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孩子,孩子

陈竹隐

婚后第二年,我们便把两个孩子从扬州接到北京来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便成为家庭中的一件大事。事先佩弦便与我商量好,对孩子的教育双方取齐,就是有不同的看法也不要当着孩子说,要事后再商量。这一条约束使我们避免了一些矛盾,并使家庭一直很和睦。

两个孩子都是在城里读书,住在学校,在生活上不搞特殊,在思想品德上鼓励他们进步。女儿本来在教会学校读书,因为参加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游行,被学校不挂牌除名了。当校方把我和佩弦找去时,我们未责孩子就将她转学了。记得抗战胜利回北平后,我们的一个孩子在中学念书。一个好心朋友对我说:“这孩子在学校活动得很,思想太左,你要注意管管他,现在太危险啊!”佩弦知道后对我说:“左,左才是中国的出路,是青年人的出路!这样乌七八糟的政府,不叫孩子左,难道还叫孩子右吗?”孩子做得对我们就支持,在家里我们一直是鼓励孩子前进的。

那时我们的生活很俭朴。佩弦的收入要寄一半给扬州,我们留用一半。所以每逢给孩子们交学费时,都要借一个月的薪水。佩弦待人很宽厚,每次让当差发信时,如里边有他的私人信件,都要给当差一些钱。他对人也很谦和,平时在路上遇到清华的工友他都打招呼。工友帮他做了什么事,他都很客气地说:“劳驾!谢谢!”他认为一个人有志持志,有力持力,用脑用体,各有贡献,没有一点教授的架子。所以清华的老工友都说:“朱先生可好啦!”他在家里与孩子们相处也没有尊长的架子,有时让孩子倒杯水都说:“劳驾!”后来还是我讲:“让孩子们做事不要这样说,显得都没有父子感情了。”这样他才慢慢改了。

(选自《忆佩弦》,载于《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题目为编者加) gdkhz72BNb4o6DG50xHX/6wBjL/KZayD1SqGNzCo9zsF1Ksp1lG89T1wMMHJ8lh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