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美食大国。在中国4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
1.粥的发展
粥,古时称包糜、酏,俗称稀饭,是东方餐桌上的主食之一。
粥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商代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中就记载了禾、麦、黍、稷、稻等农作物,这些均是我国劳动人民煮粥的重要谷物。
到了周代我国已进入了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医疗饮食业也随之改进。此时已有了煮粥的方法。《周书》中就有“皇帝始烹谷物为粥”的文字记载。
粥,是中国社会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曾是权势的代表,也曾是贫穷的象征。贫苦百姓以粥果腹,帝王将相、达官贵人食粥则以调剂胃口、延年养生。
唐穆宗时,白居易因才华出众,得到皇帝御赐的“防风粥”,食七日后仍觉口齿余香,这在当时是一种难得的荣耀。宋元时每年的十二月八日,宫中照例会赐粥与百官,粥的花色越多,代表其所受恩宠越浩大。到清朝时,雍和宫中仍有定点熬制腊八粥的惯例。
2.粥的养生与食疗文化
粥有两种类型,一是单纯用米煮成的,另一种是用中药和米煮成的。这两种粥都是营养粥,后者因为加入中药,所以又叫药粥。药粥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部分。
中国的粥在4000年前主要是食用,2500年前开始用作药用。
由于中国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饮食对防病治病的养生作用,因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食疗法,而药粥则是其十分重要的一支。《史记·仓公列传》中就有名医淳于意以粥治病的故事。长沙马王堆汉墓有14种医学方技,其中有以服食青粱米粥治疗蛇伤的药粥方,堪称中国最早的药粥方。而后《伤寒论》《千金要方》《本草纲目》等药书也记载了粥的药用价值。
自秦汉以来,历代医书对药粥均有详尽而系统的记载。唐代的《食医心鉴》共收药粥57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共收药粥129方;《脾胃论》的创始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其《食物本草》中,专门介绍了28个最常用的药粥方;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选载了药粥62方,分别指出粥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宁神、清心、养血等功效。另外,有些记载粥方的医药典籍,还列出药名、药汤煮粥法、粥兑药汁法等。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医学史籍、文学、地方志中记载的药粥方已有上千种。其中清代黄云鹄所著的《粥谱》一书,共收载粥方247个,有谷类、蔬类、木果类、植药类、卉药类、动物类等,简述了每一粥方的功用及主治。《粥谱》中还谓:粥于养老最宜: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膈,五易消化,对食粥养生大力推崇,是目前所发现的记载粥方最多的一份资料。
可见,药粥也是中医食疗的一支正规军,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中,自始至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粥谱》书影
3.粥的品种
粥的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为大米粥、小米粥、豆类粥、玉米粥、蔬菜粥、肉类粥、药物粥等十大类。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用面粉也可做成各种各样的粥。
同时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饮食风俗千姿百态,粥类的食用方法也丰富多彩。自古有“春食荠菜粥、夏食绿豆粥、秋食莲藕粥、冬食腊八粥”之说,颇有四时食补之道。
广东人会根据不同的需要,用不同的火候做成各式各样的粥。如:用明火煮的加进白果和百合的白粥,能清热降火;用猛火生滚的各类肉粥,低油低脂、原汁原味、口感清新,符合现代人的健康追求;还可以往粥水内加些鲜豆浆,用它烫鱼片、猪肝片、牛肉片、滑鸡、螺片、肉丸、蚝仔……这样做出来的粥都非常的鲜香爽口。
已有3000年历史的潮州砂锅粥,以独特的海鲜风味见长,是粥中的一大分支。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医学家就研制出许多不同种类的粥,对人的身体各起着不同的作用。如大米粥,味甘性平,能补脾、养胃、止渴,小米粥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寒,中气不足,失眠等病均有一定疗效。其他粥类如豆类粥、蔬菜粥、肉类粥,也有很强的辅助性治疗作用。
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曹慈山,75岁时撰写了《老老恒言》(又名《养生随笔》)一书,从日常的衣、食、住、行谈如何养生。其中第五卷为《慈山粥谱》,专门论述食粥的益处:“粥能益人,老年尤宜,前卷屡及之,皆不过略举其概,未获明析其方……窃意粥乃日用常供,借诸方以为调养,专取适口,或偶资治疾,入口违宜,似又未可尽废,不经汇录而分别之,查检既嫌少便,亦老年调治之阙书也。”
清代才子袁枚在《随园食谱》中说:“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