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李彭四洪题禅诗

李彭(1079-1139),北宋末、南宋初名诗人,字商老,号日涉居士,南康建昌县人。是当时朝廷尚书李常的侄孙,与苏轼、黄庭坚家族、秦观家族、洪炎家族、徐俯家族以及江西诗派诗人唱和往来较多,与当时名僧也不断交往,他有七百多篇诗汇编为《日涉园集》,被《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所收录。

李彭以云居山真如禅寺、同安禅院、云门寺为支点,遍识当时禅门泰斗,交情深厚,禅宗思想契合,理解殊深。他虽然是居士,但是确实是那个时代禅宗发展的一位见证者和记录者,他以翔实的诗歌记录了那个时代禅宗大兴旺、大发展的历程。

李彭有“佛门诗史”之誉。终生未仕,隐居建昌云居、云门、同安及靖安、修水兜率寺及庐山各地,与同代高僧克勤、善悟、宗杲交厚。创作了云居山、同安院及禅悟诗数百首。最有意境的,则是他的《宿同安用旧韵呈云叟》:

蒲柳望秋今复衰,

遥岑雨罢抹修眉。

寒林要使入方尺,

妙笔悬知愧画师。

不见扬雄草玄手,

细看束皙补亡诗。

何时共饮建业水,

更把北山烟雨犂。

李彭与宗杲是莫逆之交,宗杲在云居山住了六年,期间两人来往频繁。早年因为宗杲性格急躁,李彭曾作《佩韦赋》对他进行勉励和劝诫,文中连续列举六个反面事例:邾庄公因为太急躁而掉入火中去世;魏武帝曹操的歌女有才却高傲而被杀;袁彦道与大将军桓温赌博不合心意就摔烂“五木”;蓝田侯王述吃鸡蛋筷子夹不了以至于将蛋踩扁等。李彭说,有的人“或逐绳而拔剑,或捣蜂而聚液,是皆丧天真于俄顷,蹈祸机于飘忽”,所以请宗杲引以为戒,提升境界。读完李彭的妙文之后,宗杲禅师开怀大笑,从此性格也变得平和多了。另外,李彭还作《渔歌子》十篇呈给宗杲。

李彭一生奔波于佛门,著作丰厚,但是生活却潦潦倒倒。所以,他的诗酒老友谢薖为之叹惋,撰写诗歌相送。其中一首悲戚地说:欲评此意君何在,长是苍茫立晚风。

黄庭坚的外甥洪朋、洪刍、洪炎、洪羽都有才名。幼年时,由祖母文成君李氏(李常姐姐)抚养,又向舅舅黄庭坚学习诗法,后来都成了名家。黄庭坚曾说:“洪氏四甥才气不同,要之皆能独秀于林者也”。被人称之为建昌“四英”“四洪”。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列入了四兄弟中三人。受黄庭坚熏陶和家庭影响,洪朋、洪刍、洪炎等人在建昌留下了不少禅诗。

洪朋,字龟父,号清非居士。从小好学不倦,擅长诗赋,死时年仅三十六岁。黄庭坚赞誉他“笔力扛鼎”。《永乐大典》辑录了他一百七十八首诗歌,编为《洪龟父集》(也叫《清非集》)。

他有一首长篇禅诗《晚登大梵院小阁》,其中写道:

倚空栏楯一禅关,

衲子幽人得往还。

樵径盘纡秋草里,

僧堂结构野云间。

洪刍,字驹父,性格豪爽,放荡江湖,他的佛教诗歌最为丰富。绍圣元年(1094)考上进士。在靖康年间,担任过谏议大夫。在建炎二年(1128),流放沙门岛,客死岛上。

洪刍著有《香谱》,为今存北宋最早、也是保存比较完整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在这一领域里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诗名很高,《永乐大典》汇编了他的诗歌一百七十首,辑为《老圃集》。其中有诗云:

孤峰顶上却归去,

回首冥冥云雾遮。

——题云居寺诗

望断西山山尽处,

云居何处只空愁。

——次韵李商老见怀之什

要须青山顶上行,

去伴白云檐下宿。

——再次洪上人云巢韵

洪炎,字玉父,元祐六年(1091)举进士。曾任谯县县令,因其兄洪刍被列入元祐党籍而遭到牵连贬官。调任著作郎、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等。所作诗词,文风酷似黄山谷,著有《西渡集》《尘外记》等。他的相关禅诗有《次韵即事二首》等,诗歌中说:

端居入夏愁更新,

不数多愁过一春。

有意思的是,洪炎给建昌县坂上袁家的石符古村题写了诗歌。石符村原是道教祖地,当时重建为佛寺“石湖院”。他以《石湖院》为题,诗云:

古木参天水一沟,

潮来曲折可藏舟。

招提密映晴岚起,

沧海潜通夜气浮。

丹荔荐盘惊北客,

赤蟳供馔识炎洲。

却疑江左知名士,

不作乘桴浩荡游。

洪羽,字鸿父,是“四洪”中最小的一位。从一些名人的唱和诗中看出,洪羽也写过有禅意的唱和诗,可惜其诗文集已散佚无存。 5Betj48EfFU+bmoe6qd0QgEzw5Mmlo9CzncaicrWl9wT3nmfmQ45QeaPw+PQn52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