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颜真卿的姻缘

殷氏带着七子三女,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了吴县。

从长安到苏州三千多里路,他们坐着马车,晓行夜宿,一直走了一个多月。终于从北方古城长安,来到了鱼米之乡苏州。

江南与北方截然不同的风土人物,让颜家兄妹大开眼界。外祖父殷子敬是个饱学之士,与江南的文人交往甚密,颜真卿兄妹在江南学习生活多年,使他们的学识和书法大有长进。

虽然有众亲友的接济,但是因为颜家兄妹众多,颜真卿兄妹的日子一直比较贫寒。生在官宦之家,眼中所见俱是大学硕儒,过的却是捉襟见肘的贫寒日子,这让颜真卿兄妹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从长安出发,经过诸多的城镇乡村,颜真卿兄妹看到了真实的底层百姓的生活场景,对贫寒日子有着深刻体会的颜真卿,因此更加同情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

在吴县,颜真卿跟着外祖父学习、拜访亲友的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体会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的辛苦和无奈,年少的颜真卿,数次问外祖父:“姥爷,为什么那些有钱人那么跋扈,穷人却那么穷呢?”

殷子敬不回答,让他好好读书,多多思考,做一个善良之人,长大了就会明白了。

颜真卿十九岁时,他的兄长颜阙疑和颜允南先后走上了仕途,使得颜家的境遇开始有了改观。

开元二十年(732年)七月,颜元孙因病去世。此时的颜真卿已经二十三岁,跪在伯父的坟前,颜真卿涕泪长流。伯父对自己和兄妹们的教导关切,犹如昨日,而现在,对自己兄妹恩重如山的伯父如同舅舅一样,驾鹤西去,这让颜真卿感到无比的哀伤。

从兄颜杲卿也从任上赶回长安,送别父亲。

丧事之后,颜杲卿在家歇息了几日。此时颜杲卿已经在魏州任录事参军十九年,见识了太多的官场黑暗。但是颜杲卿秉持颜家祖训,做事光明耿直,因此一直无法得到升迁。

时任工部侍郎的贺知章和陆象先等一众好友也参加了颜元孙的葬礼。葬礼完毕后,贺知章特意让人把颜杲卿叫到家里,与他促膝长谈,此行让颜杲卿获益匪浅。

返回任上之前,颜杲卿请阙疑、允南、真卿等兄弟喝酒。阙疑和允南已经凭着自己的学识,稳稳地在仕途中扎下了根。众兄弟边喝酒,边畅谈。颜杲卿与阙疑已经年过四十,皆有了许多的人生经历和官场历练,两人以亲身经历,对一众兄弟现身说法,教育他们做人为官之道。

颜杲卿回到任上不久,便在贺知章的举荐下,升任代常山太守。

第二年(733年),颜真卿参加了国子监的考试,并顺利通过。此前为了准备考试,颜真卿来到长安福山寺,潜心学习。

在福山寺学习的时候,中书舍人韦迪之妻带着女儿、家仆去寺里上香,见到了在院子里树荫下认真学习的颜真卿。由于读书过于用心,树上的鸟儿拉的屎落在了颜真卿的头上,颜真卿都没有注意到。

偏偏寺里的鸟儿胆子大,索性从树上飞了下来,绕着颜真卿身边转圈,转了一会儿,大概觉得颜真卿是个石头人,索性拍打着翅膀,要落到他的头上。鸟儿的翅膀拍在了颜真卿的头上,把颜真卿吓了一跳,不由得惊叫一声,跳了起来。

这一幕,恰好让走到一边的韦夫人和女儿看到了。韦夫人捂着嘴笑,女儿终究是天真烂漫,不由得笑出了声。

颜真卿看到端庄的韦夫人和清秀天真的韦家女儿,有些尴尬,忙朝着两人躬身施了一礼,拿着书,匆匆走进了房间。

虽然只是一面,但是韦夫人对这位年轻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她问旁边的僧人:“小师父,这位年轻书生是谁家的公子?读书如此认真。”

小和尚告诉韦夫人:“是已故中书舍人颜元孙颜大人之侄,颜惟贞大人之子颜真卿。夫人好眼力,每年都有十多名甚至几十名官宦子弟来寺里学习,好学者不少,但是像颜公子如此发愤者却是少见。”

韦夫人点头:“原来是颜家公子,果然有颜家风范。”

第二年正月,朝廷举行进士科考试,科试项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诸多项目中,明经和进士比较重要,名臣多从这两科出身。两科相比,进士科尤其重要。考试分初试、二试和三试。初试比较简单,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四条以上通过者为及格。二试比较麻烦,写一篇杂文,题目为《梓材赋》和《武库诗》。其中《梓材赋》以“理材为器,如政之术为韵”。三试是时务策五道。除了试题,书法也是评判优劣的一条比较重要的标准。颜真卿的书法自不必说,让众人惊喜的是,他的各题考试都是优等,最终,他以“经策全通”的优异成绩,被选为甲级进士。

即便是以书香传世的颜家,进士及第也是少数。在朝廷实行科举考试以来,颜家人多以明经入仕,在颜真卿之前,考中进士的只有伯父颜元孙。此番颜真卿进士及第,颜家人自然喜不自禁。

尤其是颜真卿的母亲殷氏,自丈夫颜惟贞去世,带着颜真卿兄弟苦熬了二十余年,她已经从少妇步入老年,颜真卿的几个兄长已经次第进入仕途,但却都没有大的成就,此番颜真卿进士及第,让她终于有了光宗耀祖、足以慰藉死去的丈夫的感觉,自是喜不自禁。

考功员外郎(考官)孙逖与中书舍人韦迪是好友,考试结束后,孙逖去韦迪家做客,提到颜真卿的书法文章,大为赞赏。此事让韦迪的夫人听到后,心有所动。孙逖走后,夫人与韦迪谈到了在寺中看到颜真卿的情景,觉得颜真卿敦厚有修养,如果女儿能嫁给颜真卿,也算是终身有靠了。

韦迪对颜家人自然是赞赏有加。他暗中观察了颜真卿几日,心中对他很是满意。韦迪也是个爽快之人,马上托付孙逖,让他到颜家做媒。

韦家是长安大族。韦迪之父曾任房州刺史,兄韦述为当代著名学者,家有藏书万卷,古董书画更是数不胜数。

考功员外郎亲自来提亲,提的又是温柔贤惠的韦家女儿,殷氏自然欢喜不迭,忙答应下来。孙逖大功告成,又赶忙去韦家回话。韦家也是大喜,韦迪知道颜家的经济状况不佳,便以嫁妆的名义,给了颜家一笔钱。此时颜真卿的五个哥哥和姐妹们俱已成家,未成家的只有颜真卿和弟弟允臧。有了各位哥哥和姐妹的资助,加上韦家的钱,颜家给颜真卿办了一场还算体面的婚礼。

洞房花烛夜,韦氏忍不住把她和母亲去福山寺上香,看到颜真卿的事跟颜真卿说了,颜真卿才知道,自己的姻缘竟然是因为一只小鸟,不由得哈哈大笑。 6BZ7u8zKm2wEBTb17OUYEGNA6e63q2V8DWoC3f5bcd8Pbi6MPR1+YQt0y8C6+oG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