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7.平原上任

天宝十二载(753年),颜真卿带着妻儿,一路长途跋涉,来到了平原郡,出任太守。颜真卿时年四十五岁,正值壮年。

平原郡属河北道,正是平卢(现辽宁朝阳)、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管辖范围之内。颜真卿在处理政务、发现人才之余,最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修筑城墙、疏浚壕水、赶制兵器上。他有预感,安禄山早晚必反。

为了麻痹安禄山,颜真卿召集当地文人封绍、高筼,族弟颜浑等重新开始编修《韵海镜源》。颜真卿早在任校书郎时,就开始此书的编纂,此番来到平原,各种资源俱备,他正好利用此事麻痹安禄山,让他以为自己沉溺于书文之事,对自己不做防备。工作之余,颜真卿带着一帮文人泛舟湖上,吟诗作对,还带着家人到琅琊寻根问祖,登临泰山,瞻仰摩崖石刻,对外造成一种不修兵革的假象。

即便这样,安禄山对颜真卿还不是很放心。

第二年冬天,安禄山派亲信平冽、阎宽、李史鱼、曹宋謇四人,以河北采访使判官的身份来平原视察,窥视动静。

平冽现在的身份是殿中侍御史,是颜真卿任监察御史时的同僚,略有些交情。颜真卿利用这层关系,带着任淄川郡司马的堂兄颜曜卿,族弟颜浑,任朝城县主簿的韦夏有、内弟韦宅相,以及本郡大小官员、文人雅士,出城迎接。

平冽虽为安禄山亲信,却也略有文名。与颜真卿同僚之时,便对颜真卿很是敬佩。阎宽文名比平冽略胜,以五律闻名,诗作有《松滋江北阻风》:“江风久未歇,山雨复相仍。巨浪天涯起,馀寒川上凝。忧人劳夕惕,乡事惫晨兴。远听知音骇,诚哉不可陵。”

李史鱼和曹宋謇文名不如平冽和阎宽,却也素仰颜真卿名号,所以这四人,倒也并非一般蝇营狗苟之徒。

四人见太守颜真卿带着一众亲友属下,亲自到城外迎接,很是感动。

平冽下了马车,老远朝着颜真卿抱拳:“平冽与诸位见过颜大人。颜大人出城迎接,我等实在汗颜。”

颜真卿拱手:“平大人见外了,我与平大人当年共事御史台,现在大人贵为河北采访使,能与各位大人一起来平原,老友相见,真卿喜不自胜,怎能不早早出城迎接?”

平冽与颜曜卿、韦宅相等人也都认识,众人互相施礼打招呼,最后平原郡的官吏们拜见了平冽等人,众人便入城。

为了让平冽等人带着一份颜真卿期望的答卷回去,颜真卿首先大摆筵席,歌舞美酒,盛情款待。

宴席之后,平冽等人休息了半天。第二天早饭后,颜真卿带着颜曜卿、颜浑、韦宅相等人陪着平冽四人参观东方朔庙。东方朔是平原厌次人,西汉时期名人,官至常侍郎中,以诙谐狂放闻名,善于占卜,瞽者视其为始祖。

庙中原有一块石碑,是开元八年(720年)德州刺史韩思复命人所刻,晋代夏侯湛所作《东方先生画赞》,因为风吹雨淋,加上石材的问题,石碑上苔藓覆盖,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颜真卿对这个睿智狂放、关心百姓的东方朔很是佩服,便把《东方先生画赞》一文重写了,让人刻在了石碑上。同时,他又亲自写了两块碑文:其一记叙他们十几个人同时出任郡守之事;其二记录颜氏家族,前有曹魏时期的颜斐,继有北齐的颜之推,后有现在的颜真卿,三人皆任平原太守之事。

三块石碑皆还未完全刻好,平冽之人瞻仰了东方朔庙中塑像之后,又对颜真卿的书法赞赏不已。

参观完东方朔庙,午饭之后,颜真卿又安排当地文人雅士与平冽等人赋诗唱乐,研习书法。颜真卿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与诸人喝酒吟诗,凡求字者,来者不拒。平冽等四人各自索要了一幅书法,皆很高兴。

阎宽能喝酒,喜欢酒后作诗。平冽和曹宋謇不胜酒力,喝了一会儿,就不能喝了。颜真卿拉着两人与阎宽对喝,最后自己先喝多了,被颜浑扶着找地方休息去了。

平冽等人在平原住了八天,见到平原郡商铺林立,百姓安居乐业。颜真卿处理公务之余,便是带着一帮文人编修《韵海镜源》,初稿二百卷,即将完成。当然,作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还要遍访当地书法名家,与之吟诗作对,研习书法。

平冽等人吃饱喝足,对颜真卿也有了一个定义。这个颜真卿虽然刚正不阿,却也不过是一个书生,最关心的是诗词书法,毫无兵革意识。

他们回到范阳,向安禄山汇报,安禄山这才对颜真卿放心了。

平冽等人走后,颜真卿意识到离安禄山反叛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现在圣上又不相信安禄山会反,给圣上上表毫无作用。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好防卫准备。

不久,颜真卿收到颜杲卿来信,请他去常山,有要事商量。

颜真卿已经多年没有见到曾经对自己倍加关怀的堂兄了。见到颜杲卿的信后,颜真卿安排好了郡中事务,便只带着族弟颜浑,两人乘坐一辆马车,带了一些平原当地特产,直奔常山。

平原到常山约有五百里路,他们快马加鞭,于第三天傍晚城门关闭之前,赶到了常山。

颜杲卿没有想到颜真卿会来得这么快,喜出望外。

颜真卿拜见了嫂子,与颜杲卿一家人简单吃了点饭后,便被颜杲卿拉到了书房。

颜杲卿问他:“真卿兄弟,你知道我为何让你来见我吗?”

颜真卿说:“我猜是为安禄山之事吧?”

颜杲卿点头,说:“知我者,兄弟也。安禄山向朝廷请求献马之事,兄弟知道吧?”

颜真卿点头,说:“只是略知一二,详细不知。”

颜杲卿把安禄山欲向唐玄宗献马的事,详细向颜真卿说了。

前不久,安禄山向朝廷上了一个奏折,要献三千匹马给朝廷。这三千匹马,需要六千名马夫牵送,二十二名蕃将带队。这些兵马都是安禄山精心挑选的,如果真的让他们进入长安,那长安就会随时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奇葩的是,唐玄宗还是一如既往地相信安禄山,准备批准安禄山的请求。在这关键时刻,唐玄宗接到河南尹达奚珣的密奏,达奚珣说:“安禄山包藏祸心,不可不防。”虽然唐玄宗依然很相信安禄山,但是很多人冒着被他送到安禄山那儿受死的威胁,还是一再上奏说安禄山要反,这让唐玄宗不得不有些思量。

唐玄宗便改了主意,答复:“献马可待冬季,十月间,你可自己来京,朕在华清宫特凿的汤池内,与卿洗尘。”

宦官远赴范阳,宣读圣旨。安禄山竟然坐在床上一动不动,更别说跪拜接旨了。

他冷冷地说:“不让献马,没有什么关系,何必召我去?!”

安禄山命人安排宦官歇息,再不露面。过了几日后,安禄山让人送宦官回去,连回奏的书信都没有。宦官回到长安,把安禄山很明显的反叛意味细细上奏给唐玄宗,唐玄宗依然将信将疑。

颜杲卿摇头叹气:“安禄山之反十有八九,我把此事与周围郡守商量,却没有一人拿此事当回事。大家都是攀比富贵,蝇营狗苟,竟然没有人肯为大唐想一想,实在是让人哀伤。”

颜真卿点头,说:“平原郡周围也是如此,不过我早就暗中准备,防备安禄山造反了。”

颜杲卿叹气,说:“安禄山大军几十万,都是英勇善战之士,我们郡守这点儿兵,怎么能挡得住人家的大军?何况真到了那种时候,山河陷落,百姓罹难,说什么都晚了。此事只有圣上出手,或许会有办法解决。”

颜真卿摇头,说:“圣上如此相信安禄山,怎么会相信我们?”

颜杲卿说:“现在圣上也开始怀疑安禄山了。但是他只是怀疑,我们需要上奏圣上,让圣上采取行动,节制安禄山的权力!”

颜真卿拱手,说:“请大哥指点。”

颜杲卿说:“你来平原已满三年,按照规矩,你应该回长安向圣上禀奏郡政了,你回去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单独向圣上陈述此事。我也会写奏折,这几日派人送到长安,我们两人一起冒死上本,圣上必定会有所觉醒。”

颜真卿拱手,说:“真卿一定不负大哥所望,尽自己所能劝诫圣上。” Q7n9t9ctFe+a/k+xTCFkX59npW7J9+2Kvfm0lEiAyx5ao/hjw+sFnRCt4CuB369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