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云居山是一座禅山,在江西省永修县(古称海昏县、建昌县)境内,巍峨耸立于鄱阳湖西岸,为幕阜山余脉,长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更以千百年来禅风浩荡、高僧大德过化传承、禅学积淀深厚而享誉海内外。

早在三国时期,来华传法的西域高僧康僧会就在海昏活动过。当时吴主孙权对他热情有加,支持他在自己的政区内传教。晋太康元年(280),康僧会在海昏县吴城山望湖亭处,创建了神会庙和经堂寺。

两晋之后,建昌县也有建寺、讲佛的记录。比如,梁朝释福安创建广济院,释善道创建了西苑院、资化院;隋朝释慈善创建了冯山院,福和尚创建了内宫院,法瑞和尚创建了释灵院等。

唐五代时期,高僧马祖道一偕同弟子们,呕心沥血传法江西,兴建了四十八家丛林,其中建昌县有五家,佛教文化在建昌蓬勃发展。

由于“三武一宗”毁佛法难迭起,原本弘传经典的佛教文化渐渐弱化。而适者生存,顺应中国文化的禅宗,在唐晚期及宋朝异军突起,成为佛教最兴盛的一段时光。

禅宗是中国化佛教的主要门派之一,同样也来自佛祖。但是,禅文化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则是汉传佛教所独有的现象。禅宗以佛祖释迦牟尼灵山付法、迦叶拈花微笑获得心印为缘起,传承二十八代至达摩大师。达摩又从印度传法到中国,被奉为东土禅宗初祖。

南朝梁时期,达摩登陆广州,在中国境内足迹遍布,最后落脚嵩山少林寺。他“一苇渡江、面壁九年”,又把《楞伽经》及袈裟作为信物,嘱托交付给二祖慧可,递次为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直到六祖慧能。慧能的弟子法海,把慧能的言论汇编为禅宗的根本大典《六祖坛经》。它是禅宗发展的理论基础,使禅宗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形成“五宗七叶”的繁盛局面,辗转千年,弘传至今。

永修县境内以云居山真如禅寺为代表的禅宗文化,历史性地参与了这个悠长的发展进程。历代高僧如道容、道膺、契环、佛印、元佑、克勤、宗杲、洪断、戒显、元鹏、虚云、一诚等,在山上参禅论道,融汇经典,著书立说,将中国禅文化推上了一个个高峰。在云居山上,他们住锡弘法,殷勤开示,留下了许多佳话。他们化身为善知善念、德行清净的大德,化除烦恼、涤荡心灵的上师,以禅的思想度己度人,传扬佛理,解决了信众的痛苦,提供精神皈依,庄严众生,传播知识,丰富文化艺术。

与此同时,各时代的名流志士参禅悟道也蔚然成风,与禅文化、禅僧、禅山交融。诸如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秦少游、熊德阳等名家,先后在云居山谈法悟禅,留下了不少遗惠后世的诗文与佳话。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居山禅宗道场真如禅寺得到虚云老和尚驻足重建,各殿堂一应俱全。以此为基础,传承禅宗五脉,启发培养禅宗人才,从而使禅宗法脉流布海内外,禅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欣逢盛世,百业兴旺。站在历史高处,我们坚持弘扬优秀人文传统,对以云居山为代表的禅文化进行梳理、挖掘,讲好云居故事,希望能为民族复兴大业尽一分微薄之力,不胜欢喜!

杨泽旗
2020年10月17日 Aeog6cWqLjk5nbATG4tmB+pGbd2e1ePgzfmWgaOPlT8LoJ5G5F0vjPlmS+jgL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