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艰难的仕途

736年,颜真卿参加了吏部依照身、言、书、判的程序进行的铨选考试。最终颜真卿以“三判优”擢拔萃科,被授予朝散郎和掌管官方文件的秘书省著作校书郎,从此进入仕途,踏上了人心叵测的大唐官场。

此时,大唐朝廷因为李林甫入朝为相,开始出现了微妙的转变。著名奸相李林甫已经开始逐步掌握权势。前一年,他被拜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与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一同担任宰相。

有了权势的李林甫开始排除异己,拉帮结派。

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工作勤勉,守边有功,深得唐玄宗赏识。唐玄宗跟群臣商量,想封其为六部尚书。

张九龄极为反对,他认为牛仙客虽然有功,却学识不高,不适合做六部尚书。

唐玄宗无奈,说那就给牛仙客加封个爵位吧。

唐玄宗没有想到,张九龄对于他的折中丝毫不给面子,再次上奏说:“圣上,封爵的目的是为奖劝功劳。牛仙客身为边将,充实仓库,修理器械,乃是本职,不足以论功。陛下赏赐金帛即可,封爵实为不妥。”

唐玄宗对张九龄当着群臣反驳他,非常不高兴,但是碍于张九龄德高望重,却又不能当廷发火。

对唐玄宗的反应,李林甫看得清清楚楚。退朝后,他找机会求见唐玄宗,对他说:“圣上,我觉得牛仙客可以重用。牛仙客在朔方厉行节俭,赏罚分明,因此才有朔方的兴盛安稳,对之重奖,正可彰显圣上的恩德,给他人做榜样。张九龄是书生意气,实在是不识大体。”

唐玄宗对李林甫的话深以为是,再次朝议的时候,又提此事。张九龄不厌其烦,再次反对。唐玄宗早就准备好了应对之言,怒道:“你嫌牛仙客没有学识,难道你出身名门、家学深厚吗?”

张九龄不慌不忙,答道:“微臣出身寒门,论出身自然不如牛仙客。但是臣却在中枢多年,执掌文诰。牛仙客此前只是边疆小吏,目不知书,如加以重用,恐难孚众望。”

李林甫出列,躬身说:“圣上,微臣倒是觉得,大唐正是用人之际,应重实才,只要有才识,能为圣上分忧,何必满腹经纶?”

唐玄宗对李林甫的表现非常满意,不久,便赐封牛仙客为陇西郡公,食实封三百户。

李林甫又找了个机会,诬陷张九龄结党营私。唐玄宗对张九龄这些正直之臣的“忤逆”早就烦了,趁机撤了他的宰相之位,加封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并执掌门下省事务。

这个牛仙客也是老实人,他虽然感恩李林甫,成了他的忠实随从,凡事皆由李林甫做主,却与李林甫不一样,他不以权谋利,不贪污受贿,即便是皇帝赏赐的财物,也都如数存放,不敢挥霍享用。

李林甫的势力越来越大,几乎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了。颜真卿在朝中做个小官,虽然极力与李林甫保持距离,却也无法完全独善其身。

颜真卿在秘书省任职两年后,母亲殷氏去世。颜真卿依惯例服孝三年。三年后,他经人举荐,参加博学文词秀逸科制举考试,又以甲等登科,被授醴泉县尉。

在醴泉,颜真卿主管全县的治安防务。颜真卿与以往县尉不同,大力整治官场里弥漫的送礼受贿之风气,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

醴泉任期届满,新职位还没下来,颜真卿趁此间隙,去洛阳拜访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张旭。其时张旭已经书名大盛,不愿轻易收徒,却与颜真卿一见如故,两人长谈书法,颜真卿深受教益,从张旭处回来后,写出了《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悟出了“屋漏痕”笔法,从此,颜真卿的书法造诣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因为政绩卓著,颜真卿受到了关内道黜陟使王鉷欣赏而举荐,升任长安县尉,并于第二年提拔到朝廷的检察机构——御史台任职监察御史。

王鉷是颜真卿仕途上的贵人,让颜真卿尴尬的是,这个王鉷却是当朝奸臣李林甫的心腹。

王鉷本来是雩县县尉,他能进入御史台,多亏了其父的表兄、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杨慎矜的引荐。杨慎矜与王家关系密切,加上对王鉷有恩,一直以长辈自居,见到王鉷,都是直呼其名。王鉷却因为投靠了李林甫,觉得背后靠山稳固,对杨慎矜就很有些怠慢。杨慎矜是个正直之人,对李林甫拉帮结派、打击异己很是不满。而杨慎矜因为为官清廉,兢兢业业,因此深受唐玄宗器重。这让李林甫很是嫉妒。

李林甫让王鉷设法陷害杨慎矜。王鉷这个忘恩负义之徒竟然让人散布谣言,说杨慎矜是隋炀帝的玄孙,暗中勾结江湖人士,企图谋反复辟。唐玄宗听到此事后大怒,命人抓了杨慎矜,杨慎矜兄弟三人全部被赐死,受牵连者达五六十人。

当然这是后话。

颜真卿进入御史台的时候,杨慎矜因为父亲亡故,还在老家服丧。王鉷发现了颜真卿这个人才,李林甫非常高兴,以为颜真卿会对王鉷感恩戴德,与王鉷一起成为他的心腹。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颜真卿对王鉷虽然毕恭毕敬,对炙手可热的李林甫却丝毫不感兴趣。王鉷几次暗示要带他去拜见李林甫,都被颜真卿拒绝。

李林甫恼怒,把他调出京城,先后任河东、朔方以及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到各处巡察,处理案件。颜真卿在各处巡察任职期间,凡事皆秉公处理,不畏强权,深受百姓爱戴。

天宝八载(749年)八月,颜真卿因为政绩突出,再次被调回御史台,升为殿中侍御史。

御史的责任是监察官吏,却很少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顶撞比自己官职还大的官员。颜真卿是殿中侍御史,看起来很厉害,其实却不过是个七品官,在偌大的朝堂之上,实在是不值一提。

颜真卿刚升任殿中侍御史不久,宫中发生了一件官员无视御史台规矩之事。负责宫中和京城保卫的左金吾卫将军李延业,在家中私自招待吐蕃使臣,为了炫耀其威风,竟然私自动用宫中车马和仪仗。

朝堂之上,御史台向圣上禀告此事,李延业仗着手中的权势,根本不把御史台放在眼里,当廷反诘御史台。御史台的人惧怕李延业的权势,不敢说话了。颜真卿气愤不已,当场责问李延业,据理力争,毫不相让,李延业竟然被颜真卿问得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诸位大臣都看到了李延业的窘相,唐玄宗也不好再袒护下去,只得将李延业贬为济南太守,旬日离京。

此事让颜真卿在朝廷内声名大振,朝堂之上,无人不知这个四十多岁,却宁折不弯的颜真卿。

颜真卿力谏李延业,在朝廷掀起了轩然大波。李林甫让王鉷再次找到颜真卿,让他说服颜真卿,投靠自己,并保证可以给颜真卿高官厚禄,被颜真卿再次拒绝。

王鉷异常恼怒。

户部侍郎杨慎矜遭王鉷和李林甫构陷被抓,天宝六载(747年),颜真卿与殿中侍御史崔寓奉命去关押杨慎矜的地方,赐杨慎矜和其弟杨慎名自尽,杨慎矜大骂王鉷和李林甫。杨慎名痛哭之余,要求给寡居的姐姐写一封信,与姐姐作别。崔寓与颜真卿都同情杨氏一家,崔寓却不敢答应此事。颜真卿毫不犹豫,答应了此事并告诉崔寓,此事如果有人追问,他自会承担责任。

杨氏兄弟对颜真卿感激异常。颜真卿和崔寓眼睁睁看着杨慎矜和杨慎名写完遗书后,悬梁自尽。

御史中丞宋浑是名相宋璟之子,因为得罪御史吉温,被吉温和崔珪诬告,贬去了贺州。宋浑是李林甫的人,也做了不少的浑事。吉温是杨国忠的人,是非常有名的酷吏,做事狠毒,不留后手。宋浑所犯的是一件小事,根本不至于被贬,况且宋璟是一代名相,素有清名。此事让颜真卿非常愤怒,他丝毫不顾忌吉温背后的权势,在朝堂之上,大声斥责吉温等人:“奈何以一时之忿,而欲危宋璟裔乎!”(《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三《颜真卿传》)

颜真卿能有今天,是李林甫的心腹王鉷举荐之功。杨国忠本来就怀疑颜真卿可能倒向李林甫,而对他心怀警惕,此番颜真卿表面是斥责吉温,其实是含沙射影,斥责杨国忠。杨国忠看出来了,这个颜真卿对他是深恶痛绝,很难为其所用,便让崔珪在朝中奏了颜真卿一本,把他贬出京城,担任京都畿采访判官。 yO/ZMGmPmwDWmwIA+5G0sFXkGohv30w6/6Q1khaQP1faFxzPPBeX3yuPcUrtHIq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