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云雾茶属于绿茶,古称“闻林茶”,因产自中国江西的庐山而得名。
传说云雾山上有座凤凰坡,满坡都是茶树,有一对凤凰常在茶树上梳理羽毛,昂头鸣唱。乾隆年间,朝廷每年向苗家索取“贡茶”,而且“贡茶”数量年年增加,苗家百姓实在无法活下去了,就打算毁了茶树。他们用开水浇在茶树上,烫得茶树一片焦黄,然后去禀报官府。县官大发雷霆,要惩办毁茶之人。愤怒的百姓提着刀、棒,从四面围了上来,吓得县官连忙答应禀报皇上,免去贡茶,然后匆匆逃去。
那对凤凰见茶树枯萎伤心极了,一边飞,一边哭。凤凰泪滴在茶树上,没有多久,茶树转青复活,枝叶又显得郁郁葱葱了。
凤凰坡的茶树经过凤凰泪的浇灌,品质更加优异。这就是传说中的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成品茶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高持久、醇厚味甘“六绝”而久负盛名。
庐山云雾茶最早是一种野生茶,汉朝时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
唐朝时庐山茶已很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往庐山峰挖药种茶,并写下了诗篇:
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巾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鹳是交游。
到了明代,庐山云雾茶名称已出现在明《庐山志》中,由此可见,庐山云雾茶至少已有300余年历史了。
朱元璋登基后,庐山的名望更为显赫。庐山云雾正是从明代开始生产的,很快闻名全国。明代万历年间的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即云:“匡庐绝顶,产茶在云雾蒸蔚中,极有胜韵。”
庐山北临长江,东毗鄱阳湖,平地拔起,峡谷深幽。茶树多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上的修静安、八仙庵、马尾水、马耳峰、贝云庵等处,由于江湖水气蒸腾,蔚成云雾,常见云海茫茫,“千山烟霭中,万象鸿蒙里”,一如太虚幻境,因而有云雾茶之名。
“雾芽吸尽香龙脂,云雾之巅茶韵浓”。云雾的滋润,促使芽叶中芳香油的积聚,也使叶芽保持鲜嫩,便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造就出云雾茶的独特品质。
由于天气条件,云雾茶比其他茶采摘时间晚,一般在谷雨后至立夏之间方开始采摘,采后摊于阴凉通风处,放置4~5小时后开始炒制,经过杀青、抖散、揉捻、理条、搓条等九道工序精制而成。
[清]《制茶图·揉茶和筛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