成套玉器。根据朽木的痕迹复原了数十件木器标本,主要有家具和炊厨用具,其中一件仓形器高24厘米,底径15厘米,上面有蘑菇形盖,下部为圆柱体。制造木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枋木挖凿、榫卯插合、板材拼接等。木器上面多数施彩绘或喷漆,以红色为主,也辅有其他颜色,图案有条带纹、几何形纹、回纹、云纹等。彩纹木器和彩绘陶器一样,都是陶寺型龙山文化的一大特色。

根据古史传说,晋西南有“夏墟”之称。从遗址显示出的年代、生产力水平以及龙盘提供的族属信息诸方面分析,有人认为,陶寺遗址很可能就是夏人遗存,不过,由于没有文字材料可资佐证,这还只是一种推测。但陶寺遗址所代表的这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遗存,无疑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在陕西省西安市客省庄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它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客省庄遗址上发现了10座房屋遗址,都是半地穴式的建筑。建筑的典型结构是一间内室和一间外屋,内外室之间是过道,外室挖有一个龛形壁炉,内室中部有一个炊爨取暖的灶面,有的房屋还在外室挖一个窖,并修一节台阶式的门道或斜坡,一直通到室外。

这里出土的陶器主要是泥质灰陶,黑陶很少。陶器表面的花纹以篮纹和绳纹最为普遍。有一种折肩小平底瓮,是陕西龙山文化独有的陶器。用内模制造陶器袋足的制陶工艺,也是其他地方没有发现的,山东寿光县边线王村北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堡遗址,面积达57000平方米,为迄今所见龙山文化城堡之最大者。山东龙山文化的房屋建筑普遍采用挖槽筑墙和原始夯筑的技术,多为长方形土台式建筑,居室地面往往分层筑成。农业已经成为龙山文化氏族公社的主要经济部门,渔猎经济的比重比仰韶文化已经显著地下降了。更重要的是,在龙山文化遗址里,还发现了一些为仰韶文化所没有的新型农具。例如半月形的双孔石刀,有柄的石镰、蚌镰,及双齿木耒,等等。这些新型农具的发现,充分说明龙山文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HdBJxwqMyStmUbzaSxvuq1prK2V6z4HYQR09JW4Yw+OaL/OdRuNC59BtfSyCGs+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