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周王保持着“天下共主”的权威,可禁止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或兼并。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天下共主”已徒具虚名,再没有控制诸侯的力量,由此历史也开始了一个列国纷争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同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有的强大起来,有的衰落下去。于是,诸侯国互相兼并,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诸侯林立的情况,严重束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幽王时,不但朝政腐败,王畿内又发生了空前的天灾。大雷雨使“百川沸腾,山冢奉崩”;外加以剧烈而广阔的地震,地震的范围,包括都城附近的泾、渭、洛三条大水的流域,和周人发祥地的岐山。这些天灾不但给予周人物质上的巨大损害,对他们精神上的威胁之大也不可言喻。此外更有日蚀,象征着祸事的将临。
在朝廷中有七位大臣和幽王的艳妃勾结,紊乱朝政。这艳妃名褒姒,相传她是由周宫中的童妾遭遇怪异而孕生的,从宣王时便有童谣,影射着她为周室带来灭亡的命运。她极得幽王的宠幸,声势渐渐超越王后。王后生太子宜臼,褒姒生子伯服,因而发生夺嫡的纠纷。终致幽王废后及太子而代以褒姒、伯服。太子出奔王后母家的申国(今河南南阳县),幽王欲得太子而杀之,申不与,幽王怒而伐申,后父申侯也起兵反抗,并求助于犬戎。这时的犬戎,可能因周室的衰落,早已进展至镐京的附近。周人在天灾与乱政的双重压迫下,已失去抵御外侮的能力,因此犬戎顺利地攻陷镐京,追杀幽王于骊山(今陕西临潼县东南)之下,大掠而去,这是公元前771年的事。历史上的西周时代,始于灭纣的次年即前1110年,到是年结束,共340年。
当镐京陷落之时,申侯、许公、鲁侯等拥立宜臼于申,是为平王。但从后来鲁国对周室的冷漠态度看来,拥立平王可能不是鲁君的初衷,而是申、许等国假借他的名义行事,用以增重平王的威望的。这时丰镐旧都,都已变成荒野,且是犬戎出没之地。唯有东方的洛邑完整如故,且北面有晋,东面有郑,西面有虢(即西虢,始封君为文王弟虢叔,旧都雍,今陕西宝鸡县东。约在平王前或同时东徙于上阳,今河南陕县东南),做王室的屏蔽。因此平王乃于次年(公元前770年)定都于洛邑,东周时期于此开始。至于西部地区,则由周室托付给一个护驾功臣,承袭西垂大夫世职的秦襄公,许他若能逐退犬戎,便可领有其地。襄公果然完成了任务,就在那里建立了秦国,于是王畿的西半,不复为王室所有。
春秋·兽面纹龙流盉
平王立后,虢公又立幽王子余臣于携(当在虢附近)。两王并立者21年,后余臣为晋文侯所杀,周室才复归统一。但王室因畿土大削,日见衰微,政治局面渐变为以列国为重心,封建共主的周王从此成了傀儡。
春秋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对中原发起进攻,对各诸侯国构成了巨大威胁。由于周天子已名存实亡,无法起到组织领导各诸侯国抵御外侵的作用;另外,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国家的支配权,纷纷“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了春秋时期频繁的争霸战争。
与此同时,春秋时从周王室到各个侯国,君权不强者占大多数。鲁、宋、郑、齐、晋等国的君权日益衰弱,而主宰国家命运的卿大夫为了争权夺利,又不断地展开激烈的兼并斗争。
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虽然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但也打破了各民族间的隔阂局面,促进了以华夏族为主的民族大融合。为后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在政治上也引起很大变动。这主要是许多诸侯长期陷于争战之中,经济困难,政治权力日益削弱;而且不少卿大夫拥有大量的土地,掌握了强大的政治、军事权力。这些卿大夫在经济上损公济私,在政治上干预朝政,甚至影响操纵君位继承,把国君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直至最后篡夺君位。
1.郑国
郑国的执政以穆公后人为主。穆公有13子,其中罕、驷、丰、游、印、国、良七家为强族,即所谓的七穆。从春秋中期到晚期,大家你上我下,你来我往,任郑执政者不出这七家。
2.齐国
齐国在春秋早期由国、高二氏掌握大权,以后又有崔、庆二氏,这四家都是齐的公族。属于异姓贵族者有姬姓的鲍氏和妫姓的田氏。田完本为陈国的公子,后逃到齐,桓公使其为工正。齐庄公时,田氏渐渐得势。景公时,田乞为大夫。田氏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其粟,予民以大斗”,以此来笼络人心,抬高田氏在齐国的声望。景公死后,田氏灭国、高二氏,田乞专齐政。到其子田常时,鲍氏、晏氏也为田氏所除,田氏占有的土地比齐君的封邑还大。到田盘时,田氏的宗族“尽为齐都邑大夫”。田氏在外则和晋通使,成为齐国的实际统治者,齐宣公则有名无实。后田氏废康公(宣公子),代替姜氏而统治齐国。
3.晋国
晋国从献公时起,不许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公子、公孙只好离晋而仕于他国。这就是所谓的“晋无公族”,为春秋时他国所无的现象。排斥公族,导致异姓或国姓中疏远的卿大夫得势。文公、襄公时,狐、赵、先、郤、胥等氏颇有权势,以后又有韩、魏、栾、范、荀氏等强大宗族。春秋中期以后,卿大夫之间兼并激烈。晋国的新兴势力代表是韩、赵、魏、范、中行、智六家,称“六卿”,又称“六将军”。春秋中叶,晋国的大权逐渐为一些新崛起的异姓贵族所掌握,而旧公族势力日弱,仅有栾氏、羊舌氏和祁氏等几家。晋厉公即位后,被栾氏所杀,拥立晋悼公。公元前550年,以范氏为首的新兴势力联合起来,打败栾氏,以后又镇压了祁氏、羊舌氏的叛乱,一部分旧贵族“降在皂隶”,成为奴隶和平民。从此,“六卿”登上了政治舞台。晋六卿进行了封建性的政治改革,各自废除了“步百为亩”的井田制,实行封建的田亩制和地税制。此后,“六卿”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范氏和中行氏联合郑国和齐国,攻伐赵氏。公元前493年,赵鞅为争取胜利,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意思是说,立了军功的人,无论其地位如何,皆可得到赏赐和改善地位。通过这种方式,发展了封建关系,争取了支持者,打败了范氏和中行氏。智、赵、韩、魏四家共同瓜分了范、中行二氏的地盘,而智氏势力最强,智伯掌握了晋国的国政。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合攻灭智氏,分别建立了3个封建政权,赵氏占据晋的北部地区,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都城;韩氏占据晋的中部地区,以平阳(今山西临汾)为都城;魏氏占据晋的南部地区,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史称“三家分晋”,晋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公元前377年,韩、赵、魏灭晋侯,三分其地,晋亡。
春秋·竹简书
4.齐国
在齐国,新兴的地主阶级代表是田氏。田氏本是陈国贵族,春秋初期,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奔齐。改姓田,齐桓公命其为“工正”,齐景公时,公室日益腐朽没落,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这时,陈完的四世孙田桓子已做了齐国大夫,他为取得人民的支持,在向贫苦民众放贷时,用大斗借出,小斗收入,其山海所产树木鱼盐到市场上出卖,价格同产地一样。因此大批民众都逃往田氏门下。公元前490年,齐景公死,国、高两氏立齐景公的儿子荼为君。田乞(田桓子之子)乘机发动武装政变,杀死荼,打败了高氏、国氏、弦氏、晏氏四大贵族,拥立阳生为君,为齐悼公,田乞自立为相。公元前485年,齐悼公被杀,齐简公立。公元前481年,田常(田乞之子)与贵族监止分别担任左、右相。田常继续采取大斗出租小斗收租的办法来笼络平民,实力大增。五月,田常再次发动政变,击败贵族监止的军队,杀齐简公,另立齐平公,内修政治,外结同盟,五年之后,“齐国之政皆归田常”。公元前391年,田常的曾孙田和将国君齐康公放逐到海上,田和成了事实上的齐国国君。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封为诸侯,并沿用齐国的国号,史称“田氏代齐”。
5.鲁国
鲁国在僖公时,由桓公之子季友秉政,其后代称季孙氏,季友之兄庆父、叔牙之后孟孙氏、叔孙氏,这三家皆为桓公之后,故称三桓。僖公以后到春秋末,鲁的政权基本上由三家所把持。襄公时,季孙宿执政,三分公室,鲁君实力被削弱。到昭公时,昭公被逐出鲁国,流浪在外七年而卒。《左传》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由于季氏颇得民心,故鲁国出现“民不知君”的现象。但随着三桓势力的过于强大,三桓的家臣也非同一般。在春秋晚期,南蒯、阳虎、侯犯等先后起来反对季氏和叔孙氏,像阳虎就一度执掌鲁的大权,即所谓的“陪臣执国命”,由此又反映出三家也在走向衰微。
鲁侯鼎
6.宋国
宋国的卿大夫和鲁一样,以公族子孙为主,如有戴公之后的华、乐、老、皇四家,后来有桓公之后的鱼、荡、鳞、向四家。整个春秋时期,宋国的执政不出于戴、桓两族,其中尤以戴族为多。各大族的倾轧很激烈,到春秋晚期,桓氏势力被铲除,剩下戴族的乐、皇几家。
7.楚和秦
以上几个国家都因为存在强大的同姓或异姓贵族势力,致使君权削弱,“权去公室,政在家门”。卿大夫为了争权夺利,引起内乱频繁发生。但并非诸侯国皆如此,如楚王的宗族虽强盛,却未形成像鲁、晋那样实力很大并能控制君主的强家,故楚的君权较许多中原国家为强。秦的情况和楚也有某些相像之处。
春秋时期经过连年战争,以及各国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许多诸侯国灭亡了,大部分诸侯国中的新兴地主阶级取得政权,中国逐步进入了封建社会。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由于周室王权日趋式微,各诸侯国内则篡弑迭生,外则互相兼并,加上夷蛮、戎狄等族时常侵扰中原,全国局势非常紊乱。一些势力强大的诸侯,不仅想吞并小国,而且想取代天子的地位;但在列国竞争之下,一时无法君临全国,只得称霸诸侯,而为中原诸侯的盟主,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于经传者有170多国,但其中会盟、征伐事迹之彰彰可考者,不外齐国、鲁国、楚国、秦国、晋国、宋国、卫国、燕国、陈国、曹国、蔡国、郑国、吴国、越国等十数国。在春秋时期,先后参与争霸的著名诸侯有五个,史称“春秋五霸”。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并未能称霸,而秦穆公仅霸西戎。同时争霸的大国还有吴、越两国,于是对“五霸”,其说不一。总而言之,“春秋五霸”并不是势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
其一,整个春秋时期基本都是姬姓晋国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晋国在整个春秋历史上维持了百年之久的霸业(公元前632—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公元前506年),这段时间晋国基本享有领导诸侯之权。在晋文公称霸之后还经历晋襄公接霸、晋景公失霸、最后晋悼公复霸中原。尤其是晋文公玄孙晋悼公政治韬略过于出众,才能、成就、品行都首屈一指,算是晋国霸业的巅峰。
侯马盟书
其二,郑、宋、秦、吴、越构建的区域霸权其规模、影响、成就难以与齐桓公、晋文公、晋悼公、楚庄王相提并论。
其三,完成诸侯会盟这一重大称霸标志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楚庄王、晋悼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多个诸侯,远远超过五霸的名额。其中仅晋国就称霸百年,会盟多次,几乎独占五霸名额;而夫差最终还被勾践灭国。
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1.世族与政治
春秋时各国的统治集团由国君的宗亲或少数异姓贵族所组成。《左传》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从天子到卿大夫都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次子则分封。各诸侯国之中,长子继位后,次子或庶子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子、公孙的家族称公族。由于其贵族身份世代相传,又称之为世族。同姓或异姓贵族都有自己的氏名,并享有封邑和田地。邑或田地的多少、大小,各国不尽相同。如卫国的卿可以拥有百邑,大夫为六十,而晋人以为大国之卿有一旅之田,上大夫有一卒之田。当时官禄与土地是相应的,有官则有土,亦享有禄。拥有大片的田地,是卿大夫在政治上具有强大实力的物质基础。
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
卿大夫在其封邑上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统治机构。卿在封邑上修建起号称为都的城堡,有的规模甚至可和国都相比;还设置有治事的内朝和官属。治理都邑的有邑宰。分管其他具体事务的有马正、司马、工师、贾师等官职。贵族还有权诛戮或惩罚有罪的族众或臣僚,为了封邑的安全,一般都设有私人武装的甲卒(或称私属),国君出征时,贵族往往以其甲卒相从。可见在卿大夫都邑中,不仅有农民为贵族提供租税和力役,而且还有军队、法庭和官属。因而这类都邑实际上是侯国的一个缩影。
当时称这种实力强大的卿大夫家族为强家。各国都有若干在侯国统治集团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强家(公族)。君主如得不到公族的支持,其统治就很难维持下去。但公族势力过于强大,又会削弱公室的力量。特别到春秋晚期,同姓或异姓的强家,其实力越来越大,如晋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君主已有名无实。这种“末大必折,尾大不掉”的现象在当时非常普遍,造成权去公室、政在家门的结局。所以不久之后,便出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2.国人与野人
春秋和西周相似,在王国或侯国之内,分成国、野两个部分。国是都城及其四郊,是君主直接统治的区域;在郊以外到边境为野,或称野鄙,君主把野的一部分分封给卿大夫,由卿大夫去统治。
国中所居者为国人,其中包括士和工、商或其他平民。如齐国把国中分为二十一乡,即士乡十五和工商之乡六。士是贵族中地位最低者,他们世代服兵役,出征时充当甲士;也可以仕进,国家授予他们小块土地以作为俸禄,故《国语》说:“士食田。”士在国中属于主体部分,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包括士在内的国人在发生暴乱或政变时,往往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因此,君主或贵族经常“礼国人”,或是对国人“饩粟”,如他们能赢得国人的支持,将是政权能够巩固的重要保证。
在野鄙中,有大片的井田和一些都邑。如齐在野鄙中设王属,每属之下有十县,每县之下有三乡,乡下有十卒,卒下有十邑,每邑之下有三十家。《周礼》说野中有六遂。“属”或“遂”中的土地划成井田,由农民去耕种,其收成归国家,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都、县是贵族的封邑,晋国称封邑为县,鲁国则称为都。卿大夫从封邑所得的收入,其中一小部分要以贡的形式交纳给国君。
野中的居民称野人或庶人、野甿者。春秋前期,野人的社会地位较低下,不服兵役,仅承担交税和服徭役等义务。到春秋晚期,野人也当兵,地位有所改变。但无论何时,野人也仍属具有自由民身份的平民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