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每个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有一种特殊的语言。而父母之所以能从哭声中判断出孩子的需求,正是得益于这种特殊的语言,我们听了婴儿的哭声,就知道他 在说“我饿了”或者“我要换尿布了”。宝宝一声奇奇怪怪的尖叫,爷爷奶奶或者临时保姆听了或许会一头雾水,但父母亲立刻就能反应过来,两岁的女儿是在要她的毛绒玩具小狗呢。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你和孩子就在一刻不停地开发着一种语言,属于你们的共同语言……

直到孩子上初中。

到了11岁左右,孩子逐渐开始和父母分离,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很正常的发展阶段。在走向成年的漫漫长路上,十一二岁的孩子迈出了第一步,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自己的身份。简而言之,就是他们要弄明白,一旦离开了父母,自己是谁。

如果说语言的功能是为了把父母与子女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十一二岁的孩子要做的则是割断这种紧密的联系。尽管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如果一个个体在青春期未能确立其独立性,那么在成年后就很难与他人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要想避免在亲密关系中给双方造成伤害,不过于依赖对方,关键是两方都得有非常独立的自我意识。那么如何帮助个体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允许青少年通过摸索,明确自己的态度、价值观、爱好和信仰。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冲着父母发脾气,或者跟父母对着干,虽然我们也知道,这样的分离行为是正常的成长过程,但难免还是会有一种被拒之门外的感觉。假如孩子正跃跃欲试地拓宽自己的探索范围,而这样的探索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危险的话,父母就更加束手无策。毕竟,父母都想保护孩子,帮助孩子,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果说语言的功能是为了把父母与子女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十一二岁的孩子要做的则是割断这种紧密的联系。

但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保护和帮助几乎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通常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沟通。父母觉得自己一片好心却被当成了驴肝肺,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提高嗓门跟孩子讲话。这时候的他们就像外国来的观光客,十分费力想搞明白怎么跟当地人交流。你有没有亲眼看见过,深受打击的成年人是如何声嘶力竭地想跟一个12岁的孩子说明白自己的意思?面对无动于衷的孩子,他们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话,语速越来越慢,嗓门越来越高。“我——说了——放下——iPad!”可不管父母的嗓门有多大,语速有多慢,也无论来回说了多少遍,孩子就是听不进去,简直是对牛弹琴,这让大人们觉得毫无头绪。

孩子需要与父母分离,而父母又希望能保证孩子的安全,与他们保持沟通,毕竟这也是他们的责任,那么如何调和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呢?我们需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这种语言不能说很简单,但是肯定比你想的容易。而这本书就是你的学习导师,是你和孩子之间的翻译官。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一直跟十一二岁的孩子还有他们的父母打交道,从最开始接触他们到现在,时代一直在发生很大的变化。2005年还没有社交媒体,那时候孩子能接触到的最好玩的电子产品也就是iPod touch。从2000年至今,(美国的)自杀率激增了30%,其中10到14岁女孩自杀率的增幅最大。大约30%的未满15岁的青少年至少饮过一次酒。2018年,吸食过电子烟的中学生人数增长了48%。2005年,被确诊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人数增长了37%。校园枪击事件已经算不上什么爆炸性新闻了,限制孩子的活动也已经成了家长的常规操作。但有句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宗。尽管青少年的生活似乎比以前更复杂了,但其实帮助他们的方法并没有变——那就是跟他们说话,这个方法简单有效又切实可行。注意,不是训斥责备,也不能置他们的感受于不顾,而是用心地跟孩子交谈。

我之前接触过的孩子们告诉过我,他们很希望能跟父母谈谈这些问题。可究竟是什么阻止了父母们这么做呢?很显然,他们并不是不愿意。

下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的朋友索妮娅有自己的工作,她和女儿埃莱娜的关系非常亲密,这让她很自豪。母女俩有说不完的悄悄话,周末还会享受“闺蜜时间”,聊起天来就像相识多年的老友,无论是一起坐车,还是在学校晚会上,她们都聊得很开心。可自从埃莱娜上了七年级之后,她开始有意躲开索妮娅,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也少了,妈妈跟她开玩笑,她也不愿意搭理了。埃莱娜在家吃饭时总是匆匆忙忙的,坐车时一直戴着耳机,妈妈喊她周末一起做美甲,她也会找理由拒绝。索妮娅开始担心了。“我好心提议一起做些她喜欢的事情,就跟以前一样。可她这也不肯,那也不愿意。后来我又建议她邀请朋友来家里一起玩,但她还是拒绝了。”索妮娅不愿意轻易放弃和女儿建立的亲密关系,后来只能央求她。最后,索妮娅的丈夫是这么评价她的,“我看倒是她像个初中生,迫切地想博得班上最受欢迎的女孩的青睐。”

女儿有意疏远自己,这让索尼娅很焦虑,她甚至在埃莱娜的手机里安装了监控软件,以便查阅女儿的短信和社交媒体的聊天记录。她偷偷地翻阅了埃莱娜的日记,发现有一个比埃莱娜高一年级的男生要她把没穿上衣的半身照发给他,而埃莱娜则有些犹豫不决,她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办。索妮娅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得想办法让埃莱娜明白,自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同时又不能让她瞧出一点蛛丝马迹,那样她会彻底地失去女儿的信任。于是,不知所措的索妮娅只好向我求助,希望我能给她一些建议。

再比如单身父亲汉克,他独自抚养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来找我是因为他也遇上了麻烦——13岁的儿子伊利亚在派对上喝酒被大人发现了。是开派对的孩子的父母打电话告诉他的,当时他感觉自己像是被人当头打了一棒。在这之前,汉克曾开诚布公地跟孩子们谈过他们家族酗酒的历史以及酒精的危害,还把遗传因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告诉了孩子们。汉克本以为伊利亚对喝酒这事一定会非常慎重——而且他年龄还那么小——虽然他毫不隐瞒地给孩子们讲了家族成员与酒精的抗争史,但这对伊利亚没起到丝毫的警醒作用。面对酒精的诱惑,伊利亚丧失了理智,于是汉克不打算跟他进一步谈话,而是对他实施了严厉的惩罚——四个月内,伊利亚不得自由外出,他想这下儿子一定能长点记性——酒精害人。

对于上面两个例子中家长的心情,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先是被人拒之门外,然后感到焦虑,接着陷入了一场与孩子角力的猫鼠游戏,我们不知道该采取什么策略才能走出困境。索妮娅和汉克不仅有强烈的欲望要跟孩子建立联结,他们想和孩子分享的信息也很有价值。可一旦沟通失败,两位父母就立刻改变方式,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保证孩子的安全,于是索性放弃谈话,转而严密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汉克不允许儿子出门,密切地关注着他的行踪;索妮娅则跟踪女儿的聊天记录,偷看女儿的日记,这是不折不扣的暗中监视。

有时候,缩小孩子的活动范围是保障他们安全的最好办法。界限和约束固然重要,但有些父母之所以会选择“关停”,是因为他们想不出其他切实可行的方法。他们不信任自己的孩子,认为他们能力欠缺,不能够明智地决策,于是索性剥夺了他们做决定的一切机会。讽刺的是,如果孩子连实践的机会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呢?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经验,而经验没有好坏之分,父母能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帮助他们评估、处理和反思,哪些方法可行,哪些方法不可行,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良好的亲子沟通。

简而言之,经验+对话=高效学习。

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与孩子对话,即便你的孩子已经到了逆反的年龄,书里的方法同样适用。实际上,逆反行为正是一个标志,它提醒我们,在这个阶段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我在工作中会听到不同的声音,特别是有些父母会跟我说,“我的任务不是当孩子的朋友,我的任务是保障他们的安全。”这种思路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往往是相关联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无底线地让步是两码事,理解孩子、与孩子共情也并不是非得去赞扬,我们千万不能搞混。研究和常识告诉我们,如果孩子能无忧无虑地同关爱自己的父母讨论自己的问题,那么他们会更健康,更幸福,遇到挫折时更有韧性,未来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

研究和常识告诉我们,如果孩子能无忧无虑地同关爱自己的父母讨论自己的问题,那么他们会更健康,更幸福,遇到挫折时更有韧性,未来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

通过本书,你将学会如何克服与十一二岁的孩子对话时最常见的一些障碍:哪些对话最有意义;对话该如何开始才不会惹恼孩子或把孩子吓跑;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能说;怎么说孩子才肯听;怎么说才能让孩子感兴趣,有进一步交谈的意愿。要想保证孩子的安全,我们必须在合适的时间,恰到好处地跟孩子对话。

凯伦是一个全职妈妈,她会定期来参加一个月举办一次的“米歇尔见面会”(这个活动是我组织的,每次见面会前,家长可以匿名提问),凯伦是通过高质量对话教育子女的亲身实践者。她有三个孩子,年龄从8岁到16岁不等,起初她参加这个活动是因为她和老大的相处遇到了一些问题。老大阿迪恩很害羞,凯伦跟他一直不是很亲近,不像跟其他两个孩子那样。阿迪恩小的时候跟凯伦几乎没什么共同爱好,她经常觉得自己只是阿迪恩的司机或者厨师,而不是同伴或知心好友。

凯伦后来明白了,有意义的谈话并不一定非得像她跟另外两个孩子的谈话那样,这让她如释重负。她和阿迪恩吃饭时不会聊个没完,也不会边吃汉堡薯条边有说有笑,她并没有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彻底改变他们关系的是短对话。她先是用短信跟阿迪恩聊天,什么都聊,从学习成绩到和家人的关系,虽然是压缩版的对话,但好在也算是有始有终。慢慢地,阿迪恩熟悉了这种聊天模式,接受了短信对话的方式,他还发现,凯伦不会动辄就对他评头论足,不会唠叨个不停,也不会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于是他慢慢地向母亲敞开了心扉,现在他们用手机聊的内容甚至比坐在餐桌旁聊的还要多。

阿迪恩现在已经上高二了,凯伦觉得自己那几年为了培养亲子对话技能所付出的努力、所打下的基础没有白费。“阿迪恩现在有很多话想跟我说。他跟我讲了很多他朋友的事情,他这么信任我,我很高兴。”有了这份信任,相信阿迪恩将来愿意跟妈妈分享的不仅仅是别人的经历,当他遇上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大人指点迷津时,很可能会向通情达理的妈妈求助,他跟妈妈谈起自己的情况时,也一定会很轻松自在。

以BRIEF为指导原则的对话模式

还记得国际知名儿童教养专家托马斯·费伦的《魔法教养1-2-3》这本书吗?这本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书中为我们呈现了学步期儿童把大人逼到近乎崩溃的各种场景,然后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操作模式,作者认为只要用了这个办法,孩子一定会听大人的话。如果孩子不听大人的指令,大人可以先“从1数到3”制止孩子的行为,假使孩子仍然不听,就要进行惩戒,我们几乎很难想象一整本书居然都是围绕着这个方法展开的,而且同样的方法居然能适用于我们生活中每天都能遇到的各种场景(“不,你不能吃那根巧克力棒”“我说了得穿鞋”“不要碰弟弟”),这说明对于那些最考验父母耐心的棘手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法,而且这个方法并不难。

同理,跟十一二岁的孩子交谈时,无论主题是什么,色情、电子烟、特权问题或是社会排斥,都有现成可用的方法,家长完全没必要再劳神费力地去琢磨怎么办,直接把这个方法拿来用就可以了。你只需记住一个简短的首字母缩写词“BRIEF”,它是与青少年交谈的指导原则。字母B指的是心平气和地开始对话(begin peacefully);字母R意为共情(relate);字母I是说在对话过程中,我(I)是主动提出问题的人;字母E提醒父母要重复所听到的话(echo);字母F指的是父母要给出反馈(feedback)。尽管不同的家庭谈论的话题不尽相同,但只要能把这五个准则应用到谈话中去,总能让那些遇到棘手问题无从下手,或者不知该如何结束谈话的父母们多少轻松一点。

还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是,家长往往意识不到选择合适的谈话时机也很重要。谈话不是做讲座,它离不开两方或者多方的参与。你可以强迫对方听讲座,但你无法强迫对方专心地跟你谈话。以“BRIEF”为指导原则的对话模式能够促进双方有意义的讨论,其目的就是要拆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障碍,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随着双方投入的时间越来越久,相互的信任和经验越来越多,这个目的就能逐步实现。你或许会觉得书里的一些对话示例太简单了,或者会感到纳闷,孩子并没有表现得很抗拒吗?其实我这是有意为之,简单的对话才能服务于我们的目的;如果孩子表现出排斥,说明那不是对话的好时机。

下面我们就把BRIEF原则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去——设想某位家长发现自己家十一二岁的孩子考试成绩很差,却瞒着不告诉大人。

谈话不是做讲座,它离不开两方或者多方的参与。

B:心平气和地开始对话

我在网络上也建了个育儿学习小组,最近我问组里的家长们,跟上中学的孩子沟通重要问题时,哪一步最困难。结果大家的答案如出一辙:开头最难!孩子很可能要么立刻请你打住,要么对你说的话不屑一顾,或者干脆连连点头,敷衍了事,他们心里巴不得谈话能早点结束,完全领会不到大人的良苦用心。

父母往往很在意孩子的反应,遇到麻烦的问题时,有些父母会事先准备一下,说服自己硬着头皮跟孩子对话,有的则是在没有任何计划的情况下直接开始对话。我的建议是要心平气和地开始对话。真正操作起来就是说父母不能用主观情绪去判断孩子。假使你发现孩子考得很差却故意瞒着大人,那么对话应该以客观的陈述开始:“成绩单好像已经发下来了——你的成绩跟我们预想的不太一样。”

我们也可以主动询问孩子,看看孩子的想法是怎样的,“你的成绩跟我们预想的不太一样。跟你自己预想的有没有差异?有什么话想跟我们说吗?”

也可以预先跟孩子商量好谈话的时间,以免他们会觉得措手不及。“成绩单今天发下来了,我看我们得聊聊。你看是晚饭前合适,还是晚饭后?”

我经常听到父母们对我的意见表示反对,“我是家长。凭什么让我去迁就孩子?”没错,在某些场合,父母的确可以,也应该更直接一些,更强势一些,但就亲子对话而言,那意味着不愉快的开始。父母越是委婉含蓄,孩子越是会打起精神,放下手机,认真地对待谈话。这个方法在大人生气的时候特别管用。委婉而不露锋芒的开头不仅能让你把话说清楚,孩子也不那么排斥,他会觉得听听也无妨,再者,既然你已经打破了沉默,下面的对话可以慢慢推进,这比一上来就火力全开要轻松多了。

所以,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开始对话,然后静静地等待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R:与孩子共情

除了那些爱吵架的网络喷子,我想没人愿意跟一张嘴就带着敌对情绪的人说话。十一二岁的孩子一般都有防卫心理,而且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法精准地解读人的面部表情和说话的语气,因此他们常常误以为大人生气了。要想避免这种误会,有一个最简单的向孩子示好的办法:从孩子的经验和视角看问题,尽管这对于父母而言并不容易。

假如孩子瞒着不告诉大人成绩,你脑海里蹦出来的很可能是“撒谎”“品格有问题”“懒惰”“禁足一周”这样武断的评判或决定。但你绝不能这么做,先深呼吸,冷静一下。孩子既然知道如何欺瞒家长,说明他并不笨,那么他肯定也明白纸终归是包不住火的,等成绩单发下来,总归是要家长签字的。到时他们多半会觉得害怕、焦虑和惭愧。“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骗我,我凭什么要同情他?”——你不能纠结于这种思路。你应该更多地考虑长远的结果。父母的责任是要教会孩子在今后能做得更好,而当孩子被恐惧、焦虑和羞愧所包围的时候,怎么可能从错误中学到教训呢?

下面这些具体的语句能让你与孩子产生共情,让他们乐意与你继续对话。

· “你最后肯跟妈妈说实话,一定是拿出了很大的勇气,妈妈是愿意帮助你的人,不再瞒着妈妈感觉是不是要好一些。”

· “这确实挺难的。你现在心里的滋味一定很复杂。不过别担心,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啊。”

· “记得以前我上学的时候,有那么几次成绩也下滑得厉害,落在后面可真不好受。你如果想把成绩再提上去,不努力肯定不行,我觉得有了爸爸妈妈的支持和关注,你一定能做到。”

I:提出问题,收集信息

正如人们常说的,每个故事都有三个版本:以“你”的视角讲述的,以“我”的视角讲述的,还有真实的故事。父母应该更好地去理解孩子从他的视角所体验到的真实感受,这样他们才更愿意敞开心扉,因为他已经认可了你所确立的身份——你是他的盟友,或者至少是一个跟他有共鸣的权威人物,这时你才能问孩子那些敏感的问题。注意,你不能立刻揭穿他的谎言,也不能急于要求他从中学到教训。提问时应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要像一个不偏不倚的法官一样,抽丝剥茧般地去发现事实,最好能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尽管这个案子不是自己全权负责,但是仍然需要从多方面收集信息。

· “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成绩开始下滑的?”

· “你觉得导致成绩下滑最重要的原因有哪些?”

· “你想过要跟妈妈聊聊这事吗?”

· “你觉得爸爸拿到成绩单时会是什么反应?”

E:重复听到的话

BRIEF原则中的每一步都是以前一个步骤为基础,慢慢过渡到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家长给出反馈,作为过来人我们都知道,反馈往往没那么顺利。而对孩子所说的话表示赞同既是对他的认可,实际上也是在帮助开启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在下一个阶段能听得进我们的反馈——建议(或要求);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对大人也是一种检测,确保我们已经完全明白了孩子的想法,避免出现理解的偏差。你可以这么对孩子的观点表示赞同:

· 使用“听起来……”或“我听你说……”这样的表达:“听起来你的意思是,你知道自己成绩下滑了,但你觉得这事自己能处理好。”

· 概括关键部分:“我明白了,你本以为这段时间自己的成绩应该挺稳的,拿到成绩你也很惊讶。”

· 不妨用孩子说过的原话:“你觉得成绩下滑老师要负很大的责任,是吗?”

F:家长给出反馈

这是父母们等待已久的一刻,终于可以给孩子提出建议和指导了,如果目前的状况亟待改变,家长还可以制定新的规则。我发现,如果家长能先征求孩子的意见,那么孩子更乐意接受家长的建议和指导;但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无条件地配合家长,有时我们也得清晰地划清边界——不用征询孩子的意见,直接说清楚规则。

家长在提问和重复孩子的话这两个环节会发现一些问题,而反馈必须有的放矢,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绝不能把孩子的其他问题也拿出来数落一通,绝不能扩大问题的范围,比如“嗯,我看你不仅成绩下滑了,屋子里也乱得很,对妹妹还那么凶,也不知道尊重大人……”如此一来,大人越说越生气,很可能会让论战升级。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大人会把自己能想到的孩子的毛病统统数落一遍,这对孩子来说很不公平,而且最后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现在我们设想一下,通过谈话,你发现孩子也意识到自己的成绩下降了,他本来以为这事自己能处理好,也在网上看了些数学的教学视频,可效果并不显著,慌乱之中,孩子干脆选择了隐瞒。你可以这样给孩子提出意见:

· 总结关键原因,向孩子说明下次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你想自己处理好问题,妈妈非常欣赏你这一点,但要是你能早点请大人帮着想办法,或许就不会这样了。下次成绩再下滑的话,妈妈希望你能早点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共同制定一个计划,不能等到问题越聚越多。这就像打篮球,与其等到下半场第四节再想办法扳回比分,还不如早点换个打法。”

· 先征询孩子的意见,问问他是否乐意听听父母的看法,然后再提出建议:“你愿意听听我的想法吗?”然后停顿片刻。“好的,现在的重点就是要想办法把你的成绩提上去。我们一起制定个计划吧。你先说说,你觉得首先得怎么办,然后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 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处理起来绝不能拖泥带水,态度必须果断坚决,你可以说:“成绩的事你瞒了我那么久,就是怕爸爸妈妈惩罚你,对吗?不过现在你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把成绩补上来。要是你能早点告诉我们,恐怕一个星期就能追上来了。可你看现在得多花上好几个星期做练习,上补习班。周末你也得待在家里,就在厨房的桌子上学习吧,这样我可以监督你,等落下的功课补上来了,成绩也上去了,周末才可以出去玩。”

注意:通过前面的几个步骤,父母和孩子可以达成一种默契,孩子也不再觉得拘束,他们一旦接受了这样的沟通方式,话可能会变得出乎意料地多。长时间的交谈没问题,但我更倾向简短的对话。家长可以分多次跟孩子交流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看法,这肯定要比冗长的对话好,因为孩子很容易不耐烦,等到下个星期你再提起这个问题时,他们很可能不愿意理你,或者干脆终止对话,因为他们害怕家长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

该说的问题都说完后,应该迅速转换话题。“好了,这事以后再讲。对了,你今天下午都做什么了?”“好,也讲得差不多了。你愿意跟我聊天,我很高兴。对了,漫威新出了一部电影,你看了预告片没有?”

BRIEF对话实践得越多,你就会发现孩子们更愿意向你敞开心扉,也更信任你,变得无话不说。

为什么务必要在孩子14岁之前进行这些对话呢?

在过去的十年中,养育方式的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家长对电子产品已经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甚至影响到了父母的决策。我们担心网络中潜伏的恋童癖,担心孩子会受到霸凌,担心孩子可能会低自尊,担心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造成孩子社交技能的退化。我们身为父母,往往是出于被动防御的状态,却没有形成积极有力的养育模式。孩子在家长所不了解的陌生环境中成长,这让我们感到畏惧,于是我们索性越俎代庖,时刻监控孩子们以保证他们的安全,抹杀了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当然,监控和保护压根就不是一回事。为了不让孩子掉到洞里就一直站在他身边守着,那么你可能错过了无数个机会——让孩子明白下一次再毫无防备地遇到坑洞时,应该如何绕开的机会。安装最新的监控软件并不一定就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它只会让你在孩子遇到麻烦时更慌张。事实是,在当今的电子时代,传统的、面对面的对话反而尤为重要。

有了孩子之后,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孩子8岁时的模样似乎还历历在目,一转眼他已经高中毕业了。父母应当有意识地做好规划,在孩子14岁之前把14个问题讲清楚,这样不仅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时机,而且这14个问题确实非常重要,必须及早提上日程。我们应该把14岁当作18岁来看。很多父母在孩子高中上到一半的时候(大约18岁)

开始觉得不放心,然后才想起来拼命给孩子灌输生活经验——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学着独立和承担责任,家务怎么做——比如衣服怎么洗不缩水。而且,在高中的最后一年,(美国的)孩子们疲于应付复杂的大学申请流程,会陷入一个倦怠期。所以,更理想的做法是家长能未雨绸缪,早做安排,通过教化而不是灌输去影响孩子。

我们应该把14岁当作18岁来看。更理想的做法是家长能未雨绸缪,早做安排,通过教化而不是灌输去影响孩子。

不过最重要的原因是由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决定的。研究表明,14岁是男性青年阶段最危险的年龄。一项以9到35岁的男性为对象的研究表明,14岁男性采取冒险行为的几率最高,高达14.38%。虽然目前还没有针对女性的同类研究,但我们都知道,女孩比男孩更早进入青春期,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导致冲动和冒险行为的大脑活动影响女孩的时间比男孩还要早。而且,大概从11岁开始,青春期的大脑会自动过滤掉它认为多余的信息,大脑会把它认为没用的内容直接删减掉。这就意味着,父母应该尽早和孩子一起,培养理性对话、深度对话和冷静对话的技巧,让这种技巧深深地植根于孩子的大脑。最后,我们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会主动从父母身边抽离,踏上建构自己成年人身份的艰辛历程,初中的几年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孩子们既没有离我们很遥远,也愿意倾听大人的看法。

初中阶段是实践BRIEF原则的黄金阶段,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父母和孩子可以反复讨论重要的问题,反复讨论在不同的状况下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你准备好了吗?来吧!让我们现在开始吧!一起学习吧!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DobmNJjdGTATYZaX/J03Y9Xpkie7THNtKs8LKZStwOURvF/MKdrc0fgsRLaV1xT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