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道齐死后何处见

清锡是福建泉州人,五代后期法眼宗大师。少年时于泉州寺庙里出家学佛,跟随法眼宗开创者法眼文益,学习理论,激发禅悟,进步迅速。在南唐保大后期(953-957)入主云居龙昌禅院。清锡晚年退位回归故里,主持泉州西明院,弘扬佛法,启迪后学,受到僧俗各界敬重。

此前,云居山龙昌禅院历代住持都是曹洞宗的高僧。清锡接任以后,把法眼宗重视理论、因材施教的方法与曹洞宗强调直观、缜密周到的禅风糅合起来,教导僧众努力修行,使禅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他任职期间,龙昌禅院佛法兴隆,香火鼎盛,寺中聚众达千人。从此,云居山真如禅寺这座曹洞宗祖庭,也成为禅宗其他流派的重要道场。并且将各家的悟禅说法取长补短,使云居山的禅学更加丰富多彩。

法眼宗清锡禅师之后,融禅师担任云居山龙昌禅院的方丈。融禅师是五代末云门宗禅师,也是云门文偃的法嗣。据记载,云居山上有个“龙昌坞”,就在真如禅寺外西偏南约五里处。这个地点是融禅师早年结茅修行的所在,因而得名。融禅师之后,由道齐住持云居山。

道齐(929-997),是五代末北宋初法眼宗禅师。俗姓金,南昌人。少年时,剃度出家于本邑双林寺,有志于学,刻苦钻研,严谨修持,广泛涉猎。二十一岁接受了具足戒。拜在当时的禅门大师泰钦门下学法。泰钦住持洪州上蓝院时,道齐在寺内主管藏经楼及库房事务,得到了泰钦的赏识器重、教诲传法,成为泰钦的第一高徒,每天不离左右。其后,道齐就任了洪州东禅寺、双林寺的住持,前后达十余年,名望远播。

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3)年间,道齐受邀来到云居山,成为真如禅寺的第十三位方丈,任龙昌禅院住持近二十年。他继承法眼家风,循循善诱,灵活施教,门下弟子多受其启迪教益。他把龙昌禅院办成了江南的重大道场,集众超过千人。在这里,他融贯今古,独立发挥,创作了理论著作《语要搜玄》《拈古代别》等佛家典籍,一度盛行于丛林。

道齐圆寂的故事非常特别。在至道三年(997)丁酉九月,他感到身体不行了。为了最后的传法,他令寺僧击鼓敲钟,把僧众集中到了大殿。他倚靠着座位,笑叙自己的出家修行和在三处寺庙住持三十多年的经过。然后,他用诗歌的语言,肯定大家的支持与和合,大声高诵:

十方兄弟,相聚话道。

主事头首,动心赞助。

紧接着,他向各位弟子们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诸人向甚么处见?

在留给大家思考后,道齐禅师对所有的僧众一一谆谆嘱咐、亲切叮咛。大家无不动容。最后,他安排弟子契环继任住持职位,便涅槃了。 XGegevs38Ziv7KqFWJ5nkBbJXQSMGVB23w/4/zbvsVHRZQu6ykjRI/W4K1atzcj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