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茶产于江苏宜兴的唐贡山(茶山)、南岳寺、离墨山、茗岭等地,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
阳羡茶历史悠久,古时就称为“阳羡贡茶”“毗陵茶”“阳羡紫笋”和“晋陵紫笋”,享有盛名。
早在三国孙吴时代,阳羡茶就名驰江南,当时称为“国山茶”。
到了唐代,被称为“茶圣”的陆羽曾在阳羡南山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他评价“阳羡茶”确是“芳香冠世,推为上品”,“可供上方”。
由于陆羽的推荐,“阳羡茶”因此名扬全国,声噪一时。从此,“阳羡茶”被选入贡茶之列,故有“阳羡贡茶”之称。
元代进贡的阳羡茶数量是十分可观的。为了适合蒙古贵族的嗜好,元朝在贡茶院之外,又设置一个名为“磨茶所”的贡茶官署,兼管宜兴的贡茶。到了明代,阳羡茶依旧是贡品。
[清]吴昌硕《品茗图》
在整个清代的几百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宜兴茶业起起落落,但上层名流、文人雅士,仍然十分喜好阳羡茶,并由饮茶而推崇紫砂壶,使紫砂壶达到鼎盛时期。
阳羡茶不仅深受皇家贵族的偏爱,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
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称:“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曾在宜兴居住的著名诗人杜牧在《题茶山》诗中,也写下了“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芽香紫璧裁”的名句,充分说明了阳羡茶在当时的至尊地位。
多次到宜兴并打算“买田阳羡,种橘养老”的大文豪苏轼,留下了“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泉”的咏茶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