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国茶文化因袭与创新相融合,新理念、新规范异彩纷呈,传统茶文化发展又到达了一个高峰期。而发展到清代尤其是清晚期,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亡,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促进了现代茶文化的萌芽。
明清时期,茶已成为中国人“一日不可无”的普及饮品和文化。清朝之后直至现代,饮茶之风逐渐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渐渐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此后,英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而我国在茶叶产业技术进步和经济贸易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清代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1.明初茶饮方式的变革
明朝初年,朱元璋下诏废除了茶饼进贡,使得散茶得到较快的发展,多种新茶被创制出来。冲泡散茶之风的兴起,也使饮茶的成本更为低廉,推动了茶的普及。
(1)朱元璋废“龙团”。
元朝时散茶虽然已经得到一定的普及,但贡茶仍采用团饼茶,直到明初才有所改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于社会底层,深知前朝的弊病与民间的疾苦,认为进贡茶饼有“重劳民力”之嫌,于是下令罢造“龙团”,改进芽茶。
废团茶在客观上推动了芽茶和叶茶的发展,对明朝茶叶技术的革新起到了促进作用。宋代以来知名茶叶寥寥无几,仅文献中提及的日注、双井等几种。到了明代,由于制茶技术的改进,各地的名茶发展很快,品类日渐增多,仅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一书中辑录的“今名茶”就有97种之多,绝大多数都是散茶。
在散茶、叶茶发展的同时,其他茶类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乌龙茶、黄茶、黑茶、白茶等都已出现。
(2)冲泡散茶之风兴起。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提倡,散茶成为主要的饮茶方式。虽然以前的煎茶与点茶的方法依然存在,但是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寄托情怀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据现有的资料看,散茶冲泡在当时已经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同,如文震亨《长物志》载:“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可见,简单方便的冲泡散茶之法,深为大众所欢迎。
如果说明以前的饮茶还是上层人士部分人的专利,那么从明代开始,饮茶逐渐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结合起来,产生了深入而广泛的影响。
朱元璋废除团茶后,他的第十七个儿子宁王朱权对一些新的品茶、饮茶方式进行了变革,简化了传统的品饮方式和茶具,开创了清饮之风。此外,朱权的品饮方式经后人改进后,形成了一套简单的烹饮方法,影响颇为深远。
(3)明初茶人以茶雅致。
明朝以程朱理学为统治思想,文人只能做八股抒发政见。不少文人怀才不遇并痛恨世俗权贵,托志于琴棋书画,饮茶也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其志并不在茶,而常以茶雅志,代表人物有朱权和“吴中四杰”、唐寅和文徵明等。
2.晚明饮茶的脱俗化
自明初废团茶而兴散茶之后,文人们在讲究品饮艺术的同时又开始追求饮茶的器具之美,从而使明代晚期的茶文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人们饮茶注重的是内在精神的高度和谐。
明代后期,世俗文学逐渐发展起来,许多文人开始从科举考试中脱离出来,将写作作为自己的谋生之道,过着散淡而悠闲的日子。为了消磨时光,文人们把大量的精力用在饮茶上,对茶、水、具、环境的要求渐为精细,品茶成了一种心灵的寄托。
明代文人作品里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出现最频繁的是石、松、竹、烟、泉、云、风、鹤等仙境之物,没有丝毫世俗气。偶尔提到采茶的农民,但也是从欣赏田园风景的角度来描绘,很少谈到百姓的生活。许多文人甚至是为环境而环境,为清寂而清寂,达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
[明]文徵明《品茶图》
在明代,由于冲泡散茶成为人们的主要饮用方式,茶壶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最为突出的是紫砂茶壶的出现,因其材质和风格正好迎合了当时社会所追求的闲雅、自然、质朴、端庄、平淡之风,在文人的推崇下,以及一大批制壶名家如李仲芳、时大彬的技术支持下,紫砂茶具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并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
到了晚明时期,社会矛盾复杂,文人们脱离现实,走上了独善其身的道路;再加上当时王阳明的“心学”流行,这些思想反映在茶艺上,就是对茶、水、器的唯美追求,而紫砂壶恰好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从而更为流行。此时的茶与茶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摆脱了物质属性,更多地彰显一种境界。可以看出,晚明文人对饮茶的氛围与意境的追求,唯恐不够雅致。
3.清代中前期的茶文化
清代,既是传统茶文化的终结,也是现代茶文化的开始。中国茶文化开始从文人文化向平民文化转变,并最终成为茶文化的主流。除了规模宏大的宫廷茶宴,茶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活动舞台。
(1)恢宏的清代宫廷茶宴。
清代民间基本沿袭着明代的茶文化的路径,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宫廷茶宴却有较大的发展,为历代之最。
在我国的茶文化史上,真正的宫廷茶宴开始于唐朝,但最为繁盛的还是清代。
[明]钱穀《惠山煮泉图》
清代的宫廷茶宴规模远超唐宋。据史料记载,在乾隆时期,仅重华宫举办的“三清茶宴”就有43次之多。“三清茶宴”为乾隆所创,后固定在重华宫举办,所以也称为重华宫茶宴。
“三清茶宴”于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十间择时举办,参加者多为文臣,如大学士、九卿及内廷翰林。每次举行之前,都要选择一件朝廷的时事作为主题,然后群臣在茶宴上联句吟颂。宴会所用的“三清茶”由乾隆皇帝亲自调制,采用梅花、佛手、松石入茶,并以雪水烹之而成。在这里,茶象征着浩荡的皇恩和无限的荣耀。
此外,在康熙和乾隆年间,宫廷中还举办过4次规模庞大的“千叟宴”,参加宴会的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3000多人,真可谓“亘古未有之盛举”。每次“千叟宴”的程序都是先饮茶,然后饮酒,再饮茶。凡赏茶者,都是职位较高的王公大臣。茶在宫廷大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宫廷礼仪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宫廷茶宴一反民间饮茶的朴实,其奢侈华贵的排场与茶道“清”“俭”“和”“寂”相背离。宫廷茶宴虽精致、富贵,但其本质只是一种明伦理、敦教化、稳臣民的手段,其严格的等级关系也违背茶道的基本精神。但宫廷饮茶的时间长、影响大,又有特定的茶俗茶礼,所以仍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金廷标《品泉图轴》
(2)茶馆的鼎盛时期。
中国的茶文化在清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从文人文化向平民文化转变,茶开始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成为民间俗礼的一部分。
茶在民间普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茶馆的兴起。
“茶馆”一词,最早见于明代的史料。明末张岱《陶庵蒙忆》中有“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的记载,而后茶馆成为通称。在明代末期,北京曾出现过只有一桌几凳的简易露天茶摊。
茶馆的真正鼎盛时期是在清朝。清代的茶馆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繁多,功能齐全。据有关的资料记载,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仅杭州就有大小茶馆800多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庙门口都摆的是茶桌子,这一条街,单是卖茶就有三十多处,十分热闹。”由此可见当时茶馆的繁盛。
4.清晚期的茶文化
清末时期,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有志之士大多抱有忧国忧民和挽救国家之心,那种以文化为雅玩的消闲之举已不为士人所取。作为高洁的民族情操的象征,茶文化深入人民大众之中,与百姓日常生活结合,成为人民大众的精神依托。
自明代以来,由于散茶的流行以及饮茶方式的简易化,复杂的茶具也得以简化,紫砂壶、青玉壶、景泰蓝壶等各式陶瓷壶百花齐放,这促进了茶快速地融入了民众的伦常观念及生活习俗中。
[清]吕焕成《蕉阴品茗图》
随着品茶需求的扩大,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茶馆,提供了各阶层人们进行活动的场所。在北京,书茶馆、清茶馆、戏茶馆等大量涌现,经商的、唱曲的、卖艺的、做官的都聚集茶馆。一个个茶馆就是一个个舞台,形形色色的人在上面展示不同的人生和社会的各个层面,俨然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
清代也有很多值得谈及的艺术作品,如诗歌、小说、绘画等都融入了对饮茶的思考和蓬勃的创新力,小说如《镜花缘》《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章节,绘画方面有清人丁观鹏的《太平春市图》以及上海的月份牌、广告插画等,生动而真实地勾勒了清末茶文化的大致轮廓。这也说明了茶文化开始从特定阶层中解放出来成为大众文化,为茶文化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民国初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由于战乱、贫困等原因,中国茶文化发展较为缓慢。直到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茶作为饮料再次普及,茶文化得以再度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