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道容禅师是云居山真如禅寺的开山祖师。据《云居山志》及南宋张大猷撰《云居开山缘起记》所述,唐宪宗元和元年(806),道容禅师住在云居山南麓,搭建茅棚,一住就是三年,创建了保定寺(今瑶田寺),讲经传法。在保定寺的第三年,修水黄龙山永安寺(黄龙寺)的名僧司马头陀过访。他善于看风水,被人称为神眼。他到了保定寺,拜会道容禅师,对道容禅师说:“我从南岳衡山跑起,走了十五年,只有云居山顶这里的风水最好。”
次日,道容禅师和司马头陀一起登山选址,看到山顶有一处像莲瓣伸展围绕的天然地形,就在其西南侧确定禅院地址。于是,道容禅师率人披荆斩棘,开基建庙,弘扬禅宗佛法,把禅院打造成庄严道场。
云居山的盛名传到朝廷,唐宪宗李纯大加赞赏,赐名叫作“云居禅院”。这块宝地后来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叫莲花城,系明末住持戒显禅师所取。
公元815年,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他寄情山水,到处访古参禅。于是,在当地友人穆三十六陪伴下,上山拜访道容禅师,写下了千古佳作《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
乱峰深处云居路,
共踏花行独惜春。
胜地本来无定主,
大都山属爱山人。
古籍还记录了云居山的安乐神、五通神的来历。建造真如禅寺之前,道容禅师曾夜里梦见五位神人托梦,说有位高人将带他到云居山顶。果然,司马头陀前来拜访,结伴上云居山,一路上有白鹿衔花引导,他们跟随白鹿来到云居山的莲花城。当晚,他们就在那里露宿。夜间,五位神人再次入梦,拜托道容就此建庙。三天后,道容禅师又见到了这五位神人,询问他们去哪里安身?五神人回答:“后山的安乐树(榧树)那里可以居住。”从此,他们与道容禅师朝夕相处,安乐生活。后来,僧人建殿纪念。
道容禅师圆寂后,葬于本山,其花岗石塔至今尚存,在真如禅寺前左侧、袈裟峰山坡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石塔遭到捣毁,后修复。
道容禅师之后,其弟子全庆、全诲先后继任住持,坚守于唐朝大和、开成、会昌年间。两人都曾协助师父开创云居禅院,卓有功绩。他们这一支禅人,在山上传法前后七十余年。
其后,因缺少贤能的住持,禅院的香火渐衰,名声慢慢湮灭,呈现出一派荒凉败落的景象,亟须大能大德的高僧前来主事,期待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