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比喻心理研究

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乃至各种语言表达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喻的研究已经颇为广泛而深入,因此本文准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做一点探讨,以求获得对这种修辞手法更为全面的认识。

(一)比喻的心理根据

比喻产生于比较。所谓比较,就是在认识中确定事物的同异和关系。人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总是自然地将该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对事物准确清楚的感受和理解。比喻是表达者引导接受者进行比较从而使之对所传达事物取得明确认识的一种方式。一切在某方面具有可比关系而又有所不同的两个事物都能进行比较,只是由于表达者的目的不同,对比较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处理不同,比较的方式也就不同。有的比较所要突出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异,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所突出的是比较对象(即红与绿)之间的差异,比较对象之间主要是一种对立关系,这叫对比手法。比喻是一种强调事物之间相似关系的比较,所突出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同一,它要求相比较的两个事物在某一点上极其相似,而在整体上极不相似。例如“霜叶红于二月花”所要突出的就是枫叶与二月花在“红”这一点上的相似,而从整体上看,“霜叶”与“二月花”在类别和形态上都是极不相同的。

比喻要求喻体和本体在一点上极其相似而在整体上极不相似,是有心理学根据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大脑的神经活动来实现的。大脑的神经活动遵循着“泛化”与“分化”的规律。所谓“泛化”,就是大脑神经兴奋的扩散,就是对事物相同、相似、相通方面的反应;所谓“分化”,就是大脑神经兴奋的集中,就是对事物不同、差异方面的反应。喻体与本体在某一方面越相似,越有利于大脑神经兴奋“泛化”的精确,因而对所要表现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特征的把握就越准确。另外,喻体与本体在整体上越不相似,就越有利于大脑神经兴奋“分化”的准确,因而更容易将事物的特征从整体中区分出来。例如:

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孙犁《荷花淀》

在这个比喻中,作者抓住小船与箭运动时在轻盈快速这一点上极其相似,在二者之间建立了比喻关系。这样,“小船”在读者头脑中所引起的神经兴奋的“泛化”过程就不是无目的的扩散(如弯月、织布梭在形象上与小船有相似之处,滑翔的鹰、游动的鱼等在运动速度、形态上与小船也有相似之处,它们都可能在神经兴奋的“泛化”过程中与小船建立起联系),而只对运动的小船与运动的箭的相似点产生反应,从而使小船运动时“轻盈快速”的特点通过箭的运动形态而得到强化。另外,由于“小船”与“箭”在整体上极不相似(类别、形象都不同),因而又促进了神经兴奋的分化过程,使“轻盈快速”的特点在整体差别的背景中显著突出出来。

(二)比喻的心理机制

前面谈了比喻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符合接受者认识事物的规律,有助于接受者对所传达事物获得清楚明确的认识。此处则要讨论两个极不相同的事物是怎样在表达者的头脑中建立起联系的,即比喻形成的心理机制问题。

比喻是通过相似联想,通过本体与喻体在表达者大脑皮层上建立“暂时神经联系”而形成的。那么在整体上极不相同的本体和喻体,作为表达者头脑中储存的客观事物的信息,又是怎样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的呢?是通过它们极其相似的那一部分特征所共有的心理反映模式。这种反映模式是本体与喻体之间建立联系的中介:从生理机制上说,它们是一些对本体和喻体都进行反应的神经细胞;从心理机制上说,它们是一些对本体和喻体都做了反映的信息单位。在不同的相似联想中,可能形成种种不同的、为本体和喻体所共有的反映模式,它们都是经过各种不同的概括(具象概括、抽象概括、情感概括等)而形成的心理存在。

苏东坡诗“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二句是两个生动的比喻,以后一句来说,“初日”与“铜钲”这两个形象之所以会在诗人头脑中建立起联系,乃是通过一种概括性的反映模式。诗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朝阳、落日、铜镜、红盘、铜钲等事物的多次反映,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种高于这些具体表象之上的概括性表象。这种表象并不具有这些事物的个别形象特征,而具有它们的共同形象特征:又大、又红、又圆。它像一个骨架,联系着铜镜、红盘、铜钲、朝阳、落日等具体事物的表象,是它们所共有的心理反映模式。当大脑对这些事物作反映时,无论在具体的反映模式上有何种不同,都会引起这种共有的、概括的反映模式的兴奋。当“树头初日”反映到诗人的大脑皮层,诗人感受到它又大、又红、又圆的特征后,就引起了这种共有反映模式的兴奋,并通过神经兴奋的扩散相继唤醒与之相联系的一系列表象。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有可能首先就想到铜钲这个喻体,也可能先后想起几个喻体,经过比较才决定选取铜钲。这就是相似联想的过程,比喻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

(三)比喻的心理类型

从语言学的角度,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借喻、讽喻等类型。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比喻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呢?此处准备对比喻的心理类型做一点探索和分析。

依据什么来划分比喻的心理类型呢?笔者认为依据表达者头脑中本体与喻体相似点的心理形态来划分比较合适。因为比喻的心理机制主要是相似联想,相似联想与其他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关系联想等)的最大区别,在于两个各不相同的事物在表达者的大脑皮层上是通过它们的相似点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的,这些相似点在比喻形成的过程中分别表现为表象、概念和情感的心理形态。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宋玉《高唐》云:‘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此比声之类也;枚乘《菟园》云:‘焱焱纷纷,若尘埃之间白云’,此则比貌之类也;贾生《鵩赋》云:‘祸之与福,何异纠纆’,此以物比理者也;王褒《洞箫》云:‘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此以声比心者也。”刘勰在这里从取类(指其相似之处)的心理形式上将比喻分为四种类型。“喻于声”与“方于貌”虽然感觉形式不同,但它们所反映的都是事物外部形象上的相似,其相似点都是以表象形式存在于表达者的头脑中,因此可以并为一类。“拟于心”所指的是不同事物所给予人的情绪感受上的相似,其相似点是以情感体验的方式存在于表达者的心中的。“譬于事”乃是“以物比理”,它所指的是事物内部逻辑上的相似,其相似点是以概念形式存在于表达者的心里中的。据此,我们可以将比喻分为表象、概念、情感三种心理类型。

1.表象型比喻。这种比喻所要表规的是本体与喻体外部形象上的相似,其心理中介是一种通过对事物外部形象的具象概括所获得的,以表象形式存在的心理模式。例如:

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碧野《天山景物记》

这里两个比喻所反映的是飞泻的雪水与闪耀的银练、上抛的浪花与盛开的白莲在视觉形象上的相似。这一比喻的形成,是飞泻的雪水与闪耀的银练的视觉表象,上抛的浪花与盛开的白莲的视觉表象分别通过一种在色彩、形态等方面反映二者共有的外部特征的概括心理模式建立起神经联系的结果。读者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见到飞泻的雪水与上抛的浪花,却可以通过头脑中储存的闪耀的银练、盛开的白莲等视觉表象的复现而引起这种共有的心理模式的兴奋,从而把握住这些景物的概括性特征。再将这种特征与头脑中储存的雪水、浪花的表象联系在一起,于是就可能产生如在眼前之感。

以上两个表象型比喻所反映的都是同一感觉对象间的相似关系。还有一种表象型比喻,所反映的是不同感觉对象间的相似关系。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将绿荷间的白花比作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所反映的都是视觉对象间的相似关系;而将微风吹送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所反映的则是嗅觉对象与听觉对象的相似关系。这就是所谓“通感”,即人的某一种感觉有时可以引起另一种感觉的表象联想。两种不同类型的感觉对象在人的大脑中通过一种概括性更高的共有的心理反映模式而建立起联系。这种反映模式虽然概括性较高,但由于它所反映的仍是事物的外部形态和结构,因此仍属于表象概括型的心理反映模式。它就是联结两个不同感觉类型表象的心理中介。

2.概念型比喻。这种比喻所要表现的是本体与喻体在内部结构或逻辑上的相似。其心理中介是一种通过对事物内部性质的抽象概括而得出的,以概念形式存在的心理模式。例如,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孟子,谁能统一天下,孟子说,不好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梁惠王又问,那有谁来跟随他呢,孟子说,天下的人没有不跟随他的,接着,就做了这样一个比喻:

王知乎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久旱的禾苗遇雨与老百姓对于不杀人的国君的向往这两种现象在外在形态上无丝毫相似之处,但久旱的禾苗与雨的关系和老百姓与不杀人的国君的关系却是相似的,它们之间都是一种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这种相似点是蕴藏于事物内部的逻辑模式与逻辑关系,是孟子通过对自己内心的感受进行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一种概念型的心理模式。

有的比喻,本体并不是一种具体事物,而是一种抽象的道理,如前面引的刘勰所举贾谊《鵩赋》“祸之与福,何异纠纆”之例,就是以纠纆相联的关系来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还有的比喻,本体干脆不出现,而直接以喻体来代替本体,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即比喻一种忠诚不渝、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些比喻的相似点的心理形态都是概念性的,都属概念型比喻。

3.情感型比喻。这种比喻所要表现的不是事物本身外部和内部的相似关系,而是事物对人情感作用上的相似关系。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人会由于它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对自身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而产生种种情感,并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相应的反映。这些反映由于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可以概括为各种不同的模式和类型,如愉快、忧伤、愤怒、恐怖等,因此,外部形态和内部实质都是不相同的各类事物,由于对个体的意义相似,就可以引起类似的情感反映,两个事物就可能以某种概括性的情感反映的心理模式为中介而形成相似联想,从而形成情感性比喻。韩愈《听颖师弹琴》一诗中“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一节,前二句将轻柔细碎的琴声比作恩怨尔汝的呢呢语声,主要反映的是听觉形象上的相似,是一种表象型比喻。后二句将轩昂雄壮的琴声比作勇士赴战场杀敌的场面,无论是外部形象还是内部逻辑,二者的关系都是不相似的。但它们使人产生的情绪感受却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它们都使人产生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感。当诗人听到这种轩昂雄壮的琴声时,就会引起某种具有激昂向上性质的情感反映模式,这种情感反映模式的兴奋会唤起与之相联系的许多事物(这些事物都可能引起这一情感反映模式的兴奋),于是诗人就选择“勇士赴敌场”这一事物作为喻体而与轩昂的琴声建立了比喻关系。反之,欣赏者则是通过“勇士赴敌场”所唤起的情感去体验琴声的。

情感型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无论在外部形态还是内部实质上都既可以相似,也可以不相似。构成情感型比喻的关键在于表达者通过比喻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只要表达者所表现的主旨是本体和喻体对主体情感作用上的相似,那么即使本体与喻体在外部形态或内部实质的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这个比喻也仍然应该划为情感型比喻。

以表达者所要表现的本体与喻体相似点的心理形态为依据,我们将比喻分为以上三种类型。但是,由于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具体的反映过程常常需要多种心理功能在多种水平上的协同活动来完成,因此,在一个比喻形成的实际心理过程中,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有时并不表现为单一的心理形态。其心理类型也常常并不像以上所分析的那样纯粹。“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江花与火固然在色彩上相似,在情绪上不也同样给人以热烈之感吗?但是,在这些不同心理形态的相似点中,总有一种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方面。比喻的心理类型正是由它决定的。例如前一例主要反映的是红花与火在色彩上的相似,属表象型比喻。

(刊于《吕梁学刊》1994年第3期) qHg6vZjwVhYy5bPvkyLReLYMd5jGHHR6YBQrSUYIco0FUKzr33onQeVlT6bul4o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