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有感于“无知愚民”几乎招致亡国的惨剧,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开始创立阅报社、宣讲所、演说会,发起戏曲改良运动,推广识字运动和普及教育,创办白话报刊,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民众启蒙运动。北京的第一份画报《启蒙画报》就是在这时应运而生的。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6月23日,《启蒙画报》在北京创刊,社址在北京前门外五道路西,彭翼仲、彭谷生主编,刘炳堂(用痕)绘画,《启蒙画报》社出版并发行。售报人醉郭、巨云每天持《启蒙画报》沿街叫卖,并在人多处讲解,两人也因而为市民所熟知。
《启蒙画报》的办刊宗旨为“开启民智、启迪童蒙”。初为日刊,日出4开纸一张,双面印刷,每面8版,各有版框。后改为月出一册,全年共出刊12期,纵16开本,2号铅字排印,设“伦理”“掌故”“格致”“地舆”“算术”“动植物”“附张”等七个栏目,各栏目计25页,连同封面、广告等每册为182页。第二年改为半月刊,大32开,每期页数不变。最后改为旬刊。图画为木雕,以活字排印。它虽比上海的《点石斋画报》晚创刊18年,但仍采用传统的木刻印刷,图文对照,图文各半。画报除“附张”中具有少量时事评论性文字外,其余六个部分均为介绍历史、传授知识,难怪有人将其归入教科书类。
“伦理”以讲述孔子、孟子、朱熹等古代先贤圣哲、明君良臣、孝子烈女的事迹为主,宣扬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类似于今天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如“伦理”有尼姑俎豆、孟母断机、黄钺借书、韩伯爱母、武孟打猎、许衡从师、不弃哑妇等。
“掌故”是介绍中国历史知识的历史教科书,有都城建置、皇室生活、朝臣传记等,如长白雪山、汉人薙发、台湾水师、屯垦田地、白莲教、千叟宴、虎门炮台、浙江海塘、钦定斗量等。其中“皇朝掌故”最多,系采用问答的形式介绍一些历史知识。如问:本朝姓氏?答:姓爱新觉罗。问:先世居于何地?答:在长白山之东……这种形式极易被少年儿童接受。
“格致”重点介绍物理、化学两方面的知识,许多抽象、难懂的知识到了作者笔下就变得浅显易懂了,有格致论气、水火气质、寒暑表、火车轮船、钻燧取火、炭气伤脑、热生涨力、涨力破瓶、雨为蒸汽等。
“地舆”的内容就像现在的地理教材,介绍的是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有地圆之证、地学视界、地球经线、六洲大小、昼夜四季、火山震裂、地球纬线、球分六洲、亚洲比喻等。如“橘喻地转”一文,用橘子表示地球,用灯代表太阳,在灯的一侧转动橘子,橘子因而有明暗不同,以此来解释白天与黑夜循环往复的道理。
“算术”是配图画的算术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实例,生动形象地传授数学知识,有学堂识马、珠盘定位、分加减法、中码易误、四位加法、沙中滚球、文具相加、较数条段、戏法算术等。
“动植物”自然就是生物教材了,有动物四类、母子天性、猩猩能言、人亦猴类、智猴合群、鹤立鸡群、犀牛两种、蝙蝠二类、鹦鹉能言等。
“附张”包含了杂俎、时事等方面的内容,介绍新闻、民俗、经济、政治、军事、教育、娱乐、游戏等,尤其以倡导新思想、新风俗、新观念为主,有小英雄歌、纪念歌、贸易风歌、华洋杂戏歌、记日本兴盛录、记美国兴盛录、记瑞典兴盛录、拳变纪念歌、体操歌、小儿保教歌等。
画报扉页上有“两宫御览”字样,且内容也多有站在清政府立场,对清王朝300年“功德”竭力称颂的文字,因此也有人称其为“御用报刊”。但画报中倡导变法维新的言论也比比皆是,可见,办报人并没有完全受制于“两宫御览”之名。
画报创刊初期就曾在天津、济南、南京、苏州、扬州、无锡、上海、杭州、太原、南昌、九江、福州、厦门、成都、重庆、武昌、汉口、长沙、岳州、开封等20余个城市设立派报处,而至第12期时,销售代理处已增至近50处。从发行量日渐增长中可以看出,《启蒙画报》也曾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启蒙画报》出刊至1904年初的第10期停刊,其停刊原因可在第224号《京话日报》刊登的一则启事中找到答案:“阅《启蒙画报》的请看:本报出至第二年第十期,至今未能续出,缘添印《京话日报》跟《中华报》两种。人工机器昼夜不停,还来不及,添买了两架手板机器,每日只能印五六百张,买到之后,自可照常出报。阅报诸君,候了许多日子,实在是对不起。千万原谅为叩。本馆敬白”。事实上,《启蒙画报》自创刊后就经常误期,因此时常能看到“致歉启事”,特别是随着《京话日报》发行量日渐增长,社会影响日趋扩大,致使彭翼仲先生对《启蒙画报》无暇顾及,只得忍痛割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