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史料学片论

一、史料与史学的关系

要弄清史料与史学的关系,必须弄明白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什么是史料。

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人类过去的生活。李大钊说:“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为其产物的文化。” 罗家伦认为,真实的时间和空间相合而构成事,事与事互相推动互相影响,其中人事最为复杂灵动,关系人类生活最密切。不同的事就有不同的历史,比如按人事就有集团的历史,按地域分就有国别史,按时序就有近代史,按专题就有文化史、经济史、战争史,等等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历史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的过程。人类的生活和进步离不开自然。人是自然的造化,人的历史也是自然史的一部分。反过来说,人类的演变又带动了自然的变化。所以自然史、科学史也应该是历史学的一部分。第二,历史的本质是什么?历史是进化的。比如生产力的提高、文明程度的提高都是一种进步。但历史的进化并不绝对等于进步。它有时是一种轮回,有时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有时是一种片面的发展,即某一方面松动,另一方面更紧张,某一方面进步,另一方面倒退,某一方面获得了新的自由,另一方面陷入新的自我束缚。历史进化的动力是人。但是无论人的进化,历史的进化,都不是顺序的、直线的、单向的,而是曲折的、复杂的、多向的,由此,历史的本质就是人类社会的运动和演变。

什么是历史学呢?历史学就是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梁启超说:它“记叙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 。李大钊认为,它“就是研究社会的变革的学问,即是研究不断的变革中的人生及为其产物的文化的学问” 。历史和历史学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历史是一种过去,那么历史学就是人们对过去的对象化。它是历史学家个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历史本质的揭示,是一种思想的特定形式,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知识活动。

什么是史料呢?史料就是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

依据上述结论,可以说,史料并不等于历史,也不等于历史学。为什么呢?第一,对于人类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来说,他们留下这些痕迹或文字资料是无意的,没有想过记载历史。第二,史料所记录的只是人类全部历史活动中极其微量的活动。人类社会已有几十万年,文字的形成只有几千年,而没有文字的时代虽然含混,但并非没有历史。第三,史料这个概念本身具有历史性。自从人类进入等级社会后,尤其是政治统治的权力形成后,历史学的政治倾向就无法避免了。历史上的统治者存心美化自己,总会有意不留痕迹,甚至故意销毁资料。第四,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历史上大量史料毁灭、流失,有效保存下来的非常有限。第五,历史是由胜利者、统治者书写的,因此,统治者总是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修史。为了欺骗群众,他们必然竭力封锁史料。在这个问题上,必须看到,越久远的历史越简约,而越接近当下的历史越翔实,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成为史料的东西越来越多,文书档案制度也越来越健全,越来越规范。其次,史学逐渐由官学变为私学,使统治者篡改和伪造历史的企图越来越难实现。

以上五点理由告诉我们,历史远比史料所记录的人类生活丰富多彩。即使没有史料,过去的生活也曾经存在,因此,所谓“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的说法其实是不对的。当然,历史学的首要功能是记载,记载又不能凭空记载,必须以史料为依据。某种意义上可以下这样一个定义,即历史学就是通过整理和研究历史史料,叙述和总结人类生活的进步过程的社会科学。所以,又必须承认,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也没有历史学,是十分正确的。

为什么呢?第一,没有史料无法说明任何历史。比如,一个种族、一个国家、一个社区、一个社团、一个政党、一个人物,即使人们可以确信它存在过,也只能说它有过某种经历,但无法说清楚它的面貌和过程。第二,运用不同的史料,可以说明不同的历史对象和历史的不同侧面。人们不断发现新的史料的过程,就是不断走向历史的真实的过程。第三,对于同一史料,历史学家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教养、对历史的感悟能力,依据其他史料的互证,依据对其他历史学家看法的比较、选择,作出符合自身思维逻辑的推理、判断和解释。结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无论如何,分析判断的前提是史料,否则没有意义。由此可以肯定,史料是史学的基础。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都非常重视史料问题,英国学者柯林武德说:“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学的程序或方法根本上就在于解释证据” 。胡适也说,历史学就是根据事实来推断造成这些事实的原因,所以历史学家“全靠用最勤劳的功夫去搜求材料,用最精细的功夫去研究材料,用最严谨的方法去批评审查材料”

二、史料的分类

史料是人类生活过程的沉淀物,历史学诞生以后,它们为历史学家所注意、收集和利用,就成了史料。

史料的分类有几种方法。第一,按中外文字分类。毛泽东曾说,研究历史必须用古今中外法。中外交流的扩大,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区别于古代历史的显著特点。古代也有中外交流,例如佛教的传入,但在史料的意义上,远不及近代。罗家伦先生在研究近代历史时曾把近代史料区别为两大类,即中文的、外文的,旨在提示研究人员通过中外双方的记载来互相印证,互相考核,以便对于史实的认定更加可靠。第二,按文字和非文字分类。有的学者把史料区别为文字记录的史料和非文字记载的史料两大类。文字记录的史料包括档案、文件、文集、报刊、图书等。非文字的史料包括口碑史料、实物史料、声像史料等。也有人将其分为文字、实物、传说三类。第三,按史料的原始性分类。通过确认史料的原始性来区别史料的可信度,也是历史学家常用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辨别史料真实可靠的程度,来决定其对于科学研究的价值。有的学者根据这一点,把史料确认为原料、次料,即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

上述三种方法都有其合理性,第三种方法尤受重视。一个熟练的历史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素养,迅速确定某件史料是赝品,或者存在错误的记载,从而确定其是属于第一手、第二手,还是根本不能作为史料。不过,作为史料学的分类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如何进行史料分类呢?在这里,首要的问题是确定分类的标准。笔者认为,应当依据史料的社会属性分类。也就是说,根据史料的起源及其所反映的是何种社会力量从事的何种性质的社会活动,根据此种活动的社会功能及其对于史料价值的实际规定,来确定史料的分类。史料大致可以分为八种:(一)文献,(二)档案,(三)报刊,(四)回忆录,(五)前人著述,(六)声像资料,(七)遗址、遗迹与器物,(八)口碑资料与乡例民俗。

什么是文献?各门学科的定义不尽一致。孔子曾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郑玄、朱熹等人解释,“文”指文章,“献”指贤人。宋末学者马端临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和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语,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文献通考·序》)当代词语学的解释已有不同。《现代汉语词典》说,文献是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辞海》则认为其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 。英语Document含有公文、文件、文献、证件、证券等意思,Literature的含义是(某一学科的)专题文献。文献学的解释可供参考。我国国家标准局1983年公布的《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1990年有学者提出,广义地说,它是“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将事实与现象、思想与行动等记录于各类载体上所形成的各种信息载体” 。1996年出版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指出,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包括纸质的图书、报刊等出版物和非纸质的录音资料、影像资料、计算机文档等”

笔者认为,本文所讲的文献,应与文献编目学的定义有所区别。文献编目,是按照一定规则对文献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根据文献编目学的这个性质,我国《文献著录总则》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十分确切的。换言之,这个定义的对象,必须覆盖文献保管部门(图书馆等机构)所保管并需要著录的所有知识载体。同时,也应与历史文献学的定义有所区别。文献学是研究文献整理的学问,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文献整理的对象、文献整理的内容与方法,以及文献整理的历史。历史文献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子学科,它以研究历史文献的整理为职责。历史文献学的以上学科性质,规定了它对文献的定义必须覆盖所有历史典籍,包括一应史书、类书、野史笔记、档案、方志、谱牒、甲骨文献、简牍与帛书、报刊与文集等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历史文献学是就文献谈文献。史料学与此不一样,因为它是关于鉴定和运用史料的学问。鉴定史料是检验史料的可信度,运用史料是采信史料表达的事实。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史料说明历史。所以,本文所讲的文献,是指一切原始的文字资料。具体来说,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献,包括谕旨、诏令、实录、圣训、奏折、命令、公告、布告、传单、政策、法规、证件、决议、决定、报告、请示、指示、宣言、讲话、文件、账册、图册、电函、信札、文章、笔记、日记、歌谣、碑刻、约章、契约、合同、单据、外交文书等东西。上述文献还可以分为官方文献与民间文献两种。民间文献包括传单、账册、笔记、日记、歌谣、碑刻、契约、合同、单据、文稿、民间秘籍等东西。

档案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机关团体按照各自的档案制度所收藏的各种历史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它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与文献是什么关系呢?第一,档案包括文献。上文所讲所有文献,档案中都可能有所收藏。换言之,文献只要存了档,就是档案。第二,档案包括文献,但又不止文献。本文所讲的报刊、回忆录、前人著述和声像资料等等,档案馆也大量收藏。第三,就文献而言,档案中可能有附加资料。比如某份文件,不仅有该文件的正式文本,还可能有形成此项文件的有关会议记录、出席人员名单、文件的拟稿、逐级审阅修改的批件和修改件等等。第四,由于档案制度的作用,档案中保存的文献最为丰富,其中官方文献最集中。根据实际收藏情况,应分国家档案、社会档案和民间档案三种。国家档案是指国家档案馆,包括中央、省、市、县级档案馆收藏的档案。社会档案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各类事业、企业、教育、文化等机构收藏的档案。民间档案是民间社会包括各类民间团体、民间宗教和个人收藏的有价值的东西。民间档案包含的东西大致有:(一)先人遗留的珍宝、证件(契约、字据、证书、证章)和其他遗物;(二)文稿(手稿、未刊稿、文集);(三)族谱、家谱;(四)藏书;(五)各类秘籍;(六)不见于文字的绝技。民间档案是民间珍藏、秘藏,轻易不露,甚至有绝不外传的东西,一般难以收集。民间档案常有旷世稀宝。近代史上李秀成被捕后的供词原稿,就为曾国藩的后人长期收藏。翁同龢的五世孙,美籍华人翁万戈收藏的祖传藏书,计有80种542册,其中宋刻本11种、元刻本4种、明刻本12种、清刻本26种、名家抄稿本27种。宋刻本《集韵》《邵子观物内外篇》《长短经》《重雕足本鉴诫录》《会昌一品制集》《丁卯集》《施顾注苏集》《嵩山居士集》等,被媒体称为百年来国内学术界“不知其存否”。

报刊资料有四个特点:(一)丰富性。近代化的报刊是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的。据研究,从1815年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共计创办了近200种中外文报刊,约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上海收藏的1861年以后的旧报纸有2 000多种。这是一个庞大的资料库。(二)全面性。报刊一般都连续发行几十年,折射着其间社会变迁的长期轨迹。同时,报刊集中提供时事、政治、评论、经济、外交、体育、文艺等多种信息,能从多个方面反映社会状况。(三)新闻性。一方面,报刊资料,尤其报纸作为媒体非常重视报道的及时和准确,所以它有真实性。但是新闻报道有他人采访加工的因素,当然有不全面、不客观、不准确甚至完全不正确的情况。另一方面,报刊通常受政治的制约,其主办者或编辑记者的倾向性与被采访报道的那些当事人的观点不会完全一致,有的甚至完全站在敌对立场。由于这些原因,其作为史料又有不真实性。这一点通常表现在对某些社会活动和历史事件的报道片面、失实,甚至拒绝报道、歪曲宣传、造谣诽谤等。(四)文献性。完全从新闻的价值上看待报刊资料也不正确。行政当局的有关指示、法规、文件、政令等等,除内部下发者外大多通过报刊公布,报刊也是发表个人文稿的重要场所。这些资料就是文献。本文把报刊资料单独列为一类,主要是针对它的丰富性、全面性和新闻性而来的。

回忆录有几种类型。一是当事人对某种亲身经历的回忆,二是当事人对其他当事人的回忆,三是局外人对某种事件或事件中人的回忆。同一回忆录可能兼具几种性质。比如甲的回忆录叙述了他在某次事件中的经历,但有部分内容涉及此次事件中的乙,那么,对甲而言所述经历属于一类回忆录,对乙而言,则属于二类回忆录。回忆录的根本特性是追忆,因此不准确是难以避免的。应当特别重视前两类回忆录,因为他能提供大量具体情节,这是其他史料无法取代的。

前人著述、报刊、家谱、族谱、野史、地方志和史学著作等东西,这类作品出自文人、学者和历史学家之手,记叙必有所本,议论必有所据,非有确证之误,不应忽视。

声像资料包括照片、电影、唱片、幻灯片、录音带、光盘、缩微胶片等。这类东西近代很少,现代稍多,在当代成为重要资料来源。它分为:(一)记录性声像,即完整记录某件事、某次讲话、某台戏曲、某支歌曲的纪录片、唱片、光盘等。(二)文献性声像,即专门复制的成套文献资料。记录性声像和文献性声像价值等同于文献。(三)新闻性声像,即对某人某事的新闻报道,例如中央电视台存档的新闻联播资料,价值等同于新闻。(四)宣传性声像,即为系统宣传而制作的专题片、采访集,价值介于文献、新闻、回忆录之间。

遗址、遗迹与器物是重要的实证史料。位于山西襄汾县境内陶寺村的尧舜古城遗址,发现有4 000多年前的古墓,从中挖掘到了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所获陶片上还有文化的“文”字。这一发现不仅使古代三皇五帝的传说可能被证实为信史,而且使国家的起源时代比目前认可的夏代提前近千年。随着史学研究中科技含量的提高,对实物的认识应有进步。今年(2000年)通过对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多处样品的研究,发现了含量很高的元素碳,证明北京猿人当时确实已学会了用火。近日,上海自然博物馆在一具420年前的古尸上提取线粒体DNA及测序成功,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将为今后研究古尸及遗骸的种系、族系、谱系及遗传性疾病提供帮助。顺着遗迹、故居和活动路线考察,有助于确认某些历史活动的准确范围、地点,还有可能收集到相关文献证物和未见于文字的事实或传闻。

口碑资料与乡例民俗是一种民间活资料,利用和记录此类资料史有所载。司马迁说,“天下遗闻故事,靡不毕集太史公”,说明《史记》运用了口碑资料。历代正史或方志中关于地方风土人情的记载,莫不有益于民俗社情的研究。本文所讲的此类史料不是成文资料,而是存活于民间的,必须通过社会调查才能采集到的流质文献。通过这类文献,可以直接了解有关社区的人际、村际、乡际、族际、区际关系,种种从前的和当下的故事与传说,种种成文的或不成文的乡规民约,以及由上述各种内容而综合形成的社区传统、心理和愿望。

以上八种史料,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史料的起源不同。文献、声像资料、遗址遗迹与器物直接起源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属于一次文献或文物。乡例民俗是一种生活形态化的直接素材,报刊资料、回忆录和前人著述均为二次文献。

第二,史料属性不同。文献(包括档案中的文献)一般表示当时的行为、事件或社会活动;报刊一般代表新闻和言论方面对某种历史事件的报道和看法;回忆录代表事后的追忆;前人著述代表前人的记载。

第三,对历史的实际影响力不同。上述各种史料所代表的对历史的实际影响力并不相同,比如回忆录和前人史著是事后记载,这种记载活动对当初没有任何影响。一般来说,政府和政党的档案代表了政府和政党从事的具体活动,由于他们总是处于历史的中心位置,所以历史学家历来十分重视档案。

以上说了八种史料的相互区别,它们还有相互交叉的性质。这体现在:

第一,史料来源的交叉。今天我们看到的浩如烟海的中国近现代史资料,已经很难以一种绝对标准进行分类。首先,史料自身交叉流传。如政策、法规、指示、宣言,下达时即已同时登载于报刊。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学的发展,各类史料被有计划地搜集、整理、集中出版。如各种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资料集,就是搜集多种资料来源而成。

第二,史料属性的交叉。一件史料可能本身就具有两种性质,比如有些文稿,我们究竟视之为个人文稿,还是视之为党的文件?有些重大历史活动的个人文稿,本身就有党的文件的价值。如毛泽东的《将革命进行到底》、蒋介石的庐山抗战谈话,既是他们的个人文稿,也是国共两党的重要文件。私人手中的文献,档案中的文献,载于报刊的文献,流散于其他渠道的文献,来源不同,但都是一次文献。报刊新闻资料一般被视为二次文献,但如果用于新闻史研究,它就是一次文献。有些史料,如回忆录、笔记、野史等,既可看作回忆录,又可看作著述;既有史料的原始性,又有转记的二次性。

第三,史料价值的交叉。上述八种史料,其史料价值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文献的可靠性比较高,最受重视,通常被视为第一手资料。但许多历史事件并无文献或档案佐证,这时新闻报道因为离事发时间最短,因而具有权威的性质。人们视回忆录为二手资料,但实际上也不绝对。有些回忆可以提供任何文献和档案所不可能提供的细节,有些回忆则是作者仔细参考了有关材料包括文献、档案、他人回忆、本人记载(如日记)或其他当事人共同回忆作出的,因而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弄清楚史料分类的依据、各类史料的属性及其交叉性质,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史料学体系,也有利于认识各种史料的意义、价值及其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利用史料的科学性。

三、利用史料的几个注意要点

对于专业人员来说,所谓利用史料的问题,实质上包括积累史料、发现史料、整理史料和利用史料这样几个环节,而这里讲的利用史料只是最后一个环节。

所谓积累史料,是指在日常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时时刻刻注意收集史料。这种收集,以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目前阶段的主要课题为范围,同时又不局限于这个范围。所谓发现史料,是指发现挖掘新的史料和史料源。收集是就现有的史料集中有关问题的史料,发现是指找到了现在史料中没有的新史料,是指通过调查了解发现新的史料源或者顺着现有史料的线索,如史料记载的关系人、知情人,日记、回忆录的作者,某些文献的收藏者等,找到了更充分的证据,能说明更具体的细节。所谓整理史料就是把发现收集的史料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比如抄录、校点、题记或发表出来。如果我们没有这几个环节的必要素养,或者说,没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一定经历,没有经受过一定的史料学训练,是谈不上利用史料的学术修养的。

利用史料的水平,是衡量研究人员学术上是否成熟的标志。这里所说的是否成熟,不是指他的历史倾向是否正确,历史观念是否正确,主要是指他的方法论是否正确。那么从史料学的意义上说,利用史料的方法论又有哪些内容呢?

(一)注意核实史料。也许有人会问,史料为什么要核实呢?第一,由于时间久远、书写习惯、保存不善等原因,史料本身出现残缺,造成其起源时间不清楚、短少文字或页码、重要史实失误等问题。第二,有些史料在整理出版的过程中有删节、脱漏或在抄录、排版、校对等多道工序上出错。比如,某些公开出版的档案,人名、地名、时间、文字的错误比比皆是,使用时须十分小心。第三,有些史料有不同版本,文字内容有差异。第四,某些史料出处不清,内容模糊,本人确认才能肯定。又如八七会议决议称地点是九江,实际则为应付白色恐怖而故作此说。第五,由于种种利害关系,有人会在史料中作伪。例如,篡改日记、信件、回忆录。第六,由于商业原因,往往会有人炒作假史料。所以,利用史料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核实史料。核实史料是对史料本身的真实性加以确认,它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1.是不是原始件;2.其中表达的事实有没有虚假的成分。

(二)注意提炼史料。有人可能会问,史料有什么要提炼的呢?所谓提炼史料,是指面对各类史料,面对各种史料的不同记载,要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史料和最有价值的记载。这是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指相对于我们研究的问题而言,有些史料不着边际、无关要旨,因此,把它们放到一边去,而致力于收集和利用其他有价值的史料。这里的去,不是销毁史料,而是在收集到手的史料中继续筛选。去伪存真是指某些史料明显记载失实,甚至具有故意作伪、篡改史实的倾向,所以在研究相关问题时,需要仔细甄别,弄清史实真相,避免采用错误的说法。

提炼史料要把那些与历史过程最为接近的史料挑选出来。历史上的某些社会活动总有一个发生过程,总会发生一定作用,也总会引起一些当时的评价以及事后的回忆。就史料的可信度而言,当时的过程、当时的反应、后来的回忆构成其真实性的三个不同级别。某件史料的级别越高,与历史实际越接近,反映历史真相越直观。这里有两个意思:第一,必须尽可能地使用核心史料。所谓核心史料,就是最贴近历史活动当时过程的史料,它是说明历史真相的直接证据。比如,你要研究某次会议,会议记录、会议报告、会议决议、其他有关文件以及与会人员的信件、日记和经过考实的回忆,就是核心史料。第二,必须尽可能使用关键史料。所谓关键史料,就是反映历史活动关键环节的史料。历史进程中的某些关节点,常常是各种社会力量、各种客观因素、各种偶然机会所共同酝酿而构成的一种必然趋势的临界点。这种临界点能否得到揭示或说明,代表史学著作的学术水平。不同的问题需要说明的关键是不同的。比如,我们研究战争,那么军事战略的决定、战役的目标及其实施过程中的重大措施与阶段性成果就是关键。我们研究经济,那么,有关社会经济的基本动态、有关经济政策、技术指标、宏观与微观的经济成就就是关键。所以,在选择史料的时候,要善于按照不同问题,选择最接近历史的关键史料。

在这里,我们没有机械地用第一手史料或第二手史料来说明问题,而用了核心史料和关键史料的概念。比如,经过考实的回忆录,虽非第一手资料,但可作为核心史料使用。又如某人公开就某事发表通电,可能档案中有电文原稿,报纸上也有电文。档案中的底稿是最原始的文字史料,但我们倒是应以报载电文为准。因为就此通电而言,报载是该通电公之于世发生社会影响的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后的形式。

提炼史料包括以下四个要点:1.努力精选史料,尽量淘汰无关紧要的或事实不准的史料。2.重视第一手史料,尽可能使用文献和档案。3.注意使用核心史料和关键史料。4.考实第二手资料,使之成为核心史料。

(三)注意尽量把史料记载的史实转化为文字叙述。这里涉及一个学术传统的问题。中国传统史学包括纪传体、编年体、本末体、年表、年谱以及考据、注疏等体裁和方法的传统,这是一种值得继承发扬的宝贵学术资源。不过,以往或者当前学术著作中平铺直叙、烦琐考订、大段征引史料、缺少思想性也是常见的缺点。所以,在利用史料的时候,要防止猎奇和故弄玄虚,要注意抓住史实的关节去征引史料,而在一般过程和细节问题上,积极大胆地把史料记载的史实直接转化为文字叙述。

(四)征引史料时,注意进行必要的文字技术处理,以便自己的论著保持整体文风一致。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对史料进行必要的文字技术处理,绝非改动史料的文字。史料是过去时代的产物,不允许随便改动。但是史料中的文字总是带有过去时代的文体、语言风格和叙事习惯,这些文字大段夹在自己的论著之中,不利于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读起来也会令人感到别扭和晦涩,因此,在引用时可以围绕自己所说明的问题进行节选,以避开那些难懂的文字、累赘的陈述和与当今文风不一致的语言。节选可以在一大段中节用一小段,几行中节用一行或一句中节用部分文字。原则上,应尽可能避免整段整段地征引史料。

(五)注意对征引史料中所涉及的史实背景、环节做必要的提示、说明或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呢?第一,对于已经消失的历史过程来说,史料具有双重的意义。史料是历史的遗留物,直接史料是历史活动的直接遗留,间接史料是历史活动的间接遗留,它们都可以起到证明历史的作用。同时,史料本身就是历史过程的一部分。所以,在征引史料时,必然涉及对史料本身的解释说明。第二,史料记载的内容,可能有种种或明或暗的地方需要点明,包括有关人名、地名、其他种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此作出必要的解释便于说明历史的过程和细节。这种提示或说明,可以在正文中解决,也可以用注释解决,可以稍作说明,也可以详加论证,不同的文章论著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六)慎重对待记载事实有出入的不同史料。对史料的利用,常常代表研究人员的历史倾向性,这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褒贬态度和对史料取舍态度的联系上。有的研究者受时代潮流、个人情感、利害关系或认识水平的影响,对研究对象的褒贬常常并不正确。他们受主观价值判断的限制,不能做到价值中立,往往无视或忽视与自己学术观点不一致的史料,这是需要克服的。我们研究问题时,往往会碰到不同的史料有不同的记载,这时候切忌采取轻率态度。有时候可以用考证的方法,通过其他史料来证明其中之一可信或不可信,有时候无法证实。碰到这种情况应当如实指明不同的说法。

(七)孤证不信与无证不信。这是讲对史料要有辩证的态度。孤证不信,是说对孤立的史料不能轻易相信;无证不信,是说对任何史料都不能轻易否定,亦即孤立的史料也可以相信。为什么孤证不信呢?因为任何社会活动总要涉及方方面面,涉及许多人和事,如果是孤证,那么仅此一说别无佐证,很难确认。为什么无证不信呢?因为史料肯定是某种历史过程的遗留,因此很可能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应轻易排除。在利用史料的时候,对于孤证,正确的方法是不可轻信,不可不用。两者统一的前提是分清是什么性质的孤证,关于什么问题的孤证,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孤证。在排除了明显伪证的条件下,可以大胆利用,但在下结论时,应注意留有余地。

(八)历史的真实与假设。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事实是不能假设的,所以历史也不能假设。从逻辑上来说这是正确的。历史的假设是指可以根据历史学的知识方法对历史上的某些情况进行推测。

历史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人们通过历史学所认识的历史只是这个领域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穷尽历史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理解的意义上说,历史学是一种具有特定科学规范的认识方法。科学史告诉我们,假设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因素。按照认识论,科学的进步一般有三个条件。第一,传统理论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现象;第二,根据现有知识假设一种可能;第三,这种假设的可能得到证实,并能够对过去的理论进行证伪。历史学应当允许假设,因为历史永远是一个大于历史学的变数。对于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假设是一种尝试的解释。

但是历史学的假设,不是任意假设,不是胡乱假设,而是研究人员以一定认识水平,根据现有史料所提供的以一定条件为前提的假设。在这里,假设与利用史料具有密切的关系。它表现在:第一,过去的研究经历所积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史料的能力,对于研究人员养成自己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洞察力,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历史意识和历史洞察力,是作出某种假设必不可少的知识能力。第二,历史学中的假设,绝非对于毫无研究的问题,在并不占有史料情况下的假设。如果是这种假设,就是无知的妄说。假设应该是在反复研究之后作出的一种推断。在充分占有史料的情况下,通过种种分析判断仍无法作出结论,这个过程看起来没有得出结论,但实际上已经排除了某些可能性,在此情况下所作出的尚不能肯定的某种假设,很可能就是现存史料不能证实又不能排除的,而实际上确实存在的某种可能性。第三,学术的进步总是点滴积累的。某些学术新见,提出之初难免带有假设的性质。也许这正是作者继续前进、逐步接近真理的起点。第四,假设可以打开思路,对其他人有启发。历史学是一门个性很强的学科,独立思考和研究是它的鲜明特色。但它并不排除集思广益,互相切磋,百家争鸣。某种假设可能本人无法找到史料来证明,但会推动其他人思考,来收集证据,于是就可能“东方不亮西方亮”。第五,假设只有经过史料的证实才能成为史实,所以史料对于验证假设具有最终的意义。

提出一种假设,常常是学术史上重大进步的先导甚至标志。

(原载《福建论坛》2000年第5期) goU+vpkCipwdiFwUiK4RAaDBROU7oPFI4BJXNk56YVGdBXWQqHe1GSAja859D6s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