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霸先南方传捷报

梁武帝正在睡午觉,宦官张僧胤禀告说朱异要启奏事情,梁武帝感觉不妙,他马上拖着八十多岁的身体起床,老态龙钟般地坐上轿子,轿夫们抬着梁武帝来到了文德殿的殿堂上。

朱异急忙上前启奏:“皇上,韩山战事失利,贞阳侯被掳于北齐……”

梁武帝听后,惊恐万分。吓得神情恍惚,身子坐不稳,几乎要从龙椅上摔倒下去。近臣急忙上前扶住。梁武帝悲伤地感叹道:“我难道也要落得像晋朝那样的下场,江山被夷狄所夺取吗?”

就在这满朝震惊,人心惶恐之时,却接到南方频传的捷报——交州司马陈霸先连续平定越帝李贲、剿灭李天宝叛乱,将越帝李贲的首级传送京城。

李贲何许人也?李贲(503—548),龙兴太平(今属越南)人,出身南方俚族(黎族)有势力家庭。七世祖来自中国,因西汉末年的战乱,李贲来到交州避难,曾任职于梁朝德州监。

当时,交州刺史萧咨,仗着自己是皇族,为政苛刻残暴,很失民心。德州监官李贲不堪忍受,便联合并韶、赵光复等人于梁武帝大同七年(541)十二月起兵,赶跑了萧咨。并韶是交趾人,很有文才。他奉旨进京,选求官职。但梁朝的吏部尚书蔡撙却以并韶的这个姓氏“并姓无前贤”,所以只给了并韶一个广阳门郎的职务。并韶认为这是耻辱,就返回乡里,密谋作乱。梁朝任用人才,都以士族、门第的高低来选择。整个六朝时期,除陈霸先建立的陈朝以外,都是“士族”垄断官吏及上层社会,寒门无望。只有极少的人以军功跻身上层的。这是当时的社会弊端。

赵光复是朱鸢县人,其父赵肃是李贲麾下的左将军。李贲死后,赵光复自立为夜泽王,定都龙编,后迁武宁。梁朝以陈霸先为威明将军领交州刺史,前去征讨赵光复。但因突发侯景之乱,陈霸先被召回,率军北上平定侯景之乱。梁朝改派杨孱前往征讨。赵光复杀死了杨孱,击退了梁军。

后来,交州另一名起义军首领李佛子率军东下,与赵光复在太平县交战。交战了五次,未分胜负。于是赵光复与李佛子签订和约,以君臣州为界。李佛子令儿子李雅郎与赵光复的女儿赵杲娘成婚,入赘赵氏。571年,李佛子与李雅郎合谋,进攻赵光复。赵光复兵败出奔,在大鸦海口为李佛子追兵追及,遂投海而死。于是李佛子兼并了赵光复的势力。后世追称他为明道开基圣烈神武皇帝。

萧咨逃亡到广州后,广州刺史萧映念其同为萧氏皇族宗亲,就暂时收留了萧咨。萧咨,字世恭。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萧范之弟。位卫尉卿,封武林侯。梁武帝大同七年,为交州刺史,以严刻失和,导致李贲等人反叛。

李贲占领交州龙编(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542年春季,李贲势力控制当时位于越南北部,梁朝管辖下的交州和德州的地区。544年正月,李贲自称越帝,改元天德,建立国号“万春”,定都龙编。根据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的说法,“万春”意为“春望社稷至万世”的意思。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政权,李南帝的名称因此而起。

梁武帝萧衍大怒,岂容李贲称帝?诏令新州刺史卢子雄、高州刺史孙冏,在广州刺史萧映和交州刺史萧咨的指挥下,火速去征讨。卢、孙两将向萧映、萧咨请求道:“根据历次交战的经验,现在正是春草萌芽,瘴疠肆虐的季节,将士染病,不战自溃。等到秋天出战为利!”

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符合当时战情的建议,但萧咨急于回到交州府,以“皇命难违”为由,逼卢、孙两人率兵马即刻出征。没有办法,卢、孙两将明知不可为,而只得硬着头皮,率兵众出征平乱。果然,不出意料。部队到达合浦时,瘟疫爆发,兵众相继、连片地死亡。

部队减员大半,兵将情绪低落,不敢再往前走。许多兵将害怕传染瘟疫而溃逃。

卢、孙两将无法约束部属,只得带所剩兵众退回广州。萧咨原以为能顺利回到交州府的,却见卢、孙两将败退而回,大怒。卢、孙二将无论怎么解释,萧咨都不听。萧咨诬告卢子雄、孙冏与反贼勾通,故意拖延时间,不肯进讨。梁武帝当然相信皇族宗亲所奏,即令在广州赐死新州刺史卢子雄、高州刺史孙冏两将。

卢子雄、孙冏的冤死,激怒了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卢子烈,主帅杜天合以及他的弟弟杜僧明,还有周文育等人。杜天合愤愤不平地对部众们说:“卢公几代人都十分厚待我们,如今见他们受冤枉而死却不能替他们报仇,不是大丈夫。我的弟弟僧明,能抵御万人,如果围住州城,号召百姓,谁敢不听从?破城以后斩了这两位王侯,然后等朝廷使者到达时,束手到廷尉那里辩理,就是死了也胜于活在世上。即使不能取胜,也没有可抱恨的了。”众人都慷慨地说:“这正是我们大家的心愿啊!请您下令吧!”于是,杜天合便和周文育等率领众人一起结盟,拥戴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当主帅,进攻广州府。想杀死萧映、萧咨,为卢子雄报仇。

杜天合、杜僧明两兄弟是广陵临泽人。他们身材不高,却胆气过人。特别是骑术超群,射箭百发百中。梁朝大同年间(535—546),卢安兴任新州刺史、南江督护,他奏请朝廷同意,带杜僧明、杜天合以及周文育一起赴任。在征讨俚、獠人的战斗中立功,朝廷任命杜僧明、杜天合为新州助防。周文育为南海令。卢安兴死后,杜僧明、杜天合、周文育继续辅助他的儿子卢子雄。

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卢子烈也是豪侠之士。杜天合、杜僧明、周文育等率领众人一起为兄报仇,卢子略哪能推辞?当即布置行军路线和攻打阵法。然后,高举义旗,率众围攻广州城,要捉拿萧咨、萧映,为卢、孙两将洗除冤屈。卢子略攻打城南,杜天合堵住城北,杜僧明、周文育分别据守城东和城西。吏卒百姓们群起响应,竟然达数万人之多。

由此可见,当时底层民众对萧氏皇族的反感程度有多强烈?!萧映、萧咨没想到南蛮之地,民众“轻王法”,敢于反抗。这事闹大了,急令关闭城门。

广州刺史萧映急派几名勇士,连夜冲出包围圈,奔求高要太守陈霸先火速率兵来解围。陈霸先接到急报,当即率领三千精兵,日夜兼程,奔救广州。陈霸先是一位知恩图报、豪侠仗义之人。他铭记着萧映对他的提携之恩,尽心报答。这里要介绍两位人物——萧映和陈霸先。由于萧映慧眼识英才,从寒门里提携了陈霸先,才有了挽民族于危亡、坚守汉文明的陈朝皇帝。

萧映,字文明。是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他的伯父是梁武帝萧衍,父亲是始兴忠武王萧憺。其父萧憺在荆州为官七年,做了很多的好事。“萧憺励精图治,大开屯田,减省劳役,慰问阵亡兵士的家庭,赈济穷困人家,使得民心大为安定。”有一次长江发洪水,很多老百姓爬上树枝、屋顶,以避洪流。“萧憺募人援救,规定:每救一人,赏钱一万。有数十名商人应募,救回了许多百姓的性命。”又赐农人以粮食和种子。当年江陵县竟然出现了“一茎九穗”的奇观。

萧映出生后,天资聪明。十二岁就为国子生。梁武帝问对众国子生,唯萧映论对聪颖。梁武帝高兴地称赞萧映,说:“吾家千里驹也。”

其父萧憺病死后,萧映“隆冬席地,哭不绝声,不尝谷粒,唯饮冷水,因患症结。”梁武帝多次封赏萧映,他都让给弟弟。帝改封萧映为新渝县侯。后又任命萧映为吴兴太守。萧映在吴兴任太守期间,打破贵族门第观念,大胆提拔了寒门有志之士陈霸先。

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出身寒门,家住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下若里人,先祖陈达,曾任西晋王朝的太子洗马,为避匈奴、羯胡等“五胡”战乱,随西晋的王公大臣们渡过长江,向南迁移。史称“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出自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史通》“邑里”篇。该文原仅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士族相随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南迁。后“衣冠南渡”逐渐演化为熟典,代指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的事件。中原政权和汉文明首次南迁,是由西晋的都城洛阳南渡到建康(今南京)。西晋后期,中原地区大规模战争不断。加之,周边部族也相继建立君主制政权,强大起来,并威胁西晋政权,并最终酿成“永嘉之祸”,西晋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西晋政权渡江后,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中原汉族士族等臣民相随南逃,西晋朝廷的权臣王导,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豪强,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

陈霸先的先祖陈达,随晋王朝南迁后,曾担任长城县令。他见此地风景奇秀,便安家于此。有一次酒后,与亲友醉言:“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焉,二百年后,我子孙必钟斯运。”后果应验在陈霸先的身上。

据传说,梁天监二年,陈文赞的夫人董氏临产之时,霞光万道,井泉沸腾。霸先降临人世,号哭不止。因家贫,未有热水洗浴。家人便用沸腾的井水,热乎乎的给霸先洗浴,他才止住哭声。而这时,听到街上鞭声大作,原来是有人中举了。鞭声未止,忽又锣鼓喧天,喜气洋洋。原来是迎亲队伍经过家门。刚巧有算命卜卦者上门讨喜钱。陈文赞请为新生儿卜卦。

卦者大惊,道:“此儿将来贵不可言!整个家族都会因他而发达。”

陈文赞闻言大喜,厚赏卜卦者。用心培养霸先,求学于长城、义兴等地名师。使之文武双全。义兴许老先生家多图书、典籍,文史、兵书、武学等类。许老擅长太乙、精通六壬、奇门遁甲之术,霸先虚心拜学。许先生见霸先日角龙颜,垂手过膝,仪表堂堂,很是称奇,掐指一算,知道此人以后必将是经天纬地,挥戈挽日,名彪青史之人物。于是,许老先生把平生之绝学,全部传授给霸先。

霸先年幼,白天学文,晚上练武。很是辛苦。这天夜晚,霸先疲惫之极,倒在许氏学馆简陋的床板上,呼呼入睡。忽见天开数丈,强光刺眼。云霞中隐现四位朱衣飘飘的仙人,合手捧着一轮红日,飞向霸先,仙人道:“奉上帝敕命,送红日与汝,救国安民,莫负天心!”令霸先张口,仙人手一松,一轮鲜艳火热的红日,便滑入腹中。霸先顿觉腹中灼热难受,不禁大叫一声,醒来,仍觉腹中久久灼热。

霸先梦醒,披衣而起。细思梦境,认为是上天要他救国救民。从此,他更加勤奋好学,闻鸡起舞,练武习文。长年风雨无阻,冬夏不辍。锻炼成体魄强健、毅力顽强、意志坚定、胸怀宏伟的领袖品质。

因父母早亡,家庭贫寒,霸先要去做工赚钱,养家糊口。他虽然满腹经纶,武功超群,也只能在乡村下若里做“里司”,就是专管催粮派款、兼管打架斗殴的小事。在家人的操持下,霸先与钱氏小姐喜结连理,婚配成家。小夫妻恩爱互敬,次年生子,小家庭充满喜气。霸先宽厚豪爽,很得人缘。沈氏望族的沈恪、沈巡等人爱惜霸先文武全才,推荐霸先到京城建康,找了一个油库吏的工作。真是“贫穷之家百事哀”,这个时期,霸先的长子因病夭折,发妻钱氏伤痛不已,不幸病逝。双重打击,令霸先难以承受。他为转移悲痛,全力扑在工作上。把油库的木桶、油池、库房等打扫得干净整洁,很受油库主管的喜欢。

这座油库,属于朝廷管理的国库之一。各种油品,一应俱全。供应着朝廷造船、驿站、军队和衙门等用油。霸先由于常年练武,体力好,干活快。晚上还看书,练武。主管爱惜其才,极力向上司举荐。

也是机缘巧合。这天,梁皇宗亲萧映路过油库,顺便来加油。却见一人与众不同,别人双手提一桶油,还小心翼翼,生怕油因晃荡而泼洒了。而此人身高七尺有余,额头隆起,手长过膝。竟然双臂平举,各提一桶油,油不晃荡,如履平地。

萧映惊奇,便问油库主管:“此是何人?”油库主管如实相告:“此人名霸先,长城人也。常练武艺,颇有文采。”

萧映即唤霸先近前,叫侍卫与之比试。霸先不敢冒犯,小心谦让,却被侍卫打倒,并嘲笑之。霸先恼,使出真本事。平地腾身跃起,出拳如风,一侍卫倒地,众侍卫不服,四面围攻。霸先心想既已惹祸,便不再客气。空手夺剑,腾空翻飞,漫天剑影,独战众人。枪来剑往,眼花缭乱。不多时,打得众侍卫四仰八叉,卧地不起。

萧映不禁鼓掌叫好,又试霸先的弓箭。霸先从小就在斫射山附近长大,弓箭纯熟。斫射山当地村民个个都善射箭,百步穿杨者,不可胜数。霸先顺手摘过一侍卫的弓箭,翻身射向空中。顿时,两只飞雁落下。众人齐声惊叹!萧映再试以文才,霸先脱口而出,吟诗太湖。萧映大喜,当即收为己用。其实,霸先的书法也很有造诣。楷隶行草样样精通。至今还有他的一篇章草书法,流传于世。

当时萧映任吴兴郡太守,陈霸先就在萧映属下当传令吏。霸先自思出身寒门,工作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凡事都尽心称职。由于霸先学文练武,面对复杂战争状态,能随机应变,处置妥当,深得萧映欢心。萧映慧眼识英才,常背后对幕僚夸赞霸先,道:“此人方将远大!”

后来,梁武帝于普通四年(523)诏任萧映为广州刺史。陈霸先随萧映到了广州,为中直参军,负责护卫广州府署。萧映命霸先招兵买马。霸先招精兵一千,并亲教拳法、刀法、箭法,严格训练。当时,元不宾作乱。萧映令陈霸先率所训练的一千精兵去平乱。陈霸先据探马所报“安县城固贼众,化县城弱贼少”的情况,制定“先弱后强”的战术。亲率精兵,攻下化城。将降兵改编,并选一些机智的降兵,令其“逃”回安县城,待霸先率兵攻城时,就打开城门迎官军。果然,陈霸先夜半举火攻城,那些“逃回”的降兵趁乱杀死守城门的贼人,打开大门。陈霸先率一千精兵呼啸而入,直捣贼窝,活擒贼首元不宾。陈霸先因功授西江督护、高要郡守。

当广州被叛军围困的消息传来,陈霸先的心头一紧!那还了得?快救恩人萧映!

陈霸先当即率三千精兵,日夜兼程,奔救广州。当他们赶到城下时,见城门快要被攻破了。情势万分危急!

陈霸先大吼一声,一马当先,呼啸着冲向敌阵。杜天合回身一看,官兵的援军到来。他立即率众人与陈霸先迎战。陈霸先威猛无比,杜天合战不过三合,拨马便逃。此时,弓箭手放箭,杜天合背后中箭,倒地而亡。陈霸先那训练有素的三千精兵,势如破竹,转眼之间就击溃了叛军。周文育、杜僧明被绑到陈霸先的马下。

“为何造反?”陈霸先威严地责问。杜僧明、周文育哭诉卢子雄蒙冤屈死的前情。陈霸先听了,被他们的义气所感动。立即下马,扶起周文育、杜僧明等人,亲手给他们解绑,道:“你们义薄云天,令人敬佩!愿在我军效力吗?”

杜僧明、周文育等人立即跪下,叩首。陈霸先连忙扶起杜、周等人,委做军中主帅。

杜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他体形矮小,却很有胆量,善于骑射。因卢子雄冤死,杜僧明与周文育等人起兵围攻广州府,被陈霸先击败,归附陈霸先。从此,杜僧明成为陈霸先南征北战的得力干将。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他从小父亲去世,家中十分贫困,原居住在新安寿昌县,姓项,名猛奴。十一岁时,能在水中游几里路远,跳起六尺的高度,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众人都难以比得上他。义兴人周荟当时任寿昌浦口的戍主,见了以后很感惊奇,就喊他过来说话。周文育对周荟说:“我母亲年老,家中贫困,兄弟和姐姐都已长大,家里受困于赋税和徭役。”周荟听后,很替他难过,便跟随文育到他家去看望,并且向文育的母亲请求将文育给自己当养子,文育的母亲便答应给了他。当周荟任职期满后,他就带着文育回到都城,拜见了太子詹事周舍,请求给文育起个名字,周舍便给他起名为文育,字景德。周荟并让哥哥的儿子弘让教给文育识字和计算。弘让擅写隶书,便写了蔡邕的《劝学》文和古诗来送给文育,文育不太懂,便对弘让说:“谁会学这些东西,谋取富贵只有用大槊吧!”周弘让认为文育气壮,便教给他骑马射箭的本领,文育大为高兴。

司州刺史陈庆之和周荟是同郡人,一向关系很好,便上奏朝廷委任周荟当前军军主。陈庆之让周荟带领五百人前往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人。白水蛮人打算抓住周荟然后归附魏国,事情被发觉,周荟和周文育领兵抗拒。当时贼兵人数很多,一天之中作战几十回,周文育在前面冲锋陷阵,勇冠全军。作战中,周荟死于阵上,周文育飞奔向前收取他的尸体,敌人不敢进逼。到天黑时,各自领兵离去。周文育身受九处创伤,伤愈之后,他告辞请求送周荟回去安葬。陈庆之很赞赏他的节操,厚加馈赠后送他回去。

安葬周荟之后,正值卢安兴出任南江督护,他请求朝廷让周文育和他同行。文育屡次出征立功,被任命为南海县令。卢子雄冤死后,周文育和杜僧明攻打广州,被陈霸先击败后,陈霸先赦免了他。当时的监州王劢让周文育任长流参军。后来,王劢被人替换时,周文育打算和王劢一起北上。到达大庾岭时,遇有占卜者对周文育说:“您北上不过能当一名令长,南下则可以当公侯。”周文育却说:“有钱用就行,谁还想当公侯。”占卜者对他说:“您很快就能突然得到二千两银子。如果不信,请以此事作为验证。”

当晚,周文育住在旅舍里,有位商人要与周文育赌博,周文育赢了他二千两银子。天亮时,周文育向王劢告辞。王劢问他什么原因,周文育将占卜之事如实相告。王劢表示理解,便送他走了。

陈霸先听说周文育又回来了,大喜,分出一部分兵马交给他,让他做军中将领。从此后,周文育与杜僧明一起,跟随陈霸先南征北战,战功累累。后果然官至散骑常侍、镇南将军、江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封寿昌县公。这是后话。

且说梁武帝,当时闻广州捷报,惊异陈霸先之大才。令画师绘陈霸先的画像,率群臣观瞻。梁武帝指着陈霸先的画像,赞叹道:“霸先双目有神,不怒而威,屡平叛乱,实为难得之将才。”梁武帝高兴地封赏陈霸先为直阁将军、新安子,食邑三百户。

正当霸先要大展雄才之时,不料,他的恩人萧映竟然因病而逝。霸先痛哭流涕,决意护送萧映灵柩到京城建康安葬,聊尽自己对恩人萧映的一片忠心!

可是,半路上,降来一道圣旨。——梁武帝授陈霸先为交州司马,领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率军讨伐乱贼李贲。

皇命难违!霸先泪如泉涌,向萧映灵柩跪别。随新任交州刺史杨孱前往交州讨伐李贲。当杨孱看到陈霸先的队伍军容齐整,器械精利,高兴地说:“能克贼者,必是陈司武也!”

梁武帝同时还诏令定州府刺史萧勃也一同发兵,去越南平乱。萧勃,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武进)人,南梁宗室大臣,郢州刺史萧景之子。南梁末年萧勃官至定州刺史,封曲江乡侯,太清三年(549),广州刺史元景仲响应侯景,萧勃趁机割据广州。

虽然梁武帝诏令萧勃出兵,一起讨伐李贲,但萧勃却仗着是梁武帝宗室大臣,拒不发兵;还想把陈霸先的精兵收为己有。甚至收买杨孱,以壮大自己的实力。杨孱不好回绝萧勃,又恐违皇命而灭九族。就与陈霸先商量:萧勃是皇族宗室,他不派兵,皇帝不会惩处他的。而我们这些臣民却死定了。怎么办?

陈霸先敢于直指皇族宗亲的过失,义愤直言:“交趾叛离,过错在皇族,致使许多州混乱不堪,随意捕人杀戮多年。现在定州刺史(萧勃)只想苟且偷安于眼前,不顾国家大计。您奉命讨伐叛逆,本该不顾生死,全力以赴,怎么能害怕皇族而逗留不进,轻视国家之害呢?”

于是,陈霸先率自己的部队首先出发。杨孱觉得陈霸先言之有理,且说到做到,就举荐陈霸先为先锋。陈霸先受命后,就先安排同郡的沈恪,护送章要儿带着儿子陈昌回老家。霸先与沈恪商量道:“此地俗称南蛮之荒,豪强众多,土匪出没无常。天高皇帝远。我此去越南平定叛乱,不知何时才回来。我率大军走后,无以震慑山贼土匪和豪强劣绅,还不如回到故乡安全一些。”

沈恪当即赞同。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他性格深沉,办事能力强。与霸先是同郡老乡,很早就熟识,感情好,很亲近。梁朝新渝侯萧映出任吴兴郡守,就征召沈恪为主簿。老友相聚,免不了又一起饮酒畅叙。后来,萧映调任广州,沈恪任主簿兼府中兵参军,经常带兵去讨伐俚洞。卢子略聚众反叛,沈恪守城抗御有功,被任命为中兵参军。当时,卢子略、杜僧明、周文育等人差一点攻破城门,幸亏霸先率军日夜兼程赶到,才一举解围。救了萧映、萧谘,以及沈恪等人,还意外地收服了杜僧明、周文育两员大将。萧映死后,沈恪就跟随着霸先。梁武帝令霸先南征李贲,霸先就安排沈恪护送妻子回家乡吴兴郡。

霸先特别爱他的妻子和家人。他出身寒门,前妻钱氏,是他在乡里任里司时结的婚。史载“娶同郡钱仲方女,早卒”。前妻钱氏生下陈克(后追封孝怀太子)后,不幸早逝。

陈霸先再婚娶章要儿,是吴兴乌程人(即今湖州市区人)。本来姓钮,父亲景明被章氏收养,所以改姓章。章要儿的母亲苏氏,曾经碰见一名道士,送给一个小乌龟,色泽斑斓晶亮,说:“三年后可应验。”到了章要儿出生那年,忽然,紫色光芒笼罩着产房,彩色乌龟也从此消失。

章家是有名的商户。当年,陈霸先在萧映属下做传令吏时,曾有人煽动抢粮,陈霸先救了章家。当年吴兴郡地域受到洪涝灾害,乌程县粮食有些紧张。少数粮商乘机抬高米价,以赢私利。当天,萧映乘官轿去道场一带了解春荒情况。刚到伏龙桥前,忽见闹哄哄的一大群人冲向一家粮铺。这家粮铺紧闭大门,众人聚集在门外大呼小叫,敲呀、撞呀、猛烈地踢打着,场面十分混乱。萧映令停轿,令霸先去看看,是不是在闹事?

霸先作为传令吏,配备一匹枣红马供他驱骑。霸先策马向前,见一群人在章记粮铺前砸门闹事。他随手向下一抓,就提起一个手拿米袋往前冲的中年人,喝问方知是去章家粮铺抢米。霸先立即明白有人煽动闹事,当即扔下此人,寻找领头闹事的人,却听得身后窄巷里传来喊声:“章家粮铺砸开了,快去抢啊!”霸先顿时生疑:门还没砸开,此人怎么乱喊?分明就是煽动!

于是,霸先掉转马头,冲入窄巷。那人见霸先骑马冲来,掉头就跑。霸先打马飞奔,同时弯腰伸臂,揪住那人的衣领往上一提,喝问:“为何鼓动闹事?”恰有人见,指称是沈家粮铺的大老板。霸先当即明白了,打马奔到章家粮铺前,见铺门已被砸破半边,有人正往里钻。霸先大喝一声,如雷震耳:“住手!——”

众人大惊,回头一看,只见骑枣红大马的“衙门”猛将,把沈老板如同提小鸡似地提在马边。沈老板双脚下不沾地,上不着边,在空中乱踢,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顿时,混乱的场面静了下来,那伙闹事的人傻眼了!原来,同行的沈老板见章家又运回几船米,却不肯涨价,于是就煽动饥民哄抢。

众人见状,不敢乱来,当即散去。这时,萧映的卫兵也走了过来。霸先把沈老板扔在地下,卫兵上前,扭送官府。一场骚乱,瞬间平息。

萧映、霸先等人将要离开时,却见章老板出门致谢。而楼上的一扇窗户也悄然推开,露出妙龄少女章要儿顾盼生情的亮眼……

原来,章家在铺内已看清了外面发生的一切。对霸先敬佩有加。南朝沈氏为世代连绵旺族,势大根深。上佐朝政,下垄商营。无论贵至王公将相,甚至有些皇帝,都要对沈家敬让三分。虽然粮铺沈老板也是狐假虎威,仗势欺人;但霸先竟敢无视权贵,仗义出手,其胆略非同寻常。所以,后来经人介绍联姻,霸先成了章家乘龙快婿,也就“顺理成(陈)章”了。

章要儿年轻时聪明伶俐,容貌端庄秀美,手指甲长达五寸,白里透红。最为神奇和不可思议的是,每逢家里遇到有穿丧服之事,章要儿的指甲就必定会在事先折断一根。史书有载:章氏“善书计,能诵诗及楚辞”,“少聪慧,美容仪,手爪长五寸,色并红白,每有期功之服,则一爪先折”。

章要儿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喜好文学与筹算,能背诵《诗经》和《楚辞》。她比陈霸先小四岁。陈霸先与章要儿喜结良缘,真乃天作之合。

过了几天,霸先做好了安排,令人雇船,给足银两,使他们坐船从水路回乡。如果走陆路,山高路远,难免与闲杂旅客相伴,或投店住宿,或进餐入馆,时兵荒马乱,易生不测之事。雇船一只,无闲杂外人,吃住在船舱,免去行路之疲惫和不测之人与不测之事。船主本分,知当地陈太守所使,哪敢不尽心尽力!

送走妻儿后,陈霸先就了无牵挂,全身心投入平叛的筹备事务之中。杨孱鉴于以前每次对李贲平乱的失败,担心地问陈霸先进军路线,是走陆路还是走水路。因为当时的水路很不熟悉。陈霸先查阅地图、水路、陆路(包括山路)。总结以前历次平乱都是走陆路,经过山林地带,遇到瘴气,兵众染疫,相互传染,才造成大量的兵众相继死亡。这样,战斗力锐减,军队不战而溃。

因此,陈霸先大胆地走水路。虽然当时很欠缺远洋航海技术,但,霸先虚心请教渔民,研究渔船、商船和兵船、战舰的区别。民用商船,用于经商,也是短途的内陆航行。海边渔民捕鱼,也是近海作业。如果作为军事之用,远航至交州(越南),确实是一种冒险!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现在,我们只能从史书里找到徐陵在《九锡文》中有“远中逾沧海,大拯交越”,“公英谋雄算,电扫风行,驰御楼船,直跨沧海”这样的记载。《太平寰宇记》也记载:“梁侯景之乱时,交州刺史陈霸先越海赴难至此,景将董绍先据虎口石立栅以邀之,霸先潜军,出其不意,及觉,已至栅下,遂败。”这也佐证了徐陵“驰御楼船,直跨沧海”的记载是真实的。这说明了远在一千五百年前,中国已具备了大规模的跨海作战能力。

陈霸先为了避免走陆路,遇到山林瘴疠之害,从实际作战、航海的要求出发,画图纸,堆沙盘来推演。运用兵书、水战来操练水军。甚至演练三国时期的曹操、周渝水军的阵法,仿制曹操、周渝水军的攻、防兵器。赶制强弓硬弩,贮足军粮药品。霸先就在南海沙滩边,打造一批能抵抗狂风巨浪、方便射箭、发射弓弩等装置的兵船战舰。陈霸先督造的船舰,务须结实,能攻能守。

陈霸先敢为人先,开辟了一条从广州到红河的海道。陈霸先率万余大军跨海作战,这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军事战史上,确属首次!

梁大同十一年(545)六月,杨孱荐举陈霸先为前锋。几声号炮轰鸣,三军将士登船。从番禺港向茫茫南海破浪前行。

当大军突然出现在交州,李贲的数万部众感到惊讶!在咚咚战鼓声中,官军齐声呐喊,震天动地。李贲贼兵慌忙在苏历江口岸扎起栅栏,抵抗官军。在密集的箭雨里,陈霸先指挥自己的三千精兵率先冲阵。随后,杨孱的军队扑上来。叛军纷纷中箭身亡,余众贼兵无法抵挡,纷纷溃败。自称越帝的李贲积累了多年与官军作战的经验,也在山道、隘口、森林里埋设了重重防线。可完全没想到,此次官军竟然远航海疆,直捣匪巢!众贼将在火箭、弓弩和大军的冲击下,顿时溃败逃窜。李贲逃到典澈湖。先用渔船小舟堵塞水道,再造大舰横塞湖道。水中扎有竹尖,锐利如刀剑。人若落水,即落在竹尖上,不死即伤。

陈霸先官兵的大船不能前行,兵众害怕落水被竹尖捅死,纷纷退缩畏战。陈霸先鼓励将士们,道:“劳师远袭,宜速战速决。我们孤军无援,退无可退。敌人四散奔逃,与当地人感情不深。我们共同出击,必败敌军。拖延日久,错失战机。”可是,杨孱见湖面障碍密集,难以发令前行。众将也默然无语。

陈霸先内心焦虑,对部将杜僧明、周文育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杜、周道:“只要你下令,我们就拼死一战!”陈霸先决定不等杨孱的命令,率所部单独作战。

也是天助人愿!当夜暴风暴雨,江水暴涨七丈,滚滚洪水,汹涌澎湃地注入典澈湖。叛军所设障碍,都没入水中。天明一看,湖面毫无阻碍。陈霸先率所部军兵,乘滚滚洪流,冲向敌方。杨孱见此大好形势,果断发令,全军出击,众兵将群情高昂,大船在震天的呼啸声中,冲向敌阵。大船劈波斩浪,船上弓弩齐张,万箭射向叛军。叛军兵众纷纷中箭,败溃逃散。这一战击溃和消灭了贼兵的主要力量。从此,贼兵再也没能聚集成横行一方的力量了。

陈霸先乘胜追击,李贲落荒而逃,躲进了屈獠洞,被屈獠人杀死。李贲之兄李天宝逃往九真郡,收聚剩余的二万人马,杀德州刺史陈文戒,围攻爱州,交州司马陈霸先率军乘勇又平定了李天宝。传首都城。

李贲在南方作乱多年,终于被陈霸先平定了。梁武帝大喜!特别是此时,梁朝军队在韩山战败、贞阳侯被擒、侯景溃逃,满朝文武惶恐之际,陈霸先平定了南方叛乱、将越帝李贲的首级传送京城,对鼓舞梁军斗志,提振民心,大有益处。

梁武帝诏授陈霸先为振远将军、高要太守,督七郡诸军事。陈霸先威震南国。 BqgkGCDLOHUR5wA/6tL6277pYncaJrBBCCMg3rL0LMnkLaieso/kKUcqZ4hOElq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