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秦统一前的中国

至本世纪初,中国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陕西、重庆、河南、湖北、辽宁、河北、山东、宁夏、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众多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这些遗址无不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一个重要地区,而且南北各地发掘的石器始终具有自身特征,发现的人类化石从早到晚也有明显的继承性。

远在距今约800万年,腊玛古猿禄丰种就繁衍生息在云贵高原。而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距今约70万年前后的北京人,能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工具,能够保存火种,还会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已经以采集、狩猎为生,而且学会了人工取火,开始捕鱼和缝制衣服,还会对逝者进行埋葬,知道用兽牙、石珠打扮装饰自己。

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中国大地上的先民,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植物的认识、食用、栽培和储存,人的居住和生活,美的追求和体现,人群的相处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内蒙古赤峰兴隆洼等遗址,都出土了距今约12000年前后的栽培稻、粟、黍。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人,已经能够修筑木构屋舍和水井,制作种植水稻的骨耜等农具,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制作陶器、玉器、骨器,运用雕刻等技术制作象牙、兽骨等艺术品。距今约60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大型原始聚落遗址,有房屋、窖穴、壕沟,屋内有炕有灶;他们还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用渔叉、渔钩、渔网捕鱼;能够制作精美的彩色陶器;已经使用纺轮纺织和骨针制衣。这一切都在证明人类很早就在中国大地上迈出了创造文明的步伐,而且这种步伐从来没有停止。随着漫长的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中国历史也迈进了相对可以传说的三皇五帝时期。

以正史观点,三皇指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伏羲氏作八卦,造书契,味百药,制嫁娶礼,制九针,制陶埙,定历法,作瑟三十二弦,继天而立,设置官员;女娲氏开世造物,炼石补天;神农氏制耒耜,种五谷,创农业。在传说中,同时期还有燧人氏、有巢氏、祝融氏、共工氏等。

相传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炎帝、黄帝、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交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联合。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打败蚩尤,其势力和声望随之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之后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炎帝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名轩辕,相传他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夫人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相传黄帝之后,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那时实行禅让制,即通过众议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最后,他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传位于品行高尚的舜。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时让位于禹。禹父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9年无果被处死。接替治水的禹总结教训,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终于消除水患。禹全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独木舟、骨笛、蚕茧和丝织品等。1999年,考古学者在位于山西襄汾东北的陶寺,发掘出距今4300—4000年的都城遗址,面积达280万平方米。这座大型城址中部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随葬有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小件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发现很有可能用于观测天象、确定节气的观象台。有学者从该遗址所处位置和存在时间推论,这座大城很有可能是尧都平阳,认为当时的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自大禹至夏桀共17王,历470年。其疆域东至今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的交界处,西至海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南至湖北省,北达河北省。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阶级分化愈加严重。禹去世后,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其中央除国王外,还有“六事之人”,即六卿,各氏族部落首领成为诸侯,父权制时的家长大多成为贵族。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夏朝中心地区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二里头村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鼎、爵、觚、盉等,大量酒器和出土的海贝、骨贝等实物表明,当时农产品已有剩余,商品交换也不只是以物易物。

夏代艺术方面的记载多见于传说。相传启能歌善舞,他从天帝那里得到《九辩》《九歌》和美妙乐舞《九韶》。夏桀有一支规模不小的乐队,所奏音乐人间罕有。夏代已有专职人员负责观测天象,《夏书》日食记载为世界首次。《竹书纪年》载夏桀时一次“星陨如雨”及夏代末年三次大地震,为世界最早星雨和地震记录。夏代已用干支记日,夏代历书《夏小正》记载一年十二个月气候、星象及重大农事政事。

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族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络周边部族,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

成汤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建都于亳。商朝传31王,前后554年,为奴隶制鼎盛时期,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

商朝政权机构有内服、外服之分。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官员设文官、武官和史官三大类。文官掌内政事务;武官掌马匹、军队、守边及田猎;史官掌管册、祭祀。商人崇尚鬼神,史官被赋予沟通天人职责,地位崇高。外服为分封贵族管辖区,有侯、伯、子、妇等称,遍布各地,藩屏王朝。

商王军队主要有左、中、右三师,一师约万人。商代前期作战以步兵为主,后期以战车为主。商代刑法条款明显增加,用刑名目和手段更加具体,后世沿用的刖、劓、宫、墨、大辟五刑已广泛施行。

商朝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黍、稷、稻、麦。生产工具多以木、石、骨、蚌做成,而且已经用木制耒耜翻土,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商人饮酒成风,证明当时粮食产量增加,果腹之余有粮酿酒。商朝商业更为活跃,货币以海贝为主,并出土有少量铜贝。

商朝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功能也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象征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技术先进,能够铸造司母戊鼎这样重达832.84千克、工艺十分复杂的硕大青铜器。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出土的一些商代中晚期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被称为金文。而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商代甲骨文,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约15万片,已经识别的文字在1500个以上。甲骨文记事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商代已经有专门史官,他们兼有巫和史的职能,史的方面主要记录先公先王世系,商王行动、言论和其他的国家大事。商代音乐文化水平很高,初步形成了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体系,考古发掘出的乐器有陶埙、铜鼓、铜铙、铜钟、石磬等。殷墟武官村大墓出土的石磬制作精美,音质悠扬清远。出土的陶埙有五个音孔,能发九音。商代雕塑水平很高,器物花纹或浮雕有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蝉纹、鸨纹、鸟纹、蚕纹、鱼纹、牛头纹、鹿头纹、虎头纹等,无不神秘生动。商代天文历法进一步发展,观察天象更为细致。保存在甲骨卜辞中的阴阳合历《殷历》是现存我国最早历法。阴历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并通过三年设置一闰月、五年再闰加以协调。商代已经以十天干配十二地支成六十干支记日。十天一旬,一月三旬。商代甲骨卜辞中共记录了头、眼、耳、舌、牙、小儿传染等共16种疾病,用“砭石”做医疗器具。

商代穿着为上衣下裳,衣为交领右衽短衣,衣之外还有裘,即兽皮毛朝外裁缝成直领右衽的上衣。裳即男女都穿的短裙子。商代已有帽子和用麻葛制成的鞋。商人食粮主要有黍、稷、粟米等,将之舂去壳后煮食。食具分烹饪器、盛食器和餐具等,烹饪器有釜、鼎、鬲、甗等,盛食器有盂、簋、箪等,餐具有碗、箸等,碗由木、陶、瓷制成。商朝饮酒更盛,且酒器品种繁多,制作精美。商代平民百姓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地面上一般用土坯垒砌或采用板筑建造,而贵族所居宫室则要挖一米多深的地基,填土夯实至高出地面一米左右,作为防潮干燥的台基,宫殿为四周有回廊的前堂后室的大寝殿。殷墟考古发现18辆车的遗迹,复原可见商代车辆独辕、车轮18根辐条,长方形车厢,可乘坐二至三人。商代交通比较发达,甲骨文的“行”字为四通道路之形。商代在独木舟的基础上创制出了木板船,为船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商朝长期对外征战,控制的范围不断拓展。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商朝最后的商纣王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族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族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周朝传37王,到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去世,历790年,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至周朝中期,疆域有今河南、河北、山东大部,陕西中部,山西南部,辽宁西南部,安徽北部和湖北一部分,为夏商周三代中幅员最为广大的国家。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到周幽王时,朝政腐败,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为示区别,史称此前之周为西周。

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因鲁国史书《春秋》一书而得名,始于平王东迁之公元前770年,终于公元前476年。这一时间段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年份相吻合。而“战国”则取名于西汉时编定的史书《战国策》,起于公元前475年,终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

周初,周王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

西周时期国家机器比较完备,周天子之下有太师、太保执掌军政大权。太师、太保之下有“卿士寮”和“太史寮”两大官署。“卿士寮”的长官由太师、太保担任,下设掌土地和农牧生产的司徒、掌建筑和制造的司空、掌军赋和军事的司马。另有职位低于“三司”的司寇,掌刑狱等。“太史寮”的长官是太史,主管册命、祭祀、典籍等。诸侯国内官制大致与王室相同。

周王室的军队由本族贵族与平民组成的“周六师”和整编原殷商军队而成的“殷八师”组成,一师大约1万人,总兵力有14万上下。各诸侯国亦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西周时作战主力以车兵和徒兵为主,一般一辆战车有车兵三人、徒兵十人。

西周制定了《九刑》,有关墨、劓、刖、宫、大辟等五刑的条文规定达3000多条。五刑之外还有鞭刑、流放等。为防范奴隶反抗或暴动,西周还将五家一比、十家一联编在一起,赏罚与共,开后世连坐、保甲先河。

西周进一步完善井田制,即将土地划分为井字形,一井内九块方田,每块100亩,其中边上八块为奴隶耕种的“私田”,中间一块为“公田”。奴隶耕种完“公田”才能耕种自己的“私田”。“私田”收入归耕种者,奴隶以耕种“公田”的劳动为赋税、田租。

西周农作物有黍、稷、粟、麦、稻及菽、麻等,农具以木石为主,末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当时已经掌握了灌溉、施肥、除虫等方面的技术。

西周制造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丰富,轻巧实用;制作的瓷器已经分青釉和黄釉;西周用坚实木料和铜制配件制作的车辆,形制精巧,集木工、金工、漆工、皮革等多种工艺于一体。

西周商业活动仍以贝作为主要货币,有海贝、石贝、骨贝等,而且有较为固定的交易市场,有严格的管理措施,还选派专门的“质人”为市场管理官员。

西周崇尚礼制,主要以青铜器鼎、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有些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周代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明显增加。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西周毛公鼎,铸有文字497个,是目前所见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

周王室设置有太史、内史、中史、外史、作册等史官。各诸侯国也都设有史官,如齐有太史、南史,鲁有太史、外史,秦、楚有左史等。史官之职基本世袭。因占卜、祭祀和书史需要,早期史官大都精通天象、历法,从而记述历史一开始就形成时间概念清晰的编年体。西周已有专门观测天象的机构和人员,并有专门观测天象的测景台,使用日圭观测日影以定四时变化。

西周整理历代乐舞,乐器品种更多,制造精良,而且“乐”“礼”紧密结合,不同礼仪配有不同音乐歌舞,《诗经·周颂》31篇,均为祭祀乐舞的歌辞。

西周有专门的医疗机构,分有营养保健方面的食医、内科方面的疾医、外科方面的疡医和兽医四科,根据体温、声音、气色来诊断“五气、五声、五色”,然后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用药与营养食疗相结合。

西周早期王家宫室近似四合院,大门以南四米有夯土筑成的带顶盖的影壁,门两侧各有房三间,门内有庭院,庭院北部为主体建筑堂,堂左右有厢房,堂后有东、西两个小院。瓦已普遍使用。西周平民百姓仍以半地穴式住房为主。那时的服饰打扮等级差别很大,贵族一般以丝、帛、裘、毛为衣料,还要佩戴玉饰,百姓则以麻、葛、粗毛为原料,粗麻、粗毛织成的短衣叫“褐”。帽子周王和贵族戴冕,士戴冠,一般平民则戴巾。西周交通有了很大发展,贵族马车装饰华丽。当时水上交通发展,周王室拥有不少船只,还设专门官员管理。

专家考证认为,《周易》是商、周之际经多人之手和长期整理而成的以八卦为基础的卜筮之书。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就有八卦符号,《周易·系辞》认为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氏发明了八卦。《周易》是我国上古时代哲人智慧的结晶,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等深邃博大的哲学理念,对先秦诸子思想的形成影响极大。《尚书》是春秋以前的史料汇编,它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注重总结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对研究商周历史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春秋时期,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社会处于极度动荡状态。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统治力大减。一些诸侯国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致使分封制逐步瓦解。就诸侯国的数量而言,春秋初期封国与西周时期变化不大,但处在各大诸侯国势力范围之内的小国,已经沦为奴隶主贵族的采邑,多数降为附庸并逐渐沦亡。此时周王室的关中故地被犬戎侵占,所辖之地仅有洛邑方圆六百里。周王虽然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势力崛起的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而是各自为政,该上贡的已经不再上贡,该来朝的也很少来朝,周王室一天比一天冷清,财政上也陷入困境,甚至要仰仗诸侯国的支持和施舍。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列国争雄称霸的热潮空前高涨。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之后,晋文公登上霸主地位;秦穆公奋起直追,独霸西戎;楚庄王挥师北上,称霸中原。其后,晋、楚等国轮番大战,消耗日甚,元气互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华夏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大范围的民族交融。

春秋以前,军队编制主要是根据战车作战需要来组织,以车兵为主,随车而行的“徒兵”即步兵配合车兵作战。到了春秋时期,战争的规模和范围扩大,为了适应各种地形作战的需要,各诸侯国不断扩大步兵数量,使步兵逐渐成为独立的作战兵种。与车兵相比,步兵活动范围大,受战场地理条件制约小,进而成为各国军队的主体。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促进垦荒和水利工程的兴建,像楚国修建的“芍陂”(今安徽寿县)灌溉农田一万多顷;吴国夫差开挖了沟通长江淮河的邗沟。土地开垦、私田增加、铁器牛耕使一家一户能够成为生产单位,从而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春秋时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并打破了手工业商业的一统官营。独立的手工业者以家庭为作坊,父子相继增加产量提高技艺,青铜器铸造中能够镶嵌金丝银丝;采矿业竖井、斜井、平巷联合使用,效率大增;漆器制作更加精良。各诸侯国为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纷纷鼓励支持工商业发展,坐地卖货的“贾”和远途贩运的“商”相结合,“陶朱公”一类的富商大贾相继出现。

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各国的新兴势力为战争和生产需要,纷纷给奴隶以自由人身份,土地占有制和生产关系变化导致赋税制度变化,最具代表性的有齐国管仲根据土地好坏分级征税和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的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历史进入史家所称的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时期。而推动这种变革的,是发展了的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冶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铁在农具、用具、兵器等方面广泛使用,耕牛铁犁垦荒深耕,铁锄铁镰除草收割,大型水利工程造就旱涝保收沃野,粮食丰收加速人口繁育。这一切为更大规模的战争提供了人力、物力保证。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又促进冶金、木工、纺织、煮盐等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发展,同时又为诸侯继续争霸提供了物资、技术和人力。

铁剑战马纵横驰骋,攻伐杀掠更加惨烈,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争战。当时战争规模前所未有,参战兵力动辄几十万,交战区域深入广泛,持续时间经月连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希冀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纷纷采取变法这种激烈的改革措施。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齐国邹忌,韩国申不害,秦国商鞅,以及赵国胡服骑射,主要大国无不以变法图强。与之相适应,为奴隶制服务的各种制度相继被抛弃,而将相制度、郡县制度、俸禄制度、度量衡制度、户籍制度、财政制度、法律制度等适应新型封建制的各种制度纷纷建立。

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显著提高,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到公元前237年,秦统一全国的大任传到更具雄才大略的嬴政手中。亲掌国政的秦王嬴政以利剑重金、歼灭分化为主要利器,加速推进灭六国的进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剿灭六国、结束兼并战争、建立全国范围内封建统治的历史重任。

战国时期铁农具有犁、铧、镬、锸、锄、镰等,并得到普遍使用。农业生产中已注重深耕细作、除草施肥,农业生产技术已成为专门学问,出现了“农家”学派和《野老》《神农》等农学的书籍。为增加产量,各国兴建包括航运在内的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著名的有魏国鸿沟工程和秦国都江堰、郑国渠。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综合性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的都江堰,至今灌溉着成都平原上1000多万亩土地。

战国时代官府经营的手工业如冶金、纺织、漆器、制盐等进一步发展,私营手工业规模更大。随着铁器普遍使用,许多大型冶铁集群相继出现,遗址面积动辄几十万平方米,并掌握炼钢、铸铁柔化等先进技术,刀口锻钢的铁兵器被称为“白刃”。这时青铜广泛应用于礼器、兵器、车具、马饰、货币以及各种生活用品,青铜冶铸中铜、锡比例把握准确,青铜器件通过榫卯任意组合,刻镂镶嵌图案精美。漆器变厚重内胎为薄胎,样式颜色更趋多样,一些漆品饰以牢固美观的金属口沿,漆器上透雕浮雕图案复杂,工艺水平高超。车辆用途广泛,制作技术更高。秦国战船可以载50人和3个月口粮,沿海国家制造海船运输。制盐业海盐、池盐、井盐并重。

战国时代商人往来各国,富商巨贾如魏国白圭、卫国吕不韦都能称雄一方。规模较大、商业较繁荣的城市不断涌现,以致如齐国都城临淄大街车辆轮毂相碰,行人肩膀相摩。

天下大乱的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秩序土崩瓦解,新势力新阶层风起云涌,“士”这一阶层便逐渐形成。道路四通八达,商贾往来不绝,士人自由迁徙,他们或奔走各国之间游说君主谋求显位,或著书立说开馆收徒创立学派。同时,剧烈变革促使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战争、和平和秩序,对国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新士人的兴起,乡校的普及,养士之风的盛行,为这种思考提供了人才和场地。倾心于你争我夺、攻城略地的诸侯,无意或无暇顾及思想领域。至春秋晚期,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并创立儒家学派。随后,墨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相继形成。这三大学派的出现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于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杂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学派如雨后春笋,呈现出百家争鸣盛况,并留下《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鬼谷子》等大量经典,加上之前的《周易》《尚书》《春秋》等著作,成为之后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源泉和制度根基。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他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成为知名学者。中年后曾在鲁国从政,但时间不长,以后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孔子是大思想家,也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深远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创立了道家学派。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

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庄子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战国时期,兵家也是诸子百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派别。兵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孙武,他的《孙子兵法》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变革中的春秋战国时期,不光百家争鸣思想学术成果丰硕,史学、文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都取得辉煌成就。

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国崛起,王室史官垄断历史记载的局面被打破,各诸侯国开始自己记载自己的历史,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秦国的《秦记》等都是编年体史书。孔子贯穿自己的思想观点整理修订了鲁国史《春秋》,整齐规范了编年体,开创了私人修史之风,强调了历史的鉴诫垂训作用。成书于战国时代、相传为左丘明所撰的《左传》,成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鸿篇巨著,对后世史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多篇。《诗经》里的作品,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和高尚情操,有的描写劳动者勤劳勇敢,有的赞扬反抗压迫,同时也保存了丰富的商周时期的史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光辉的地位。战国末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吸收历史传说和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他的代表作《离骚》,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诗经》和“楚辞”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极其深远。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有了很大发展。二十八宿系统已经有了完整的记载;战国时代著名天文学家石申和甘德辨认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春秋》一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和哈雷彗星的记录,还记录37次日食;更加完备的二十四节气系统,较好地反映一年中寒暑、雨旱、日照等变化规律,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准确实用;春秋后期采用四分历法,确定十九年七闰,精确一年为365.25日,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春秋时期已有九九乘法口诀和勾股定理,并用算筹为工具进行计算。战国时期,分数、比例、面积和体积等方面的数学知识得到发展;出现了司南这种利用磁石定向原理制作的方向辨别仪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医学达到极高的水平,分科上已有外科、内科、妇科、耳目科和小儿科,针灸也在这一时期形成,经络学说基本确立;系统论述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症候、诊断、治疗、预防,以及药物性味、功用、方剂、组成等内容的著名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亦成书于这一时期。春秋末、战国初诞生了著名医学家扁鹊。

长达近800年的周王朝,最后一代君主姓姬名延,公元前315年22岁时登基,在位59年,史称周赧王。

周赧王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公元前257年,秦国已攻占韩国、魏国、赵国很多地方。这时,楚国想抑制秦国势力,派使者请周赧王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联合攻秦。周赧王大喜,命令西周国(诸侯国)国公凑起五千多人的军队,可是缺少武器、粮饷。周赧王付借券向境内富户筹借,答应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任命西周公为大将,率领五千军队伐秦,并约六国诸侯到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会合一起出击。不料只有楚、燕两国派来些许军队。西周公们等了3个月仍不见其他四国兵马来到,西周公只好带着自己的人马返回。西周国富户见周军归来,纷纷持借券向周赧王讨债,周赧王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周朝人将这个高台称为逃债台。

本来,前一年西周公与秦昭襄王相约和平相处,时隔不久西周公又挂帅攻秦。秦昭襄王大怒,派大将军摎攻打西周国。西周君跑到秦国叩头,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献给秦昭襄王,秦国便放西周君回国。同年,周赧王郁愤而终。其后不久,西周公去世,西周民众纷纷向东方逃亡。秦国顺势收取九鼎,西周国灭亡。同时,宣告历时最长的周王朝走向终结。七年之后,秦庄襄王灭东周公,周王朝的祭祀从此结束。这一年,是公元前249年。

在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的春秋战国时代,秦能最终胜出统一中国,并为中华民族的久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自有值得总结和认真记取的地方。

秦人为嬴姓,原本为东方部落。西周初期参与武庚叛乱,周公平叛后把他们流放到偏远的西部,也就是大约今天甘肃天水一带,以游牧为生。

公元前891年上位的西周第八位天子周孝王,见秦人首领非子为王室养马有功,就封其为附庸,封地即今甘肃秦安一带,准其“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在周朝,从天子到公、侯、伯、子、男,封地大小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别。最小的男爵只有50里方圆的封地,其余不足50里地的,就只能附属于诸侯,这就是附庸。要知道,附庸是没有资格朝见天子的。但尽管如此,秦人在历经艰辛之后,总算自己有了名正言顺的根据地,有了周王朝认可的政治地位。

政治上有了名分的秦人,在非子之后又传了两代。当权柄传到秦仲手中的第三年,周厉王暴虐无道,惹怒诸侯造反,西部诸戎乘机抢掠边境,势头直指京畿。继位后的周宣王就任命秦仲为大夫,前去讨伐西戎。然而,长期与戎狄打交道的秦人,获得如此荣耀以后,即刻成为众戎之敌。戎族联合起来猛攻秦仲,秦仲死于战乱之中。得胜的戎兵跃马挥刀,矛头直抵周朝腹地。危急中的周宣王招集秦仲的五个儿子,把临时集结的7000士兵交给继承父亲职位的长子秦庄公,让他弟兄合力抵挡戎兵。

替父报仇,替天行道,庄公弟兄浴血搏杀,终于逼退了西戎的军队。于是,逃过一劫的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陲大夫,把犬丘之地全部封给了秦庄公。这样一来,相当于今天甘肃天水到秦安的大片土地全部归于秦嬴氏名下。然而,这些土地基本上都在戎狄手里。

庄公在位44年,政绩不凡。尤其是他的三个虎子,更是英名远播。长子世父不恋高位,奋起搏杀抵挡戎狄,把王位让给弟弟秦襄公。具有战略眼光的秦襄公联姻戎王,东迁都邑,修兵精武,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终于,断送西周的周幽王把这样的机会赠给了秦襄公。那是周幽王宠褒姒戏诸侯、废王后易太子之后,被申侯联合犬戎攻破京城,幽王被戎兵弑于骊山脚下。正在众诸侯冷眼观望、周王室危急万分的关键时刻,秦襄公瞅准时机奋起勤王。之后又亲率大军,护送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平王感其肝胆英武,护驾甚力,便封秦襄公为诸侯,顺手把岐山以西好大一片戎狄环视、虎狼出没、自己夺不回来也管理不了的土地封给秦襄公。

然而有名无实、初始封侯、被中原各国视同戎狄、会盟也不邀请的秦襄公及其子孙,只能以秦人的顽强,与封地内及周边众多戎狄展开生死搏斗。可惜直到秦襄公以身殉国,戎人还在那块土地上猖獗横行。

襄公之后,文公继承父业,经16年努力,终于赶跑戎人,夺得岐这块周人祖先发祥之地。至此,秦国范围西起天水,中跨宝鸡,东达岐山,大国规模初具。文公东迁都邑,学习农耕,设立史官,尝试法治,祭祀“神鸡”,鼓舞士气,很有作为。

文公死后,其孙宁公即位。为利于征战东迁都邑至平阳(今陕西岐山县以西),率兵灭荡社,继续向东扩张。

宁公之后,大臣费忌、威垒、三父合伙废太子,立5岁初子为初公。五年之后杀初公,复立宁公太子为武公。武公三年,杀作乱三大臣集中王权,西压西戎至西陲,东伐众小戎国及周王室小封国直到华山脚下。这时的秦国以关中为核心,西至今甘肃天水,东至今陕西华县。武公十年创立“县”这一行政区划单位,而且沿用至今。

武公去世后,继位的弟弟德公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南),扩充势力东达黄河西岸。之后德公三个儿子宣公、成公和穆公相继执政。宣公为秦东进投石问路,与东方大国晋在河阳开战,竟然得胜。

秦襄公去世之后,秦国又历经七代君主,过了108年,秦国继续强盛的接力棒传到了秦穆公手中。

公元前659年,站在历史舞台上的秦穆公发愤图强,招纳人才,机智揽由余,羊皮换百里奚,重礼迎蹇叔,东平晋乱,三置晋君,蚕食东土,于公元前623年大举克戎,吞并西戎12国,辟疆千里,独霸西戎,周天子亲派使者奉金鼓祝贺,并承认秦穆公的霸主地位。当年襄公所得的一字空文的封赏,终于在穆公手中变成现实。

穆公之后,又历经康公等14位君主,历时230多年,虽然偶尔也参与中原争霸,但始终少有作为。在时间的长河里,秦国又逐渐沦为被各大国鄙视的“夷狄之邦”。

公元前384年,在秦国一系列变故中走上君主之位的秦献公,面对困顿低落的秦国,立即着手改革,他首先下令“止从死”,即废除了延续300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接着登记户籍,解放奴隶,迁都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请墨家能人制作攻防器械,强化军事训练,秦国国力得到增强,人口不断增加,军队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他抓住时机出击三晋,大破魏韩联军,获得数百年未有之大捷,周显王派使者送礼服祝贺。

献公去世,儿子孝公立。有志于“天下定于一”的秦孝公,是彻底扭转秦国颓势、使秦再次崛起的关键人物。久已愤于诸侯鄙视秦国的秦孝公广发“求贤诏”,以“尊官封土”求“出奇计强秦”之士。这时候,曾给魏国宰相公叔痤当过秘书的商鞅来到秦国。经过几轮交谈,秦孝公奉商鞅为国宝,放手让商鞅推行变法。商鞅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民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秦孝公和商鞅携手推行变法十年之后,秦国终于“家给人足、道不拾遗、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秦国从此强势崛起,西霸西戎,南向灭蜀,东越黄河,数次打败战国首强魏国而逼其迁都避秦。

秦孝公去世,公元前337年继任的秦惠文王,任用公孙衍继续富国强兵,任用张仪在合纵连横中浑水摸鱼,不择手段削弱六国,千方百计强盛自己。公元前306年,继承秦惠文王的秦武王转手将接力棒交给秦昭襄王。不负祖望的秦昭襄王在他56年的任期内,施行远交近攻策略,充分发挥文臣范雎、武将白起等能臣良将作用,不断向东扩张,尽挫六国锐气,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之后,在位只有3天的秦孝文王和在位不过3年的秦庄襄王短暂过渡,秦统一全国的大任终于传到更具雄才大略的嬴政手中。

公元前237年,亲掌国政的秦王嬴政以利剑重金、歼灭分化为主要利器,加速推进灭六国的统一进程。公元前236年,赵国出兵攻燕,秦以救燕为名,派大兵夹攻赵国,攻取赵国漳水流域。公元前234年秦又大举向赵进攻,在攻取的赵地建立雁门郡和云中郡。公元前230年,秦选择韩国作为第一个扫除目标。几番大战,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灭亡。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大破赵军,俘虏赵王。赵公子嘉逃到代郡,自立为代王。公元前227年,秦派王翦、辛胜攻燕,燕、代两国发兵抵抗,被秦军败于易水以西。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逃奔辽东。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将军王贲攻魏,秦军包围魏都大梁,三月后魏王出降,魏国灭亡。同年,秦王政派王翦带60万大军伐楚,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楚江南地,又乘胜南征百越,设置会稽郡,将秦国领土扩展到珠江流域。同年秦将王贲攻燕之辽东,虏燕王喜,灭亡了燕国。接着,王贲又回师攻代,虏代王嘉。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灭了齐国。至此,秦用十多年时间,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不但为历时两个半世纪的战国时代画上句号,而且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久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r4g1K+5RJsHSEhaJ9VIELqW885+sNd6IjAuWalU9W5ab6LgFs7i9UggiU997pO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