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诸王异心陷建康

侯景挥军直取建康之时,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梁朝军队一次像样的抵抗。

这让侯景踌躇满志,以至于兵围建康,以为很快就可以攻克皇城宫殿。朱异派人给侯景送信,劝说侯景赶紧退兵,警告他要知道当前的利害福祸!

而侯景完全不理会朱异的劝告,直接由谋士王伟草拟回信:“梁朝近年来,奸臣当权,搜刮平民,以满足权贵们的嗜欲。如果不信,请你们看当今皇家园林,王公贵族的住宅、僧侣尼姑的寺塔,还有那些执政官员,他们妻妾成群,随从和仆人达几千人,他们既不耕作,又不织布,穿的是锦绣衣服,吃的是珍贵食物。他们如果不掠夺百姓,从哪儿会得到锦衣玉食呢?我之所以来到都城,主要是想除去奸佞权臣,并不是想推翻朝廷。现在城中的人指望四方的援兵来解救他们。而我看这些王侯、诸将之心只在保全自己,谁会竭尽全力、战斗到死,与我争夺胜负呢?!长江天险,连曹操、曹丕都感叹无能为力,我像用一根芦苇一样轻易渡过,扫除尘雾,重见光明。如果不是上天保佑、百姓协助,我怎会如此顺利?!希望各位三思而行,自求吉祥。”

侯景指挥叛军四面围攻建康城,多次都没能攻克下来。侯景的军心不稳、兵众离散、斗志沮丧。最要命的是,侯景军队极度缺粮。石头城备用粮仓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大米的价格一升涨到七八万钱,以致造成人吃人的情况,被饿死的人达到十分之五六。

而建康城外,从四面八方赶来救援的梁军将士越来越多。侯景担心迟早会溃败,于是,侯景只好纵容他的士兵去掠夺百姓的米粮以及金银、丝织品和百姓的儿女。

建康城内的皇宫所在地——台城,在关闭之前,朝廷组织了王公大臣、士绅军民等所有的人,不分贵贱、不分男女,都去背运国库里的粮食。一共驮进台城内约十万斛粮食。同时,把皇城府第所有贮藏的钱币和丝帛,约五十万亿,都集中在德阳堂。但是,匆忙之中,朝廷没有来得及储备柴禾、牲口草料,以及鱼、盐。

台城,又称建康宫。是东晋至南朝的京师建康(南京)的皇宫,是整个六朝时期的国家政治中心之所在。

据史料记载:建康宫原为东吴苑城故址,始建于东吴黄龙元年(229),东晋咸和五年(330)由东晋重臣谢安主持改建,定名建康宫,后历经南朝宋、齐、梁、陈增缮,发展为当时中国最壮丽的宫殿,存世三百六十年。

建康宫的设计营造,依照天象与周礼,由多重城垣构成,中轴对称布局,宫殿壮丽巍峨,殿阁崇伟,宫室绮丽,正殿太极殿面阔十三间,规模极大,史书记载“穷极壮丽,冠绝古今”,整个宫室包括百官议政的尚书朝堂区、皇帝朝宴的太极殿区以及后宫内殿区、宫后园囿区等,另有三十多处皇家花园和离宫别馆散布在建康城中。

建康宫位于建康城中轴线北端,政府衙署分列于宫城之南的中轴线两侧,宫城之北设有广阔的苑囿,宫城及政府衙署所在地的东、南、西三面规划整齐划一的里坊,建康宫的这种建城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北朝和隋唐的都城,还进而影响到日本的京都、奈良以及朝鲜半岛的百济等都城,深远影响了后世宫室建设的形制。

建康宫城的平面布局比其他宫城更整齐,宫墙有内外三重。外重宫墙之内布置宫中一般机构和驻军。此时,把中央机构的宿舍也建在这里,则是东晋与南朝所特有的。第二重宫墙内布置中央官署。朝堂和尚书省仍在东侧,向南有门通出宫外。在西侧有中书省、门下省、秘阁(皇家图书馆)和皇子所住的永福省等。第三重墙内才是真正的宫内,前为朝区,建主殿太极殿和与它并列的东堂、西堂;后为寝区,前为帝寝式乾殿,又称中斋,后为后寝显阳殿,各为一组宫院,二组前后相重,都在两侧建翼殿,形成和太极殿相似的三殿并列布局。太极、式乾、显阳三殿和太极殿南的殿门,宫正门共同形成全宫的中轴线。寝区之北是内苑华林园。

东晋时,建康宫共开五门,南面为大司马门和南掖门(后曾改名为阊阖门、端门、天门),东、西、北面各有一座掖门。南朝宋时在南面两侧各开一门,即东掖门和西掖门,并将东晋时的原东掖门改名万春门(南朝梁时改名东华门)、原西掖门改名千秋门(梁时改名西华门)、原北掖门改名承明门(南朝齐时复名北掖门,又名平昌门)。梁时在建康宫北面西侧新开大通门。至此建康宫共设八门。

端门是建康宫的正南门,位于皇帝进出的大司马门东边,是专供外国使节出入的大门。《建康记》中记载,六朝宫门正南叫端门,外国使节访问都从端门进。原来端门是用来迎接外国使节而开设的大门。而据唐代段成式写的《酉阳杂俎》中介绍,外国使节来朝拜南朝帝王,先乘坐牛车到石阙下。进端门,而后到应门,再到太阳门。各种手续齐全后,外国使节们才能见到至高无上的皇帝。当时,外国使节们站的位置都有规定,比如:“高句丽、百济客在南边。”

当时的建康城,由于政治经济都很强大,这里到处都能看到外国使节。在晋穆帝时,兴宁元年闰月,蒲林(也就是拂菻,罗马帝国)王国已经来到东晋的都城建康。5世纪时,日本大和国的五代国王赞、珍、济、兴、武都曾遣使来宋的都城建康。梁天监初年,中天竺国(今印度)国王遣使来建康,并进贡琉璃壶、古贝等物。

梁武帝时期,端门之下,还曾发生过一则异国使臣哭阙的故事。太清三年(549)十二月,侯景之乱时的建康城满目疮痍,不堪目睹。百济国王(朝鲜)不知建康城有变,仍派使臣来入贡。百济国使节看到建康城池荒废,在端门外石阙之下痛哭流涕,当时的过路人看到没有一个不跟着流泪的。侯景知道后,生气异常,把百济国使抓了起来,关在小庄严寺,禁止他出入。一直到侯景之乱平定了以后,这位国使才被释放回国。

建康宫正殿的名称自东晋起一直为太极殿,大司马门内的太极殿,是建康宫的正殿,用于举行隆重典礼。太极殿规模宏大,高八丈、长二十七丈、广十丈,初为十二间,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太极殿两翼设太极东堂和太极西堂,各七间,是皇帝日常议政、筵宴、延见、起居的所在。太极殿与附近的中书省、门下省都属于“禁省”范围。梁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大修宫室,将太极殿扩为十三间,以契合闰月之数,并在太极殿和东西两堂内铺砌花纹锦石。建康宫原本无阙,天监七年(508)梁武帝命卫尉卿丘仲孚在大司马门外建石阙一对,命名为“神龙”“仁虎”,据记载,双阙的趺座高七尺,阙身则高五丈、长三丈六尺、厚七丈五尺,石阙上镌刻珍禽异兽,“穷极壮丽,冠绝古今”。

进入南朝后,经济发展,宫室渐趋豪华,到梁代中期,随着国势进入极盛期,宫室也建得空前壮丽。

侯景的叛军围攻台城时日太久,君臣子民没有柴禾煮食,朝廷只好允许大家拆除尚书省的门扇、隔板、木柱等建筑,当作煮食的柴禾。又把席子、草垫等物品磨碎了当作草料,用来喂马。最后,“草料”用尽了,只好拿米饭来喂马。军民长久没有肉吃,人们只好煮甲衣上的皮革,烤老鼠,捕捉鸟雀来吃。最后,实在没有吃的了,只得杀马吃肉。

两军对垒多时,粮草越发难继。方圆百里,烧杀一空,人迹罕至。士卒饥肠辘辘,侯景心中不由十分着急。

侯景的军师王伟,眼看城外的部队饥饿难耐,四处搜寻掠夺也没有半点可吃的东西,心生一计:“以退为进。佯装求和。以求和之策,缓解梁军的防备。趁求和之机,派兵众把东府城里贮藏的大米运进石头城。然后,修造兵器,等梁军内外斗志松懈下来,我军突然一举攻入,必破宫城。”

侯景听了,大喜。但他担心地问:“万一我们运东府城的粮食,梁军攻击和抢夺,怎么办?”王伟摇头,胸有成竹地说:“放心吧!因为是在求和期间,梁军不会来攻击的,他们也不想打仗。你尽管派军运粮,不可迟疑。”

侯景采纳了王伟的建议。第一步,他派属将任约、于子悦去到台城之下,跪伏,恭敬地递上“求和文书”,侯景在书信中恳求梁武帝恩准他恢复原先镇守的失地。如果皇上同意这样的话,侯景愿意撤军回去。

书信首先传递到了太子萧纲的手里。萧纲考虑兵困已久,台城军民也疲惫不堪。于是,他拿着侯景的书信,去见父皇。太子萧纲希望梁武帝答应侯景的要求。可萧衍一听,立即瞪眼,勃然大怒,说道:“跟侯景和好,还不如死!”

而皇太子却再三请求:“侯贼困我京师已久,我们的援军相互推诿不肯死战,我们只得自救。现暂且答应与侯景媾和,以后再伺机处分他。”梁武帝犹豫半晌,才答应:“你自己考虑吧,不要留下千载笑话。”太子派人告诉侯景,说皇上已答应他的请求。侯景没想到梁武帝这么容易就答应了,于是,侯景增加要求,提出要梁朝廷割让长江西面的四个州给他,还说为了安全,必须请宣城王萧大器出来相送,侯景才放心渡过长江。

中领军傅岐态度坚决地争谏,道:“哪有叛贼兴兵包围宫殿,而我们转过头来跟他们媾和的道理!侯景此举主要是想让援军撤走而已。戎狄侯景是人面兽心,绝对不能相信。况且宣城王是皇上的直系后裔,地位重要,国家的命运维系在他的身上,怎么可以叫他去当人质!”太子萧纲无可奈何地说:“有什么办法?援军虽然到达,但他们并没有死战解围。当今粮食不济,军众疲惫。不许和,难道等死吗?!”

梁武帝没有办法,只得答应侯景的要求,命萧大器的弟弟石城公萧大款为侍中,到侯景军营里当作人质。同时,梁武帝下诏给各路援军,不准再攻打侯景。同时还颁下诏书:“善于用兵的人不必以刀兵定胜负,止与戈两字合成为‘武’。我可以再任命侯景为大丞相,统管江西四个州诸军事,仍照旧担任豫州牧、河南王之职。”

并且,梁武帝还在西华门外设坛,派遣仆射王克、吏部郎萧瑳,与侯景所率的将领遥遥相对,歃血为誓。

这样足够虔诚了吧?本来,作为一个华夏正统的朝廷,就不应该屈服于叛逆者的淫威,答应叛逆者的种种要求。太子萧纲的懦弱无能,梁武帝就不应该顺从,以至于助长了叛逆侯景的猖狂和野心!

残酷的事实,再次击碎了梁皇父子的愿望!梁朝廷与叛军盟誓后,并不见侯景遵约撤兵。叛军仍然把宫城团团围住,水泄不通。太子萧纲无奈,只得再派人去问情况。侯景随便扯了一个理由:说是没有船舰,不能渡江还乡。接着,把萧大款遣回宫城,非得要求宣城王出送。侯景百般刁难,真是牵着梁武帝和皇太子所代表的梁朝廷的鼻子玩游戏。

过不多久,侯景又找了一个借口,说南康王萧会理、永安侯萧确,及直阁将军赵威方等援军,威胁了叛军的安全。要求梁武帝把他们召入宫城,侯景就“解围还乡”,太子萧纲也就按侯景的意思,招回了诸将。侯景递上奏折,说:“永安侯萧确,直阁将军赵威方频繁地隔着栅栏骂我说:‘皇上同你订立盟约是他自己的事,我反正终究要打败你。’我乞求皇上叫永安侯与赵威方入城,我将立即指挥部队上路返回北方。”

梁武帝派遣吏部尚书张绾去召回萧确,并任命萧确为广州刺史,赵威方为盱眙太守。萧确屡次启奏梁武帝,提醒皇上要警惕侯景的诡计多端和毫无信义。并表示自己要与叛军对阵,坚决不进台城。但是梁武帝不同意萧确的请求。萧确没有办法,只得先派遣赵威方进城,萧确本想奔逃荆、江二镇。邵陵王萧纶流着眼泪对萧确说:“台城围困很久,皇上处境危险,让人忧虑,作为臣下和儿子的心情,就跟沸水与大火差不多,所以我们想暂且与侯景订立盟约,打发这些叛贼离开。以后再作收拾他们的打算。圣意已决,我们怎么能够抗拒呢?”

此时,台城的专使周石珍,东宫主书左法生正在萧纶的住所,萧确对他们说:“侯景虽然说要撤离,但又不解除包围圈,他的意图由此可见。现在皇上叫我进城,对现在的局势能有什么好处呀?”周石珍回答说:“圣旨叫你这么做,你哪能推辞?”

萧确还是坚持自己不进台城的主意。萧纶非常愤怒,对赵伯超说道:“你替我把他杀了,提着他的头颅进城!”赵伯超挥起腰刀斜眼看着萧确说:“我本人认识君侯您,可是手中的刀却不认识您。”

在这种威逼的情况下,萧确才流着眼泪进入台城。

萧确,字仲正,是萧纶的二儿子。从小骁勇过人,有文学才能,尤其工于楷隶书,公家立碑碣都让他书写。被任命为秘书丞时,梁武帝对他说:“因为你能文,所以特地授给这个职务。”大同二年(536),封为正阶侯,又改封永安侯。他时常在府第中练习骑射,学兵法,当时人认为他是胡闹。左右有时劝谏,他说:“听我为国家破敌,让你们知道。”

萧纶率军与侯景在钟山战斗时,萧确所向披靡,群贼十分害怕他。萧确每次临阵对敌,情绪十分安详,从早到晚,往返驰骋,不感到疲劳,众将都佩服他的英勇健壮。

梁武帝平时经常吃蔬菜,但台城被包围日久,皇厨里的蔬菜都吃光了,梁武帝就开始吃鸡蛋。萧纶趁着使者能够与台城取得短时间联系的机会,呈送梁武帝几百个鸡蛋,梁武帝一边亲手煮鸡蛋,一边哽咽抽泣。

梁武帝召回了萧确,按事先约定的,侯景这次应该退兵了吧?

可是,不!——侯景还是围城不撤。并且又扯了一个理由,上奏说:“东魏高澄攻占寿春、钟离,我无处安身。权且借广陵、谯州以安足,待臣收复寿春、钟离,即以奉还朝廷。”太子明知侯景玩花招,但萧氏父子还是只得允诺。

而此时的侯景,正在实施第二步:利用求和之机,密令叛军紧张地从东府城搬运大米到石头城。

东府城,西倚青溪,南临秦淮,是拱卫都城建康东南的重要军事屏障。东府之得名,既因其位于宫城和都城东南,又与在西州城东有关。早在义熙十年(414)冬,刘裕筑府舍,修城垣,正式将东府扩建为东府城。此后东府城常为扬州刺史治所兼为相府。

东府城周围有壕堑。城西与青溪之间,战时可驻军攻守。青溪上有桥跨水连接东府城和都城。每当建康遇有战事,东府城都是双方竭力攻守的对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侯景令叛军把东府城内的大米搬运完后,据守在石头城内的侯景军队就粮草充足了。加上侯景又看到梁朝的援军虽多,但是相互不统一,并非真心救援。而且来自荆州的援军已经撤离。王伟劝侯景:“您以臣犯君,当灭九族。何况您辱奸妃嫔,毁坏宗庙,犯下滔天大罪。您以为普天之下,还有您平安待下去的地方吗?自古以来背盟弃约而取胜的事情,多不胜数,希望您早作决断。”临贺王萧正德也对侯景说:“大功眼看就要告成,怎么可以放弃呢?”

侯景本就不想撤退。于是,修造器械,大举攻城。还发檄文,指责梁武帝十失:一贪侯景河南之地,见利忘义;二任将非人,失地千里;三不该与魏通和;四欲以侯景换贞阳侯;五羊鸦仁无故弃河南之地,梁武帝也不责罚;六信纳诬陷;七听信奸臣;八御下无方;九奏章多被小人抑遏;十招叛失礼。

侯景指责梁武帝,说:“我正要离去,故冒昧直言。陛下喜欢崇饰虚诞,恶闻实录,将妖怪视为呈祥的象征,而对上天的谴责却置若罔闻。您解说六艺,排斥前儒之说,您用铁铸钱,轻重失度。您滥授官爵,朝纲混乱。您大造佛塔,浪费巨资,而四方百姓饥饿不堪,这分明是当年佞佛再演。建康皇宫,崇奢侈之风气。陛下您脱离实际,政务可贿赂办成。民众生存多艰,而宦官豪奢富足,僧人们产业殷实。皇太子一味喜好珠宝,沉湎于酒宴与女色之中,言出轻薄,吟咏淫赋;邵陵王残害百姓,湘东王贪婪放纵;南康王、定襄王沐猴而冠,我围困皇城都有一百天了,又有谁是真心来保卫王室?如此国运,岂有绵长?昔,楚王改过而图强,我今之举,何罪之有?我希望陛下您受此小惩后,能警戒自己,放逐谗佞小人,接纳忠臣,这样就不负我再次发动兵变,陛下您也不用蒙受被围困在城中的耻辱了,这对百姓来说也是非常幸运的!”

梁武帝萧衍见了侯景的奏表,惭愤交加,他下令在太极殿前设立祭坛,禀告天地,以侯景违背盟约,不可不讨。

被叛军四面围城的梁武帝、太子萧纲心里也很清楚:这些设坛、告天、声讨,其实也就是做个样子。哪里有什么力量来讨伐叛贼?当初,城门关闭的时候,城里有男男女女十几万人,披盔带甲的将士有二万多人;被围困的时间一长,大多数人身体浮肿,气喘吁吁,十个人中有八九个死亡,连梁武帝最为宠信和依赖的朱异也病亡,连守城将军羊佩也病逝……现在能登上城墙的军人不满四千名。而且饥饿和瘟疫已使他们都瘦弱不堪。城里的道路到处横躺着尸体,无法掩埋,腐烂后的尸体流出的汁液积满了沟渠。这样的情况下,传染病毒随处扩散……梁皇父子把全城人们的希望引向城外,将生还的希望寄托在外面援军的身上!

然而,建康城外有各路前来救援的梁军三十多万人。超过侯景叛军的好几倍。如果这些援军真心平定叛乱,忠心救驾,那不消几天就可以全歼侯景叛军。

但是,援军统帅柳仲礼终日与众将饮酒作乐,只不出战。柳仲礼傲慢狠毒,平常欺侮怠慢诸位将领。皇族宗亲邵陵王萧纶以部将的身份和礼节,每天去柳仲礼的营门求见主帅,柳仲礼还爱见不见,让他在营门口等了大半天。因此,萧纶以及临城公萧大连对柳仲礼非常不满。

梁皇宗族之间,也是勾心斗角,矛盾重重。萧大连和永安侯萧确之间互不服气。湘东王萧绎率部驻在郢州武城,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率部扎营于青草湖,信州刺史桂阳王萧慥的部队在西峡口安营。他们都借口要等待四面来的援兵,不肯发兵救驾。实际上是坐山观虎斗,静观局势之变,以最有利的时机,去抢夺帝位。

安南侯萧骏曾经劝说邵陵王萧纶出兵救驾,道:“台城如此危急,但是都督却还不去救援,如果万一真的发生不测之事,那么殿下您还有何脸面立身于世?现在我们兵分三路,出其不意地攻打叛贼,定可取胜。”

但是,萧纶也没听从萧骏的意见,反而恨上了他。对这些手握军权却不救驾的人,性格耿直的中记室参军萧贲是看不过眼的。他曾与萧绎在一起玩“双六”的游戏,吃了子却不拿下。萧贲就借题暗讽,对萧绎说:“殿下您全然没有下的意思。”

萧绎明白萧贲的言外之意,心里恨上了萧贲。后来,梁武帝为了顺从侯景,而下诏令让各地的救援部队撤回。萧绎也准备回师原地。萧贲却不满,对萧绎说:“侯景以臣子的身份带兵攻打皇宫,现在他如果放下武器,那么等不到渡江,一个小孩子就能杀掉他,所以他必定不会放下武器。大王您拥有十万大军,还没看见叛贼就撤退,如何面对天下臣民?”

萧绎听了很不高兴。没有多久,萧绎找了一个理由,杀了萧贲。据史载:萧绎,字叫世诚,小字叫七符,是武帝的第七个儿子。起初,武帝梦见有个瞎眼和尚手拿香炉,自称要托生在王宫。随后元帝的母亲以采女的名分侍奉武帝,刚一揭开门帘,有一股风吹荡起她的衣襟,武帝心意感动而与她欢合。采女梦见月亮落在了她的怀里,于是就怀孕了。天监七年(508)八月初六生了元帝,整个房间飘着异香,竟是一个奇特的紫胞。武帝感到奇怪,于是就赐采女姓阮,晋升她为修容。十三年,元帝被封为湘东王。

梁武帝太清元年(丁卯,547)春,正月朔(初一),发生日偏食,未被遮尽的太阳像钩一样。时人认为不吉祥。果不久,荆州刺史庐陵威王萧续去世。

梁武帝任命湘东王萧绎为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以及荆州刺史。萧续平素很贪婪,临终之时,他给中录事参军萧宣融留下了一封信,献出一千多件金银器皿。梁武帝这才知道萧续如此富有,便问萧宣融:“庐陵威王萧续的金银财宝只有这些吗?”萧宣融回答说:“这些已可以说是非常多了,怎么可以更多呢!大王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是有目共睹的,他想让陛下您了解这一切,所以最终没有对您隐瞒。”梁武帝心里的疙瘩这才解开了。

当初,湘东王萧绎担任荆州刺史,犯下了一些小过错,萧续接替他以后,就把萧绎的过错汇报朝廷,从此以后,这两个藩王就彼此不通书信,互相不往来了。萧绎听到萧续去世的消息,进门后高兴得跳了起来,连鞋都撑破了。

太清三年三月,侯景攻陷建康。湘东王萧绎派遣他的长子萧方等率领一万步兵、骑兵前来建康救援,庚子(十四日),援兵从公安出发。萧绎又派遣竟陵太守王僧辩率领一万名水军,从汉川出发,用船运载粮食顺水东下。萧方等才智过人,擅长骑马射箭。每次与敌人交战,他都亲自冒着箭林石雨杀敌,以为节义而死为己任。

后来,世子萧方等从建康过来,萧绎才知道台城已经失守。萧绎命令给江陵城做上栅栏,周围长七十里。镇西长史王冲等写信请求萧绎担任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受命充当盟主。萧绎不同意,说:“我在天下地位并不低贱,难道还要等待都督的名号?皇帝之子的尊贵,何需借助高官的地位?作这种提议的应该斩首!”他撂下笔,流出了眼泪。王冲等人又重新请求,萧绎仍然不答应。王冲等人又请求萧绎担任司空,来领导各路诸侯,萧绎也不听从。

不久,上甲侯萧韶从建邺(今南京,旧称建康、金陵)到来,传达了太子萧纲的密诏,授予萧绎执掌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于是,萧绎便公开在南郡建立了行台,并设置了镇西府办事机构,征召天下士人,伺机争夺天下。

整个建康城外的救援部队,看起来兵力很强盛,但各诸皇族宗亲、诸王之间相互猜疑、提防,甚至互设障碍。生怕哪个王爷运气好,抢得了皇位。所以,他们根本没有真心救驾的心思。

围在建康城中的梁右卫将军柳津,是城外三十万大军都督、总指挥柳仲礼之父。他气急败坏地登上金陵城楼,唤柳仲礼出营,斥责道:“你的君王和父亲天天被叛贼围攻,你却不力战解围,是叫天下人笑你吗?”

援军总指挥柳仲礼竟然面色如常,不以为然。柳津愤然下楼。梁武帝问柳津情况如何?柳津叹息道:“陛下您有邵陵王这样的儿子,我有柳仲礼这样的儿子,他们不忠不孝,叛贼怎能平定呢?”

梁朝守军将士,眼看大势已去,不少人悄悄投向侯景的叛军。侯景在梁军叛徒的指引下,挖开皇宫石门前的玄武湖,引出湖水灌城。滔滔湖水汹涌奔入皇城,房屋、街道一片狼藉。同时,叛军四面攻城,昼夜不停。

邵陵王的嫡长子萧坚屯驻在太阳门。但他整天赌博、饮酒,对属下苛刻、残暴,毫不体恤官吏与将士的疾苦。萧坚的书佐董勋、熊昙朗恨透了他,私下商议投敌。在下半夜快近拂晓时,萧坚和其他守军困倦之极,董勋、熊昙朗从台城的西北楼引导侯景的人马攀登上来。

坚守待援多时的台城皇宫,就这样沦陷了!

永安侯萧确突然之间发现敌军,立即率众奋勇抵抗,死战多时。眼见敌军越来越多,势不能当。萧确急忙从小门入宫,跑去向梁武帝报告:“城已陷!”

梁武帝萧衍听了,却安卧不动,问:“还能再作战一次吗?”萧确回答说:“人心已经不行了。我刚才力战制止不住,缒城下来刚来到这里。”梁武帝喟然叹道:“江山由我打下,又由我失去,又有什么遗恨啊!所幸不至于连累子孙。”他对萧确说道:“你快些离开,告诉你的父亲不要记挂我和太子。”

萧确走出皇宫时,遇见了侯景,侯景喜爱他有力气,让他留在自己身边。侯景率领贼兵洗劫建康城,把梁朝宫殿里的奇珍异宝,抢劫一空。史书记载:“乘舆服玩、后宫嫔妾,或收归己有,或赏赐将士,恣意妄为。”“纵兵烧杀抢劫,屠城一空。”

侯景叛军把梁武帝积四十年耗资无数所修建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纵火烧毁殆尽。可怜建康城里的百姓无一活口。积尸都没人来收拾。侯景令士兵把尸体都运往长江边依次排放,长达百里!江水波涛翻滚,冲刷尸体,江面血染红透……下游数省百姓,不敢饮用江水。

都城内,仍有许多尸体溃烂,以及未断气之人。侯景令兵众聚而焚烧。时任梁朝尚书外兵部侍郎鲍正,病重未死。侯景令兵众拖出来焚烧。鲍正在火中凄惨呼号,许久才绝。都城内只有皇宫保存完好,其余府院、寺庙、民居一片残破,形同废墟。

后来,萧确跟随侯景外出,抬头望见老鹰在飞,群贼争先恐后射箭,没能射中。萧确一箭射去,老鹰应弦而坠。贼众又生气又嫉妒,都劝侯景除掉他。起先,萧纶曾经派典签唐法隆秘密领萧确出走,萧确对使者说:“侯景为人轻佻,可以用一人之力制服他。我不惜一死,要亲手杀了他。你回去告诉父王,请他不要悬念我这个儿子。”后来,萧确和侯景到钟山打猎,一起追逐禽鸟时,萧确拉开弓射侯景,弓弦被拉断,箭射不出去,被侯景发觉,杀了萧确。

伪皇帝萧正德在攻入皇宫之前,曾与侯景私下约定,进入宫城后,立即把梁武帝及太子萧纲杀死。因此,侯景攻破宫城后,萧正德急不可待地率领部下,挥刀欲入宫中去杀梁武帝。没料到,宫门都被侯景派军守住,不准放入。

伪皇帝萧正德正在大发淫威,要守军让开。突然,数匹飞马奔驰而至,远远地就高声道:“萧正德接旨!”

萧正德一愣,大怒:“我是皇帝,接什么旨!”

来使令人将萧正德按倒在地,口诵侯景敕书,革去萧正德的皇帝,令他为侍中大司马。这一下,气得萧正德满面发青!他恨侯景负约不杀梁武帝及太子,又把他的皇帝革去。又气又恨的萧正德在内心骂了一万个“侯景小人”都无济于事。与侯景相比,萧正德的行为连猪狗都不如,小人都算不上,更无廉耻!侯景改任萧正德为侍中、大司马。其他文武百官也都恢复了原来的职务。萧正德厚着脸皮,进入皇宫晋见梁武帝。他一边跪拜一边哭泣。梁武帝讥讽道:“你哭个不停,是感叹不能再跟他在一起了吧?”萧正德又羞又愧,不敢言语。连滚带爬灰溜溜地退了出来。

梁朝的临贺王萧正德怨恨侯景出卖自己,秘密写信召请鄱阳王萧范,叫他带兵前来。侯景截住了这封信,侯景探知萧正德被废后极其怨恨。担心他发动政变,于是伪造了一份梁武帝的诏书,说他勾结外寇颠覆国家,罪该万死,派人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SEodIOIJyNFAY3ci3iwo2rnQ5fp+BfAh2qOkOrTenlxvkjUv2AfZW9wFmys6G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