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与学

一、认识心理健康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一个健康的乞丐比患病的国王更幸福。那到底什么是健康呢?《黄帝内经》认为健康应该是“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可见,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对健康的阐述均包括心理健康部分。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并具体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科学地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心理学最早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有心理疾病的人,近现代心理学主要将研究对象集中到正常人如何幸福生活方面。尤其是近年来的积极心理学主要帮助人们更好地应用心理学知识,在不增加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潜能,提高生活质量,体验幸福。

(二)心理健康的特点

1.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

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要综合考虑人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不能仅仅根据某种行为或者一种偶然的行为来判断他人或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比如,有人指着天上的月亮说要月亮,别人可能会觉得他不正常,可是如果他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呢?

2.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连续性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或点,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状态,有人用心理灰色带来描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异。

心理健康灰色带示意图

3.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

可逆性就是经过调整,人可以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回到健康的心理状态。当然,心理健康的人若不注意心理保健,经常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并且不能自拔,那么心理健康水平就会下降,甚至出现心理变态,患上心理疾病。

4.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动态性

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环境、教育及个人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呈动态发展过程。比如,某同学一直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很自卑,通过一次“优点轰炸”活动,这位同学才知道原来在大家眼里自己还有这么多优点,从此变得越来越自信。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心理学者,对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有其相对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

(马斯洛)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适当的估价;

(3)生活理想与目标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的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国内学者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七个标准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4岁,正处于青年期,由于受教育程度及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除了具有该年龄阶段青年的普遍特征外,还有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概括为以下几点。

抑郁症

1.智力正常

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实践活动能力等,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智力正常才能充分发挥潜能,积极参与学习生活。

2.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人大部分时间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并不是说没有消极情绪,而是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有消极情绪时能及时调整自己,尽快走出情绪困扰。

3.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的人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方面表现突出。在智力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意志健全的人更能抵制诱惑,更加自律,更能取得成功。

4.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人格结构各要素(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完整统一;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为人格核心,把自己的理想、目标与行动统一起来。

5.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意识正确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就是对自我有个正确评价,包括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有个合理认识,认识自我的优势,接受自己的不足,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6.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是影响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丰富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社会支持良好;另外,在交往中能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能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7.社会适应良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心理健康的人,能在环境改变时正确面对现实,对环境做出客观正确判断,不怨天尤人,能积极采取措施,使自己与社会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尽快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和社会协调一致。

心理健康标准

8.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群体,心理健康者就应该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严重偏离,就是不健康的表现。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

大学生中真正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只占极少数,多数学生遇到的是一般的心理困扰。

小A,来自南方某城市,是家里的独子,考入北方一所大学学习。踌躇满志的他到了北方后,竟无法适应那里的饮食、语言、气候和学习,故萌生退学念头。其父母得知后,母亲请假,千里迢迢从家乡到学校陪读。然而一个学期过去了,小A仍无法融入新的环境中,不仅生活上觉得十分不适应,学习上也感觉困难重重,最后只得向学校申请休学。

走进大学,离开父母,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彻底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上联系的“脐带”,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这一过程,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成为大学生应认真对待的重要阶段。

(一)适应心理问题

适应心理问题主要在大一新生中表现比较突出。新生来到大学后,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同学、新的学习方式,不能很快适应,尤其是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的学生,易出现适应心理问题,表现为食欲不振、失眠、烦躁不安、焦虑、孤僻,严重的甚至想退学。也有部分同学觉得现实和理想的学校差距太大,形成强烈的不满情绪,较长时间不能自我调适,出现心理问题。

(二)自我定位困扰

刚走进大学的新生,以前在中学阶段主要以成绩论英雄,到了大学,除学习成绩以外,还需关注人际沟通协作能力、领导能力、自学能力等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综合评价标准更加地多元,此时他们可能会对自我的定位产生困扰,变得无所适从。如不适时引导,易诱发心理问题。

(三)学习问题困扰

大学的学习方式是“我要学”,和中学的“要我学”有很大差异。部分学生从高考压力下释放出来,没有了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不强;还有部分学生学习规划不好,学习压力太大,产生焦虑情绪。有学习问题困扰的学生,如不加以引导,容易出现学习心理问题。

(四)人际关系问题

大学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比中学时要复杂些,师生关系、宿舍同学关系、班级同学关系、各种社团同学关系,如不能处理好,对心理健康将产生重要影响。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生活习惯和个性,加上有些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和能力,常会出现各种人际矛盾,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五)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随着身心成熟,渴望爱情和两性关系,但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爱的能力和正确的爱情观,草率发展爱情,造成各种恋爱心理问题。另外,我国大学生性知识的教育缺乏,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性生理和性心理,从而产生羞耻感、性罪错感等,严重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六)情绪管理问题

大学生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不稳定性,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波动较大,时而焦虑,时而抑郁,时而自卑,时而自信,如长时间被消极情绪困扰,不能排解,甚至会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七)就业创业心理问题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择业及创业心理问题不可轻视。就业难,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出现害怕竞争,感到惶恐、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创业时,缺乏经验,易出现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怕失败等心理问题。

(八)特殊群体心理问题

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有部分特殊群体,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有身心疾病学生群体、单亲家庭学生群体等。这些特殊群体部分的学生心理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拓展学习】

心理问题的历史及各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在人类历史上,对心理问题根源的探讨,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对心理问题的解释,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解释,有的是超自然的,有的是生理角度的,有的是心理角度的。

19世纪以前,精神病患者被认为是魔鬼附体。早期鬼神学认为某种邪恶的存在或灵魂可以附着在一个人身上,并且控制了这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在古代中国、埃及等文明古国的历史记载中都能找到鬼神的例子。人们经常采用驱魔的方式来治疗他们认为古怪的行为。

在公元前5世纪,“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把医学从宗教、魔法和迷信中分离出来。他认为大脑是意识、智力和情感的器官,混乱的思考和行为是脑病理学的指标。

各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如下。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观点

弗洛伊德(Freud S.)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和早期代表人物,其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个人人格的合理构造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他把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人们能够知觉到的;前意识不在意识范围,但一旦回忆就可以想起来;而潜意识是人们没有办法意识到的。精神病是由于个体体内无意识冲突造成的。心理障碍是由于人格结构中无意识成分与意识之间的不平衡所致,这种不平衡往往是无意识成分受到了意识的压制,个人由于采取歪曲的方式表达这种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而产生障碍。譬如,一名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交能力,会通过吃东西或抽烟等口唇期满足等方式来掩饰不愉快的情感。弗洛伊德通过自由联想,让来访者放松,将压抑于潜意识的欲望再现出来,使潜意识的“症结”意识化,帮助其认清自我防御的本质,明确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现实地强化自我,建立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摆脱心理障碍。

新精神分析学派除了强调个人潜意识影响之外,还关注社会文化的影响作用,这种思想使得精神分析更加符合实际,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Jung C.G.)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建立了分析心理学。他认为,人类在更深的心理层次上(他称为“集体无意识”)是统一的。他发现导致现代人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两极化思维,如要么好,要么不好,两者水火不容。解决的办法是帮助来访者弄清对立者为何物,尔后帮其认识到这种对立本身是一种假象,真实状况是所有对立的两极在更深层次上是相互依赖和统一的。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更加看重从可以观察的外部行为动作,而不是内部深层意识或心理机制方面去研究人。主要理论基础有:巴甫洛夫(1894—1936)首创的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B.F.斯金纳(1904—1990)创立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班杜拉(Bandura A.)等人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学习得来,个人的心理障碍直接表现为一种行为适应不良,也是由于某种歪曲的学习结果所致,改造行为不良的唯一办法依然是学习,学习良好行为代替不良行为。

(三)认知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艾利斯(1913—2007)提出情绪ABCDE理论,人的情绪、情感并非直接由诱发的刺激性事物引起,而是经由对诱发事物认知而形成的。即A诱发事件—B不合理信念—C不良后果—D驳斥—E合理效应。例如,考试得60分(A),产生不合理信念(B),认为自己太笨,女生很难过(C),驳斥不合理信念(D),考60分可能并不是因为笨,而是自己准备不充分或试卷内容太偏,心理感觉好多了(E)。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以人为中心,不同意精神分析学只研究不正常人——神经症患者和精神病人,而忽视对健康人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机械论观点。罗杰斯认为,人从小时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指导,就能健康成长,否则会自我不和谐。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需要长期不得到满足就可能产生心理疾病。

(五)交互作用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交互作用心理学派认为,人的自我结构由三个成分组成,分别是儿童自我、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如果三者以合理的比例发展,则心理健康;否则会导致心理障碍。有三种典型的交往关系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普遍存在的心理失常现象。

(1)我不行,你行——自卑自怜型(儿童自我);

(2)我行,你不行——自信自满型(父母自我);

(3)我不行,你也不行——自卑自毁型(儿童自我);

(4)我行,你也行——自信自觉型(成人自我)。

只有建立“我行,你也行”的关系,才是最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国家层面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对新时代做好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高校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二)学校层面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通过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2月23日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文件精神,各高校均以各种方式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工作,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另外,各高校也应大力发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专业学科教学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以利于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提升心理素质的锻炼平台

学校要多开展各种层次的心理健康活动,做到大型活动届次化、小型活动常规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参与到活动中,实践锻炼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在活动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团队,设立心理发展与咨询中心,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走出困扰

心理咨询是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工作,通过开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媒体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走出困扰。

4.发挥新媒体功能,营造心理健康氛围,提升心理健康意识

随着网络新媒体普及,学生喜欢时尚的语言、新颖的教育方式,学校可通过网络、微信、微课手机报等媒介,变强制灌输教育为潜移默化式的隐形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三)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对心理健康方面的追求日益突出。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领军人物,社会各界和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成为焦点。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学校和家庭共育形成合力,学校要指导家庭调整教育方式和内容。

1.调整家长关注重点

中学时,家长主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成长。到了大学,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孩子可能面临人际沟通、情绪情感、自我意识、就业择业等各方面压力,学校可引导家长调整关注重点,从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的关注,转变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关注。

2.调整家长教育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在家长可以从书本和手机网络上学习到各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技巧,但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式方面还会表现得简单粗暴,尤其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要和家长沟通,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从简单粗暴式转变为大学生易接受的、科学的新方式来教育影响孩子。

(四)学生层面,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指出:个人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心理健康技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较高的心理健康意识有助于知识和技能发挥作用。应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

大学生身心日趋成熟,要发挥大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认识到自己是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索,对自身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维护。

心理求助渠道

1.主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智能手机的便捷,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容易获得,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参加心理健康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积极自我调适

学生要提高心理健康的觉察意识,当觉察到自己可能出现心理困扰时,积极主动查找学习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和调节技能,并应用于实践,帮助自己积极面对压力、挫折,积极调整,悦纳自我,完善自我,塑造健全人格。

3.积极寻求心理援助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择业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问题。当自己出现心理困扰,通过各种方式无法自我排解时,要打消一些消极的顾虑,主动寻求同学、老师或医生的帮助,主动了解学校、社会或医院的各种心理求助渠道,并能积极求助,帮助自己早日走出心理困境。 Sv05ZSV9QqoPfc+Rr0ocMlu38Y2HCMlboUgH6YRTRpjnjvHz8p/UGFVl+FN1Nc9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