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开兴学,蒸蒸日上

张锡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先生与严范孙先生东游日本,参观博览会,同时考察该国的教育发展情况。先生和严范孙先生回国后,一致认为:要想富强中国,必先兴办学校,推广新学,启发民智,建设国家,遂决心创办中学。

光绪三十年(1904年)秋,先生合并了严、王两馆,借用严宅偏院,辟住宅为教室,办起中学。当年招收学生70余人,初名“私立中学堂”,后改名“敬业中学堂”,次年又改称“私立第一中学堂”。经费由严、王两家拨助。中学之外,为培植师资人才,又设立师范班。两年以后,师范班学生毕业,学校从中挑选成绩优秀者四人,资送日本深造,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做准备。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邑绅郑菊如先生捐助地名南开的空地(坐落在天津城西南)十余亩,作为扩建中学之用。后由严、王二氏,及徐菊人(世昌)、卢木斋、严子均几位先生,共襄义举,集银二万六千两,建起新校舍,因地处南开,故改“私立第一中学堂”为“南开中学”。转年,复得袁慰亭先生捐助,又修建了一座礼堂。到此,南开中学已粗具规模。

先生既决心献身于教育事业,曾对王夫人说道:“现在我决心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办教育是清苦事,事繁而收入少,家务之事,你能相助吗?”王夫人坚毅地答说:“你能为国为民,办此大事,我岂不能克勤克俭地持家吗?不必担心。”先生得以专心从事教育事业达50年之久,夫人是颇著劳绩的。

南开中学建立后,以倡办新学,很有成效,一时社会上热心教育人士纷纷解囊捐助,因此,校舍得年年扩建,学生也年年增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先生被推举为直隶省代表,去美国参观渔业博览会,同时参观美国教育的兴办情况;后又便道赴欧,考察欧洲各国教育发展情况,次年回国。

同年冬,久庵公逝世,先生哀痛倍加。久庵公因一生困顿,很想借先生的将来,一伸自己的平生志愿,所以对先生的爱抚、教诲,不遗余力,有关人生处世之道,对先生指点尤多,常说:“人越是在倒霉的时候,越要勤剃头打辫。”先生平生也常引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在遇到任何困难或挫折时,从来不气馁。久庵公的教育方法是:重实践,贵启发;循循善诱。先生的一生,受到久庵公的教导和影响之处为最多。

宣统三年(1911年),天津提学使傅沅叔饬令将天津客籍学堂和长芦中学堂,并入南开中学。原来两学堂的经费,每年白银8000两,也一并拨归南开中学支用,校名改为“公立南开中学堂”。同年,先生的好友范静生出任北京清华学校总办,约请先生兼任该校的教务长。先生到任后,对清华学生的课业多有改革,深为该校的一些外籍教师所敬佩。半年后,先生为专心致力于南开教育,乃辞职回津。是年九月间(阴历)武昌起义,学生纷纷请假回家,学校课业因此停顿。1912年,民国建立,颁布改元,采用公历,时乃旧历正月十三日,恰好是公历3月1日,而3月2日,天津发生了兵变,到4月里,变乱平定后,南开才得开学。学校经费,月需银币1060元,由学务公所补助,学校还规定了每年10月17日,为南开中学的校庆日。

民国3年(1914年),直隶省工业专门和北洋法政两校的附设中学班,同时并入了南开中学,于是学校经费又有增加,校舍又有扩建。是年,先生兼任北洋女子师范校长。民国6年(1917年),先生鉴于中学既已建立,并且逐渐有所发展,遂下定决心,创办大学教育。以前曾试办过专科学校和高等师范班,均因种种困难而暂时停办。先生为进一步研究大学教育,乃第二次去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班。同时,遍游美国各地,考察美国各私立大学的组织和设施。翌年冬,先生回国后,就开始筹备大学部。民国8年(1919年),北京各学校爱国师生,发起了五四运动,天津各校学生纷纷响应,其中以南开中学学生和先进的教职员为主干,组织请愿和游行示威。那时的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竟派军警围捕请愿的代表,拘捕示威的爱国群众。南开中学的学生周恩来、马骏等和教师时子周、马千里等四十余人被捕,后经先生设法营救,才获得释放。

就在这年的秋天,南开中学校舍之旁建起了一座楼房,随即聘请教授,招收学生百余人,设文、理、商三科,是为南开大学的雏形。那时,江苏督军李纯(字秀山,天津人),久慕故乡南开学校之名,后因病笃,遗嘱以家产之四分之一(折合当时银币50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先生得此巨款,即在天津城南八里台附近购地四百余亩,建造大学校舍,两年后落成,南开大学乃迁入八里台新校址。继李纯督军之后,响应捐款的社会名流,大有人在,李组绅先生捐助矿科常年经费,袁述之先生捐助建筑资金。即便异邦人士,闻名捐款者也颇不乏人。秀山堂、思源堂等之命名,皆为纪念捐资助学的诸位先生。

民国12年(1923年),先生应社会人士之要求,增设南开中学女中部,在中学附近,租用民房一所,招收女生七十余人。二年后,又经各方人士捐助,在男中部操场之南,购地十亩,建筑了女中部新校舍。

民国16年(1927年),先生鉴于东北各省蕴藏丰富,而东邻日本谋我甚急,于是在校内组织东北研究会,先生并亲去东北黑龙江考察,回来又组织东北考察团,到东北做实地调查,搜集资料,编写教材,作为中学部的地理课本。为此,深遭日本人的嫉恨。后来,1937年7月28日的天津事变,南开学校惨遭日寇炮火轰击,被夷为废墟,实肇因于此。

民国17年(1928年),又成立了南开小学。同年冬,先生第三次出国考察教育,周游世界,环绕地球一周。所到之处,深受热烈欢迎,留学各国的南开校友,也都分别远道赶来,与先生欢聚,无论到哪里,都能看到南开的学生。先生最爱学生,爱青年人,他常说:“我看见了青年人,就忘记了自己的老了。”这一年,先生得卢木斋先生资助,修建了一幢规模宏大的图书馆,可供藏书30万册,命名为木斋图书馆,以资纪念。

民国18年(1929年)严范孙先生逝世,享年70岁。严先生虽然生当清季,唯其思想之开明,迥非常人所能及。时先生在美未归,惊闻噩耗,倍感伤痛,盖先生受严老人格道德熏陶之处甚多。那时奉军少帅张学良,敬礼社会贤达,与先生颇有交往。张学良在沈阳设立东北大学,规模很大,聘请先生为董事。先生推荐东北籍学生宁恩承君为该校秘书长。又派专人去东北,对东北大学之校务整顿,多所擘划。张学良氏也虑及南开大学经费支绌,特捐助20万元,南开学校因此得力不少。

民国19年(1930年),在女中部对面,购地十亩,起建小学部校舍。到此,南开学校的大学部、男中部、女中部和小学部,全部建成,规模齐备。各方社会人士,慕名捐助者更多,如陈芝琴先生捐建南开大学女生宿舍楼;章瑞亭先生捐建南开中学部礼堂;还有傅宜生(作义)先生将小站营田一千顷,拨归南大经租,所有租金,作为南大常年经费。这时,南开中学部由于连年购地扩建,中间又开辟了大运动场,连接着女中部,对面又设立了小学部,校舍绵延达一里,蔚然成为一片文化区。大学部自校门起,大道笔直,两旁绿树成荫,曲池芳荷,红楼相望,已成为津南的风景区了。先生平生殚精竭虑,为祖国之复兴,创办南开学校,培植人才,到此,已初见成效。平居时常对我们说:“我死后,一定要葬在南开大学,我永远看着南开学校的存在和发展。”

(选自《张伯苓先生传略》,载于《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天津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题目为编者加) WylqAV/BBPQj+6kRaNkcEp3CqjdAyvjmYp4xwPAcqcX7AzLDUWZKDXKBzTVbVrv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