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夏朝的演变和科技文化

夏朝(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被公认为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王位世袭的奴隶制王朝。夏朝脱胎于旧的原始军事民主制,初具雏形的国家政体难免带来社会的动荡,权力的争夺从此开始。

夏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改禅让制为世袭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共传14代17王(后羿、寒浞除外),约延续471年,后被商汤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一、夏朝建立

大禹因治水功劳很大,得到人民的爱戴,并受封在夏地,他的部落也因此被叫作夏。舜晚年也召集各部落的首领,选举继承人,大家都推荐禹。舜便告祭于天,立禹为自己的继承人。而后舜去南方巡游,到苍梧山下病死,葬于苍梧山旁的九嶷山。

大禹在阳城即首领位,并且定都阳城,后迁都安邑。

当时南方出现了三苗部落,他们向北方发展,威胁到华夏族的安全。尧、舜都曾率军同三苗作战。尧在丹水(今丹江)打败了三苗,三苗求和。舜在位时期,三苗再次作乱,舜决定讨伐三苗,他一面发展生产,一面训练士卒。舜经过了三年的准备,亲征三苗,一直打到今天洞庭湖一带,三苗战败。但三苗部落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实力,并伺机复仇。

到了大禹统治时期,三苗生活的地区发生一场罕见的大地震,大禹决定乘机进攻三苗。出征之前,大禹祭祀了天地,祈求保佑。他在誓师大会时说:“三苗不敬鬼神,行为野蛮,屡次作乱,上天现在命令我们要讨伐他们。”讨伐三苗的战斗非常激烈,不分胜负。就在这时,天空雷电交加,三苗首领被飞箭射死,三苗便溃不成军,大禹趁机反攻,三苗大败。从此,三苗部落就衰落下去,他们臣服于大禹,并且开始进贡。大禹按照舜的政策,改变三苗部落的风俗,使三苗逐渐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三苗被降伏后,大禹又相继讨伐了曹、屈、有扈等不服从号令的部落,都取得了胜利,并将他们融合入华夏族。

但是,西北有个人面蛇身的共工,他的部落为害一方。共工死后,共工的大臣相繇作恶。相繇是九首蛇身,他产生的秽物会变成沼泽地,人民无法居住。大禹决心率军征讨相繇,为民除害。相繇被杀后,他的血流进了河流湖泊,使水变得腥臭无比。大禹多次挖土填埋,但被污染的湖泊犹如无底深潭,怎么也无法填平。天神发现后,施展法力镇住邪气,使湖泊又变得清澈,不毛之地变成了草木茂盛的地方。从此,天下太平。

大禹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每当看到穷人吃不饱饭的时候,大禹总是拿出粮食救济他们;看见罪人在野外服刑,禹总是哭着问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罪。大禹经常反省自己的行政得失,并以尧、舜为楷模。

大禹还四处寻访贤能的人来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他先后到过黑齿国、交趾国、裸民之国,还到过三危国和一臂国。

后来大禹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经常巡游天下,并召开大会。涂山大会是大禹以天子身份召集诸侯的一次重要会议。大禹到达涂山后,命令各部落的首领必须在指定日期内到涂山集合。部落首领们纷纷赶来,他们手执玉帛前去朝见大禹。

大禹还举行了祭天仪式,这是为了表示自己受命于天。大禹还让乐队演奏夏族音乐,命士兵表演舞蹈,颂扬自己的功德,彰显自己的军威,各部落首领没有不表示臣服的。大禹将部落首领封为诸侯方伯,命令他们每年进贡。为了纪念这次盛会,大禹把各部落首领进贡的铜铸成九个大鼎,九鼎上有各地的风景图案,象征他统治下的九州。涂山大会是大禹统一天下的一次尝试。大会上,大禹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才能,每个人都心悦诚服。涂山大会为夏废除禅让制,走上世袭制铺平了道路。

大禹在位45年,死后葬于会稽山。大禹的儿子启杀死了部落首领推举的继承人伯益,打破禅让制,开创世袭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二、少康中兴

公天下制度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后,自然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夏启很有心计,没有急于镇压那些反对他的人,他认为当前最需要做的是安定人心,让民众心服口服地拥护自己。于是夏启在迁都到山西安邑后,严格要求自己,以博得人们对他的信任。他每顿饭只吃一份普通的蔬菜;睡觉只铺一床粗糙的旧褥子;除了祭神和祭祖以外,他不许演奏音乐来娱乐;他尊敬老人,爱护小孩;谁有本领,他就亲自请来加以重用;谁懂得武艺,他就让谁带兵打仗。

一年后,他的声誉就大大提高了。大家一致认为夏启理所当然地是大禹的继承人了,对于父死子继的家天下制度,人们觉得没有什么不合理。但后来夏启还是过上了荒淫的生活,喜欢饮酒、打猎、歌舞。他的儿子们也开始了权力之争,他的小儿子武观因此被放逐到黄河西岸,并试图反叛自己的父亲。

夏启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做了君主。太康是个不管政事,昏庸无能的人。他只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一去竟然100天没回家。

这时,在黄河下游有个夷族,部落首领名叫后羿,后羿的射箭技能非常出众,他射出的箭百发百中。有一个关于后羿的神话,说古时候天空中原有10个太阳,把地面烤得像焦炭似的,致使庄稼颗粒无收。大家请后羿想法子,后羿搭弓射箭,“嗖嗖”几下,将天空中的9个太阳射了下来,只留下一个太阳。从此,地面上气候适宜,不再闹干旱了。后羿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这是个夺取夏王权力的机会,就亲自带兵把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归来时,发现洛水北岸排满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无奈之下,太康只好流亡在洛水南面。当时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而他自己却操纵了国家的权力。

仲康死后,后羿赶走了仲康的儿子相,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后羿和太康一样,整天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处理。寒浞瞒着后羿,笼络人心。有一天,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暗地里派人把他杀死。

后羿一死,寒浞便夺了王位,他担心夏族再跟他争夺王位,便杀死了被后羿赶走的相。那时候,相的妻子已经怀了孕,为了保住自己和胎儿的命,相的妻子迫不得已,从墙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后来生下了儿子少康。

少康很小就十分聪明,有心计。后缗觉得这个孩子很有希望恢复夏王朝,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便把先辈创建夏王朝的故事讲给他听,叮嘱他长大以后一定要恢复先世的基业,重振夏王朝。

少康从小受到这种教育的熏陶,果然发愤图强,为夏朝复兴做准备,先在外祖父有仍氏的部落担任管理畜牧的官。浇(寒浞长子)知道少康长大后,便又派人来杀害他。少康逃到虞舜的后代有虞氏那里。有虞氏的首领虞思觉得少康很有出息,就任命他为部落里管理膳食的官,学习管理财物的本领。后来,虞思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少康,把一块叫纶的地方交给他管理。纶这个地方有5平方千米大小,有很好的田地,并有500名士兵。这样,少康就建立起恢复夏朝的根据地和武装。

少康宣扬他的祖先夏禹的丰功伟绩,以此来号召人们支持他复兴故国。少康把那些被后羿和寒浞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流浪在外的夏朝旧官吏召集到纶地,叫他们跟着自己重建夏朝。他先派一个名叫艾的大将去刺探浇的实力,又派自己的儿子季予攻打浇的弟弟戈豷的领地,削弱浇的力量。艾和季予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少康对于浇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趁势消灭了浇的弟弟戈豷,这样一来使得浇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

一切都准备就绪,少康便从纶地起兵,向夏朝的旧都城安邑杀去。这时候寒浞已经死去,浇虽然想抵抗,怎奈力量过弱,终于被少康消灭了,天下又回到夏禹子孙的手里。

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大约有10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国家一直处于混战状态。长期的战乱使生产荒废,民不聊生。少康执政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发展农业。少康深知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就要关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所以,少康即位后,恢复了夏王朝稷官管理农业生产的制度。同时,他又恢复水正的官职,重新整治黄河、管理水利工程。

除此之外,少康还分封他的小儿子去越国世代祭祀祖先大禹的陵墓。

还有一件事常常使少康感到心中不安,那就是夷族和夏朝之间的斗争仍在继续。为了杜绝这种祸患再次发生,少康决定征战夷族,以显示夏王朝的实力和威风。可惜,少康很早就过世了,征服东夷成为他的未竟之业。

后来,少康的儿子予(也叫杼)即位。他继承了少康的遗志,积极地准备征服东夷。传说为了战争的需要,杼制造许多进攻武器,还发明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作“甲”。最终,帝予战胜夷族,夏的势力范围又扩大了。

三、残暴统治

夏王朝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除建立了由六卿统领的国家统治机构和军队外,还修筑城郭以保卫王室贵族。同时制定刑法,修筑监狱,以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即所谓“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另据《尚书·吕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是说夏禹在征伐三苗时,由于苗民的反抗而制定了残酷镇压的刑法。

夏代三足盘

夏代奴隶数量较多,奴隶来源有二,一是战俘,二是破产或罪没的平民。当时奴隶或称牧竖,或称臣妾。如夏启击败有扈氏后,就罚他作“牧竖”(即放牧奴隶)。但也有人认为当时的啬夫、庶人、众亦为奴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夏代的王室贵族不仅强迫奴隶劳动,而且还任意杀戮。奴隶往往用于人殉人祭。如在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中晚期城址的发掘中,就曾发现有用奴隶“奠基”的情况,在城堡内中部和西南的夯土基址下面,已发掘出10余个“奠基坑”。坑内的夯土层之间,皆填埋有一些成年人和儿童的骨架,少者二三具,多者六七具。另在河南临汝县煤山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中,也发现有一些掷埋的人骨,其中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全躯肢解,有的弃置于灰坑之中,这些非正常埋葬现象与阶级压迫和奴隶制不无关系。

夏代王室贵族对一般平民亦加盘剥。如《孟子·滕文公篇》说“夏后氏五十而贡”,可能指的是平民向贵族纳贡。此外,其他各部族也要定期向夏王纳贡,即《左传》所说的“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四、夏桀亡国

履癸又名桀,是夏王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我国古代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朝自禹建国以来,共传了14代,17王。到了夏桀时,我国奴隶制社会经过400多年的时间,已由局部地区发展到全国大多数地区,夏王朝的统治中心也扩大到“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史记·孙吴列传》),即东面到达黄河下游和济水流域(今河北东南部和山东),西面到华山(今陕西东南部),南面到伊水流域(今河南西部),北到羊坂(今山西晋城一带)。但是其统治势力所及,还远不止这一带。夏王朝就是从这个统治中心把势力伸展到全国的,并在全国建立起了与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或方国、诸侯的贡纳关系。自孔甲继位以后,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开始激化,诸侯、方国中的奴隶主贵族,有不少开始反叛。桀即位以后,面对这种江河日下、众叛亲离的统治局面,力图加强控制,以巩固他的统治,所以才不惜以残暴的手段来对付一切反抗他的人。

相传桀是一个有才智又有勇力的人,他能够一人生擒兕(野牛)、虎,折断钩索,其力之大,无人可比。但是性情很暴躁,又很残忍,动辄杀人。他酷好声色,又好喝酒。即位以后,为了控制局势,又将王都迁回斟旧都(今河南巩义市)。地处东方的有施氏(今山东滕县)在桀当夏王前,就反叛不臣服。桀因有施是一个小方国,首先出兵东进,伐有施。为了杀一儆百,桀调集了上万的军力开向有施氏的族居地。有施氏国小力薄,看见夏王朝大兵压境,首先表示请罪,愿意臣服纳贡。桀开始不准有施氏投降,一定要灭掉有施氏。有施氏得知桀是一个好色之徒,就选了一名叫妺喜的美女进献请降。桀见妺喜生得美貌,大为高兴。于是不再说要灭有施氏,就罢兵带了妺喜回到王都。妺喜见王都斟的宫殿陈旧,很不高兴。桀为了讨妺喜的欢心,就下令在河南(今洛阳附近)“作倾宫、瑶台,殚百姓之财”(《文选·东京赋》注引《汲冢古文》)。修好了以后,桀就和妺喜迁往河南。当桀登上这座高大的倾宫时,十分高兴,他和妺喜日夜在此饮宴作乐。俯视其下,感到他是在天上,就将自己比作太阳,居天下之上,永远存在。人民在桀统治时期,实在不堪其苦,就天天指着太阳咒骂:“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是借着骂太阳来咒桀,意思就是:“这个太阳为何不快灭亡,我们愿与你一同灭亡。”

就在这个时期,邻近夏王朝东部边界的商族,在商汤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兴旺起来了。商族是个古老的民族,这时候,逐渐强盛起来,积极做灭夏的准备。

商的兴起影响了周围各小国,一些不满夏王朝统治的部落和方国,纷纷聚集在商的周围,商族成为东方反对夏政权的一面旗帜。甚至夏政权内部的一些臣僚,由于对夏桀不满,也纷纷投奔商汤。

夏桀

夏桀的忠臣关龙逢因进谏被杀,此事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很大不满,以致“众庶泯泯,皆有远志,莫敢直言”。

助汤灭夏的伊尹,原来也是夏桀的臣属。这时,他也弃夏奔商,后来成为商汤的重要辅佐者。

就在夏桀处于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商汤起兵灭夏。夏桀毫无准备,商军到后,仓皇逃走,被围于鸣条。商军全歼夏军,夏桀逃奔,死于南巢,夏王朝灭亡。

五、夏朝官制与军制

夏朝方格纹铜鼎

1.设官分职

夏启为首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夏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国家机构中设置许多官职,“夏后氏百官”均为大小贵族。据史书记载,夏官职有羲和(主管历法)、大理(主管诉讼)、瞽(主管音乐)、官师与国老(二者负责教育贵族子弟)、啬夫(主管财政)等。此外,还有牧正、车正、庖正等官吏。他们协助夏王实施统治,并有了简单的典章制度即“夏礼”。

2.军队与军制

夏王既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最高军事统帅。贵族大臣平时管理民事,战时即为军队将领,领兵打仗。夏王不仅拥有强大的王族军队,而且还可以征调方国与诸侯的军队。

夏朝的军队主要由夏王的卫队和兵民合一的民军组成,装备有用铜制作的兵器及铠甲,受夏王朝直接指挥。

夏王的卫队是由部落长的扈从演化而来,数量不多,以贵族子弟为核心,并吸收夏王近侍的奴隶来扩充和加强。

兵民合一的民军,主要由自由民(国人)构成。“兵出于农,计田赋以出兵车”,平时生产劳动,战时集合成军,以临时征集的方式组成军队,而奴隶则随军服杂役。

夏朝的军队,主要以步兵为主,另外还有车兵,但数量极少,是夏王卫队的一部分。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为师。

六、夏代农业

从远古时代起,聚居在黄河两岸的夏部族,就已经以农业生产作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到了夏代,农业有了明显的进步。鲧和禹曾相继治水,其治水区域大致在当时夏部族聚居的中原地区,即今河南省和山西省南部。有人认为主要在今伊、洛河流域,济水流域和颍、汝河上游,以及山西省晋南的汾水和浍水流域。禹治水以导为主,依据地势高低排除积水和疏浚滞淤,使原来的沼泽“渥地”改变成“桑土”良田。从河南豫西地区的考古发掘材料看,原始氏族社会末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早期的聚落遗址,还多分布在浅山区和丘陵地区河谷两岸的台地上,而龙山文化中期与晚期的聚落遗址,不但数量较前显著增多,而且在靠近河岸两侧地势比较低的地带,特别是在河南豫东大平原地区,也多有分布。这很可能和禹治理水患,使农业生产发展有关。《论语·泰伯》说禹“尽力乎沟洫”,《国语·周语下》“嘉祉殷富生物”和“养物丰民人”,都是追述夏禹的治水,不仅减少了洪水泛滥的灾害,而且又引水灌溉农田,使夏代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为巩固夏王朝的统治,奠定了物质基础。

古代石刀

夏代农业生产工具以木石工具为主,兼有一部分骨器与蚌器。出土的石制农业生产工具中,石铲和石刀的数量为多。石铲皆为扁长方形,多在中部钻有一个或两个圆孔。这种带孔石铲安上直柄可掘地翻土,绑在前端带有钩状的木柄上,可松地锄草。锄耕用于农业生产,无疑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大变革与改进。收割农作物使用的工具,以石刀数量最多,石刀较以前的改进之处也是在石刀中部钻出一个或两个系绑木柄用的圆孔。工具的改进,使夏代的农业生产得到明显的提高。

河南豫西龙山文化中晚期出土的陶器中,有较多制作精致的鬶、盉、觚、杯、小壶等酒器。文献中也多有贵族饮酒成风的记载。酒在中国古代向来都是用谷物酿造的,只有在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与提高的基础上,才能用剩余的谷物酿酒。

在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的发掘中,还发现有些草拌泥中夹杂着黍壳和稻壳的遗存,说明夏代已有黍和稻等粮食作物。

七、夏朝手工业

随着夏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部门的分工,烧制陶器,琢磨石器,制作骨器、蚌器,冶铸青铜器和制作木器等各种手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分工。

在烧制陶器方面,当时不仅广泛使用了快轮制造技术,而且在烧造方法上,又多采用陶器出窑前的施水法,使陶器多呈灰黑色、灰色或黑色,且又质地坚硬。陶器表面除多施用篮纹、方格纹与绳纹等装饰外,还有精美而细致的指甲纹、羽毛纹、划纹、圆圈纹和镂刻等装饰。器形品种如炊器、饮器、食器和盛储器等达30多种。特别是有些造型美观,制作精湛,胎质细腻、薄如蛋壳、器表漆黑发亮的磨光黑陶器,只有具备丰富烧陶经验和高超技术的人才能烧制出来,故制陶业大概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在石器制造方面,以钻孔石铲与石刀为主。各种石器磨制精致,几乎没有钻孔损毁或重钻的现象,表明制作石器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少数靠近山区的遗址中,有较多的石器成品出土。而在远离山区的地方半成品和打下来的石片则不多见。说明这些地方出土的石器都是由制造石器的地方交换而来;还说明当时石器的专门加工和交换已经出现。

在文献中,有夏代冶铸青铜器的记载。如“禹铸九鼎”和夏后启命人在昆吾铸鼎,出土的铸造铜器的遗存可以为证。如在临汝县煤山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中,出土了炼铜坩埚残块,其中最大的一块长5.3厘米、宽4.1厘米、厚2厘米,上面保存有六层冶铜痕迹。郑州牛寨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也出土过一块炼铜坩埚残块,残块上还黏附有铜渣与铜锈,经化验是属于铜锡合金的青铜遗存。特别是1980年在登封王城岗的发掘中,出土了一件青铜残片,残宽约6.5厘米、残高约5.7厘米、壁厚约0.2厘米,经化验是包含有锡、铅、铜合金的青铜。其器形有可能是青铜鬶,有些学者认为,夏代已经铸造铜器,并进入了青铜时代。

此外,制造木器、玉器、骨器和蚌器,以及纺织和酿酒等,在夏代都可能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八、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文化,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命名,年代约当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由于两地遗存的文化面貌有一些差异,后者被称为东下冯类型。二里头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已能提供较多的剩余产品,饮酒之风比较普遍。在遗址中发现有宫殿基址和墓葬。从这些遗址来看,当时的社会应属早期奴隶制形态,并出现了最初的城乡分野。文化遗物中发现青铜器。青铜礼器是青铜时代的主要象征。二里头文化中青铜礼器的发现,表明历史已进入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青铜时代。在陶器、骨片上发现刻画符号20多种,有的可能是原始文字。二里头文化分布地域与夏人活动的地域比较一致。

当时居民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器、骨器、玉器以及青铜制品。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器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较多,当时已有爵、铃、戈、镞、戚、刀、锥、钩等。其中铜爵的合金成分为:铜92%、锡7%。二里头文化显然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这和青铜器大量出现的二里岗商文化比较接近。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画符号表

在这一文化时期,制陶业发展迅速,遗留的器物群突出表现了二里头文化的特征。以陶器为参照物,二里头文化可以分成四期:第一期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有少量方格纹、细绳纹。第二期陶器中黑陶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期的器形多折沿、鼓腹、小平底,基本上保持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特征。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早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一直沿用,到晚期,新出现了鬲、大口尊、小口高瓮等器物:已和二里岗商代文化陶器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显示着人类的发展渊源。

二里头文化的居址有半地穴式、平地起建筑和窑洞式等几种,做成圆形、方形圆角和长方形状,适合几口之家居住。同时出现了大型宫殿的建筑,普遍使用的夯土筑台基技术和二里岗商文化前期基本一致。整个宫殿由堂、庑、庭、门等单位组成,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迄今为止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宫殿的出现,表明奴隶主和奴隶、贵族和平民之间明显的阶级对立,也预示着新的社会——奴隶社会已经到来。

二里头文化从时间上说晚于龙山文化,而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的一二期遗存是夏文化,而第三期遗存中出现了一组与二里岗期商文化有相同或相近的代表性器物,而且数量越来越多,这正好表明第三期遗存已进入商代纪年,三四期遗存应是商代早期的遗存,其遗址应是商汤都城西亳。因此,二里岗期商文化是由二里头文化发展而来的,商朝的文明渊源于二里头文化。

东下冯遗址是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灰坑、房屋、墓葬、水井、沟槽、陶窑等遗迹。出土物包括陶器、骨器、蚌器、铜器、石器、卜骨等。此外,还发现有二里岗时期的城址,城址南部呈曲尺状,城墙保存较好,城外还环有护城壕。二里岗时期城墙等遗迹的发现,显示出东下冯遗址具有的特殊意义。东下冯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南北两岸的台地上,是夏商时期晋南地区的典型遗址,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9—公元前16世纪。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以东下冯类型遗存和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遗存最为重要,东下冯类型时期发现有里外两层沟槽,平面呈回字形,沟壁上发现有窑洞式房子和储藏室等。二里岗时期发现有城址。该城址内西南角发现有一组排列有序的圆形建筑。发现的遗物有陶器、骨器、铜器、石器等。东下冯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对于探讨夏时期晋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与发展、夏商文化变迁的研究。

九、《夏小正》

夏朝文化中有一件宝贵的遗产,就是《夏小正》。这是一篇按月份记载物候、气象、天文、农事、田猎等活动的文献。现保存在西汉戴德编的《大戴礼记》中。夏朝的文字,在考古发掘中,只是在出土的陶器上发现过一些刻画符号。但在先秦典籍中,有很多地方引用过《夏书》,还有“禹刑”,在《尚书》中也有几篇“夏书”。从夏代有书籍和刑法来看,它不可能只是在口头流传,而应该有最早的文字把这些内容记载下来。传说“仓颉造字”,仓颉是黄帝的臣下,那么到夏代也有了一段较长时间的造字过程。现存的《夏小正》,分经文和传文两部分,经文记载的内容,据现代学者考证,就是夏朝的历法和生活情况;传文就是注文,其注释部分,是战国至秦汉间的学者加上去的。

古代人们把十二个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一年的十二个月互相配合。以通常有冬至的那一月配子,第二月配丑,第三月配寅,直至第十二月配亥。如果以有冬至的那一月作为一年的正月,这样的历法叫作“建子”;以冬至后第二月作为一年的正月,这样的历法叫作“建丑”;以冬至后第三月作为一年的正月,这样的历法叫作“建寅”。传说古代夏、商、周三朝的历法都不同:“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即夏代把一年的正月放在冬至后的第三月,殷代即商代把一年的正月放在冬至后的第二月,周代把一年的正月放在有冬至的那一月。在这三种历法中,只有夏历最符合人们的活动规律。因为冬至后的第三个月,正是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大地更新,农民们开始下地劳动。把这个月作为新年的正月,最受农民的欢迎,也最便于管理农业。

自《夏小正》用夏历记录了一年十二个月的物候和农事活动的规律后,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春秋时代的孔子说:“我欲观察夏朝兴亡的道理,所以到夏王后代所在的杞国,但那里找不到这方面的文献,却得到了夏时。”所谓“夏时”,就是按月记载物候和农事活动的《夏小正》。孔子认为这个文献非常好,所以他主张“行夏之时”。汉代司马迁写《史记》时还说:“学者多传《夏小正》。”汉初的历法仍然用夏正“建寅”。直到现在我们所用的农历,也叫阴历,冬至一般在十一月,而冬至后的第三个月才是新年的开始,正是采用的夏历。可见《夏小正》记载的夏历,在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s7y7699PvSY0oQxhViQP+or5G6ButoC+MA1coJl3O4xTL6yde6gJsWFYMy8Oimx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