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简称龙井,属绿茶,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的龙井村四周的山区,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老龙井
杭州西湖地区产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也有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宋时西湖周围群山中的寺庙生产的“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等就已成为贡茶。北宋熙宁十一年(1078年),上天竺辩才和尚与众僧来到狮子峰下栽种采制茶叶,所产茶叶即为“龙井茶”。
龙井茶因龙井泉而得名。龙井原称龙泓,传说明代正德年间曾从井底挖出一块龙形石头,故改名为龙井。
关于龙井最初的来由,民间纷纷传说它本是天庭承接玉露的茶杯。
在王母蟠桃会上,一位地仙不慎失手,将茶杯失落到了人间。地仙化作人间和尚的模样,到处寻找。终于有一天来到了西湖湖畔一座形似狮子的山峰脚下,发现了当初那个茶杯的下落。
原来,这只茶杯坠落之时,天上有金光灿烂,落在山峰脚下,这个地方因此得名“晖落坞”。而年深日久,当初的茶杯竟化成了石臼模样,积满尘土青苔,有蛛丝银光闪闪,原来是蜘蛛精正在偷吸茶杯中的琼浆玉露。
石臼的主人是位种茶的老婆婆,地仙与她约定,用金丝带交换这个石臼,约定日后来取。老婆婆想要把石臼打扫干净,不料一动之下惊动了蜘蛛精。蜘蛛精不愿交出玉露,便将石臼变成了一口深陷地底的石井。
最终,地仙也没能带回他的茶杯。但老婆婆从石臼中清理出的青苔杂物被随手堆在十八棵老茶树下,这些茶树从此就再非凡品。传说这就是龙井十八棵古茶的最初来源。
不过,在明朝以前,龙井茶是经压制的团茶,并不是现在的扁体散茶。至于龙井茶究竟何时成为扁形散茶,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有专家考证认为大约是明代后期。此时的龙井茶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茶中极品。
清朝以后,龙井茶得到皇家的厚爱。先是康熙帝在杭州创设“行宫”,把龙井茶列为贡茶。后来乾隆帝六下江南,有四次曾到天竺、云栖、龙井等地观察茶叶采制过程,品尝龙井茶,大加赞赏,并将狮峰山下胡公庙(寿圣院原址)前的18棵茶树敕封为“御茶”,使得龙井茶身价倍增,扬名天下。
[清]《制茶图·播种》
龙井茶园分布于狮子峰、龙井、灵隐、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多为海拔30米以上的坡地。按具体产地区分,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
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龙井属炒青绿茶,通过摊青、炒青、回潮、辉锅等工序制成,因产地不同,制茶方法略有差异。高级龙井茶的炒制分为“青锅”和“辉锅”两道工序,工艺十分精湛,传统的制作工艺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其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变化多端,制出的成品茶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
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有诗赞道:“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