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基本内容结构

本研究以《植物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覆盖《植物学》文本内容及其相关要素,包含译者、汉译发生背景及科学文化影响力等多个方面。

一、汉译《植物学》的科学文化背景与条件

首先就19世纪中西方植物学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与论证,并进一步考证《植物学》汉译发生时的时代背景,从而为更好地还原《植物学》汉译发生的经过,提供佐证和依据。主要观点包括:在《植物学》汉译发生之前,西方即已进入近代植物学发展阶段,而在西方植物学突破发展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植物学依然停留在传统植物学研究的范畴,且进入19世纪后,双方植物学发展的差距进一步加大;此种日益明显的不均衡性及晚清西学东渐时代的大背景等均为《植物学》汉译得以发生的直接推动因素。因此,汉译《植物学》对于中国植物学发展乃至整个生物学的发展均具有促进意义。此外,译者的学术经历、科技翻译经历及墨海书馆所开展的科技翻译工作等,既是《植物学》汉译发生的前提,也是译著《植物学》实现其科学文化价值的必要保障。本研究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度挖掘《植物学》的科学文化影响力。

二、《植物学》的内容体系及其外文原本问题

在深度解析《植物学》引介植物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运用翻译学研究方法对《植物学》文本进行研讨,重点考察《植物学》中所创译的相关术语,并对《植物学》所依据的外文原本进行考析。相关研究切入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约翰·林德利及相关植物学著作进行分析,解读《植物学》中所选译的内容,证实《植物学》所依据的外文原本;二是梳理和分析《植物学》所引介的西方近代植物学知识,并将其与中国传统植物学的内容进行对比,考察其优点及不足。

三、《植物学》的科学贡献

通过对中国植物学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及对中西方植物学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进一步阐述《植物学》一书在中国植物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植物学》的科学意义主要由其所传播的植物学知识来实现,通过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梳理,进一步论述这些科学知识对于晚清植物学研究者研究视野的拓展及其在助力中国早期植物学学科建设等方面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研究切入点包括系统论述“细胞”等一系列近代植物学概念、植物分类法、显微镜等科学仪器以及实验观察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等的科学价值;此外,本部分研究也论及《植物学》汉译出版对日本植物学发展所产生的助推作用,为论述《植物学》的科学贡献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四、《植物学》的科学文化意义及其科技翻译价值

论证《植物学》在晚清中西方科技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深度挖掘《植物学》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与文化附加值,以及从多个角度考察其文化传播价值;在此基础之上,从当代翻译学研究视角出发,深入分析解读《植物学》中术语创译的翻译缘起与科学翻译价值,并在论证过程中提炼李善兰科技翻译思想,从而进一步彰显《植物学》的科学文化意义。 Z52uMY8PUsnBQImTjm6Svc5DdhCyl2CGPVAvLhiC4qKHoou+TVK1qjnnU0V0V2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