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构建和谐社会是长期的目标,必须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

双节刚过,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欢度佳节的喜庆气氛中,中共中央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这是喜上加喜,符合中国老百姓的心愿,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新世纪新阶段,人心思变革、思稳定,人们盼发展、盼和谐。老百姓认为,和谐社会就是幼有所护、老有所养、家庭和睦、生活和美、社会安定。理论工作者认为,和谐社会就是结构合理、行为规范、运筹得当的社会,是改革配套、发展协调、稳定持续的社会。不管从哪个角度,和谐社会都是一个人类不断追求的永恒目标。

古往今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一直把实现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作为美好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更是源远流长。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论不休,但对和谐却都是心向往之。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应该说,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的“新和谐公社”,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美好的憧憬。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这就是说,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我国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根本前提。”当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如何认识社会和谐、怎样实现社会和谐的问题上,我们也发生过严重失误和曲折,教训是很深刻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在,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向自己提出的伟大使命,是中华民族走向新胜利的新起点。这充分反映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决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必须克服急功近利、搞表面化文章、搞数字游戏,更不能搞什么“跑步进入”等等。正如《决定》中指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做长期奋斗的准备。当然,这个和谐社会也要有阶段性目标,所以,《决定》也同时提出了2020年这个阶段性目标。之所以是一个长期目标,是社会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种种不和谐的现象:人的素质影响和谐,环境污染影响和谐,愚昧落后妨碍和谐,违法乱纪销蚀和谐,贪污腐败破坏和谐。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铲除和消灭的,要有一个较为长期的解决过程。而目前存在的种种社会矛盾,如一些地区或集团出现的比较利益失衡、既得利益受损、预期利益受挫;社会成员或个人的权利、机会、规则、分配的不公平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也不可能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有阶段性目标,才能让群众有信心,看到希望,而不是渺茫。

同时,构建和谐社会还要从基础性建设做起,从提高作为社会的最活跃的基础——人的素质入手。应该认识到,在实现和谐社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我们人类自己。这是应该好好下大气力研究并做工作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机关,甚至一个家庭,都应该关注人的素质的提高。

作为中央机关,我们如何在机关建设中实现和谐发展,除去硬件条件的建设,如制度建设、改善工作环境、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外,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大家的自身素质。学历高未必素质高,文化知识多未必自身毛病少,如何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温家宝总理去看望北京大学季羡林老先生,在谈到和谐社会建设时,季老先生说:和谐社会建设关键是人内心的和谐。我认为这是最高层次的和谐,是每个人应该追求并努力的。

总之,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的存在,离开矛盾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可能发展进步。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调和,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多样性的东西共存而达到平衡,才能形成和谐;反之,就达不到平衡,也就无所谓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目标。在目前阶段,甚至直到构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前,我们的社会都不可能是一个十足和谐的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和方面还不可避免。因此,不能因为我们党已经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以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和现象自然而然消失了、不存在了,一旦遇到不那么和谐的事就满腹牢骚、怨天尤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理性地看待社会,理性地面对各种社会矛盾,面对各种不和谐的因素和社会现象;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全社会都要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

(原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1期) hD2Hmamlf1GvbKqgBXpNEReHVwikyMyu8YnpdMuC1oQ6UYRT3yi4qrI+91hU72e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