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县早期属于艾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为海昏县、建昌县,其中以建昌立县时间跨度最长。南北朝元嘉二年(425),合并了海昏县、古永修、古建昌(今奉新县)等地,设立建昌县,县治在艾城,先后相沿了一千五百二十四年。早期建昌县地域广阔,包括了今天的永修、武宁、奉新、新建、修水、靖安、铜鼓、安义等地域,后屡经变迁划出多个县域。民国3年(1914),因四川有一个同名的建昌道,故更名为永修县,取“泮临修水,永蒙其利”之意。
在建昌县内,除了早期禅林和马祖新建道场,作为建昌本土人士的高僧惠钦、云岩昙晟、道吾宗智,生于斯、长于斯,为中国的禅宗文化兴起做出了巨大贡献。随后,道容、道膺将禅宗在云居山扎根,开花结果。其后,世代源源不息。可以说,建昌境内的禅宗文化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