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更哀怨曲
——人生有定,无可奈何

经典原文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 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 ,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 ,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奇文共赏

王昭君的这首《五更哀怨曲》满腔幽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伤。

古代女子对于自身的命运并没有多大的掌控权,但身在民间,最起码也可以享受父母、夫妻天伦之乐;而一旦被选入皇宫,除非被皇帝宠幸,不然只能日复一日地在那繁复的宫墙之后空度余生。

诗人生活在东汉兴盛时期,作为秀女被选入宫中。尽管她年轻貌美、才艺双全,但是因为清高,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所以遭到了毛延寿的报复,故意将她画得姿色平庸,令汉元帝看后无心宠幸。结果就造成了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的状况,大好年华就此在寂寞中度过。

一个秋虫哀鸣的深秋季节,冷雨敲窗,孤灯寒衾最易惹人遐思。王昭君想起西陵峡中的江水,更想起家中亲人团聚的时光,哀愁再一次浮上心头。她取过琵琶边弹边唱,诉说自己的愁绪。

诗人在宫中的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远在家乡的父母亲人,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和一丝丝的憧憬。漫漫长夜里每一更天都是无边无际的,从思念家人到现如今身在宫廷,从哀叹命运不公到怨恨画师的奸巧捉弄,从空度良宵到承认世事无常,每个夜晚,王昭君似乎都将自己置于这样矛盾而又无望的思索中不得抽身。

诗人写下这首《五更哀怨曲》,原本是打发在皇宫中的寂寞时光,就像她在结尾的自我纾解所说,“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自我安慰地认为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或许当时的诗人以为人生就要如此走到完结。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汉朝的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元帝遂将宫女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安定。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她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

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即依照游牧民族的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次子雕陶莫皋(复株累若鞮单于)。两人共同生活11年,育有二女。

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去世,呼韩邪单于第三子且糜胥继任为搜谐若鞮单于。一年多后,王昭君病逝。

元帝时,汉强匈奴弱,昭君出塞是元帝实行民族和睦政策的具体表现。王昭君入匈奴后,一直在为匈奴和汉朝的边疆关系做着努力,使得边疆出现了少有的和平和宁静。王昭君最后是抑郁而终,终生没能回到令她魂牵梦萦的中原故土。昭君死后,葬于当地,因为她的墓依山傍水,始终草色青翠,所以被后人称为“青冢”。

宋代王安石《明妃曲》中对此感叹道:

汉恩自浅胡恩深,

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

尚有哀弦留至今。

作者简介

王昭君(约公元前54—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汉元帝时期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美称“落雁”。 YzKT6SM8bWEKZb4jfIousA80fD7pkGAc7CkX5GDnPp5HcjnkMO8BQQ2XBkhmESk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