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侯景溃败占寿阳

慕容绍宗带领五千精锐骑兵,前后夹击侯景的军队。

侯景欺骗他的部属和兵众们说:“你们这些人的家属,已经被高澄杀掉了。你们别无他路,我带着你们奋力杀敌报仇。”侯景的士兵都相信了他的话。

慕容绍宗知道后,就从远方高喊着:“你们的家属都平安无事,如果你们回归,官职和勋爵会像从前一样封给你们。”说完,他披散着头发面向北斗星发誓。

侯景的兵众们发现受到侯景的欺骗,不再跟侯景往南逃了。他的将领暴显等人各自统率自己的部队投降了慕容绍宗。侯景的兵马全部溃散,兵众们争相抢渡涡水。河水都被溃散的败兵们阻断,一时间都不再奔流了。

侯景无法阻止溃散的兵众,只得与自己的几个心腹之人骑马从硖石渡过了淮河。他们逐渐收集了一些溃散的步兵、骑兵共有八百人。

他们向南经过一座小城时,有人在城墙上骂侯景,道:“跛脚的奴才,看你还能做什么?”侯景恼羞成怒,攻入这座小城,杀掉了骂他的人。然后一路向南逃奔。

追击侯景的东魏军队紧紧随后。侯景惶恐,派人对慕容绍宗说:“如果侯景被您抓了回去,您还有什么用呢?”慕容绍宗闻言顿悟,于是,便放过了侯景。

侯景带着八百羯族骑兵,仓皇南逃,无处安身。当时,鄱阳王萧范被任命为南豫州刺史,还没有上任。梁南豫州马头戍主刘神茂与监州事韦黯关系不好。听说侯景来了,就跑去迎接。侯景问刘神茂:“寿阳离此地不远,城池险要坚固。我想要前往投奔,韦黯能接纳我吗?”刘神茂趁机鼓动侯景,道:“韦黯虽然占据着寿阳城,但只是监州。如果王疾行到寿阳近郊,他一定会出来迎接,趁机逮捕他,事情就成功。得到寿阳城之后,再慢慢上报,朝廷对大王南来很高兴,一定不会责怪。”

刘神茂引侯景入寿阳,想借刀杀人,以报与韦黯的不和。韦黯,字务直,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韦黯的个性是刚正不阿的。少时学经史,能写得一手的好文章。最初任太子舍人,后升任太仆卿、南豫州刺史等官职。

当时兵败的侯景无处落脚,见刘神茂如此热情相迎,又出了这么好的主意,侯景握住他的手,感激地说:“真是老天救我啊。”刘神茂以为找到了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立即请求侯景,让他率领一百名步兵和骑兵,先行做向导。

正月壬子(548年2月14日)夜晚,侯景迫不及待地赶到寿阳城下。韦黯担心有盗贼,身披铠甲,登上城墙。侯景叫人在城下喊话,告知情况。韦黯听明白了,知道侯景战败,狼狈奔来。但韦黯害怕羯胡人野蛮,闭城不准侯景进入。韦黯道:“未奉皇帝敕令,不敢开门!”侯景失望地对刘神茂道:“事情不妥,怎么办?”刘神茂又献计,道:“韦黯懦弱且缺少智谋,可以让人劝说他。”

找谁去劝呢?侯景派寿阳人徐思玉进城去劝韦黯,说:“河南王是朝廷所器重的人,您是知道的。如今他失利前来投奔,怎么能不接纳?”韦黯漠不关心地说:“河南王自己战败,与我有什么关系!我的职责,就是守城。”徐思玉见他如此回答,只好威胁说:“侯景虽然兵败,但仍是皇帝御封的河南王。你拒其入城,万一被东魏兵追杀于城外,你可吃罪不起啊!”韦黯想想也有道理,慌忙出城迎接侯景。

可是侯景入城后,就不客气了!侯景令羯胡人分守城内四门,他斥责韦黯为什么不马上接纳自己,要斩杀韦黯。旁人劝道:“韦大人是朝廷命官,你没权力擅杀。如果韦大人有不妥当的,你只能送给朝廷处分。”侯景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何况现在自己是兵败之时,若擅杀朝廷官员,对己不利。他心想暂且安身下来,恢复气力再说。于是,侯景又装作开玩笑的样子,拍手放声大笑,请韦黯去弄酒宴,尽情欢乐。

侯景占据寿阳之后,韦黯只好离开寿阳,回到京城建康。担任朝廷太府卿。侯景反叛,渡过长江,进攻建康京都时,韦黯驻军于台城六门。太清二年十月己酉(548年12月7日),侯景率军进攻慈湖,韦黯和右卫将军柳津等人分头防守宫城诸门和朝堂。当时,梁朝老将都不在了。年轻将领也都领兵在外。城中只有羊侃、柳津和韦黯。而柳津年老,还在患病,韦黯懦弱无谋。所有的军务指挥全落在羊侃的肩上。当时侯景的贼兵在城外的东、西两边,各堆起两个土山。而城内相应的也在东、西两边堆土山,以相拒守。城内王公大臣都要挑土。连太子萧纲也亲自背土,宗子萧大器以下的宗亲皇族子弟都要用工具挖运泥土。韦黯率部昼夜苦战,因功而被梁武帝授轻车将军,加持节。后来,韦黯死在城内,朝廷赠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这是后话。

当时,梁朝廷闻侯景战败,竟然都为侯景担忧!有的说侯景全军覆没了。有的说侯景不会身亡,并不像人们所传说的那样。侍中、太子詹事何敬容却说:“侯景终于死了,这实在是朝廷的福分啊。”太子听了竟然大惊失色,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何敬容说:“侯景是个反复无常的叛臣,他将会使国家大乱。”何敬容对事情的看法还是有些准的。他见太子在玄圃讲读《老子》《庄子》等经书,就很担心地对学士吴孜说:“昔日,西晋始祖崇尚玄妙、虚无之说,结果使中原沦丧在胡人、羯人手中。现在东宫太子又这样做,江南恐怕也将成为胡人的天下了吧!”

就在梁庭众臣胡乱猜测侯景生死之时,收到侯景的来信。侯景派仪同三司于子悦飞马到建康,向梁皇报告战败情况,并请求革职贬官。梁武帝下诏免于问责。侯景又向朝廷要钱粮补给。光禄大夫萧介上表进谏说:

“我私下听说侯景在涡阳打了败仗,单枪匹马前来归顺。陛下您不追究他从前造成的灾难,又赦免并容纳了他。我听说恶人的秉性不会改变,天下的恶人是一样的。昔日吕布杀死了丁原,来侍奉董卓,而最终又杀死了董卓,成为叛贼。刘牢反叛王恭,归附晋朝,但又背弃了晋朝,制造邪恶事端。为什么呢?因为狼子野心,最终也不会有驯服、顺从的秉性,以喂养老虎为例,一定会出现被饥饿的老虎吃掉的祸患。侯景凭借着他的凶狠与狡猾,受高欢的豢养和保护,身居高位独据一方,然而,高欢死后坟土还未干,他就反叛了高氏。只是因为叛逆的力量还不足,他才又逃奔到了关西。宇文泰没有收容他,所以他才投靠了我们。陛下您以为这是不拒细流,接纳了侯景,正是为了像汉代在边境上设置属国安置投降的胡人来对付匈奴那样,欲让侯景来对付东魏,希望他同东魏打一仗;而现在侯景既然亡师失地,吃了败仗,那么他便只是边境上的一个平常之人,陛下您舍不得区区一个侯景,却失去了与友好国家的和睦,如果国家还等待他自新之时,晚年效力,我私下认为侯景必定不是效力的臣子。他抛弃家国像脱掉鞋子一样轻率,背弃国君、亲人像丢掉草芥一样容易,他怎么会懂得远慕圣德而来,做我们梁朝纯贞的臣子呢!他的所作所为很明显,没有人会感到迷惑不解。我已经衰老,又受疾病侵扰,本不应该干预朝廷政事。但是楚国令尹子囊在临死时,还叮嘱子庚修筑郢都的城墙,不忘保护社稷。卫国的史鱼将死之时,尚有让儿子进谏卫灵公之举。我身为皇族遗老,怎么敢忘记刘向的一片忠心!”

可以说,梁庭不乏有见识的老臣。可惜梁武帝一意孤行,没有听从这些忠谏。萧衍在败亡的路上,越走越起劲!

侯景占据寿阳城作为根据地,大肆招兵买马。

寿阳位于山西省东部,枕恒岳,络太行,居潇河中上游。山脉向内延伸,整个地形西北部、北部较高,向东南逐渐倾斜,呈阶梯状分布。主要山峰有罕山、鹿泉山、板泉山、圣佛山、方山、双凤山、牛金山、大塔山等。座座峰峦,高低错落,首尾相依。盛产粮食和蔬菜等作物。为侯景提供了足够的军粮和衣物。

侯景将百姓之女统统配给军队将士为妻。责令停止集市和佃户的田租。随后又向梁庭要锦缎万匹,给军人做袍服。要钱要粮要武器。梁武帝为抚纳侯景,如数供给。以此作为一个“样板”,争取更多的人来降附。

东魏大败梁军,生俘皇族统帅萧渊明,尽收河南西部之地。完全恢复了原有的疆土区域。东魏大将军高澄多次派人送交国书,再次请求与梁朝通和、友好,梁朝廷没有允许。

高澄优待俘虏萧渊明,并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先王高欢与梁武帝和好十多年了。听说他拜佛的文字中写着,为魏国国主奉佛,同时也提到先王。这是梁主的真情厚意,而今梁庭突然失信,攻打我国。我看不是梁武帝的本意,肯定是侯景挑拨的。其实我们两国完全可以相安无事,你是否帮忙通报一下,我们恢复和平友好的关系?如果梁主没有忘记旧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我也不敢违背先王的意愿与梁朝为敌。我们愿意把梁朝的俘虏全部放还,包括侯景的家属也一起放还。”

听了这话,萧渊明当然高兴啊!他立即派随从之人送书给梁武帝,声称:“勃海王高澄是宽宏大量、十分厚道的长者,如果梁朝再次与东魏关系友好的话,高澄会允许我回到梁朝的。”萧衍接到亲侄子代东魏讲和的书信,高兴得老泪纵横。忙召朝臣商议。右卫将军朱异、御史中丞张绾等人都说:“平息敌寇,安息百姓,讲和对于我们来说确实很好。”

独有司农卿傅岐摇头说:“不可!东魏以战胜之国,何需讲和?必是离间计!东魏了解侯景生性多疑。以此一举,令侯景生疑而生变!”他直接对梁皇道:“东魏高澄的目的是想让侯景自己产生猜疑。侯景的心神不定,心里不安宁,就一定会图谋叛乱引起灾祸。如果您答应与东魏友好往来,就正好坠入了高澄的圈套,中了他的奸计。”

但是,萧衍救侄心切,厌恶用兵,便同意了朱异的意见。他给萧渊明写了一封回书,信上说:“知道高大将军待你不错,我看了你的奏折,心里感到很宽慰。自当另遣使者到魏国,以便重建两国之间的和睦友好关系。”使者得了梁皇的书信,即刻启程回东魏。

侯景果然十分关注东魏与梁庭的外交往来。当信使返程路过寿阳时,侯景强留他住下,并索要皇帝给萧渊明的回信看看。信使无法阻挡。侯景看了梁帝的回信,心中懊怅,感觉自己将被梁武帝出卖。于是给萧衍和朱异各写了一信,希望梁庭不要相信高澄,不与东魏往来。梁武帝知侯景有疑心了,连忙去信安抚。

东魏继续派使者与梁庭往来,不管梁庭有无成效,其意在于离间。使侯景心中生疑,与梁庭产生矛盾。那么东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果然,侯景虽然收到梁皇的安抚信,但还是见东魏信使往返,不免心中狐疑。侯景私下查访,知道东魏的使者路过寿阳城,返回东魏。于是,侯景令人在半路上拘捕了东魏的使者。侯景向使者索看了梁武帝回给东魏的书信。侯景十分不满梁武帝与东魏的往来。侯景写了一封信给梁武帝,说明自己的主张:“高氏内心像毒酒一样狠毒,北方人民对其怨恨至极。高欢终于死去。他的儿子高澄继承了他父亲的恶毒,灭亡的时间已经不长了。高澄侥幸打胜了涡汤战役,又为什么要急急忙忙地捧璧求和呢?这是因为关中的军队卡住了他的咽喉,柔然的军队在他的背后步步紧逼的缘故,上天就要灭亡高氏,您千万不要放纵了恶人,而背弃亿万人民的心愿啊!您如果今天放纵了这个濒临死亡的恶人,就会成为几代人的祸患。当其强大之时,陛下尚且还讨伐并战胜了它,现在东魏力量薄弱了,您反而顾虑重重与它讲和。这不仅让我扼腕叹息,也让有志之士感到痛心啊。以前,楚国的伍子胥投奔了吴国,楚国终于被吴国灭掉;陈平离开项羽,刘邦任用了他从而使国家兴盛起来。我虽然比古人才疏学浅,但是,我的忠心却和他们一样。我知道高澄是忌恨我投奔梁朝,就像忌恨贾季投翟,随会奔秦一样。他请求讲和结成盟国,只是希望除掉他的心腹之患。如果我死了能对国家有益,我万死不辞。只恐怕千百年后,在史册上留下陛下的污点。”

接着,侯景又写信给朱异,并赠给朱异三百两黄金。朱异收下了侯景的钱财,却没有把侯景的奏折向梁武帝呈递。

且说当时,东魏为高欢下葬。梁武帝派遣使者去慰问高澄,吊唁高欢。侯景担心东魏与梁庭勾结,急忙给萧衍写信,希望趁机与东魏开战,夺回河南失地。侯景向梁武帝奏说:“我与高氏父子之间的嫌隙和仇恨已经很深,我仰仗您的威名,期待着报仇雪耻。现在陛下又与高氏修好讲和,让我何处安身呢?请求您让我再次与高澄交战,来显示梁朝的皇威!”梁武帝写信回答侯景说:“我与你之间君臣大义已定,怎会有你打了胜仗就接纳你,打了败仗就抛弃你的道理呢?现在,高澄派遣使者来求和,我也想停止干戈。应该进还是应该退,国家有正常的制度,你只管清静自居就行了,无需费心去考虑这些!”侯景又向梁武帝启奏说:“我现在已储备了粮草,聚集了士兵,喂好了战马,藏好了武器,不日便可收复北方。我不能出师无名,所以希望陛下您能为我做主。现在陛下把我弃之在外,南北双方又开始互相沟通,只怕微臣的性命,将难免死在高澄之手。”

梁武帝仍用一贯做法,写信安抚侯景说:“我是大国之君,怎么可以失信于人呢!既然东魏愿意和好,朕也不想打仗。不过,请你放心!朕决不会出卖你的。我想你深深知道我的这番心,你不必再启奏了。”

但是,侯景并不相信梁武帝的话。他用了一个小诡计:伪造一封东魏国书送给梁皇,说以萧渊明换回侯景。梁武帝不知是计,答应这一要求。舍人傅岐说:“侯景是因为山穷水尽才归至正道,投奔梁朝,舍弃了他是不吉祥的。况且侯景也身经百战,他怎么肯束手就擒呢!”谢举、朱异说:“侯景是败军之将,用一个使者就会把他召回来。”

梁武帝听从了谢举、朱异的话,给邺城回信说:“贞阳旦至,侯景夕返。(贞阳侯早上到,侯景晚上会押送回去)。”

侯景收到梁武帝的这封回信,就彻底绝望了!他把萧衍的回信给亲信们看,说:“我就知道这个老家伙是个薄情寡义之人!”

侯景的心腹谋士王伟,劝侯景当机立断,说:“现在,我们等着听候梁国安排也是死,图谋大业也不过一死,希望大王您考虑一下这件事!”

王伟,祖上是略阳人。父亲王略,魏国许昌县令,于是,就把家安居在颍川郡。王伟通晓《周易》,有才学,写的文章非常华美。先在魏国做行台郎,后来不知怎么就甘心辅佐侯景。侯景的一切表、启、书、檄等,都是王伟所作的。包括侯景的一切篡权夺位的大事,都是王伟一手促成和计谋策划的。侯景败亡后,人们把他囚禁在铁笼子里,押送到江陵后,萧绎令人在街市上把他煮死。遭过他毒害的百姓,都割他的肉烧着吃。

侯景经过谋士王伟等人一番策划,就开始在军事、粮草、兵马、器械等方面做一系列的反叛准备:将寿阳城内所有的居民,都招募为军队的士兵。立即停止收取市场税及田租。百姓之女,都被分派给将士们。

最先报告梁武帝有关侯景反叛的事,是来自侯景内部的元贞。元贞知道侯景对梁朝有异心,多次向侯景请求返回朝廷。侯景不想放了元贞,便劝他说:“黄河北边的事虽然没有成功,长江南又何必担心会失掉呢,你何不稍稍忍耐一下!”元贞听后,十分恐惧,担心被侯景所连累。于是,元贞找了一个机会,逃回了建康城,把侯景反叛之事都告诉了梁武帝。

但是,梁武帝并不相信侯景会反叛,只是任命元贞为始兴内史,并没有再追问侯景反叛的这些事情。

侯景在寿阳的一系列反常行为,引起许多梁庭军将们的警惕。梁武帝侄儿鄱阳王萧范,当时出任合州刺史,居守合肥。探知侯景密谋造反,便赶紧报知梁皇。可朱异却说:“侯景像个待哺的婴儿一样,哪有能力造反?”朱异的包庇和盲目自大,使梁皇也打消了警惕。可不久,萧范仍发现侯景的异常举动,甚至积极请战:“趁早翦扑侯景,不然会祸及君臣。臣范愿讨侯景。”可是,朱异仍庇护侯景,责备萧范“多心了!难道我堂堂的大天朝,竟然容不下一个潦倒的过客?”萧范听了使者的回报,非常气愤!

萧范字世仪,性情温和,有器度,有见识。他担任卫尉卿,每夜亲自巡逻警卫。作为皇亲能这样子,真的很不容易。梁武帝非常嘉奖他,令他任益州刺史。可是,他赴任走到荆州时,就听到父亲去世,他悲痛不已,要自请解除职务,回家送葬。但梁武帝不准,下诏令他暂时监管荆州。等待湘东王到了荆州之后,萧范才到益州上任。他没有办法,只好请弟弟湘潭侯萧退送父葬。大同元年(535),因萧范开通了剑道,收复了华阳而加封爵。不久,任领军、侍中。后来,梁武帝授萧范任都督、雍州刺史。萧范勤于政务,善于治理,体恤将士,因此,在当地很受民众和军士们的欢心。

朱异处处袒护侯景,没想到侯景叛乱时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朱异。侯景兵临城下,用箭射书信给皇帝,说:“朱异等人专断朝政,作威作福,我被奸臣陷害,想杀害我。陛下如果杀了朱异等人,我就勒马北还。”武帝召人要杀朱异,萧纲阻止说:“侯景不过以杀朱异等人为借口罢了,今天杀朱异,救不了眼前的急难,只会被后世取笑。等叛乱平定以后,再杀他也不晚。”武帝这才没做。武帝登楼观察敌情,问身边的朱异,说:“四郊这多叛军营垒,是谁的罪过呢?”朱异惊吓得冷汗直冒,惭愧不语。朱异回去后羞惭难当,气病身亡,享年六十七岁。

萧范最先奏报侯景有反意,为什么没人相信呢?这里还有另一个原因——梁武帝晚年,各皇室亲王相互猜疑,互相提防,生怕哪个趁机夺了皇位。宁肯把大好江山让于外族。当时,萧范勤政爱民声誉好。庐陵王为荆州刺史,任都督府,嫉妒萧范,并诬萧范要谋反。又有童谣说:“莫匆匆,且宽公,谁当作天子,草覆车边已。”这明显是有人散布出来,陷害萧范。皇太子萧纲也特别警惕,挑选精兵来守卫皇宫。而萧范也因为童谣而暗自高兴,他倒盼望有非常事件发生。就是这样一个被人诬为要谋反的人,却三番两次奏报侯景要谋反,朝廷还真的没人敢相信。

到后来,侯景真的叛乱了,人们这才相信萧范的奏报了。侯景包围了都城,萧范派世子萧嗣率军勤王救驾。皇宫沦陷后,萧范向魏求救兵,以两个儿子做人质。可是,魏军占领合肥后,并不援助萧范。萧范悔恨不已,合肥白丢了,还把两个儿子也押在魏国。最后,萧范因发背疽而死。这是后话。

侯景的反叛行为越来越大胆,竟然直接劝梁朝守将羊鸦仁等官员跟他一起反!羊鸦仁抓捕了侯景的使者,并力促梁皇采取果断措施。

羊鸦仁,字孝穆,是泰山钜平人。他骁勇善战。从魏国率兵来降梁朝。梁武帝封他为广晋侯。在多次战斗中,他屡立战功,被梁武帝任命为都督、北司州刺史。侯景纳土来降时,梁武帝诏令羊鸦仁总督土州刺史桓和之、仁州刺史湛海珍等军兵前去悬瓠地带,以接应侯景。侯景战败后,占据寿春,羊鸦仁仍任都督、司州豫州二州刺史,镇守悬瓠。

后来,侯景认为梁武帝出尔反尔,不守诚信,便欲举兵谋反。便拉拢羊鸦仁,约同起兵。羊鸦仁当即拒绝,并把侯景派的信使,一起报告了朝廷。

不料,朱异却说:“侯景的反叛军队只有几百人,能有什么作为!”梁武帝命令把侯景的信使送到建康的监狱里,不久,又释放了他。侯景更加肆无忌惮,向梁武帝启奏说:“如果我的事是事实,我应该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如果我能承蒙您的关照和详察,请您杀掉羊鸦仁!”侯景又启奏说:“高澄为人十分狡猾,怎么可以完全相信他的话!陛下听信了他的谎言,力求与他和好,我在私下里对这件事也感到魏可笑。我怎敢冒粉身碎骨的危险,投身我的仇人高澄呢,请求您将长江西部的一块地区,划归我控制。如果您不答应我这一要求,我就统率兵马,来到长江之上,杀向闽、越地区。这样,不仅朝廷蒙受耻辱,也会使三公大臣们顾不上吃饭。”梁武帝让朱异代替他向侯景的信使回答说:“比如一个贫寒的家庭,蓄了十个、五个食客,还要让他们满意,我只有一个客人,就招致了你这些愤慨的话,这也是我的过失啊!”这之后,梁武帝对侯景的赏赐更多了,赏给了他许多鲜艳华美的彩帛及钱币,信使往来不断,道路相望。

真是梁朝的劫难!朱异从客观上帮了侯景的大忙。他把所有上报侯景谋反的奏章统统压下。并且为了安抚侯景,梁庭不断地赏赐侯景。朱异的种种行为,从客观上讲,简直成了侯景谋反的内应。 m0MAP3BKW1EsfKlbKv2sDQlBc3ixt1bgZYqcAAhgMTULNI+XRgmQ1bqmFvWp2a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