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若逢天旱便为霖

在云居山上,佛印还与彭汝砺、郭祥正等名士交往频繁。

彭汝砺(1041-1095),字器资,是饶州鄱阳(今鄱阳县滨田村)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他读书为文,非常宽厚宏大,讲究大义。与人交往显得温文虔敬,更为可敬的是,其著作丰富,所作诗词被誉为古雅的典范。只是在那个辉煌的时代里,诗名不幸被湮没。

翻开他所著的诗文集《鄱阳集》,至少可以找到33篇诗歌,与佛印及云居真如禅寺有关。包括《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答云居佛印二首》《与佛印夜坐》《和佛印三篇》等。品读其诗,到处都是禅机和哲理,文浅义深,有如无尽的宝藏。在《答佛印语》之中,彭汝砺含蓄地写道:

旧日事来长是笑,而今和笑没工夫。

1077年,彭汝砺登上云居山,这一年,他刚刚三十七岁,担任监察御史官职,以敢于抗言直谏出名,志得意满。此时的佛印接替志禅禅师,主持真如禅寺的事务。彭汝砺上了云居山,一口气就为老朋友佛印写了五首诗,诗题为《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接着他又写了送云居佛印禅师的第六首诗。这些诗歌一气呵成,用典用词老辣,诗句深得杜甫的沉郁、白居易的平顺。其中两首写道:

翠藤老木抱千山,

行色归心各等闲。

恰似白云多自在,

不同飞鸟倦知还。

百花众宝细庄严,

不是青州旧布衫。

满载天香浮远水,

遥分春色下层岩。

在其后的近二十年里面,两人友谊不断深化,唱和往来不断。在彭状元的云居诗作中,美妙句子有如珠玉,俯拾皆是:

丈室灯寒夜未眠,

竹间流水听涓涓。

试看石耳峰头月,

何似云居天上圆。

——宿圆通寄佛印

信笔更题诗满叶,

总随流水出云中。

——和粹老云居之句四首

掣电一机吾会得,

天边月在水中流。

——次云居老诗韵三首

还有一位与佛印交往比较深的名士叫郭祥正(1035-1113),字功甫,是安徽当涂人。安徽当涂是诗仙李白去世的地方。据传郭祥正出生时,他母亲夜梦李白入怀。他从小诗歌名声就远播。当时,梅尧臣主盟诗坛,见到了郭祥正的诗文大喜,大声赞叹道:“天才天才,确实是李太白重生。”于是他的名声更响亮了。

后来,郭祥正在安徽、福建、江西等地为官,又调任瑞州知州。他为官不善钻营,所到之处有政声,著有《青山集》若干卷。他与彭汝砺是同一科的进士,两人又与云居山上的佛印交往很深。

郭祥正参禅入味,造诣很深,在元祐后期(1090-1093),再次来到云居山。恰好真如禅寺的住持元佑禅师离山。郭祥正邀请佛印再次担任住持,升座开法。当时,郭祥正在佛座下面,拈香作颂说:

觉地相逢一何早?鹘臭布衫今脱了。

要识云居一句玄,珍重后园驴吃草。

佛印马上就用偈句回答:

谢公千里来相访,

共话东山竹径深。

借与一龙骑出洞,

若逢天旱便为霖。

两人对视而笑,彼此机语相对,心灵契合投缘,令僧俗极为叹服。

郭祥正还有两篇长诗《云居行》是寄给佛印的。其诗歌瑰丽奇绝,意境高旷,有李白梦游天姥诗的大气,极力歌颂云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特别是其中“石门屹立磴道绝,飞瀑万丈淙冰壶”“如今正似武陵客,放舟已远嗟迷途”等句子,禅味之深透,让人沉醉。 XGegevs38Ziv7KqFWJ5nkBbJXQSMGVB23w/4/zbvsVHRZQu6ykjRI/W4K1atzcj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