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笑入胡姬酒肆中:少数民族传统日常食俗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除汉族外,目前还有55个少数民族。

中国历史上除了现在的56个民族外,还有其他民族,只是如今这些民族或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或与异族融合,或被迫迁移。

先秦时期,除华夏族(汉族旧称,生活在黄河流域)外,约有23个现代各少数民族的先民,比如,生活在东北的东胡、肃慎、挹娄、夫余、乌桓等民族;北部的 狁、狄、匈奴、鲜卑等民族;西域的龟兹、于阗、鄯善等民族;西北部的戎、羌、氐等民族;南部的苗、濮、武陵蛮、长沙蛮以及东南部的百越等民族;黎族和高山族的先民分别在海南岛和台湾;越人的一支在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

汉唐以后,慢慢又从这些少数民族逐步演变出了契丹、突厥、女真、蒙古、党项、吐蕃、柔然、回鹘、丁零、沙陀等少数民族。

各少数民族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差异,他们的饮食种类、制作方式、礼俗形式、饮食观念和思想等也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饮食文化模式;即使是同一民族,也因居住地域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别。

下面简单介绍几个主要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古代牛耕壁画

1.藏族食俗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云南也有部分分布。由于常年生活在青藏高原寒冷地区,且与外界联系较少,所以藏族的生活习俗与其他民族有很大差异。

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藏族可分为牧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饮食方式也因此而有所不同。

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日常饮食多为四餐,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品种主要有牛羊肉(清炖鲜肉或风干肉)、糌粑、酥油茶、酸奶和奶渣等。

农区以粮为主,菜蔬为副。农闲时一日三餐,农忙时一日四餐或五餐。

青稞面是藏族的代表性食品,藏语叫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磨成的细面,色白,味香浓。藏民外出远行总要带上酥油和糌粑,糌粑面可直接放入口中吃,称干糌粑。

在家中吃糌粑时,多将奶茶烧开后倒入碗中,加入酥油、奶渣,待化开后,加入糌粑粉,迅速用右手手指将其搅拌均匀,团成一个个小团,边团边吃,边喝奶茶。

青稞酒是藏族男女老少都喜欢喝的饮料,也是节日和待客必备的饮品。藏民请客人饮酒的习惯是将酒杯倒满,客人喝一口,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一直要喝三口,最后满杯喝干。然后主随客便,能喝则喝,不能喝也不勉强。

敬茶也是藏族的待客习俗,有客人来到,主妇一定会献上酥油茶。主人斟上茶后,客人不能端起来就喝,而要等主人捧到面前时双手接过来喝。喝一口,主人再给斟满,保证茶满茶热,是藏族待客的礼节。作为客人,如果一时喝不了,应该将斟满的茶碗放着,待告辞时再一饮而尽。

藏族的餐具是木碗和小刀,一般都随身携带。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作响,捡食不越盘。

藏刀

2.回族食俗

回族散居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因此食俗也不完全一致。

北方的回族以面食为主,南方的回族以米食为主,也吃其他杂粮。饭食品种多为面条、馒头、包子、烙饼、水饺、干饭、稀饭;还有烧锅、花卷、连锅面、揪面片、干捞面、臊子面等。

菜食也因地区而异,南方多食鲜蔬,与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北方多吃土豆、白菜、萝卜、豆腐、腌酸菜和酱咸菜。肉食品主要是牛羊肉。

回族口味注重咸鲜、酥香、软烂、醇浓,强调生熟分开、咸甜分开和冷热分开。

回族人创造的“清真菜”“清真小吃”“清真糕点”,是中国烹饪和中国食品中的一个重要风味流派,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清真菜选料严谨,工艺精细,口味咸鲜,汁浓味厚,肥而不腻。

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万盛马糕点、羊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青海省西宁市的万盛马糕点,河北石家庄的金凤扒鸡、保定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辽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陕西的牛羊肉泡馍,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绿豆皮、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影响很大。

清真寺壁画

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溢美之词。

[元]刘贯道《忽必烈出猎图》

3.蒙古族食俗

我国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在新疆、青海、甘肃等地也有。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

蒙古族人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即“白食”和“红食”。

白食指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分为饮用和食用两种。饮用的如鲜奶、酸奶、奶酒;食用的如奶皮子、奶酪、奶酥、奶油、奶酪丹(奶豆腐)等。

红食是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有整羊背子、手扒羊肉、羊肉串、涮羊肉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的特有食品——炒米。

蒙古族人每天都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还有饮奶茶的习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味道芳香,咸爽可口,而且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煮在奶茶中,风味各异,有的还有防病治病的功效。

4.壮族食俗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次是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省。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甜食是壮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饭、水晶包(一种以肥肉丁加白糖为馅的包子)等均要用糖,连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

日常蔬菜有瓜苗、瓜叶、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

壮族铜鼓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壮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这在古代文献上多有反映。如明代邝露《赤雅》卷上载:“人至其家,不问识否,辄具牲酸,饮吠,久敬不衰。”清代闵叙《粤述》载:“(客)至,则鸡黍礼待甚殷。”民国《上林县志》载:“亲友偶乐临存,虽处境不宽,亦须杯酒联欢,以尽主人之谊;倘远客到来,则款洽更为殷挚。”

龙州一带的壮族有“空桌留客”的风俗,即家有来客,主人即张罗酒菜,并在厅堂摆好饭桌餐具,表示已约客人吃饭。客人不能拒绝,若客人执意要走,便会扫主人面子。

5.苗族食俗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

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苗族人都善于制作豆制品。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更是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也是常见的饮料。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风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传说中苗族的始祖蚩尤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到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

苗族人普遍喜欢喝酒,“无酒不成礼”,如拦路酒、进门酒、嫁别酒、迎客酒、送客酒、双杯酒、交杯酒、半路酒、转转酒、贺儿酒、平伙酒、酬劳酒、慰问酒、鸡血酒、陪葬酒等,是待客议事、婚丧嫁娶、起房建屋、逢年过节的必备品。

6.满族食俗

满族历史悠久,周秦时的肃慎及后来的挹娄、勿吉、女真族都是满族的先民。目前满族居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二位,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的辽宁省。

满族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

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除了“多畜猪,食其肉”外,捕鱼、狩猎、采集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方式,鱼类、兽肉及野生植物、菌类则是他们的食物来源。猪肉在满族的食物构成中,是和鱼、鹿肉等不相上下的肉食。

吃祭神肉是满族一项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食俗。在民间,新年祭索罗杆(神杆)时,都要做血肠(即后来的白肉血肠);昏夜祭七星时的祭品,后来则演化成七星羊肉。

在满族的祭祀中,多以猪为牺牲,称猪肉为“福肉”“神肉”,祭祀后众人分食。

满族入关统一中国后,虽然其饮食习俗受汉族影响较大,但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惯性。从民间的风味小吃、三套碗席到清朝宫廷御点、满汉全席,构成了满族饮食的庞大阵容。

满族人民在饮食上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饽饽、酸汤子、火锅等极具民族特色的食品,都深受满族人民的喜爱。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两餐。主食多为小米、高粱米、粳米做的干饭,喜欢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粱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欢用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

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粱米饭或玉米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泡入清水中,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是在夏季。

满族饽饽也是相当有名的,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饽饽是用黏高粱米、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的,有豆面饽饽、搓条饽饽、苏叶饽饽、菠萝叶饽饽、牛舌饽饽、年糕饽饽、水煮饽饽等,是满族人的日常主要食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又称“小窝头”。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酸菜可用熬、炖、炒和凉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锅别具特色,也可做馅包饺子。

火锅在满族先民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金代,女真人就有在野外狩猎时架火烧陶罐,用鸡汤煮食鹿、狍肉片的饮食风俗。塞外高寒,往往边烧边吃,这便是火锅的雏形。

满族火锅

后来,随着金属用品的广泛应用,火锅正式诞生,成为女真人行军出猎的随行炊具。后因渔猎生活的稳定,发展用铜锅炭火,用来涮食各种肉类。

7.维吾尔族食俗

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中国古老和优秀的少数民族之一,如今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另有一小部分居住在湖南常德和桃源。

维吾尔族是新疆从游牧民族较早转为定居农业的民族之一,其饮食文化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游牧民族特有的风俗。

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维吾尔族人以面食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喜食肉类、乳类,蔬菜吃得较少,夏季多以瓜果拌食。

古代,由于地处偏僻,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大多数维吾尔族人用的餐具主要为木制和陶器的碗、匙、盘等,许多食物都爱用手抓食。

维吾尔族人一日三餐,早餐吃馕喝茶或“乌马什”(玉米面粥),中午为面类主食,晚饭是汤面或馕茶。

吃饭时一家大小共席而坐,吃完饭,在拿走餐具前,由长者作“都瓦”(祷告),然后离席。

维吾尔族传统的副食肉类主要有羊肉、牛肉、鸡、鸡蛋、鱼等,特别是吃羊肉比较多;奶制品主要有牛奶、山羊奶、酸奶、奶皮子等;蔬菜主要有黄萝卜、卡玛古、洋葱、大蒜、南瓜、萝卜、西红柿、茄子、辣子、香菜、藿香、青豆、土豆等。

烤制食品是维吾尔族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维吾尔族烤制食品的专用“馕坑”,建造十分特别。一般是在房前选一块空地,用土坯和砖砌成口小肚子大的圆形炉膛,高约一米。炉膛的内壁,用黄土和泥,内加盐水和羊毛,抹两三厘米厚。烤制食品时,先用木柴或焦炭将炉膛烧热,取出明火,然后将需要烤制的食品,快速贴在炉壁上,加上封盖即可。

馕坑

“馕坑”的用途很广,除烤制面食外,还可烤制肉食,如肉馕、油馕、包子、帕尔木丁、芝麻馕、层层馕、疙瘩包子、比加可馕等,这些都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北疆的维吾尔人多喜欢喝奶茶。在乳类中维吾尔人尤其喜欢吃酸奶,夏季常以酸奶就馕吃。在农忙季节,农民们常常带上酸奶、馕作为自己的午餐。家里来了客人,好客的主人也会捧出一碗酸奶来招待。

馕即烤饼,是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传说唐僧去印度取经时,就是靠着身上带的馕走出新疆大漠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内,陈列有吐鲁番出土的唐代的馕。馕用面粉制作,主要用小麦面,也有用玉米面或高粱面烤制的,一般呈圆形。因为馕的形状、大小、厚薄和面粉里的佐料不同,名称也有多种,如大馕、小圆馕、薄馕、油馕(用面粉加牛奶、羊油制成)、肉馕(以羊肉、洋葱为馅)等。

烤馕耐存放,食用方便,可以说是一种具有传统色彩的方便食品。维吾尔族家庭并不是每天每餐都要烤馕,一般一次烤很多,至少能吃一个星期,大大节省了做饭的时间。

馕的吃法也有讲究,一般要掰开来一块一块吃,不能拿着整个馕咬,那样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在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中,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食品,而且具有特殊意义。无论是款待客人还是筹办婚姻大事,都离不开馕。

维吾尔族人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即在婚礼上,由德高望重的主婚人分别赐给新郎新娘一小块馕,两位新人用馕蘸着盐水吃下去,以表示同甘共苦,白头偕老。而当邻居家生了小孩时,人们也要送馕和抓饭表示祝贺。

抓饭也是新疆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和哈萨克族等民族喜爱的一种饭食,因直接用手抓着吃而得名。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医生,年迈体弱,无论吃什么药、怎样治疗都无效。于是,他改用食疗的方法,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吃一小碗用鲜羊肉、胡萝卜、洋葱、大米、羊油、植物油等原料做成的饭,结果食欲大增,病很快就好了。后来,大家纷纷效仿,这种既有营养又好吃的“药”也传到了维吾尔族的家家户户,就是今天人们见到的“抓饭”。

维吾尔族人在逢年过节、招待贵客或遇到婚丧大事时都要做抓饭。抓饭的花样与种类很多,其中最讲究的是“阿西曼土”,即“包子抓饭”,即在每碗抓饭上放上几个薄皮包子,用来招待贵宾好友。

抓饭的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十全大补饭”。

8.傣族食俗

傣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

在数千年的民族发展进程中,傣族的膳食烹调别具一格并已形成具有食品文化意义的“傣族风味”。

傣族饮食的主食、副食丰富多彩,具有品种多、酸辣、香的特点。

傣族地区以产米著称,以食稻米为主,一日三餐皆吃米饭。

傣族民居

傣家的食品以糯米做的种类很多。用糯米泡在香竹筒里,在火灰中焐熟,劈开后食用,柔软香甜,是待客佳品。此外还有扁粽,叫“毫多索”,是节日食品;拌红糖、蛋黄、芝麻做成粑粑,叫“毫崩”;用烘烤做成的“毫吉”;用芭蕉叶包的粽子,叫“毫栋贵”等。

傣家大部分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

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为他们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品有助于消化。

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的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等。

饮酒是傣族的一种古老风俗,傣族男子皆善酿酒。所饮之酒多为家庭自酿,全用谷米酿制,一般度数不高,味香甜。

茶是傣族地区的特产,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故乡,所以傣族皆有喝茶的嗜好。

傣族所喝之茶皆是自采自制的,这种自制茶叶特具风味:只摘大叶,不摘嫩尖,晾干后不加香料,只在锅上加火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煳味,但茶固有的香味很浓,有的浸泡多次不变色,其制法和饮用都别具风味。

傣族人家的火塘上常煨有一罐浓茶,可随时饮用和招待客人。

傣族男子几乎人人都有吸食草烟的嗜好,食法有两种:一是将草烟切成细末掺入槟榔中嚼食,另一种是用烟杆吸食。

嚼食槟榔也是各地傣族最为普遍的嗜好。中年以上男女最为普遍,有如汉族之烟,用以敬客的普遍之物。

9.朝鲜族食俗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是黑龙江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

朝鲜族多以大米、小米为主食,喜欢吃干饭、打糕、冷面。朝鲜族人多吃狗肉、猪肉、泡菜、咸菜,山上的野鸡、野兔、野菜和山药,海里的海带、银鱼、紫菜,都是朝鲜族人爱吃的。

打糕是朝鲜族独特风味的食品,其做法是将大米、江米淘洗干净,均匀撒于锅里帘布上蒸熟;然后置于干净的石板或木槽内,两人各持木棰轮番捶打,不见米粒为止。再将炒熟的小豆面或大豆面撒在打成的糕上,切成小块再蘸白糖或蜂蜜吃。

朝鲜族日常菜肴是“八珍菜”和“酱木儿”(大酱菜汤)等。

“八珍菜”是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八种原料,经炖、拌、炒、煎制成的菜肴。

朝鲜族饭桌上每顿饭都少不了汤,一般是喝大酱菜汤。大酱菜汤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头菜、海菜(带)等,并以酱代盐,加水煮熟即可食用。

泡菜

泡菜俗称“辣白菜”,是朝鲜族人家冬季必备菜,故有“泡菜半年粮”之说。

泡菜腌制方法是将秋白菜外层帮叶去掉,在盐水里浸泡两天左右,取出洗净,层层涂抹佐料——辣椒酱(用辣椒面、蒜泥、姜丝、萝卜丝、盐等原料制成),也可放入苹果、梨或鸡牛肉汤等调味,码入缸中,随时食用。

米酒是朝鲜族爱喝的饮料之一。米酒是朝鲜族招待客人的佳品,后劲十足。如有客人来访,主人总要端上来一碗自家酿制的米酒。这种酒比黄酒的色稍白一点,而且还略带甜味。与长辈一起喝酒时,要把头移到旁边去喝,切不可面对着长辈举杯饮酒,否则就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10.土家族食俗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地毗连的武陵山地区。

土家族人多聚居在山里,以务农为主,也从事渔猎和采集。因此,土家族取山之所产,吃山之所长,办山之风味,颇富山地民族的饮食文化和风情。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例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多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苞谷饭最为常见。有时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

常见的副食品有糍粑、炒米、糖馓以及红薯糖、玉米糖、麦芽糖、姜糖、米豆腐、牛肉米粉等。

土家人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苞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

土家族人祖先长年居住在云山雾罩的武陵山区,受气候影响,喜好酸辣是土家民族饮食的一大特色,有“三天不吃酸和辣,心里就像猫儿抓,走路脚软眼也花”的说法。最具特色的是酸辣子和糟辣子。酸辣子是将红鲜辣椒拌玉米舂成细粉粒,装于扑水坛中,半月后可食,食法有干炒、水煮;糟辣子是将红鲜椒切碎,加生姜、花椒和盐,密封于坛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作佐料。

寒冬腊月,正是熏制腊菜时节,家家火坑上便挂满了腊肉、香肠、血豆腐等等。

制作腊猪(牛、羊、麂)肉时,先将鲜肉砍成小块,抹上食盐、胡椒粉、花椒粉、五香粉,放在缸里腌十天半月。然后,挂在火坑上用锯木、谷壳、花生壳、橘皮、柚皮等熏烤,日夜烟火不断。腊肉色泽金黄,香味很特别。来年春天藏于谷里,可食数月或者数年。

茶和酒是土家族的生活必需品。

茶的种类有油茶汤、凉水甜酒茶、凉水蜂蜜茶、姜汤茶、锅巴茶、绿茶等。

土家族人善煮酒和豪饮,酿酒种类繁多,并且有特殊的喝酒习惯:饮用时,揭开酒坛盖,兑上凉水,插入一支竹管,轮流吸饮,当地人俗称“咂酒”,别有一番情趣。

咂酒坛

据《长乐县志》记载:“土俗尚咂酒”,“其酿法于腊月取稻谷、苞谷并各种谷物配合均匀,照寻常酿酒之法酿之。酿成掺烧酒数斤,置大瓮内封紧,俟来年暑月,开瓮取糟置壶中,冲以白沸汤,用细管吸之。味甚醇厚,可以解暑。”

清代鹤峰知州何学清有一首《咂酒》是这样写的:

酿成贮到经年美,试食尤于夏日宜。

莫惜我须低首就,可知人虑入喉迟。

畅杯颇胜传荷柄,劝醉争禁唱竹枝。

芦酒钩藤名号旧,漫因苗俗错题诗。

11.黎族食俗

黎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部的海南省五指山地区。

竹筒饭

黎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时也吃一些杂粮。

黎族习惯将收割的稻穗储于仓中,吃时拿一把在木臼中脱粒。

黎族有一种颇有特色的野炊方法,即取下一节竹筒,装进适量的米和水,放在火堆里烤熟,用餐时剖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饭”。

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户闻竹香”的赞誉。黎族人喜欢将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的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香糯饭味道可口,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

“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

“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

“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

黎家人喜爱吃鼠肉,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黎族人习惯将捕来的鼠烧去毛,除去内脏洗净,内放些盐、生姜等佐料,在火上烤熟或煮熟吃。

黎族人大多爱喝酒,所饮的酒多是家酿的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兰米酿造的酒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馈赠亲友,或用来款待贵宾。

12.侗族食俗

侗族分布在中国南部的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处,古代文献中称“骆越”“僚”“侗蛮”,主要从事山坝农业,兼背林业和渔猎,手工业发达。

侗族饮食文化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保留着浓厚的民族传统,如“侗不离酸”“侗不离鱼”的饮食习惯,食油茶、黑糯米饭和“腊也”(合拢饭)的食风,无不反映出侗族饮食文化的民族特点。

侗族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

饭以米饭为主体,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

侗族人一般习惯于清晨做好一天的饭菜,带上山去食用。其中香禾稻做成的“抟饭”尤为甘美,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说。

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自己亦称:“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在侗家菜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有“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说法。

侗族酸味菜用料范围广,猪、牛、鸡、鸭、鱼虾、螺蚌、龙虱、蜻蜓、白菜、黄瓜、竹笋、萝卜、蒜苗、木姜、葱头、芋头等,皆可入坛腌醅。

腌制时,先制浆水,加盐煮沸,下原料续煮,装泡菜坛,拌上酒精和芝麻、黄豆粉,密封深埋。侗族酸味菜保存时间长,腌菜可放2年,腌鸡鸭可放3~5年,腌肉可放5~10年,腌鱼可放20~30年,非有大庆大典不开坛。

侗家盛宴,碗碗见酸,而十道大菜组成的“侗寨酸鱼全席”,世所罕见。

侗族人崇拜鱼,但也爱吃鱼。侗族鱼鲜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鳝鱼、泥鳅、小虾、螃蟹、螺蛳、蚌之类,可制成火烤稻花鲤、草鱼羹、鲜炒鲫鱼、吮棱螺、酸小虾、酸螃蟹等风味名肴。

侗家腌鱼

俗话说:一家吃腌鱼,香遍一条街。侗家腌鱼保存时间长,常年均备,多用于招待远亲近邻。腌鱼红、白、黄分明,色泽鲜艳,酸、香、辣味融为一体,具有鲜嫩爽口、辛辣醇香的特点。

侗族饮料主要是家酿的米酒,以及茶叶、果汁。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多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侗族人喝的茶专指油茶,它是用茶叶、米花、炒花生、酥黄豆、糯米饭、猪肉、猪下水、盐、葱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稠浓汤羹,既能解渴,又可充饥。

侗族人敬重厨师也是饮食文化中一个奇特的内容,在许多宴席上客人与厨师都要对唱,互相致谢。如一首《谢厨歌》这样唱道:

厨师师傅常操心,睡半夜来起五更;

坐了几多冷板凳,烧手烫脚费精神。

扣肉堆成鲤鱼背,萝卜切成绣花针;

内杂小炒加木耳,猪脚清炖拌香葱;

蛋调面粉做酥肉,蜂糖小米做粉蒸。

巧手办出十样锦,艺高算得第一名;

吃在口里生百味,多谢厨师一片心。

13.彝族食俗

彝族历史悠久,先民是古代氐羌族中的一支,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居住在西北河湟地区;后来迁徙到西南,并与当地百濮、百越人融合,形成了今日的彝族。

彝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其中楚雄、红河、哀牢山和小凉山为主要聚居地,此外,在四川凉山、贵州毕节和六盘水等地也有分布。

彝族美食

彝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由于所在聚居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所以各地彝族的饮食习俗不尽相同。

生活在山区或半山区的彝族以种植玉米、大麦、小麦、荞麦和土豆为主,所以主食也是这类山地作物,肉食主要来源于自家饲养的山羊或绵羊。

在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湖盆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所以大米是当地彝民的主食,也有用麦粉做的面条和烤饼。

副食种类较多,蔬菜品种丰富,肉类有猪、鸡、鸭、鱼。餐制为农忙时三餐,农闲时两餐。

多数彝族人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

在金沙江、安宁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为疙瘩饭,即将玉米、荞麦、小麦、大麦、粟米等杂粮磨成粉,和成小面团,加水煮成面疙瘩,也称疙瘩饭,配以酸菜、豆豉、辣椒等佐餐;午餐以粑粑作为主食,备有酒菜;晚餐也多做疙瘩饭,一菜一汤,配以咸菜。

粑粑是将杂粮面和好,贴在锅上烙熟,也有将和好的面发酵后,再贴在锅上烙熟,称为泡粑。在所有粑粑中,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

彝族人自古好饮酒,并且家家都会酿酒。

酒的类别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甜酒”,指糯米制的酒;另一种是辣酒,通常指白酒。

如再按酒的原料细说,又可分为烧酒、水酒、米酒、玉米酒、大麦酒、高粱酒、荞子酒等,其中最常酿制和饮用的是荞子酒和玉米酒。

荞子酒以四川大凉山出产的优质苦荞为原料,用传统方法酿制而成,放置时间的长短决定了酒的醇美程度。陈年荞子酒是彝族人待客的佳品,一般是凉着喝,也有烫热后喝的。

酒是彝胞表示礼节、遵守信义、联络感情不可缺少的饮料。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打羊不成席。”可见彝家斟酒待客就如同汉族奉茶待客一样普遍。

“三道酒”是彝族接待贵客的最高礼节。第一道酒为拦门酒,即在门口迎接客人,由盛装的彝家姑娘捧上一杯美酒;第二道酒为祝福酒,即在酒宴上向远方高贵的客人敬上双杯美酒,同时还要献上祝酒歌;第三道酒为留客酒,即客人要离开主人家时,主人送客到门口时请客人喝下离别时的最后一杯酒。敬酒时长号、唢呐同时吹奏“留客调”,男女青年欢歌起舞,主人手捧酒杯,唱起送客人的酒歌。

“转转酒”“竿竿酒”是彝族比较独特的饮酒方式。

所谓“转转酒”,是指人们围成一个圆圈,用一个杯或一个壶、一个碗,从左至右轮着喝。每人喝完后用左手横擦杯或碗的边沿为礼,然后递给身边的人。有时甚至直接用酒瓶周转轮喝。

彝族的酒一般以高粱、玉米、荞麦为原料,拌以酒曲酿于坛中。酒熟撤去坛口封泥,加入冷开水,插入竹管,边吸边饮,故名“竿竿酒”。

茶也是彝族的主要饮料,多喜欢烤茶,饮前将茶放在一个小罐中烤香,而后再放水煮开食用。 RnBQOua1Psqg72oD3ffzmtobSu0c/IZur3v/09NND2FxpqJ4ydTFJwm6CiDR5fD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