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边,秦山脚下,一座新的核电站正在拔地而起,这就是举国上下备受关注的秦山核电二期工程。
1993年4月30日,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炮响,拉开了二期工程的序幕。工程建设者们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四通一平。从此,杨柳山在我国的版图上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秦山核电二期工程。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继秦山一期、大亚湾核电站投产之后,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又一座核电站。装机容量为两台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工程建设周期72个月,计划于2002年6月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2003年4月第二台机组并网发电,电站设计寿命为40年。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建设者们曾经历过多少激动人心的时刻:1996年6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按下1号核岛反应堆厂房浇灌第一罐混凝土的按钮,标志着主体工程的正式开工;1998年11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下达了穹顶吊装的起吊令,重173吨的穹顶经过26分钟准确无误地就位于反应堆安全壳筒体之上,从此预示着大规模安装工作的开始;1999年3月31日,号称反应堆心脏的关键设备——压力容器顺利安装;1999年5月27日、5月31日两台蒸汽发生器吊装就位……
工程的每一步进展,无不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秦山二期工程的关怀和各部委及有关省市对秦山二期工程的支持,无不凝聚了所有参建单位的工程建设者们的心血,工程的每一个胜利,更加坚定了工程建设者们搞好工程建设的决心。
核电作为一种安全、清洁的能源,在世界范围内正在稳步向前发展。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运行着440多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3.5亿千瓦,核电发电量占电力生产总量的17%,预计到20世纪末达到20%。1998年,美国拥有107座核电站,装机容量9920万千瓦,居世界装机容量之首。法国拥有59座核电站,装机容量6285万千瓦,核电占整个电力装机容量的78%,是核电比例最高的国家。而我国大陆已投产的核电站(2座核电站、3台机组)装机容量为210万千瓦,只占电力工业装机容量的0.82%,无论从装机容量还是所占比例来说,核电在我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可喜的是,核电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1991年随着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秦山核电站的运行,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相继投产的大亚湾核电站有着优秀的运行业绩,这两座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为国民经济和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九五”期间,我国已列入计划的秦山二期、岭澳、秦山三期、连云港四座核电站共8台机组正在进行建造,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2002—2004年间将陆续投入商业运行。届时,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2.3%,即便如此,这一比例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极不相称的。由于核电是清洁、安全同时从长远来说也是经济的能源,也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资源有限,因此,发展核电势在必行。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核电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秦山二期工程作为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排头兵,肩负着核电国产化的历史重任。它的成功建设,必将为我国掌握大型压水堆核电站设计和制造技术,培养各类高素质核电人才,逐步实现我国核电建设的国产化、标准化、系列化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建设必将为推动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2001年10月17日
(原文刊载于核电之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