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认识舞蹈

《辞海》中对舞蹈的释义为“艺术的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创造可被具体感知的生动的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其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蹈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连续的人体动作,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变化的队形,并结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艺术手段来塑造形象的艺术。因此,舞蹈是一种时间性、空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一、舞蹈的起源

舞蹈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它如同人类的影子与人类同生共长。在远古时代,人类尚未发明语言之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以及表情来传达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以共同面对生活。舞蹈是一种通过人类自身表现自身的艺术,人类自身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在其中。

关于舞蹈的起源,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劳动说

我国有很多学者认为舞蹈起源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它使人脱离了动物界,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也创造了艺术的物质载体。

在原始人的舞蹈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是表现狩猎、种植及各种劳动生活的舞蹈内容。很多远古的洞穴壁画、岩画中都保存着原始人狩猎生活的舞蹈画面。

(二)模仿说

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艺术本是一种模仿的形式。”这是关于艺术起源最古老的理论,即模仿说。他们认为,舞蹈的目的是“通过节奏性的动作去模仿性格、感情和行为”,这一重要论述从此成为人们认识舞蹈的至理名言。

人拥有模仿的本能。原始社会人类通过做出节奏性的动作,模仿野兽的动作习性,或者模仿自然景物的动态形象,以达到娱乐或者释放心中的情感的目的。

(三)游戏说

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诗人、文艺理论家席勒,在他看来,艺术的根本起源是“游戏的冲动”,以假象为快乐的游戏冲动一发生,模仿的创作冲动就紧跟而来,这种冲动把假象当作某种独立自主的东西。

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往往受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束缚,其实并不自由。因此,人们总想创造一个充满自由的天地,这就是游戏诞生的缘由。游戏是人类的本能,是艺术创作的动机。游戏是自由的人性表现,也是人类最终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在游戏中,人的天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游戏说中指的游戏代表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补充了席勒的理论,他认为人是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种高等动物,其他动物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维持和延续生命上,而人类除此之外还有多余的精力,其发泄精力的途径就是艺术和游戏,而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管是现代人还是原始人,他们进行的舞蹈活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审美需求的驱动,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生活状况。

(四)表情说

持有表情说观点的学者认为,舞蹈是在人类宣泄感情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一观点被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所认同。我国古代学者认为,当情感饱满到无法通过语言和歌咏来表达时,人们便会选择手舞足蹈,这是畅快淋漓地宣泄情感的最佳方式,这也直接促使舞蹈文化应运而生。

我国古代诗歌理论《毛诗序》中这样记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白虎通·礼乐篇》中记载:“心中喜乐,口欲歌之,手欲舞之,足欲蹈之。”

以上提到的这些舞蹈起源理论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并不全面和完整。舞蹈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其起源与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绝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二、舞蹈的特征

舞蹈以人的形体动作、姿态、造型的组合及变化形成语言,塑造出生动、鲜明、具体的舞蹈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从外化形态来看,舞蹈的基本特性是直观动态性,具体表现为,在空间范围内呈现出造型性,在时间范围内呈现出节奏性。从内在本质属性来看,舞蹈的特性是抒情性;从表现方式来看,舞蹈的特性是综合性。

概括地说,舞蹈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直觉性

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工具,以形态动作为语言的直观性艺术,主要通过人们的视觉、知觉器官,即眼睛来进行审美感知。舞蹈的主要审美特征就是直觉性,这一特征直接决定了在舞蹈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和动作是表现和说明一切的载体。因此,很多舞蹈编导家说,舞台上的舞蹈没有过去时和未来时,都必须是现在时。

(二)动作性

人体的躯干和四肢是舞蹈表现的主要工具,人们通过摆出各种动作姿态和造型来惟妙惟肖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塑造舞蹈形象。舞蹈动作是有节奏的,是经过美化的,并不是堆砌和罗列的一般动作,而是向观赏者呈现的一种形象化语言。塑造鲜明而生动的舞蹈形象,能体现舞蹈创作者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

舞蹈的动作大致可以分为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动作和装饰性动作3类。

·表现性动作是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思想与情感的动作,是表现舞蹈内容的主要手段。

·说明性动作主要是展示人物的行动目的和具体内容,通常用于对事物进行鲜明而准确的描述。

·装饰性动作在舞蹈中起装饰和衬托作用,通常没有明显的含义,有时用于动作的转换、连接和过渡。

(三)抒情性

抒情性是舞蹈的重要特征,舞蹈用人体动作作为语言,能表现其他艺术难以表现和描绘的人的精神世界和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

舞蹈在表现人物情感方面所具有的真实性、淳朴性、激越性、丰富性、深厚性等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舞蹈能够充分、深刻、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它借助于动作将人物思想的内涵意蕴充分地展现出来。正是因为具有抒情性,舞蹈才具有迷人的魅力和强烈的美感。

当然,舞蹈中的抒情和叙事也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情节性舞蹈和舞剧,抒情和叙事总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采用在抒情中叙事、在叙事中抒情的艺术表现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舞蹈的个性功能,表现出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四)节奏性

舞蹈的动作不是无秩序的动作,而是合乎艺术规律的运动,所以舞蹈离不开节奏这一要素。在舞蹈中,节奏一般表现为舞蹈动作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和幅度的大小。同一个舞蹈动作,由于节奏产生变化,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现出丰富的内容。

例如,舞蹈中快速的旋转动作可以表现人物的激动之情,或狂喜或悲痛或愤怒,当旋转速度放缓时,表示人的情绪逐渐转向平静,速度放缓到最慢时,表示激动的情绪消失了。

(五)造型性

舞蹈的造型性就是让舞蹈动作在连续流动的过程中给人以明晰的美的感受,并在短时间的停顿和静止中呈现舞蹈内在的含义和韵味。舞蹈的造型性是指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有序、两者皆美。舞蹈的造型性可以更好地表达舞蹈的节奏和韵律,使舞蹈动作更具美感。

舞蹈的造型性包括两个方面,即人体动作、姿态的造型与舞蹈队形、画面的造型。舞蹈中人体动作、姿态的造型丰富多样,如对称和平衡、矫健和温和、阳刚和阴柔、优雅娴静和活泼生动等,其中对称和平衡是人体动作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舞蹈队形、画面的造型即舞蹈的意境构图,这是构成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的造型性要求舞蹈的所有动作构成都应具有美感,必须遵循艺术规律进行提炼和美化,表现出生动、鲜明、典型的动作,造型性是使舞蹈动作具有美感的最基本条件和主要因素。

(六)综合性

舞蹈自从产生那一刻起就与音乐、诗歌、美术等艺术形式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现在舞蹈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尤其是产生了舞剧这种舞蹈形式后,舞蹈的综合性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舞蹈融合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在舞蹈作品中,音乐可以衬托客观环境、渲染气氛、增加戏剧因素、强化戏剧冲突,在描绘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同时交代和展现舞蹈剧情。

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舞台美术也是舞蹈作品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舞台美术可以展现舞蹈作品所处的时代、环境,揭示人物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推动舞蹈情节的发展。

【实战训练】

请同学们在网上搜集两则舞蹈作品,如舞剧《热血当歌》等,认真观看欣赏后,自由分组,讨论此舞蹈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此舞蹈作品有哪些特征,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与深化理解舞蹈。

三、舞蹈的发展

中国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逐渐演变成今天独具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

(一)中国古代舞蹈

中国古代舞蹈也称传统舞蹈,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1.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始于民间百姓自娱自乐的活动,随着社会的演进,舞蹈向着民俗性转化,在民间自然传衍,另一方面也向着表演艺术升华,代表人们更高的审美追求。

2.乐舞文化

周朝盛行宫廷乐舞,西周初年的雅乐体系,可谓是我国乐舞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其中最著名的有“六大舞”:《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小舞”:《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其继承了古祭祀乐舞的风格,变祭天地诸神为祭先帝,形式也由具有浪漫色彩的民间歌舞演变为端庄典雅的宫廷乐舞。

3.汉唐舞蹈

汉唐盛世,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宫廷乐舞与民间歌舞蓬勃发展。此时期的文化大交融为舞蹈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原与边疆,民间与宫廷以及各艺术门类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交融,促进了舞蹈的发展,体现出我国舞蹈的高超技艺性和强大主体性,发扬了中华舞蹈之精华。当时的《霓裳羽衣舞》《胡旋舞》等传统舞蹈享誉世界,流传至今。

《汉乐府》集诗、乐、舞之大成,是汉代舞蹈高度发展的体现。唐代舞蹈相关的图文记载、壁画、雕塑、出土文物等都很丰富,很多流传后世的唐诗都有对舞蹈的记载与描述。

4.民间歌舞

宋朝后期,宫廷乐舞流向民间,民间歌舞开始蓬勃发展,与民间祭祀、农闲娱乐相结合,成为民俗、民风的组成部分不断传衍。明清时代,舞蹈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民间舞蹈带有浓郁的农民文化气息,其风格朴实、活泼、清新,不受形式束缚,没有格局的限制,所以很快兴盛起来。流行于明代的社火和清代的走会都是综合性的游行表演活动,是将多种民间艺术或技艺,如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5.戏曲舞蹈

随着宫廷乐舞的衰落,舞蹈逐渐融入了综合唱、念、作、舞(武)的戏曲艺术,戏曲舞蹈继承了乐舞的优秀传统,融汇了民间舞蹈、杂技、武术之精华,成为相对完整的表演体系,是中国舞蹈的珍贵遗产。

(二)中国当代舞蹈

中国当代舞蹈是指20世纪50年代后的舞蹈创作和表演,它在作品选材上鲜明地指向了中国人当代生活的状态,对于中国戏曲舞蹈、芭蕾舞、西方现代舞中的舞蹈元素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方式,进行吸收融合再转化,从而发展出新的风格。

当代舞作为中国舞蹈的重要舞种,是首届“荷花奖”舞蹈比赛第一次提出并确立的。当代舞概念的出现在中国舞蹈分类和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当代舞主要是对“五四”新文化舞蹈运动发展至今的总体认定,它包括老一代舞蹈家的舞蹈创作实践活动,更涵盖新中国成立后的新舞蹈创作实践。

当代舞多以平时生活中的故事为主题,也会选择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动作。它更贴近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强调表达当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情感与人文关怀。

例如,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组金奖的作品《与妻书》,将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情感细腻,催人泪下,如图1-1所示;又如,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组金奖的舞蹈作品《我等你》,感人至深,如图1-2所示。

图1-1 当代舞《与妻书》

图1-2 当代舞《我等你》

(三)中国现代舞蹈

现代舞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物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现代舞史大纲》中说:“现代舞是为了体现个体的,而且属于人的真实的感情,并确信在表现自己的感觉经验时,也揭示了某种基本的真理。”

中国现代舞蹈与其他国家的现代舞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及现实空间。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历经坎坷,在社会转型、市场变革、新媒体等的冲击之下,命运逐步走向公开化、合法化、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后,吴晓邦和郭明达老师开始在中国传播现代舞,欧美现代舞也进入了中国。广东舞蹈学校和北京舞蹈学院开始兴起现代舞教学。中国舞界人士在创作演出和办学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现代舞能够深刻反映出当今中国现代的社会文化面貌和精神追求。中国现代舞的崛起和发展,使中国舞蹈界出现了重要的变化。

一批有思想、有主见、有创意的舞蹈新人在这时代交替的浪潮中崛起,从传统的舞蹈模式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舞技法锤炼的肢体大胆地表现自己、反映社会,舞蹈的创造性由此明显增强。

如今的中国现代舞来势汹汹、潜力无限。现代舞所追求的目标,远不止传统意义上的美。现代舞自诞生以来一直在探索发现肢体表演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从编排、语汇、气息到技术技巧都十分重视。

按照舞蹈的特征,中国现代舞可以分为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民间舞、踢踏舞、爵士舞、拉丁舞、摩登舞、迪斯科、街舞、啦啦队舞等;按照舞蹈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中国现代舞作品如图1-3所示,其中代表作品主要有《扇舞丹青》《纸扇书生》《一片羽毛》《踏歌》《墨舞流白》《故国》等。

图1-3 中国现代舞作品

四、舞蹈基础常识

舞蹈基础常识主要包括认识人体部位、舞蹈基本方位、舞蹈音乐节拍,以及常用舞蹈术语。

(一)认识人体部位

舞蹈是一门关于人体动作的艺术,它以整个人体作为表现手段,通过对动作的提炼与美化,形成舞蹈动作形态。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掌握舞蹈动作,更好地运用肢体动作语言进行表演,幼儿教师有必要对人体各部位的名称有所了解。

图1-4 人体各部位的名称

人体各部位的名称如图1-4所示。

(二)舞蹈基本方位

进行舞蹈教学之前,幼儿教师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概念,这样可以在学习、教授舞蹈动作时更加简洁、清晰、有序。

舞蹈的基本方位是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通常以舞者为中心点,其面向的正前方为起点,每向右转45°为一个方位,共分为8个方位(即1~8点),如图1-5所示。

图1-5 舞蹈基本方位

(三)舞蹈音乐节拍

在舞蹈中,任何动作都要有节奏。不同的节奏组成舞蹈的动作舞句,体现不同的情感。不管是用音乐还是鼓点,舞蹈动作通常以8拍为一个时间单位,即以“1—2—3—4—5—6—7—8、2—2—3—4—5—6—7—8”的节拍依次顺延。

在音乐鼓点中,最常见的是2/4拍和3/4拍。2/4拍,是所有的二拍子节奏的规律都是按强、弱,强、弱……循环下去;3/4拍,是所有的三拍子节奏的规律都是按强、弱、弱,强、弱、弱……循环下去。

(四)常用舞蹈术语

舞蹈术语是一种特定的舞蹈专业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舞蹈教学中积累的便于教学的专业语言。

1.基训

基训,即基础训练,是对舞者基本能力的训练。基础训练可以发展舞者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韧性,提高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稳定性与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舞者的身体更加符合舞蹈运动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动作和高难度技巧。

2.节奏

音乐旋律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和长短交替出现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干,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节奏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舞蹈动作都要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

3.韵律

韵律是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放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的辩证规律。韵律是较难掌握的一种动作因素,在舞蹈中很重要。

4.身段

身段是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

5.形体

形体是指人的身体形态,常用在戏剧中。舞者通常进行的舞蹈训练,也称形体训练,这种训练课程被称为形体课。

6.造型

造型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人们常把舞蹈中雕塑性较强的动作姿态称为造型。

7.亮相

亮相是中国古典舞中特有的一种技法,即在某舞蹈段落的最后,以一个加强节奏感的动作塑造舞姿。

8.控制

控制是舞蹈训练项目的一种,指保持舞姿,静止在某一个动作上。控制训练能加强肢体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9.起范儿

起范儿发生在舞蹈动作之前,指在力量或动作上做准备,一般在动作的前半拍做起范儿动作。

10.主力腿

主力腿是指在舞蹈动作过程中或做造型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它对舞蹈过程中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动力腿

动力腿是相对主力腿而言的,指不用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也称动作腿。动力腿可以做各种屈伸、摆动等动作。

12.舞蹈组合

舞蹈组合是指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串联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组连贯的动作。在训练中,它是为某一训练目的服务的;在表演中,它是表现某一思想内容的手段。

13.主题动作

主题动作是一个舞蹈或一个舞蹈形象最重要的核心动作,是采取不断重复和再现的手法来加深观众的印象的动作。主题动作服务于舞蹈的主题思想,有利于塑造舞蹈形象。 daGiw/AiYjgupd2pkoP4P30lryd5PCNCA5UiA67H5XQlqDHLhODovCvLluvOAFm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