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维系到现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它的支撑是文化。将来要发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离不开文化,要靠文化这种内在的、潜在的精神动力来激发人们、调动人们、鼓舞人们的士气,来振奋整个民族精神,去支撑这个国家,支撑这个社会。优秀作品,不仅鼓舞了现代人,也能鼓舞今后几代人。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文化是凝聚力、创造力,是竞争力。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核心是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是,经济的发展从来就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和支撑。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上、军事上、金融上,而且还体现在文化上。可以说文化是生产力。

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还要有繁荣的文化,否则就不是小康社会,至少是一个不全面的小康社会。现在提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把它作为重要目标提出来了。小康社会是个综合体。

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是解放思想

首要问题就是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文化观。

一是必须在转变职能、管办分离上解放思想,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新观念。文化部门作为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管办分离,政府主要是管理。管理是服务,不是干预。这些年来,政府的一些部门就是忙于事务,应酬场面,注意下面几个分管单位,真正就全社会怎样发展文化、建设文化研究得不够,政府的职能不到位、错位。

二是必须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上解放思想,树立改革就是调整的新观念。现在一说改革,有人拥护,有人反对。实际改革就是调整,就是修正,修正错误的,坚持正确的。改革永无止境。改革就是调整,不断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改、小改,不管怎么改,都是调整。利益调整是改革,组织结构的调整也是改革,工作内容的调整,包括运行方式的调整、机制的调整都是改革。所以对改革不要害怕,改革的目的,小平同志早就给界定了——就是“三个有利于”。在改革这个问题上要解放思想。那么调整什么呢?那就是江泽民同志讲的要突破前人,后人也会突破我们。有利于事业发展,该动就动,该改就改。

三是必须在加快大文化建设上解放思想,树立文化也是生产力的新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在这个问题上,怎么抓都不算越位,怎么抓都不算过分。文化既然是生产力,只有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小康社会的早日建成。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该把它作为生产力来对待。

四是必须在尊重知识、崇尚人才上解放思想,树立人才就是效益的新观念。属于文化公共事业的产品,有社会效益;属于文化产业的产品,有经济效益。这些效益是谁来创造呢?是人才,没有人才不行。当前,最大的危机是人才危机。文化系统面临的人才危机尤其严重,能够坚守在大庆、奋斗在大庆这块土地上是非常可亲可敬的,很不容易。

五是必须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上解放思想,树立创新就是文化生命的新观念。不创新是不行的,老守田园,满足现状,只看过去辉煌看不到未来发展是不行的。过去只能说明历史,不能说明现在和将来。实践也证明了,推陈才能出新,除旧才能布新,革故才能鼎新。所以,必须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创新是内在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创新才能给事业注入生机和活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人要丢了灵魂,就意味着生命的窒息。

三、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根本要求

十六大报告对什么是先进文化给了界定。什么是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靠这个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振奋人们精神。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上,一是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二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文化工作,衡量文化工作;三是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工作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把握好这么几个问题:一是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内涵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坚持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要坚持弘扬、培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并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二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三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四是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五是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六是必须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光坚持不创造不行,就是要多出佳作,多创精品,打造品牌,扩大影响,恢复名誉,再做贡献,重塑大庆在社会的形象、在国内的形象、在国际的形象。在计划经济时期靠“两论”起家,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拿下大油田,在全国树立了一面工业战线的红旗。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文艺工作者要肩负重塑大庆形象的重任。

四、必须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和解决好有关问题

关于完善功能问题,全市文教卫生系统在完善功能方面占相当大比重,从大文化角度来说,奥体中心,文化中心,这些要研究,要加强,要建设,要改造,要逐步投入。关于人才问题,要努力改变现状。关于政策问题,就大文化建设的一些政策问题进行研究。关于理论研究问题,一些有疑惑的问题,需要研究,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把它研究深、研究透,思想统一,步调、行动就能一致,标准也能统一。

关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及组建文化集团问题。文化事业是面向社会,为公众提供公益性文化产品的事业,它生产公益性文化产品,也包括服务。按照十六大精神,文化事业不能市场化,不能按照商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去考虑、研究、运作,国家必须在投入上给予保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也就是说,它的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同时,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市场,生产的产品不面向市场就没有生命力,要树立成本观念、效益观念,不断增强自身发展活力。文化产业,简单说就是文化加经营。文化产业是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途径,也是发展文化事业的有力支撑,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狭义来说,似乎仅仅指图书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演出业等,实际上不是这个概念。它是一个大的概念,包括新闻传媒业、体育发展业、医疗发展业、教育发展业等等。我们提出组建文化集团,第一,是文化结构调整的需要,是改革,重要一点是解决管办分离问题。政府部门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站在更广阔的空间和发展领域去研究大文化建设的问题,而不是鼠目寸光,紧紧盯在下面几个单位。第二,为什么不叫文化产业集团,叫文化产业集团,严格地说就纯属于经营性;叫文化集团,定位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第三,组建集团,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争取政策。政府已经确定实行经费补贴总额包干,一定三年不变,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这种组织结构调整,有利于在财政供给方式上进行改革。第四,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化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实行优化组合后,设备、设施共用,实现了资源共享,但关键是内部机制要理顺。优化组合还可以解决统一管理和分散经营的关系。文化局完全可以摆脱事务性的工作,站在更高层面实行业务上的指导和行业上的管理。还可以通过集团的组建,以集团为核心层,以资产为纽带,按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来发展、壮大集团,实行跨地区发展和多种经营,为将来形成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和参与国际竞争做准备。

文化分类很多,有全球文化、本土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先进文化、落后文化,民族文化、世俗文化,高雅文化、通俗文化等等,这些都得研究。出几本书、演几场节目就是文化吗?严格意义说它只是文化的一个分支。先进文化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社会。既然要面向世界,光研究中国文化不行,世界先进文化也得研究。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节选自2002年12月与大庆部分文艺工作者座谈时的讲话) Cd/hNpA0Jpp06DKYSGwlw0mjanLRuXegBJWRtkxwavMUnTxTqBcio6NT8KFCTh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